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超盈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209166/0-170511155487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佛山市超盈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209166/0-170511155495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佛山市超盈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209166/0-170511155498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佛山市超盈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超盈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关于近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据有关资料报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30分)
1.如图甲、乙、丙、丁所示的有关光现象的四幅图中,解释错误的是( )
A.甲图中,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要对准看到的“鱼”的正下方叉下去
B.乙图中,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丙图中,街头拐角处的视野镜用的是凸面镜,具有扩大视野的功能
D.丁图中,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色条,会看到红、黄、蓝三种色光
2.如图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向东运动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7s~20s钟内,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20s内的平均速度是1m/s
B.在0-5s内,v乙>v甲,在20s内则是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平均速度大
C.第10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10s钟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
D.经过5s,乙在甲后面5m处,第15s钟时,以甲为参照物,乙是向西运动的
3.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
B.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
C.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
D.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
4.下列光学仪器中,利用了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这条规律的是( )
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平面镜
5.图甲所示的是水在0~20℃范围内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北京冬天某地区的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1~5表示对应区域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2>3>4>5B.水在0~4℃之间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
C.水在4℃时密度最小D.湖中最下层水的温度不可能高于4℃
6.小娟知道了光斑的成因后,又动手制作简易的针孔相机,她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小娟用针孔相机观察校园内旗杆顶上的国旗,如图所示,则她在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国旗的形状是( )
A.B.
C.D.
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A.B.
C.D.
8.如图所示,物体AB高1.6m,平面镜CD高1m,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B.像高与平面镜的高相同,为1m
C.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m
D.像高与物体的高相同,为1.6m
9.关于近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薄,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B.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厚,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C.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薄,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
D.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变厚,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
10.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3500万产方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以上过程涉及到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有( )
A.汽化 凝固B.汽化 液化C.液化 凝华D.升华 凝华
11.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B.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C.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D.人在月光下,地面上会出现影子
12.下列数据不符合实际的是( )
A.某中学生的质量约45kg
B.某中学生的身高约1.65m
C.某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1m/s
D.某中学生的百米赛跑成绩约6s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题,20分)
13.如图所示,一群小鸟栖息在清澈见底且湖面平静的湖边。湖中小鸟的倒影是由光的大小将__________(选填“折射”、“反射”或“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小鸟展翅飞走时,它们在水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小明坐在一列从扬州开往启东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他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的.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000m,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小明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s,则动车速度是________m/s,已知车长150m,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s.
15.阅读下面的科技短文,在空格处填入相应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人工增(降)雨
“人工增(降)雨”是指运用现代新科技控制气象动态的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播撒催化剂,
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使本来不会产生的降水得以产生,已经产生的降水强度增大。
人工增雨需要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的时机,可用飞机在高空作业,向云中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等催化剂,干冰迅速地________吸热,致使高空云层附近的气温骤降,云层中的水蒸气直接________成小冰粒,小冰粒不断变大,这些小冰粒下落过程中________成了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另外云层中的部分水蒸气遇冷________成小水滴,小水滴相互碰撞并不断变大,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人工降雨也可以在地面作业,用高射炮或火箭弹将含有碘化银(冷云催化剂)的炮弹打入含有大量积雨云的4000m至5000m高空,碘化银在高空扩散为肉眼都难以分辨的小颗粒(只有头发直径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成为云中水滴的凝聚核,水滴在其周围迅速凝聚达到一定体积后落向地面,形成降水。
人们常说“天有不测风云”,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观点已成为过去,几千年来人类“行云布雨”的愿望,如今已成为现实。
16.如图是某办公室所用打印纸外包装上的参数,其中“面密度”表示每张打印纸每平方米的质量是70g。由参数可知一张纸的厚度_____mm(忽略外包装厚度),打印纸的密度为_____kg/m3。
三、实验题(共12分)
17.(4分)小明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甲,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可测得凸透镜的焦距________,凸透镜的焦距标志着透镜对光的________;
实验中,小明将点燃蜡烛移动至光具座上位置时,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此时物距为________;若将蜡烛移至位置处所成清晰像的大小,与蜡烛在位置处所成清晰的像进行比较________(“要小一些”、“要大一些”或“是一样大的”);
(2)当蜡烛移至光具座上位置时,应该向________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可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个清晰________的实像(填像的性质)。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
(3)上面实验验证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的实像”,小明还想知道“烛焰与烛焰的像是否左右相反?”请你利用现有器材进行实验操作并分析论证________。
18.(4分)小明找来了烧杯、天平、量筒等进行了“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具体如下:
(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他将平衡螺母向左端调节,无论怎样调节指针都不能指向分度盘的中央,他最大的失误可能是____;
(2)小明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
(3)小明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为____mL。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测出液体的密度比实际密度要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kg/m3;
(4)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做出了“m-V”图像如图丙所示,小明分析图像后感到困惑,由ρ=可知该液体的“m-V”图像应该是经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请你帮助小明解释____。
19.(4分)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
(1)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
(2)蜡烛、光屏和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为倒立、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这个成像原理;
(3)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应将光屏向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若小明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__。
四、作图题(共16分)
20.(8分)如图所示,OA为光在水面发生反射时的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______)
21.(8分)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共22分)
22.(10分)如图中,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木块静止在粗糙水平桌面,木块的重为G=50N,现用大小为10N的水平推力F作用木块一端,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木块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k只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
(1)求木块运动时所受摩擦力及比例系数k的大小;
(2)竖置截面S将木块分成a、b两个等大的长方体,如图乙,求木块在桌面上匀速运动时,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要求用比例系数求)
23.(12分)小明对着山崖喊了一声,3秒钟后听到回声,请问小明距离山崖多少米?(声音在当时空气中的速度为343m/s)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30分)
1、D
2、B
3、B
4、A
5、D
6、A
7、B
8、D
9、B
10、B
11、C
12、D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题,20分)
13、反射 不变
14、动车 50 1.
15、升华 凝华 熔化 液化
16、0.1
三、实验题(共12分)
17、10.0 会聚本领 30 要大一些 右 倒立、放大 投影仪 见解析
18、忘记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 49g 30 偏大 0.8×103 该图象不是液体的“m- V”图象,而是烧杯和液体的“m-V”图象
19、同一高度 缩小 照相机 右 像距太大
四、作图题(共16分)
20、
21、
五、计算题(共22分)
22、 (1) 10N;0.2;(2) 5N
23、514.5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超盈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揭阳产业园实验中学九上物理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阳市马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物态变化中,都吸热的一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