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七年级数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七年级数学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8分)
1.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乡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题材,有人甚至说,中国当代文学史就是乡土文学史。
回头看看汗牛充栋的乡土文学作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赞歌,二是挽歌。赞歌,主要是描述田园景色,讴歌风土人情,作者们回忆过去,被那种生活和经历所陶醉,觉得这也好那也好,情不自禁地写出来。不可否认,这里面有精品,有佳作,作品中的那些淳朴和美好,的的确确地打动了很多读者。这是一种写法。
但是我们也看到,农耕时代已经过去,田园生活正在改变,传统秩序正在塌陷,美好事物正在消失。作家怎么办?就开始唱挽歌了。挽歌型的作品有很多很多,大多是写过去的旧风俗、旧事物,表达出无限的惋惜,无比的沉痛。
乡土,在今天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二重性。农民从上万年的农耕时代走来,承载着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习俗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同时,又被城市化的浪潮所裹挟,所推动,从思想到行为,都发生着变化。也可以这样说,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已经进入终结阶段,原来的乡土已经改变了模样,散发出现代化的光彩。今天写乡土,一定要写出这种传统与现代的二重性。
目前在农村,传统与现代正在交替,变化非常之大。很多年后,后人不知道那个时代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年轻人体会不到,需要我们的文学作品告诉他们。譬如,宗法制度的权威在塌陷。过去在一个家族中,长幼有序、辈分分明。遇见长辈,虽然他是个小孩,在晚辈眼里却是个应该尊敬的长辈。对年纪比自己大的长辈,更是毕恭毕敬。到了族老跟前,更是大气不敢喘。而现在一些年轻人,根本不把长辈放在眼里,不管是什么叔伯大爷,只要他看不顺眼,照样敢骂敢打。过去家族里有事,就找德高望重的族老去调解,族老咳嗽一声,大家噤若寒蝉,唯族老马首是瞻。现在不行了,长辈权威荡然无存,当事人有事不找族老了,而是找干部调解,或者直接上法庭控告。
(摘编自赵德发《乡土与文学》)
材料二:
《乡土本色》回答了中国乡村的基本性质。每个人都是自己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这就是一个差序格局,一个“伦”的格局。在费孝通之前,曾有学者以“伦”做突破口,就传统社会中的差等关系做过相关研究,比如潘光旦:格局的不同是人我之分的最主要的因素,我之所以为我,与人之所以为人,是由于彼此格局的互异。而尤其要紧的,是此种互异的鉴别与体会。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伦”重在分别,是有差等的次序,礼记中讲究的“十伦”,就是在讲一个差等问题,要求“不失其伦”就是在维护人与人的交往网络中所遵循的差等纲领。虽然并不是整个封建传统社会时期都是这样,但毫无疑问,这样尊卑有序的差序格局,几乎造就了中华民族传统社会时期的性格底色。
《无讼》涉及的法制化推行问题,则是基本性质在法律上的体现。
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缺乏流动性。在这样的熟人生活中,乡土秩序所依赖的规矩,在“乡里乡亲”的交往中自然形成并被大家认可、遵守、流传下去。村里的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就是礼俗规则。
村民与外在的法律规则相距遥远并不熟悉,不靠专门的机构来传授,而是依靠熟人间的亲密行为习得并传承下去。这种规则是“礼治”的基础,也是乡村中常见“无讼”状态的原因——依靠这样的公序良俗各得其所,大多数时候并不需要法律介入。
法律普及入乡村的生活一大难点便是,有时尚未得到建立法治社会的好,反而先得了破坏礼俗规则的坏。中国素有调解的传统,对乡村中的大部分纠纷来说,解决办法通常不是付诸公堂,而是通过调解。
但在现在的法学观念中,调解作为中国的法律传统,是与礼治和人治的社会形态紧密联系的,不符合法治社会人们权利意识兴起和审判实践发达的潮流。在这个意义上,中国调解传统不宜作为法治建设中的本土资源。这种观念将调解与法治置于对立面上,使得法治向基层普及推进时不得不先摧毁调解制度,而带来上述的大难点。
现在的中国乡村还是乡土中国吗?果不是,那是什么?在的乡土的基本问题又是什么?怎么样来解决中国现在的乡村的问题?
现在的中国乡村既是乡土中国,又不是乡土中国,应是后乡土社会。以《乡土中国》为基础,衍生出来的后乡土中国概念,是解决当前乡村问题的抓手。
(摘编自张骏驰《从认识乡土到破局乡土——读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三:
人民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依照法律政策及道德规范对当事人规劝,促成互相谅解,达成协议的活动。
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构想与实践进一步丰富了传统社会民间调解向人民调解嬗变的思想内涵。民间调解具有扎根民间、灵活经济的特点,人民调解继承了这一优良文化传统。然而人民调解必须舍弃传统社会民间调解“一味强调对社会秩序维护”的狭隘政治功能定位,建立起民众利益保护和社会稳定有序并重的调解制度,使人民调解与和谐社会、法治国家相得益彰,人民有获得感、幸福感。
(摘编自吴德成《民间调解向人民调解的嬗变论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天作家再写乡土文学作品,无论是赞歌还是挽歌,都要散发出现代化的光彩,一定要写出传统与现代的二重性。
B. 现在农村长辈权威荡然无存,当事人有事不找族老了,而是找干部调解,这些都表明传统秩序正在塌陷。
C. “差序格局”是一个“伦”的格局,这样尊卑有序的差序格局,几乎造就了中华民族传统社会时期的性格底色。
D. 乡土秩序所依赖的规矩是礼俗规则,人们依靠这样的公序良俗各得其所,这种规则使乡村完全处于“无讼”状态之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城市化、全球化的突飞猛进,好多作家的笔触也从乡土转向了城市,乡土题材的作品开始消失。
B. 今天乡土文学的优秀作品里面写了很多传统的东西,也写了一些现代的东西,引起很多读者的共鸣。
C. 《无讼》能为解决法律普及入乡村的困境带来启示,可以将传统的调解转化成推行法治的一个工具。
D. 先有《乡土中国》才有衍生出来的“后乡土中国”,这就是《乡土中国》至今没有过时的原因。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能明显体现“乡土性”一项是( )
A. 加工粮食的石磨
B. 反映农事的词语
C. 骑过的破旧自行车
D. 收割庄稼用的镰刀
(4)乡土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乡土历史保存细节。请结合材料一说明。
(5)人民调解继承和发扬了我国民间调解的优良传统文化,在当下如何发挥人民调解的独特作用?请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D 2. A
3. C 4. ①过去时代的生活、风俗习惯,都在迅速流逝。
②传统与现代正在交替,文学作品见证其历史进程。
5. ①人民调解应从传统民间调解中汲取扎根民间、灵活经济的优点。
②对民间调解进行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基础作用。
③丰富人民调解蕴含的法治、德治和自治等内涵,让人民群众在调解中得到更为充分的幸福感。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这种规则使乡村完全处于‘无讼’状态之中”错。结合“这种规则是‘礼治’的基础,也是乡村中常见‘无讼’状态的原因”可知,不是“完全处于‘无讼’状态之中”,是“常见‘无讼’状态”。
故选D。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乡土题材的作品开始消失”错。结合“但是我们也看到,农耕时代已经过去,田园生活正在改变,传统秩序正在塌陷,美好事物正在消失。作家怎么办?就开始唱挽歌了。挽歌型的作品有很多很多”可知,并没有说“乡土题材的作品开始消失”,可以表述为“乡土题材的作品渐渐减少”。
故选A。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的能力。
C.“骑过的破旧自行车”不是乡土社会独有,不能明显体现“乡土性”。
故选C。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结合“农民从上万年的农耕时代走来,承载着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习俗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同时,又被城市化的浪潮所裹挟,所推动,从思想到行为,都发生着变化”可知,过去时代的生活、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都在迅速流逝,文学作品可以将它们记录下来。
②结合“目前在农村,传统与现代正在交替,变化非常之大。很多年后,后人不知道那个时代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年轻人体会不到,需要我们的文学作品告诉他们”可知,传统与现代正在交替,文学作品见证其历史进程。
【小问5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①结合“民间调解具有扎根民间、灵活经济的特点,人民调解继承了这一优良文化传统”可知,人民调解应从传统民间调解中汲取扎根民间、灵活经济的优点,将纠纷解决在基层。
②结合“但在现在的法学观念中,调解作为中国的法律传统,是与礼治和人治的社会形态紧密联系的,不符合法治社会人们权利意识兴起和审判实践发达的潮流。在这个意义上,中国调解传统不宜作为法治建设中的本土资源”可知,应对民间调解进行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基础作用。
③结合“在这个意义上,中国调解传统不宜作为法治建设中的本土资源。这种观念将调解与法治置于对立面上,使得法治向基层普及推进时不得不先摧毁调解制度,而带来上述的大难点”“然而人民调解必须舍弃传统社会民间调解‘一味强调对社会秩序维护’的狭隘政治功能定位,建立起民众利益保护和社会稳定有序并重的调解制度,使人民调解与和谐社会、法治国家相得益彰,人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可知,丰富人民调解蕴含的法治、德治和自治等内涵,不能置于法治的对立面,让人民群众在调解中得到更为充分的幸福感、获得感。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滚烫的土地
阎秀丽
秋阳很毒,像针,扎在爹的脊背上。
娘抬头看了看天,说:“歇一会儿吧,这日头忒毒,晒得人脱层皮。”
爹没有言语,只是把镐头抡得更高了些,然后再使劲儿地落下,坚硬的山土在他的镐头下只是蹦出了一个亮晃晃的镐印,几块细碎的土坷垃蹦在他裸着的胸膛和脸上,和脸上的汗珠混合在一起,变成浑浊的小溪淌下来,娘便生了气,叨咕着说:“非得刨那点儿地,不知道能种几粒粮食!”
爹回了头,擦了把汗,眼睛一横,说:“你懂啥,这片小山包荒着也是荒着,我刨出来就能有用,要不种地,要不栽几棵树,咋了!”
娘说:“咱家的粮食也不是不够吃,你费那大劲儿刨这点儿地有啥用!乐意干你干!”
我在旁边看了看爹,娘能扔镐头耍脾气,我可不敢。爹那火爆脾气,不敢拿我娘撒气,要是有个不小心,那火准定得烧到我身上。
爹头也没抬,只是把手里的镐头更加用力地刨下去。
我心里是极不愿意爹到处“开荒”的行为,但是我不敢反抗。
爹的工作在县上,机关里一个科室的科长,是村里人人羡慕的“公家人”。
周六回家,爹换上一身旧衣裳,扛了镐头就往山里走,娘阻拦不住。村里人也说,不值当,吃公家饭的,还差那点儿地?正儿八经的庄稼人都没人弄。
为这,爹和娘吵了一架。
娘没有去地里,爹也没有喊我,一个人扛着镐头下了地。
娘并没有想象的清闲,反而在家里走来走去。把地扫了一遍又一遍,屋里的那几件简陋的家具,也被娘擦得泛了光,映着娘有些魂不守舍的神情。并且时不时地扒着后门,一遍又一遍地望着爹去干活的山沟沟。
我心想,再怎么望,也看不到那个小山包。何况是一个人。到了中午,爹还是没有回来,娘让我去地里看看,喊爹回来吃饭。我有些不情愿,又不敢违拗娘的意思,只能慢腾腾地向着那山沟走去。
太阳火辣辣地悬在正空,不知名的虫儿有气无力地嘶鸣着,连风都是热的。我心里暗暗气着,这么热的天,不好好在家待着,拐带得我也跟着遭罪,刨了那点山边子,还能富了?
气归气。还得去,这么热的天,爹要是中暑了,那可就糟了。
我到了山沟处,远远地就看见爹抡着镐头,高高地举起,重重地落下。镐头落下的时候,他的身体弯成了一把苍劲的弓,站起身抡镐头的时候,身体微微向后仰着,和手里的镐头成了一个别样的剪影,像一棵山崖上虬枝百结的老松。阳光从他的背上洒下来,在爹重复的动作里,纷纷地跳跃不停。
我心头一热,赶紧走到爹的跟前,喊了一声,把手里的一瓶水递给他。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咕嘟咕嘟”一口气就把一瓶水喝了个干干净净,嘟囔出一句话:“这天,真要命,咦?你咋来了?”“娘让你回去吃饭,”“不急,我先把这块儿刨完了再回。”
我靠在一棵树的树荫下,懒洋洋地看着两只蚂蚁爬来爬去。爹抹了一把嘴,又拿起了那把镐头。
“别刨了,就那点儿山边子地,种啥也长不出好庄稼来。”放羊的张老歪抱着一个鞭子,从山的另一边赶着羊群过来,蹲在离我爹不远的一块石头上说。
“你是白当了一辈子的庄稼人。地是通人性的,你懒了,地也懒了;你勤了,地就勤。它不亏待你,你得信得着这儿。”爹指了指自己的心口说,“心里装着啥,地上就长啥。”
张老歪点点头又摇摇头说:“话虽在理,不过你看,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家里的那几块地都撂荒了,你还开荒!你信不信.等将来你不在了,刨出来的地还得撂荒,图个啥!”“人哪,是地养着呢。就是死了,也得埋在地里,还能给你悬到半空去?人不在了,地还在,人活在地里呢。他们还能在外漂一辈子?早晚得回来,这里是根儿!”
张老歪没有说话,看着天空上的几朵白云,嘴里嚼着一根草叶子,半晌说了句:“这人养地不假,还没听说地养人的。”
“话可不能这么说!”爹站直身子,手里拄着镐头说,“一百年这样,一千年也这样,哪块土地上都有人。咱们不在了,埋在这里,有魂在这儿呢,种上一棵树,树吸收着咱们的营养,越长越大,开花结果,谁说咱们就没了?那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活着,这不就是地养人吗?”
“儿子说要接我去城里享福,恐怕我老了那天也回不来喽。”张老歪的神色似乎有些黯然地说,狠狠地甩了一下鞭子,把羊惊得回头冲着他“咩咩”地叫了几声。
“那你就去呗。”
“要不我能去哪儿?”张老歪硬撅撅地撂下这句话,转身就去追跑散的羊去了,“你脚下瓷实,刨吧,我的脚底下可就空喽……”
风里隐隐传来张老歪的话,瞬间就被阳光炙烤得没了踪影。
爹没说话,低下头,看着脚下褐色的土地,又把镐头高高地抡起。
爹和镐头已经浑然一体,山野间回响着镐头撞击大地的闷响。爹的身影紧紧贴服着大地,浑然一体,像大地上移动的图腾。娘扛着镐头出现在弯弯曲曲的土路上,我久久地站着,看了一眼娘,又看了看爹的背影。脚下的土地被太阳炙烤得滚烫,那股热气源源不断地传入我的四肢百骸,让我的心也变得通透起来。
我走过去,把镐头从爹的手里拿过来,也像爹一样,将镐头高高地抡起。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1年7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爹跟娘吵架后,娘在家看似忙碌的行为、魂不守舍的神情和扒着后门一遍遍张望的动作里,包含着对爹的怨恨,更有担心和牵挂。
B. 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喊爹吃饭的情节,写出了我内心的不情愿,为最后写“我的心也变得通透起来”这一发展转变做了铺垫。
C. 在爹的心里,“地是通人性的”,“你得信得着这儿”,这既有对土地的信任,又有对土地的依恋,更体现了爹独到的处世哲学。
D. 文中的“浑然一体”一词将爹、镐头和大地三者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生动贴切地写出爹在山沟劳作的场景,重复使用,意蕴深刻。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多处描写到秋阳,表现天气的炎热,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也烘托了爹的形象,同时暗示我和娘都不愿让爹到处开荒的心理。
B. 小说语言形象生动又不失质朴,如“叨咕”“拐带”“嘟囔”等口语化词汇,既符合人物的心理特点,又展示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C. 小说写张老歪与爹的对话,表现了二人对土地都饱含深情,但认识不同,衬托了爹对人与土地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刻,深化了小说主题。
D. 小说主要采用第一人称,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显得真实亲切,同时便于表现我对爹刨地看法的转变。
(3)小说题目“滚烫的土地”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4)小说多次写到“抡镐头”这一细节,你认为有何用意?
【答案】2. D 3. A
4. ①指脚下的土地被太阳炙烤得滚烫。②指爹对老家的土地怀有与众不同的炽热之情。③指土地对人有养育之恩,也是人的最终归宿,人们对土地饱含着依恋和敬畏之情。
5. ①连缀全文情节。“抡镐头”这一细节,把全文的人物和事件串联起来,使作品浑然一体,结构清晰完整。②丰富人物形象。这一细节反复出现,突出爹拼力开荒劳作的场景,意在表现爹对土地的痴迷热爱和执着坚守。③深化小说主题。最后写娘扛着镐头和“我”从爹手里接过镐头劳作的情景,表现“我”和娘理解了他对土地的痴情,暗示这种对土地依恋坚守的精神将传承下去。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包含着对爹的怨恨”错,依据原文“到了中午,爹还是没有回来,娘让我去地里看看,喊爹回来吃饭”“娘扛着镐头出现在弯弯曲曲的土路上”,从后文娘的言行来看,没有怨恨,是关心和帮忙。
B.“做了铺垫”错,“内心的不情愿”不能为后文做铺垫,“我”前后的心情是相反的。
C.“处世哲学”错,爹思考的是人与土地的关系。
故选D。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同时暗示我和娘都不愿让爹到处开荒的心理”错。依据原文“脚下的土地被太阳炙烤得滚烫,那股热气源源不断地传入我的四肢百骸,让我的心也变得通透起来”可知,结尾处烘托“我”被爹对土地的执着和热爱感动,理解了他的做法。
故选A。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①依据原文“脚下的土地被太阳炙烤得滚烫”可知,“滚烫的土地”指脚下的土地被太阳炙烤得滚烫。
②依据原文“‘你是白当了一辈子的庄稼人。地是通人性的,你懒了,地也懒了;你勤了,地就勤。它不亏待你,你得信得着这儿。’爹指了指自己的心口说,‘心里装着啥,地上就长啥’”可知,“滚烫的土地”指爹对老家的土地怀有与众不同的炽热之情。
③依据原文“人哪,是地养着呢。就是死了,也得埋在地里,还能给你悬到半空去?人不在了,地还在,人活在地里呢。他们还能在外漂一辈子?早晚得回来,这里是根儿!”
“‘话可不能这么说!’爹站直身子,手里拄着镐头说,‘一百年这样,一千年也这样,哪块土地上都有人。咱们不在了,埋在这里,有魂在这儿呢,种上一棵树,树吸收着咱们的营养,越长越大,开花结果,谁说咱们就没了?那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活着,这不就是地养人吗?’”,“滚烫的土地”指土地对人有养育之恩,也是人的最终归宿,人们对土地饱含着依恋和敬畏之情。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中细节描写作用的能力。
①连缀全文情节。原文“爹没有言语,只是把镐头抡得更高了些,然后再使劲儿地落下”,这是故事的开端,“爹头也没抬,只是把手里的镐头更加用力地刨下去”“我到了山沟处,远远地就看见爹抡着镐头,高高地举起,重重地落下。镐头落下的时候,他的身体弯成了一把苍劲的弓,站起身抡镐头的时候,身体微微向后仰着,和手里的镐头成了一个别样的剪影,像一棵山崖上虬枝百结的老松”,这是故事的发展,“爹没说话,低下头,看着脚下褐色的土地,又把镐头高高地抡起”“我走过去,把镐头从爹的手里拿过来,也像爹一样,将镐头高高地抡起”,这是故事的结尾,“抡镐头”这一细节,把全文的人物和事件串联起来,使作品浑然一体,结构清晰完整。
②丰富人物形象。这一细节反复出现,是对爹最贴切的描绘,也最能够表现爹的精神品质,全文通过突出爹拼力开荒劳作的场景,意在表现爹对土地的痴迷热爱和执着坚守。
③深化小说主题。依据原文“娘扛着镐头出现在弯弯曲曲的土路上”“我走过去,把镐头从爹的手里拿过来,也像爹一样,将镐头高高地抡起”,最后写娘扛着镐头和“我”从爹手里接过镐头劳作的情景,预示着矛盾的结束,表现“我”和娘理解了他对土地的痴情,暗示这种对土地依恋坚守的精神将传承下去。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7分)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绍兴三十二年,高宗劳师建康,召见,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等已杀京降金,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又以湖南控带二广,草窃间作。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马军五百人。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闲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帝嘉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
弃疾雅喜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成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祜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
B. 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
C. 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
D. 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何以复命”中“何以”是拿什么,“多歧路,今安在”中“安在”表示在哪里。
B. “技之长短,地之要害”中的“之”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之”用法相同。
C. “以言者落职”中的“以”与“无以至千里”的“以”意义相同。
D. “长短句”原是词的本名,宋代以后与“乐府”成为了词的别名;《稼轩长短句》《东坡乐府》均是以词人的名命名的词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辛弃疾年轻从师学,后决心归宋。他与党怀英以蔡伯坚为师学习,二人并称“辛党”,金主完颜亮死后,辛弃疾在宋任职。
B. 辛弃疾见机善谋,有谋有勇。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就曾劝耿京作南归决断,他与王世隆等直奔金营斩杀张安国后回宋。
C. 辛弃疾通晓军事,治政有方。他在文章中论述形势、战术、地形等方面问题极为详细;任职滁州时减轻赋税,提议军队屯垦。
D. 辛弃疾任职频繁,死后被封褒奖。他在抗金中官职一直处于变动中;朝廷加赠辛弃疾为少师,表明了对其一生功绩的肯定。
(4)把文中加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
②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
【答案】(1)B (2)A
(3)B (4)
①当时枢府有不愿做这件事的,便屡次阻挠他,辛弃疾干得反而更加卖力。
②约定月底到城下销售,于是运粮的船只接连来到,粮价自行降低。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译文:朝廷征召(辛弃疾)做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很看重他,叶衡入朝为相,竭力推荐辛弃疾。他胸有大志谋略过人,孝宗召见,不久便担任了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湖湘地区盗贼四起,辛弃疾都讨伐平定了他们。
“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做“辟”的宾语,官职名之后应断句,排除AC;
“弃疾”是“力荐”的宾语,构成动宾结构短语,要单独成句,前后断开;“慷慨有大略”并列结构,概括辛弃疾的形象特点,前后应断开,单独成句,排除D。
故选B。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字词理解及文常的能力。
A.正确。句意:拿什么复命呢?/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里?
B.有误。“之”为结构助词,的/定语后置句的标志。句意:战术的长处短处,地形的有利有害。/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
C.有误。“以”是介词“因为”/介词,用来。句意:因为谏官弹劾丢掉了职务。/没有办法到达千里之外。
D.“《稼轩长短句》《东坡乐府》均是以词人的名命名的词集”有误。稼轩、东坡是词人的号,不是名。
故选A。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B.“直奔金营斩杀张安国”有误。据原文“斩安国于市”可知,辛弃疾是在闹市中斩杀的张安国。
故选B。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翻译能力。
①“数”,多次;“沮挠”,同义复词,阻挠;“愈”更加。
②“期”,约定;“粜”,卖,这里指销售粮食;“连樯而至”,船只接连来到;“直”,价格。
参考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是山东历城人。年轻时以蔡伯坚为师,与党怀英是同学,并称辛、党。当初辛、党占卜仕途,将蓍草折断占卜,怀英得到的是坎卦,于是留在北方为金主做事,而辛弃疾得到离卦,就下决心南归大宋。
中原豪杰纷纷起义。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号称天平节度使,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就劝耿京作南归决断。绍兴三十二年,宋高宗正在建康劳军,召见了他,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书记的官职,同时用节度使印告召耿京。正遇张安国已杀耿京降金了,辛弃疾与众人谋划道:“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于是邀约统制王世隆等人,直奔金兵营地。此时张安国正与金将饮酒兴浓,就当着众人将他捆绑起来带走,在闹市中将张安国斩首。朝廷还是将先前的官职授予辛弃疾,改做江阴佥判,当时他二十三岁。
乾道四年,任建康府通判。乾道六年,孝宗召见大臣们在延和殿对策。当时虞允文掌管国事,辛弃疾乘机谈了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的人才,所持的观点强硬而直露,论述敌我不利和有利的条件,形势的变化发展,战术的长处短处,地形的有利有害,极为详细。因为朝廷和金主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改任司农主簿,出任滁州知府。滁州遭战火毁坏严重,辛弃疾放宽并减轻赋税,招回逃难流散的百姓,提议军队屯垦,于是创立了奠枕楼、繁雄馆。朝廷征召(辛弃疾)做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很看重他,叶衡入朝为相,竭力推荐辛弃疾,他胸有大志谋略过人,孝宗召见,辛弃疾担任了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湖湘地区盗贼四起,辛弃疾都讨伐平定了他们。又因为湖南连着两广,草寇作乱之事时有发生。辛弃疾就丈量原先马殷营垒的房基,修建新的营垒,招马军五百人。先拿铜钱五万在广西买了五百匹马,皇上又下诏命令广西安抚司每年捎带买三十匹。当时枢府有不愿做这件事的,便屡次阻挠他,辛弃疾干得反而更加卖力。当时江西一带发生严重饥荒,皇帝命令辛弃疾督办赈灾事务。刚到灾区,辛弃疾就在大路边张榜说:“囤积粮食的流配,强买粮食的杀头。”接着下令拿出公家全部的官钱、银器,号召吏民分别推举有实际才能的人,根据情况借贷钱物给他们,不取利息。约定月底到城下销售,于是运粮的船只接连来到,粮价自行降低。皇帝嘉奖了他,给辛弃疾涨了一级俸禄,后来他又因为谏官弹劾丢掉了职务。
辛弃疾擅长作词,词风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成淳年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路过辛弃疾墓旁的庙宇,听到有急促的声音在堂上大呼,好像在鸣发心中的不平,从傍晚到半夜一直不停。枋得拿着蜡烛写文章,准备天亮祭祀辛弃疾,文章写成声音才停止。德秸初年,枋得向朝廷请示,朝廷加赠辛弃疾为少师,谥号忠敏。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这首词作于被贬黄州期间。
(1)下列对本词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念奴娇•赤壁怀古》从长江入笔,用“浪淘尽”将滔滔江水与已然消逝的“千古风流人物”相联系,为全词设置了一个极为广阔、悠远的时空背景。
B. 《念奴娇•赤壁怀古》善用衬托手法,用“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正面衬托周郎,又用“雄姿英发”的周郎反衬“早生华发”的词人自己。
C. 《临江仙•夜归临皋》起笔就用“醒复醉”三字,淋漓精致地表现了诗人纵情饮酒的豪兴,又以“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
D. 《临江仙•夜归临皋》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滔滔江声,以有声衬无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烘托出历经宦海沉浮的词人内心的苦闷和孤寂之情。
(2)入世从政和出世隐退是中国文人面临的人生课题,苏轼这两首词都体现了其入世与出世的矛盾,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4. D 5. ①《赤壁怀古》中诗人与周郎作比,表现苏轼积极入世的精神,而“一尊还酹江月”则透露了出世的情怀。
②《夜归临皋》中“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侧面写出了词人忙于事务的入世之心;“江海寄余生”等句,表现了苏轼在道家思想影响下形成的摆脱世俗束缚、追求个体生命自由的人生观。
③入世和出世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在仕途遭遇挫折时,苏轼既没有执着于功业,也没有厌倦、逃避社会,形成了旷达的人生观。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D.“烘托出历经宦海沉浮的词人内心的苦闷和孤寂之情”分析错误,“倚杖听江声”“夜阑风静縠纹平”等句应体现了词人心境的开阔。
故选D。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观点态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赤壁怀古》这首词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作者想象了周瑜当年风流倜傥的模样,此处是将自己以周郎作比,表明自己也想取得像周郎那样的功业,这体现了苏轼积极入世的一面。但在后文中,作者又写到“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在遭受政治上的一系列打击之后,此时的作者似乎要远离政治,透露了出世的情怀。
(2)而《夜归临皋》一词中,“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此处是写词人忙于世间的俗务,对自身的利益很是关注,侧面写出了词人忙于事务的入世之心。但后面“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则是作者明确表达出要远离世俗,归隐江湖的意向。这表现了苏轼在道家思想影响下形成的摆脱世俗束缚、追求个体生命自由的人生观。
(3)苏轼在两首词中都体现了其入世与出世的矛盾,但两者并不矛盾,在仕途遭遇挫折时,苏轼既没有执着于功业,也没有厌倦、逃避社会,形成了旷达的人生观。所以这种出世和入世的态度是对立统一的。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5. 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天姥山上的天气和环境,渲染了紧张凝重的气氛。
(3)白居易绝句《夜筝》中的“弦凝指咽声停处”是《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的化用。
(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是“___________”的结局。
【答案】 ①. 青青子衿 ②. 悠悠我心 ③. 云青青兮欲雨 ④. 水澹澹兮生烟 ⑤. 冰泉冷涩弦凝绝 ⑥. 凝绝不通声暂歇 ⑦. 羽扇纶巾 ⑧. 樯橹灰飞烟灭 ⑨. 封狼居胥 ⑩. 赢得仓皇北顾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衿、澹、涩、纶、樯、橹、胥、赢、仓。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1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今,汉服剧本杀、古风宴饮、国风走秀等以汉服为核心元素的沉浸式体验 。从年初的《唐宫夜宴》到端午节推出的《洛神水赋》,河南电视台“出圈”的系列节目采用大量的汉服元素营造出 的盛景,让国人领略了传统中华服饰之美,也为“活”用传统元素提供了好范式。
越来越多的人也选择在平日里身着汉服出行。汉服兴起也带动了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热爱,发扬了大家“古为今用”的精神。汉服爱好者通过举办雅集、非遗体验、国风展演等活动推动汉服文化新发展。
汉服“出圈”,实为传统文化回归。汉服从一个 的模糊概念,变成如今有严谨定义、有典籍研究、有理论支撑、有实践队伍、有媒体关注、有较为广泛的人参与的一种文化现象,体现了当下国人重建文化自尊的初衷和对传统文化的敬意。只有坚守文化初心,汉服文化才能 _________。
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方兴未艾 完美无缺 鲜为人知 挫而弥坚
B. 东山再起 美轮美奂 屡见不鲜 挫而弥坚
C. 方兴未艾 美轮美奂 鲜为人知 历久弥新
D. 东山再起 完美无缺 屡见不鲜 历久弥新
7.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汉服兴起也带动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了大家“古为今用”的精神
B. 汉服兴起也推动了年轻人热爱的传统文化,激励了大家“古为今用”的精神
C. 汉服兴起也激发了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热爱,激励了“古为今用”精神的发扬
D. 年轻人带动了对传统文化中汉服兴起的热爱,激发了大家“古为今用”的精神。
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案】6. C 7. A
8. 句子中用了六个结构相同、内容相关的短语作“一种文化现象”的定语构成排比,这样可以加强语势,强调当下汉服成为文化现象的原因,突出赞美之情。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语境指“以汉服为核心元素的沉浸式体验”正在兴起,应选择“方兴未艾”。
第二空,完美无缺:完善美好,没有缺点。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语境用来修饰舞台效果,应选择“美轮美奂”。
第三空,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屡见不鲜: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根据“从一个模糊概念”“变成如今有严谨定义……”可知,应选择“鲜为人知”。
第四空,挫而弥坚:经历过挫折之后,更加坚定。历久弥新: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
语境指只有坚守文化初心,“汉服文化”才能更加鲜活并拥有活力,应选择“历久弥新”。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
①主客颠倒。“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热爱”应改为“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②搭配不当。“发扬”改为“激发”。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别修辞作用能力。
“有严谨定义、有典籍研究、有理论支撑、有实践队伍、有媒体关注、有较为广泛的人参与”这六个并列短语共同作“文化现象”的定语,这六个短语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排比往往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此排比句有强调当下汉服成为文化现象的原因的作用。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9分)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珊瑚礁,是地球上最古老、最珍贵的生态系统之一。虽然其覆盖面积不到海底的千分之二,却为近30%的海洋物种提供了栖息环境。渔业、油气资源、潜水旅游等经济活动也与之息息相关。近20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污染、过度采挖等, ① 。为了保护珊瑚、恢复海洋生态,我国科研团队长期致力于在海底种珊瑚,重建海洋天堂。
种珊瑚也被喻为海底“植树造林”。不论在陆地还是海洋,“造林”对调节气候变化、维系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都具有重要意义。珊瑚种植技术主要包括无性繁育、有性繁殖、人工礁技术等,与陆地上的植树造林类似的是,都需要先培育“幼苗”,再移植到种植区,所以难度很大,但 ② 。一方面,海洋环境复杂,为实际作业带来不少困难;另一方面,不同海域受环境影响的因素、人为干扰程度以及现有生态系统健康程度不尽相同,这就需要科研团队在种珊瑚的时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海底“植树造林”, ③ 。海南海域有大片珊瑚礁分布,是海底“植树造林”大省,科研团队在反复实践中不断完善修复技术。例如,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团队通过船舶“边走边种”的珊瑚苗种“飞播法”将不锈钢珊瑚苗床运用在珊瑚苗的种植上等方式,提高了种植效率。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飞播法”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对于许多人常常“将老师比作蜡烛”,钟南山认为这话只对了一半。
B. 书画同源的造型观使大写意在“形似”的层面摆脱了具象刻画的束缚。
C. 在外国的地摊上卖的书,到了国内摇身一变,被捧成了“传世经典”。
D. “川藏第一隧”——二郎山隧道,将我们通行天堑二郎山的时间缩短了。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9. D 10. ①珊瑚礁不断退化 ②海洋“造林”难度更大 ③有赖于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并分析其作用的能力。
文中“飞播法”的引号作用是表示特定称谓。
A.引号表示引用别人的话语。
B.引号表示强调。
C.引号表示否定。
D.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故选D。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能力。
第①处,由前文“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污染、过度采挖等”的内容可知,此处应是导致珊瑚不好的结果;再结合后文“致力于在海底种珊瑚,重建海洋天堂”的内容可知,此处应填写“珊瑚礁不断退化”。
第②处,由后文内容可知,“但”表语意递进,后文提到了“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困难,可见难度更大,故此处应填写“海洋‘造林’难度更大”。
第③处,依据后文的分析和列举的实例可知,所填内容应是第三段的中心句,本段的主要内容侧重于珊瑚礁的种植技术,“提高了种植效率”,可见种植技术不断完善,不断进步,故此处应填写“有赖于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
四、写作(60分)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
(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尤其是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联系自己高中一学期的学习经历,写一篇记叙性或议论性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学贵有道
这学期我们学了许多关于学习的文章。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荀子也说“学不可以已”。确实,人的一生都在学习。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世间种种,皆有法门,小小凡夫,穷其一生,也只窥得一二。话虽如此,但我们依旧努力学习,学着怎样做学问,也学习怎样做人,在不断向前奔跑的路上,悟出自己的学习之道。
我认为,学习之道在于思考。
古今多少文人墨客,博览群书,满腹经纶,这样的人令人敬佩。若以前人为目标,只知道死读书又有何用?文字是沉默的,需要智慧的头脑将它们精彩的故事唤醒。鲁迅先生说:“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便是要你思考。从书中读到什么,你又悟到什么,这点犹为重要。每个人思维方式不同,获得的启示也不同。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反思,站在巨人的铁肩上,将前人的智慧变为自己的学问,读书的意义方才显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思考中悟道,成就更好的自己。善于思考的人总是有一颗玲珑的心,而心亦是镜,平凡的生活中,也可以思考中考获得启发。例如读史。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王霸逐春秋,顷刻兴亡过手。以史为镜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以心为镜则可容世间百味。反思历史,展望未来,不也是一件有趣亦有意义的事吗?
我认为,学习之道在于态度。
每一个踏实做学问的人,都是谦逊,质朴的。学者从不骄傲自大,他们怀着对知识的敬畏与热爱,在各自的领域中研究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沉稳又坦荡。名誉于学者,就像过眼云烟。或许这离学生太远,但亦有相通之处。学生也要谦逊,如此方能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诲与同学的建议。切记浮燥,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大胆提问,兴致来了便与人激烈讨论,天长日久地积累下来,定有成效。勤勤恳恳地积极进取,踏踏实实地学习思考,莫要怕吃苦,有道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学习中修得一颗坚毅的心,也是一件美事。
我认为,学习之道在于方式。
黑塞在《读书:目的和前提》中说:“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黑塞教给了我们读书的方法,当然我们不仅从书本上学,亦从世间学;学习不仅学知识,也学做人。平凡的世界,在你不曾驻足的地方,亦有小小的精彩。向大海学习海纳百川的宽容,向深山古藤学习生生不息的坚韧,向苍鹰学习博击长空的勇气与力量……也可向人学。“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取长补短方是大智慧。
学习之道,岂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同学们,让我们紧握当下,努力学习,以身实践,勇敢地去打开科学的大门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类材料作文题。
两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谈论学习之道,材料一引用费孝通的话,指出学习的方法是“不但积累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积累别人的经验。”费孝通强调“积累别人的经验”对学习的重要意义。积累自己的经验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毕竟个人经历、时间等有限,学到的东西也是有限的,而“积累别人的经验”其实就是孔子所言的“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成果、教训等,少走弯路,使学习更加高效。材料二引用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的相关论述,强调我们应该研读世界文学,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试题要求考生联系自己高中一学期的学习经历进行写作,其实也就是要求考生通过记叙文或议论文的方式,阐述自己对“学习之道”的理解。写作时当扣住材料提供的学习意义,学习的方法等,并结合到当今时代高中学习的特点,如难度加大、内容庞杂、对学生素养能力要求更高等现状展开思考。
行文构思上,若写议论文,可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学以终生,益以终生。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一、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身处知识大爆炸、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不学习就会被社会淘汰,学习是生存的根基。二、广博学习,增长才干,是对高中生能力素养的必然要求。三、吾日三省,才能避免学习的盲目性,让自己在学海之上不迷失方向。若写记叙文,则可通过叙述自己某一件在学习态度或方法上发生转变的经历,叙述自己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所产生的对于学习的更深一层理解。
立意:
1.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不止。
2.学无止境,奋进不息。
3.博学自省,为学之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甘肃省白银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学习评价数学试卷(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白银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八年级数学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若有理数x满足等式,则x的值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