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农历五月初五我市举行了一年一度的龙舟赛.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龙舟队员们听到发令枪声响起时,就奋力划桨,这是复杂反射
B. 当观众看到心仪的龙舟即将冲线获第一名时,就会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而显得面红耳赤,这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C. 九年级的小强想参加明年的龙舟赛,除加强锻炼外他还应该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D. 糯米、红豆是粽子的主要原料,它们都是双子叶植物种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也称为简单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也称为复杂反射。人体以神经调节为主,但是也收到激素调节的影响。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详解】A.龙船队员一听到锣响就奋力划桨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属于复杂反射。
B.当人经历某些刺激分泌出这种化学物质,能让人呼吸加快,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兴奋性增高,血压升高,面红耳赤等,我们称之为激素调节,所以观众看到心仪的龙舟即将冲线获第一名时,就会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而显得面红耳赤,这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正确。
C.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除积极锻炼身体外,还应适当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D.糯米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而红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的种子,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2. 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为便于观察,此时应( )
A. 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 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更多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C. 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 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答案】A
【解析】
【分析】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
【详解】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由于口腔上皮细胞透明度很高,所以视野要暗一些,所以使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就需要把视野调的亮一些,使用凹面镜和大光圈,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3. 用显微镜观察下列哪一种材料时,能细胞内找到叶绿体( )
A. 绿萝叶片表皮细胞B. 绿萝保卫细胞
C. 洋葱根尖细胞D. 成熟番茄果肉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植物体绿色部分)和液泡。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但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具有叶绿体,如植物根尖细胞、表皮细胞等。
【详解】A.绿萝叶片表皮细胞里面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B.绿萝保卫细胞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
C.洋葱根尖细胞不接受阳光照射,无法形成叶绿素,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
D.成熟番茄果肉细胞位于果实内,不见光,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形成,故成熟番茄果肉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B。
4.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若想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该选用的镜头组合为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所观察到的范围之间的关系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大,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相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小,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详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所观察到的范围之间的关系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大,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相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小,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所以要使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该是放大倍数最小的目镜和物镜。判断目镜和物镜的方法是:物镜带螺纹,目镜不带螺纹,则可以看出图中的①②是目镜,③④是物镜。物镜倍数越大,镜头越长,则图中的③放大倍数最大;目镜倍数越大,镜头越短,则图中的②放大倍数最大。因此想让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该选择②③镜头组合,B正确。
【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目镜和物镜的区别方法以及显微镜放大倍数与观察到的细胞数目的关系。
5.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诗句中的植物结出的这种有毒的红豆所属的结构层次是( )
A. 果实B. 种子C. 器官D. 植物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1.植物体与动物体相似,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2.被子植物通常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茎、叶与植物体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机物的制造有关,利于植株的生长,称作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的繁衍有关,称作生殖器官。
【详解】红豆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红豆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所以,红豆的种子属于生殖器官,因此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6. 下列实验中,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实验材料的选择,此题结合初中生物实验作答。
【详解】A.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用碘液染色,便于观察,A正确。
B.该实验在取材前要漱口,需用凉开水漱口、清洁口腔,B错误。
C.淀粉遇碘变蓝,所以能用碘液检测淀粉,C正确。
D.在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试验中,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模拟酸雨,并用pH试纸测定pH约等于4,D正确。
故选B。
7. 饥饱有度利健康,荤素搭配有营养。从营养平衡角度分析,下列属于合理营养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大致比例,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示出来,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由下往上①层为谷物类,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能提供能量;②层为瓜果蔬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无机盐;③层为肉类等动物性食品;④层为奶制品、豆制品,③④层主要提供蛋白质;⑤层为油脂类。可见C符合平衡膳食宝塔中营养物质的分布情况。
8. 如图是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实验装置图。当手向上推时,人体的呼吸状况应该是()
A. 处于吸气状态B. 膈肌肌舒张C. 胸廓体积增大D. 肺内气压减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肋间肌舒张时,在重力作用下肋骨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经和左右经都减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都缩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减小,肺也随着回缩,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出肺,完成呼气的过程。
【详解】图示表示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肺内气体排出,是呼气过程。肋间肌舒张时,在重力作用下肋骨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经和左右经都减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都缩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减小,肺也随着回缩,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出肺,完成呼气的过程。可见B正确。
【点睛】关于呼气和吸气时膈肌、肺、胸廓的变化情况,是考察的重点,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掌握。
9. 关于人的视觉形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瞳孔能折射光线B. 晶状体能反射光线
C. 视网膜能感受光刺激D. 物像在大脑皮层形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
【详解】A.晶状体无色透明,似凸透镜,对光线具有折射作用,A错误。
B.晶状体对光线具有折射作用,而不是反射作用,B错误。
C.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够感受光的刺激,产生兴奋,C正确。
D.物像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10. 激素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关于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通过导管进入毛细血管
B.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
C. 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
D. 激素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
【答案】D
【解析】
【分析】体内的内分泌腺有多种,主要有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详解】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没有导管;外分泌腺才有导管,A错误;
幼儿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不是呆小症,B错误;
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不是侏儒症,C错误;
激素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D正确。
【点睛】熟记内外分泌腺的区别及激素导致的病症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 下列关于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浆蛋白与凝血、抵御疾病有关
B. 平原地区生活的人进入高原的初期,血液中红细胞数目会增加,主要是为了提高运输氧的能力
C. 有的白细胞具有免疫功能,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属于白细胞
D. 如果异型之间输血,往往会导致血液凝固
【答案】D
【解析】
【分析】血浆是血液中的液态部分,血浆的90%是水,其余溶解在血浆中的各种物质,包括通过消化道吸收来的各种营养成分,细胞排出的代谢废物,此外血浆中还含有许多与凝血、抵御疾病等相关的血浆蛋白。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血浆蛋白与凝血、抵御疾病有关,A正确。
B.平原上的人到了高原地区,身体会做相应的调节,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的含量会增加。这样,参与运输氧的红细胞的数量增多,可以运输更多的氧,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B正确。
C.白细胞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但比红细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因此,有的白细胞具有免疫功能,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属于白细胞,C正确。
D.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血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D错误。
故选D。
12.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 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护基因的多样性
C.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系统中生物种类的多少无关
D. 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完全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人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所以其实质就是基因多样性。
【详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错误。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多样性,因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到影响时,会影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因此,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护基因的多样性,B正确。基因的多样性导致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因此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C错误。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之间(如兔,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故D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
13. 下列哪项不是鸟类气囊的作用( )
A. 散发飞行时产生的大量热量
B. 贮存空气,减轻身体比重
C. 减少肌肉和内脏之间的摩擦
D. 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D
【解析】
【分析】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详解】鸟类的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储存空气,辅助呼吸,即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气囊还有减轻身体比重和散发飞行时产生的大量热量、调节体温、减少肌肉和内脏之间的摩擦等作用。但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4. 下列四种动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涡虫——背腹扁平,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无肛门
B. 蛔虫——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有口有肛门
C. 河蚌——身体表面有外套膜,用鳃呼吸
D. 蚯蚓——体壁湿润能进行气体交换,有环带的一端为后端
【答案】C
【解析】
【分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两侧对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循环系统由口、咽、肠组成,无肛门。线形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有假体腔。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身体外包有外套膜,大多具有坚硬的贝壳,具有各种形状不同的足。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靠刚毛和疣足辅助运动。
【详解】A.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但体表没有角质层,A错误。
B.蛔虫属于线形动物,有口有肛门,但身体不分节,B错误。
C.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用鳃呼吸,C正确。
D.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体壁湿润能进行气体交换,前端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环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区别蚯蚓前后端的依据是环带,D错误。
故选C。
15. 图所示某马铃薯种植地,害虫泛滥成灾。农民施用杀虫剂Ⅰ、Ⅱ后害虫数量的变化曲线。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曲线下降不会达到零值,是因为害虫有抗药性强的个体
B. 曲线回升是通过害虫的不断繁殖实现的
C. 杀虫剂Ⅰ、Ⅱ都对害虫起到了选择作用
D. 杀虫剂Ⅰ、Ⅱ都能使害虫发生抗药性强弱的变异
【答案】D
【解析】
【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到,使用某种杀虫剂消灭害虫,开始使用的一至三年效果较好,后来随着年限延长,杀虫剂效果越来越差。 开始使用某种杀虫剂,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对该种害虫的效果越来越差,即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而实验证明,在未使用农药前,某些害虫个体已具有这种抗药性,后来随着年限延长,杀虫剂效果越来越差。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杀虫剂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蚊子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在使用同等剂量的杀虫剂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杀虫剂的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选项D符合题意。
【点睛】解决本题需具备自然选择和抗药性形成过程方面的知识。
16. 图甲表示草原生态系统某食物链内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图乙中曲线B表示该食物链中丙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最可能代表鹰的是乙
B. 短期内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和丁的数量增加
C. 曲线A代表的是可被丙捕食的某种动物的数量变化情况
D. 图甲中的四种生物和非生物部分组成了该草原生态系统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箭头指向捕食者,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3.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
4.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乙→甲→丁→丙。
【详解】A .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乙→甲→丁→丙。鹰是草原生态系统中高级消费者,位于食物链末端,因此丙代表鹰, A错误。
B.由A可知,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乙→甲→丁→丙,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乙的数量会减少;丁以甲为食,甲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会增加,B错误。
C.从图乙中可以看出,曲线B随着曲线A的增加而增加,减少而减少,因此,曲线B代表的是位于食物链后端的肉食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A代表的是位于B前面的可以被B捕食的动物的数量变化,C正确。
D.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图示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没有分解者,所以图中四种生物和非生物部分不能组成生态系统,D错误。
故选C。
【点睛】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正确书写和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不断积累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7. 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蜜蜂采蜜、蛛蛛结网都是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B. 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每块骨骼肌的肌腱牢牢附着在同一块骨的两端
C. 动物的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由运动系统参与完成的
D. 乌贼遇到危险时喷出墨汁的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防御行为
【答案】A
【解析】
【分析】动物的行为根据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动物的行为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等。
【详解】A.蜘蛛织网、蜜蜂采蜜等活动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A正确。
B.一块骨骼肌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才能牵引所附着的骨,绕关节完成运动。如果一块骨骼肌附着在同一块骨上的话,那么骨骼肌收缩,只会导致骨的弯曲,而不能产生运动,B错误。
C.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其它系统共同参与才能完成,C错误。
D.乌贼遇到敌害时喷出“墨汁”属于防御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先天性行为,D错误。
故选A。
18. 通辽地区玉米品种繁多,有郑单958、京科968、登海605等多个品种,这体现了( )
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基因的多样性
C. 环境的多样性D.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不同种类的玉米,主要体现基因多样性,A错误。
B.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通辽地区玉米品种繁多,有郑单958、京科968、登海605等多个品种,这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即遗传多样性,B正确。
C.题目中并未提及环境的变化,不涉及环境的多样性,C错误。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玉米的品种繁多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D错误。
故选B。
19. 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和变异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B. 人体眼皮上的细胞中的DNA分子只含控制单眼皮或双眼皮的基因
C. 玲玲的同学和其妹妹长的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做遗传
D. 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答案】D
【解析】
【分析】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A.变异分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些变异对生物是有害的,如白化病,A错误。
B.人体眼皮上细胞中的DNA分子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含有控制人体各种性状的基因,B错误。
C.生物学上把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叫做遗传。玲玲的同学和其妹妹没有血缘关系,她们之间的相似不属于遗传现象,C错误。
D.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故可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D正确。
故选D。
20. 小明发现爸爸妈妈的发际线都是“V”字形,而自己的发际线是平直的。假设该性状受一对基因控制,他利用所学的遗传学知识来解释这种性状的遗传规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V”形发际和平直发际在遗传学上可称为相对性状
B. 爸爸妈妈通过生殖细胞将控制发际形状的基因传递给小明
C. 小明的父母再生一个平直发际的女孩的概率是1/4
D. 如果用A、a表示控制发际形状基因,控制小明发际形状的基因组成为aa
【答案】C
【解析】
【分析】(1)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V”形发际和平直发际在遗传学上可称为相对性状,A正确。
B.爸爸妈妈通过生殖细胞也就是精子和卵细胞将控制发际形状的基因传递给子代小明,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小明的父母的基因型都是Aa,再生一个平直发际的孩子aa的概率是1/4,生一个平直发际aa女孩的概率是1/8,C错误。
D.如果用A、a表示控制发际形状的基因,控制小明爸爸妈妈的基因组成都是Aa,小明发际形状的基因组成为aa,D正确。
故选C。
21. 小明想把萤火虫的发光基因转入到某种植物的基因组中,使该种植物能在晚上发光,用来照明。他的设想中采用的关键技术所属的工程是( )
A. 细胞工程B. 基因工程C. 发酵工程D. 酶工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转基因技术又叫基因工程,其理论基础来源于进化论衍生来的分子生物学。基因片段的来源可以是提取特定生物体基因组中所需要的目的基因,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DNA片段。DNA片段被转入特定生物中,与其本身的基因组进行重组,再从重组体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具有稳定表现特定的遗传性状的个体。该技术可以使重组生物增加人们所期望的新性状,培育出新品种。
【详解】转基因技术又叫基因工程,其理论基础来源于进化论衍生来的分子生物学。基因片段的来源可以是提取特定生物体基因组中所需要的目的基因,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DNA片段。DNA片段被转入特定生物中,与其本身的基因组进行重组,再从重组体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具有稳定表现特定的遗传性状的个体。该技术可以使重组生物增加人们所期望的新性状,培育出新品种。可见小明想把萤火虫的发光基因转入到某种植物的基因组中,使该种植物能在晚上发光,用来照明。他的设想中采用的关键技术所属的工程是基因工程,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2. 如图所示,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A. ③ 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②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③DNA分子成单存在
C. 正常人体的所有细胞中,②染色体的数量都为23对
D. ④基因的数目和③DNA分子的数目相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
【详解】A.结合题图可知,DNA呈双螺旋结构,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正确。
B.通常,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故②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③DNA分子也成对存在,B错误。
C.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为23条,C错误。
D.通常,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故④基因的数目要比③DNA分子的数目多,D错误。
故选A。
23. 下列关于艾滋病认识正确的是( )
A.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简称HIV)
B.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AIDS)
C.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
D. 预防艾滋病可以接种艾滋病疫苗
【答案】C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知道其危害、预防并能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
【详解】AB.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严重危害人体的免疫系统,它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AB错误。
C.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C正确。
D.目前还没有研制出艾滋病疫苗,D错误。
故选C。
24. 如图是某家庭肤色遗传情况图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3号患白化病,6号患白化病,这种现象叫做遗传
B. 1、4、7号基因组成相同
C. 若图二中6号和7号个体是一对夫妇,所生孩子肤色正常的概率是50%
D. 3号个体将白化病基因传给下一代的“桥梁”是精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详解】A.在生物学上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被称为遗传。根据遗传情况图解可以看出,3号患白化病,6号患白化病,但3号和6号不是亲子关系,不属于遗传,A错误。
B.若用A、a分别表示控制人肤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从图中看出第一代3号和4号所生第二代8号患病,而第二代8号从第一代3号和4号遗传来的基因是a,因此第一代4号的基因组成是Aa,7号的基因组成是Aa。同样道理可知患病6的基因aa分别来自亲代1和2,则1和2的基因组成均是Aa,因此1、4、7号基因组成均相同,B正确。
C.若图中6号和7号个体是一对夫妇,6号患病的基因组成是aa,7号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根据遗传图解可知,则6号和7号生一个肤色正常孩子的概率是50%,C正确。
D.白化病这种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作为桥梁把控制白化病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3号个体是男性,生殖细胞是精子,因此图中3号个体将白化病的基因通过精子传递给下一代,D正确。
故选A。
25. 健康备受人们关注,下列关于安全用药及急救的有关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 人工呼吸时一般每分钟吹气80次左右
B. 处方药标识为OTC,非处方药标识为Rx
C. 患流感后只服用抗生素即可治愈
D. 动脉出血可立即用止血带在近心端压迫止血
【答案】D
【解析】
【分析】药品根据是否需要医师处方购买可以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Rx)需要凭医师的处方购买,按医嘱服用,适用于不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大病、危重病。非处方药(OTC)不需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也可以购买,按说明书服用,适用于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病。
【详解】A.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可用人工方法让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以帮助呼吸运动减弱或暂时停止呼吸的患者维持肺的通气功能,这就叫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频率应保持每分钟16~18次,A错误。
B.结合分析可知,非处方药标识为OTC,处方药标识为Rx,B错误。
C.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杀死细菌的物质,是当前治疗人和动物细菌感染的常用药。使用抗生素时,致病菌和包括有益菌在内的多种细菌被一起杀死,但抗生素对病毒引起的疾病不起作用。因此,患病毒性流感后,服用抗生素是无效的,C错误。
D.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动脉出血的特点是: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因此,动脉出血需要在伤口处的近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D正确。
故选D。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26.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生命,因此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主要是从青蒿(又名黄花蒿)中直接提取得到,除青蒿外,尚未发现含有青蒿素的其他天然植物资源。请仔细观察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青蒿素存在于青蒿茎叶细胞的哪一结构中?______。
A. 细胞膜B. 线粒体C. 液泡D. 叶绿体
(2)青蒿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由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再由胚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主要通过图中的______实现的。(填图中字母)
(3)“除青蒿外,尚未发现含有青蒿素的其他天然植物资源。”决定青蒿这一特性的是位于其茎叶细胞中的______。
(4)从细胞的基本结构分析,如图中的细胞与青蒿的细胞结构不相同的有______。
(5)青蒿的植物体中没有的组织类型是______。
A. 保护组织B. 输导组织C. 营养组织D. 上皮组织
【答案】(1)C (2)AB
(3)细胞核 (4)B (5)D
【解析】
【分析】图中的A细胞分裂、B细胞分化。
【26题详解】
液泡内含有细胞液,细胞液内溶解着多种物质。所以青蒿素存在于青蒿茎叶细胞的液泡内,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7题详解】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所以青蒿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由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再由胚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主要通过图中的A细胞分裂和B细胞分化实现的。
【28题详解】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所以“除青蒿外,尚未发现含有青蒿素的其他天然植物资源。”决定青蒿这一特性的是位于其的细胞核。
【29题详解】
动物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植物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A洋葱表皮细胞、C叶表皮的保卫细胞和D衣藻都是植物细胞,与青蒿的细胞结构相同。B属于动物细胞,与青蒿的细胞结构不同,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0题详解】
植物的基本组织有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上皮组织属于动物体的组织。所以青蒿的植物体中没有的组织类型是上皮组织,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7. 如图是人脑及反射弧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某脑溢血患者夜间熟睡时打死一只在其右腿上叮咬的蚊子,此活动的神经中枢在[ ]______内,该人感到掻痒,掻痒感觉在______产生。
(2)当蚊子落在其面部时,该患者能准确将蚊子打死,此过程涉及图中的听觉中枢以及[ ]______的协调作用。
(3)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内,该患者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这说明______。
(4)某人骑乘两轮摩托未戴头盔,发生事故后脑部受损导致呼吸骤停,他受损的部位最可能是图中的[ ]______。在此建议大家劝告身边骑乘两轮摩托的人戴好头盔。
【答案】(1) ①. ③脊髓灰质 ②. 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
(2)6小脑 (3)脊髓的神经中枢受大脑的控制
(4)7脑干
【解析】
【分析】如图是大脑皮层功能区分布图和反射弧五部分结构图,1躯体运动中枢、2躯体感觉中枢、3语言中枢、4视觉中枢、5听觉中枢、6小脑、7脑干;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脊髓灰质)、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⑥是脊髓白质。
【27题详解】
某脑溢血患者夜间熟睡时打死一只在其右腿上叮咬的蚊子,说明此反射的神经中枢在③脊髓灰质内,该人感到瘙痒,是脊髓把神经冲动传导到大脑皮层的2躯体感觉中枢产生了瘙痒的感觉。
【28题详解】
留意蚊子的叫声,涉及5听觉中枢,能准确将蚊子打死,涉及6小脑,因为小脑能协调身体的动作,使运动协调、准确。
【29题详解】
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而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便和排尿,说明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
【30题详解】
7脑干含有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和呼吸中枢,一旦受到损伤就会危及生命,因此某人后脑部受撞击,导致呼吸骤停,受损部位最可能是脑干。
28. 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让地球生机勃勃,请你据图所示的四种植物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四种植物中,生殖离不开水的有______。(填代号)
(2)桃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______(填结构名称),桃的主要食用部分是由图中[ ]______发育而来。([]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具体结构名称)
(3)图中的A、B、C、D四种植物都具有的器官是______。
(4)图中的C所结的白果虽有止咳平喘等功效,但其有小毒,不可多吃。你认为,C和D都属于______植物。
【答案】(1)A、B (2) ①. 雌蕊和雄蕊 ②. ⑤子房壁
(3)茎和叶 (4)种子
【解析】
【分析】1、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图D中,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壁、⑥胚珠。2、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3、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是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从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图中,A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B肾蕨属于蕨类植物,C银杏属于裸子植物,D桃属于被子植物。
【28题详解】
图中,A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B肾蕨属于蕨类植物,它们都属于孢子植物,利用孢子繁殖后代,生殖离不开水;C银杏属于裸子植物,D桃属于被子植物,它们都能产生种子繁殖后代,生殖脱离了水的限制。
【29题详解】
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受精完成后,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桃的主要食用部分是果皮,由图中⑤子房壁发育而来。
【30题详解】
A苔藓植物具有茎和叶的分化,B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C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和种子,D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31题详解】
图中的C银杏为裸子植物,“白果”实际是它的种子;D桃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它们都能产生种子,利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
29. 小明对家人的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这一性状进行了调查,并绘制了家族遗传关系图谱(如图)。若相关显性、隐性基因分别用D、d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隐性性状是______。
(2)图中3和4的大拇指都不能向背侧弯曲,8的大拇指也不能向背侧弯曲,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8的基因组成为Dd的可能性是______。
(3)姑姑为小明生了一个小表妹9,由图可知,9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4)图中4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X染色体来自第一代中的______(填序号)。
(5)我国法律规定要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______。
【答案】(1)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2) ①. 遗传 ②.
(3)Dd或dd (4)2
(5)近亲结婚,后代得遗传病的几率大
【解析】
【分析】(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即性状的差异。
(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小问1详解】
根据图中的性状表现,第一代双亲一个不能弯曲,另一个能弯曲,第二代4、5均不能弯曲;或者根据第二代3、4均不能弯曲,而第三代7能弯曲,可以判断隐性性状是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小问2详解】
图中3和4的拇指都不能向背侧弯曲,8的拇指也不能向背侧弯曲,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遗传。图中3和4的大拇指都不能向背侧弯曲为显性性状,7为大拇指能向背侧弯曲为隐性性状,若相关显性、隐性基因分别用D、d表示,则7的基因组成是dd,分别由亲代3、4各提供一个基因d,因此第二代3、4的基因组成一定是Dd,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根据遗传图解可知:8的基因组成为Dd的可能性是2/3。
【小问3详解】
根据图中的性状表现,第一代双亲爷爷1不能弯曲(D ),另一代奶奶2能弯曲(dd),第二代4、5均不能弯曲(D ),第二代5姑姑的基因组成分别来自1和2各一个,且姑姑表现为不能弯曲(D ),则5号姑姑的基因一定是Dd,能弯曲6号的基因组成一定是dd,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根据遗传图解可知:姑姑为小明生了一个小表妹9,由图可知,9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
【小问4详解】
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第二代4是男性,其体细胞内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X染色体来自母亲2。
【小问5详解】
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几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30.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将一节5号电池破碎,浸泡在1000mL的清水中3天;
②在4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
③在4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50mL;
④在4个鱼缸中分别加入50mL、100mL、200mL、400mL废电池浸出液;
⑤再向各鱼缸中分别放入1条金鱼,定时投放等量同种饲料,观察记录情况,结果如下表: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
(2)实验步骤⑤中,放入各缸的金鱼必须同种,且大小相近、生理状况相同,原因是______。
(3)请你描述同学们的实验结果:______。
(4)你认为本实验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该如何何置?______。
(5)除此之外,该实验还有明显不足,请指出来后分析原因,并说出改进措施______。
【答案】(1)废旧电池对金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吗?
(2)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3)废旧电池浸出液浓度越高,金鱼成活时间越短
(4)需要设置;建议增加一个相同的鱼缸标记E作为对照组,鱼缸内只放50毫升无污染的河水和大小、状态相同的等数量的金鱼;
(5)每个鱼缸中所放的金鱼数量仅1只,数量太少,易发生偶然性,改进措施:各缸中都放同种大小相近,生理状况相同的5条金鱼。
【解析】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30题详解】
假设是对问题肯定或否定的解答,根据问题该同学提出的假设是:废电池浸出液对金鱼的生命活动有(无)影响?
【31题详解】
根据对照实验原则,该实验的唯一变量是所加废电池浸出液的体积,除所加废电池浸出液的体积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实验步骤⑤中,放入各缸的金鱼必须同种,且大小相近、生理状况相同,的目的是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32题详解】
A所加废电池浸出液的体积最小,鱼活了15天,D所加废电池浸出液的体积最多,鱼只活了1天。因此“通过实验”,因此同学们的实验结果是废旧电池浸出液浓度越高,金鱼成活时间越短。
【33题详解】
生物探究实验一般为对照实验,故实验时需要设置对照组。如在第5只鱼缸中只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和同样的金鱼,不加电池浸出液。
【34题详解】
该实验还有明显不足每个鱼缸中所放的金鱼数量仅1只,数量太少,易发生偶然性。改进措施:各缸中都放同种大小相近,生理状况相同的5条金鱼。编号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使用目的
a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碘液
染色
b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自来水
漱口、清洁口腔
c
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碘液
鉴定淀粉
d
探究酸雨的危害
食醋和清水
模拟酸雨
组别
A
B
C
D
所加浸出液的体积/mL
50
100
200
400
金鱼成活时间/天
15
12
7
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