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 如下图是山顶洞人首饰(兽牙),现存于中国地质博物馆,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山顶洞人
① 掌握钻孔技术②会制作陶器③具有爱美意识④会种植水稻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图片,山顶洞人的兽牙上有小孔,说明他们已经掌握钻孔技术,该物件是山顶洞人的首饰,说明他们可能已经具有爱美意识,①③正确;山顶洞人还没有过上原始农耕生活,河姆渡远古居民最早种植水稻,会制造陶器,②④错误。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2. 2022年5月22日是第四届海水稻插秧节,今年我国的海水稻种植面积将超过100万亩。我国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下列原始人中种植水稻的是( )
A. 北京人B. 元谋人C. 半坡人D. 河姆渡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我国水稻种植历史悠久,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人最早种植水稻,D项正确;北京人和元谋人还没有进行农作物种植,排除AB项;半坡人最早种植粟,排除C项。故选D项。
3. 海内外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每年满怀虔诚与崇敬的中华儿女会以多种形式祭祀炎帝和黄帝。其原因是他们( )
A. 教会了人们人工取火B. 根治了黄河的水患
C. 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D. 创造了甲骨文
【答案】C
【解析】更多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详解】根据远古传说,原始社会后期,炎帝和黄帝结成联盟,他们的部落不断发展壮大,被认为是今天的华夏族的前身,因此人们称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中华儿女往往也以炎黄子孙子自居,C项正确;早在山顶洞人时期已经会人工取火,排除A项;远古传说中成功治理黄河水患的是大禹,排除B项;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与黄帝、炎帝所处的时代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4. 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
A. 夏朝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国家B. 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形成
C. 夏朝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D. 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标志着夏朝已具有国家基本特征,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形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定都阳城。夏朝筑有大型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产生,B项正确;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排除A项;夏朝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的描述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秦朝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
5. 西周初年,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A. 增强经济实力B. 促进文化繁荣
C. 巩固周朝的统治D. 提升军队战斗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西周初年,为了统治辽阔的疆域,周天子实行分封制,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一拱卫周王室,因此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周朝的统治,C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巩固统治,这属于政治范畴,并不是为了增强经济实力或促进文化繁荣或提升军队战斗力,排除ABD项。故选C项。
6. 某城市博物馆进行“夏商周灿烂的文明”展中,展出了下列一组图片,从中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A. 青铜器是用来祭祀的礼器B. 我国古代青铜制造工艺水平高
C. 夏朝出现最早的青铜礼器D. 三星堆的青铜器制作工艺复杂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青铜面具不是礼器,排除A项;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利簋、三星堆青铜面具等反映了我国古代青铜制造工艺水平高,B项正确;图片不能说明夏朝最早出现最早的青铜礼器,排除C项;题干图示不都是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排除D项。故选B项。
7. 在春秋诸侯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诸侯国的数量逐渐减少。这表明( )
A. 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B. 西周的奴隶制已经瓦解
C. 人民遭受战争灾难之苦D. 争霸战争孕育统一趋势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在春秋诸侯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诸侯国的数量逐渐减少”可知,在春秋诸侯争霸的过程当中,诸侯国的数量逐渐减少,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不断吞并弱小的诸侯国,由此可见局部统一已经实现,有利于向全国统一的方向发展,因此表明争霸战争孕育统一趋势,D项正确;远古时代后期进入部落联盟时期,排除A项;题干的重点不是说明西周奴隶制的瓦解,而是说明争霸战争中局部统一有利于向全国统一的方向发展,排除B项;题干并没有体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排除C项。故选D项。
8.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兴,五谷丰。战国后期,古代劳动人民在成都附近修建了重大水利工程——都江堰。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都江堰是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
B. 都江堰使岷江的内江分洪,外江灌溉
C. 都江堰建成后,关中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
D. 都江堰由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大系统工程构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A项正确;都江堰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供灌溉 ,外江供分洪,排除B项;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排除C项;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工程建于岷江之中,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排除D项。故选A项。
9. 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这一做法( )
A. 推动了统一六国的进程B. 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C. 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D. 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六国原来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巩固了国家的统一,B项正确;统一货币是在统一六国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无法推动统一六国的进程,排除A项;秦的军事统一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排除C项;统一货币没有减轻人民负担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
10. 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我善于用他们,这是我可以得到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范增却不善用他,因此被我打败。”据此可知,刘邦能够取胜的重要原因是( )
A. 擅长谋略B. 善于用人C. 约法三章D. 深得民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我善于用他们”可得出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是刘邦善于用 人。而项羽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力量逐渐由弱变强,B项正确;ACD项材料没体现,排除ACD项。故选B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0分)
11. 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______ (地点)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秦朝末年,______ (人物)骁勇善战,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答案】 ①. 阪泉 ②. 项羽
【解析】
【详解】根据远古传说,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秦末农民起义中,项羽骁勇善战,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12. 《周初分封示意图》中①处是____;《秦朝形势图》中②处是___。
【答案】 ①. 镐京 ②. 咸阳
【解析】
【详解】根据《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处是镐京。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定都镐京(在今陕西西安)。根据《秦朝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是咸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东方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故答案为:①镐京;②咸阳。
13. 战国初年, ______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战国时期, ______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答案】 ①. 晋国 ②. 铁制农具
【解析】
【详解】战国初年,昔日强大的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三家分晋),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田氏代齐),战国七雄局面逐渐形成;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14. 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兵开凿______,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答案】 ①. 小篆 ②. 灵渠
【解析】
【详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消除文字上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秦统一后,秦始皇为了征服越族地区,派兵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15. 秦始皇死后,继位的______更加残暴,他对民众的剥削更加残酷,并恣意挥霍,四处巡游,穷奢极欲,使人民陷入无法生活的境地;秦朝末年,______ (地名)起义后,队伍发展很快。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
【答案】 ①. 秦二世(或胡亥) ②. 大泽乡
【解析】
【详解】秦始皇死后,继位的秦二世(或胡亥)更加残暴,他对民众的剥削更加残酷,并恣意挥霍,四处巡游,穷奢极欲,使人民陷入无法生活的境地,终于导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后,队伍发展很快,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总计7分)
16. 简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的目的。秦孝公任用谁主持变法?其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案】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人物:商鞅(或卫鞅、公孙鞅)。内容: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不断,为了在兼并战争取胜,各国统治者纷纷实行变法改革,以图富国强兵。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孝公任用商鞅(或卫鞅、公孙鞅)主持变法。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总计23分)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老子把世界上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称之为“天之道”或“道”。他认为事物之间普遍存在对立的矛盾,在五千言(即《道德经》)中,到处可以看到他列举的各式各样矛盾的对立面。同时他又认识到,各种事物在矛盾中经常向它的反面运动变化,这是变化的自然规律……他认为“无为”可以使“民自化”,“好静”可以使“民自正”。
——摘编自《中国断代史系列·战国史》
材料二:两千多年来,孔子倡导的和谐、友爱、克己、为人、团结,凝聚了群体主义伦理道德,孔子倡导的三大教育观,在中国历史上起了巨大影响。孔子已被国际学术界尊为世界古代十大思想家之首。对孔子思想,我们应认真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材料三:战国时期的各个学派,人们总称之为诸子百家。各派各家都著书立说,议论政治,既互相批判,又互相影响,在学术思想领域内出现了繁荣的局面……这对于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各种学术思想,成为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源头。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老子的主要学说。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孔子的思想主张产生了哪些影响?
(3)材料三中在学术思想领域内出现的“繁荣的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并结合所学知只,概括该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
【答案】(1)学说:把世界上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称之为“天之道”或“道”;主张事物之间普遍存在对立的矛盾;各种事物在矛盾中可以相互转化;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人物:庄子。
(2)思想主张:核心思想是“仁”,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主张“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两点即可)
影响: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或孔子倡导的群体主义伦理道德和三大教育观,在中国历史上起了巨大影响);孔子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3)局面:百家争鸣。
意义:促进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发展;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或成为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源头)。(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学说:依据材料一“老子把世界上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称之为‘天之道’或‘道’”“他认为事物之间普遍存在对立的矛盾……到处可以看到他列举的各式各样矛盾的对立面”“同时他又认识到,各种事物在矛盾中经常向它的反面运动变化,这是变化的自然规律……”“他认为‘无为’可以使‘民自化’……”,结合所学可知,可得出老子的主要思想有:把世界上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称之为“天之道”或“道”;主张事物之间普遍存在对立的矛盾;各种事物在矛盾中可以相互转化;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代表人物:结合所学知识,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庄子,他和老子并称为老庄。
【小问2详解】
思想主张:依据材料二“孔子倡导的和谐、友爱、克己、为人、团结,凝聚了群体主义伦理道德”“孔子倡导的三大教育观,在中国历史上起了巨大影响”和所学知识,从伦理道德、治国主张和教育思想等方面分别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如核心思想是“仁”,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主张“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等。
影响:依据材料二“两千多年来,孔子倡导的和谐、友爱、克己、为人、团结,凝聚了群体主义伦理道德,孔子倡导的三大教育观,在中国历史上起了巨大影响”和所学知识,孔子的思想主张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如孔子倡导的群体主义伦理道德和三大教育观,在中国历史上就产生了巨大影响;孔子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成为儒家重要典籍之一。
【小问3详解】
称为:依据材料三“战国时期的各个学派,人们总称之为诸子百家。各派各家都著书立说,议论政治,既互相批判,又互相影响,在学术思想领域内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和所学知识,战国时期,在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形势下,涌现了诸多学派,他们纷纷著书立说,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空前活跃的局面,这被称为百家争鸣。
意义:依据材料三“……这对于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各种学术思想,成为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源头”和所学知识,百家争鸣促进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发展;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或成为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源头)。
18. 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以“秦的统一”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的统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历史的大趋势,具有坚实的基础。随着商业与交通的发展,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比以前更为密切……各国的变法虽然有程度不同的差异,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打击旧势力,扶植新势力,这种同一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由郡、县、乡、里组成的郡县制,是春秋战国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政治体制。它和西周分封制的区别,主要是:一、封国的君位和贵族职位都是世袭的,而郡守、县令则可以随时由朝廷任免;二、郡县必须直接接受朝廷的命令和监督,而封国对王朝则不一定。
——摘编自《中国通史》
材料三 秦统一以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自从秦统一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些时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统一始终是历史主流。
——摘编自郭沫若《中国史稿》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郡县制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答案】(1)原因:随着商业与交通的发展,中原与周边地区联系增强;各国变法的同一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统一的历史趋势增强;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嬴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秦王嬴政招募各国的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时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答对两点即可)
(2)特点: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郡县官吏须服从中央统一调动,接受中央监督。影响: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开创了以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意义:使人民生活安定;各地区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的统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历史的大趋势,具有坚实的基础。随着商业与交通的发展,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比以前更为密切……各国的变法虽然有程度不同的差异,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打击旧势力,扶植新势力,这种同一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结合所学可知,秦朝能够统一的原因有:随着商业与交通的发展,中原与周边地区联系增强;各国变法的同一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统一的历史趋势增强;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嬴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秦王嬴政招募各国的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时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答对两点即可)
(2)根据材料二“主要是:一、封国的君位和贵族职位都是世袭的,而郡守、县令则可以随时由朝廷任免;二、郡县必须直接接受朝廷的命令和监督,而封国对王朝则不一定。”可知,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郡县官吏须服从中央统一调动,接受中央监督。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使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开创了以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根据材料三“秦统一以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统一始终是历史主流。”可知,秦统一六国,使人民生活安定;各地区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共6页。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有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