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集体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集体备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探究与分享二P5,资本主义萌芽,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工人工资,探究与分享三,本目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尼古拉斯是怎么从奴隶主变成地主的?
有一个奴隶主尼古拉斯拥有500个奴隶,奴隶们每天耕种,但收成全都归他所有,他每天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有一天,他在其他奴隶主那看到了用铁犁和牛耕地,速度快多了。又听说修筑水利,可以让农田洪旱保收。于是,他决定这么干。果然,使用铁犁牛耕,原来500人耕种的土地,现在只需300人就够了。奴隶主想,该让剩下的200人做什么呢?于是,他想了个办法:让奴隶去开垦荒地,并占为己有。但是,尼古拉斯担心起来了,私田越来越多,奴隶们也越来越不听话,该怎么提高他们耕田的积极性呢?开垦的私田又该怎么名正言顺地占有呢?于是,奴隶主想了个办法,他把土地分成小块,租给奴隶耕种,收取一部分收成作为地租。同时,联合其他奴隶主,推动土地私有合法化。
思考:奴隶制社会生活后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的特点是什么?
奴隶制社会逐渐瓦解,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发生变化
课堂预习 P5-6
(一)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时代
1.封建制生产关系的产生2.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3.残酷统治(局限性)4.主要矛盾
▲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演进过程:
奴隶社会进入到封建社会
1.产生原因:奴隶社会后期,当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时,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2.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表现在:(教材P5相关链接)
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显着进步
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冶铁业成为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3.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①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绝大部分劳动成果。②农民有一定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农民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当奴隶制日渐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时,就被封建制所代替,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P5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农民“八苦”:一苦官吏苛刻;二苦高利贷重;三苦赋税繁多;四苦事事摊钱;五苦当差服役;六苦无处伸冤;七苦冻死无衣饥无食;八苦病不得医死不得葬
思考:汉代赋税有增无减,农民“八苦”的根源是什么?
(一)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时代
4.封建社会的残酷统治
(1)经济剥削①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经济以农业为主)②主要方式: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地租包括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③其他方式:高利贷,苛捐杂税、各种徭役(2)政治压迫: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3)思想钳制: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
5、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矛盾外在表现:分散的小规模抗租抗税运动;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 (面对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农民阶级的反抗从来没有停止过)结果失败。PS:农民起义等失败原因:农民是分散落后的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生产力,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缺乏坚强的组织纪律性。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唐诗《悯农》中描述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地,农夫犹饿死。”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B.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沉重剥削C.农民没有人身自由D.农民技术落后,生产无积极性
解析:唐诗《悯农》中描述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地,农夫犹饿死”,体现了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沉重剥削,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封建土地所有制,A符合题意,B排除。在封建社会,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C错误。农民技术落后不是农民受地主剥削的原因,D不符合设问要求,排除。故本题选A。
我国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的佃农和为豪强地主耕作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而且要服劳役,战乱时则被武装为私兵。由此可知( )①封建剥削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方式②等级森严是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④地主阶级占有所有土地和一切生活资料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在古罗马,奴隶主把生产工具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会说话的工具”,即奴隶;第二种是“有声的工具”或“哞哞叫的工具”,指耕牛一类;第三种是“无声的工具”,如大车等。在奴隶主眼里,奴隶和牲畜、工具一样,是可以任意转让、出租、赠送、买卖甚至杀死的。 我国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的佃农和为豪强地主耕作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建制转产系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而且要服劳役,战乱时则被武装为私兵。他们不单立户口,而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放免不得脱籍。但是,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婢那样可以被买卖。比较上述两段材料,说说封建制生产关系与奴隶制生产关系有什么异同。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异同点
奴隶和生产资料全部归奴隶主所有
大部分土地归地主阶级所有,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地主不完全占有农民,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但没有真正的自由,依附于地主,受地主的剥削
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地主阶级通过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的劳动成果除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都是生产资料私有制;都没有真正的人身自由;尽管农民受剥削的程度比奴隶有所减轻,但他们仍然受着残酷的剥削
课堂预习 P7——11
(二)资本主义社会——看不见的锁链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2.资产阶级革命3.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的意义4.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的命运
P6-P7 探究与分享
材料一:在14世纪的佛罗伦萨,有钱的羊毛商人开设了与众不同的工场,直接控制和组织呢绒的生产,他们把许多作坊组织起来,雇佣工人对羊毛进行加工、洗刷、梳洗,然后将其分给城市或农村的手工业者纺成线织成呢。其他技术较为复杂的工序,如染色等,则由较大的手工工场完成。14世纪中期,在佛罗伦萨的城区和近郊从事呢绒生产的手工工场约有200家,年产呢绒几万匹,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材料二:我国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较发达的江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苏州、杭州的丝织业,台湾、广东的制糖业,江西景德镇的制瓷业,广东的冶铁业等等,不仅有分工精细的手工工场,而且在城市和乡镇出现了买卖劳动力的市场。结合封建制生产关系的持点,谈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表现和特点。
(二)资本主义社会——看不见的锁链
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生出来。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①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归谁所有)②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人们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剥削与被剥削,雇佣与被雇佣)③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产品如何分配)
雇佣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所付给工人的工资,超过的部分就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资本家无偿占有了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但这种占有隐藏在生产过程中,是隐蔽的。所以说,资本主义社会有一条看不见的锁链。
我是一个卖馒头的资本家
1.买面:40元2.雇个工人:?元3.40元的面做成馒头卖了80元,减去面的40元,剩下40元(即工人创造出的新价值),你会怎么分配?4、资本家自己拿了20元,那么资本家拿的这20元就叫做“剩余价值”。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圈地运动)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暴力、掠夺)
4.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产阶级革命
(1)原因:①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的优势。②封建制度的存在制约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只有推翻,才能扫清障碍。(2)手段:资产阶级通过传播“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利用劳动人民的力量,最终推翻封建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3)地位:资阶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4)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的意义资本主义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生产过剩 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但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重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相对生产过剩】相对生产过剩:是指人们有需求但无购买能力。绝对生产过剩:是指生产的数量已经大于人们需求的数量了。
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股票持有者疯狂抛售股票,股市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一夜之间,“繁荣”景象化为乌有,全面的经济危机随之而至: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终于爆发,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时期来临了。这场危机持续时间较长,直到1933年,美国等国家才陆续走出危机阴影。此次危机的破坏力特别大,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进 而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2008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负增长0.3%。英国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比第三季度下降1.5%,这是自1980年以来英国经济最大的季度跌幅。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环境急剧恶化,多家银行倒闭,股市遭受重创。
根据上述不同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P9 相关链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周期性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曾多次发生局部性经济危机。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此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发生一次。1836年和1847年相继爆发了波及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危机爆发变得更加频繁。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济迅速萧条。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遭受重创。
(3)原因 P10
①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②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如何理解?→教材P10专家点评
(1)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在阶级上的表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和阶级矛盾)(3)地位和影响: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资产阶级所采取的各种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
结果: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并不意味着短期内自行消亡,资本主义制度目前还能为生产力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一个煤矿工人的儿子问母亲:“天这样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火炉呢?”母亲说:“因为你父亲失业了,没钱买煤。”儿子又问道:“父亲为什么失业?”母亲说:“因为煤太多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生产绝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②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③社会生产结构失调是爆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 ④经济危机爆发与劳动人民的消费意识落后有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迅速让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蔓延。许多国家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推翻封建统治阶级,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与封建社会相比较,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①阶级剥削被民主制度所取代 ②专政制度被民主制度所取代③等级思想被平等思想所取代 ④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逐渐增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好的年代还是最坏的年代?
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进步性)另一方面,扩大和加深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对立。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导致生产迅速下降,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局限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替代。
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剥削的基础和主要方式:
地主占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有一定人身自由;地主占有大部分劳动成果
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受雇于资本家;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
原因、途径、标志、意义
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内容、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性质、地位、解决
剥削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条件: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课文配套课件ppt,共24页。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评课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标导航,体系建构,第一课时,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核心概念,反作用,议题探究,生产关系,生产力水平,共同占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ppt课件,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课内容,原始社会,生产关系,奴隶社会,练一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