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八年级上册1月期末物理试题(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八年级上册1月期末物理试题(附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共 18分。1~6 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7~9 题为多选题,每题2分,漏选得1分,错选得0分)
1.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的装置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由于没有设计实验表格,将测量的结果随便记在草纸上,如图乙。对应图甲的路程,下列对三个数据表示正确的是
A. v₁=0.22m/s v₂=0.32m/s v₃=0.57m/s
B. v₁=0.57m/s v₂=0.22m/s v₃=0.32m/s.
C. v₁=0.32m/s v₂=0.22m/s v₃=0.57m/s
D. v₁=0.32m/s v₂=0.57m/s v₃=0.22m/s
2. 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小芳自制了“水瓶琴”。她往八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用相同的力量敲击它们,它们发出不同的声音。 “不同的声音”指的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3. 舌尖上的美味离不开肉,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一块冻肉,过一会儿看到其表面有一层“白粉”,这个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
A.熔化 B.凝华 C.液化 D.升华
4. 下列四种光现象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是
A.平静的湖面出现树木的倒影
B.夏天,大树下的地面上出现圆形的光斑
C.高楼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
D.池水注水后看上去“变浅”了
5. 如图所示是塔式太阳能电站,地面上有许多面镜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将太阳光反射后会聚到同一个位置,从而利用太阳来发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面上的镜子都是凸面镜
B.镜子在反射时遵守反射定律
C.每面镜子反射时的反射角相同
D.太阳光射到镜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6. 如图甲是“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是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图甲,在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铁圈A再固定铁圈B
B.水温低于 98°C时,水中不会出现气泡
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D.实验是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的
7.下列事例能用物质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的现象解释的是
A.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
B.在我国北方,冬天对自来水管保温防止水管冻裂
C.塑料瓶被加热后收缩了
D.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风车能转动起来
8. 夏天的清晨,花草叶子上有很多晶莹的露珠,非常漂亮。透过这些露珠,叶子的叶脉可以看得非常清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B.露珠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C.晶莹的露珠是一个凸透镜
D.透过露珠看到的是叶脉放大的实像
9. 两种坚固物质甲、乙的质量与体积关系 m-V图象如图所示(数据做了简化处理),通过所作的图象可以得出
A.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B.物质不同,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也不同
C.甲、乙的密度之比为3:8
D.选择制成坚若磐石的机床底座材料甲比乙更适合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0.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所描述的情景中,若以 ▲ 为参照物黄鹤楼是运动的。若以“昔人”为参照物,黄鹤是 ▲ 的。
11.如图所示的蛙纹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明人汪广洋在《岭南杂咏》诗中写道: “村团社日喜晴和,铜鼓齐敲唱海歌。都到一年生计足,五收蚕茧两收禾。”敲击铜鼓,鼓面 ▲ 发声。铜鼓齐敲增大了声音的 ▲ 。
12.如图所示,京剧演员在表演前对着镜子画脸谱,当演员的脸靠近镜面时,镜中的像大小▲ ,当脸距离镜面15cm时,其在镜中的像距离镜面 ▲ cm。
13.一个周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玻璃窗射进屋内,圆圆看到爸爸、妈妈和盆景的影子被映到白墙上,他立刻用手机拍下如图所示的美丽画面。墙上的影子是由光 ▲ 形成的,手机摄像头所成的是倒立、 ▲ 的实像。
14.如图是患有花眼的王老师看书时的情景,请你根据学过的《眼睛和眼镜》一节的知识分析,如果王老师不戴眼镜,来自书上某点的光经王老师眼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在视网膜 血 ,王老师所戴的眼镜是一副由 ▲ 透镜片做的眼镜。
15.我国的航天事业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展示着中国航天精神的力量,值得中国人骄傲。运载火箭发动机中的液态燃料和氧化剂是通过既降温又 ▲ 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飞行的速度为7.68km/s,合 ▲ km/h。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6.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利用一面小镜子固定在石英丝上,用一束光线去照射它。光线被小镜子反射过来,射在一根刻度尺上。这样,只要石英丝有一点极小的扭动,反射光就会在刻度尺上明显地表示出来。扭动被放大了!这就是著名的“扭秤”实验法。应用此法结合力学知识成功算出了地球的质量。
让我们来画出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一束与镜面成60度角的光线被镜子反射到刻度尺的 A 点,镜子绕 O 点转动后,反射光线射到刻度尺的 B 点,∠AOB=20°,请你画出转动后镜面的位置并标出转动后的入射角。
17.请完成图中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路。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4分)
18. (6分)家庭和物理室常用到各种测量工具。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洋家里要订做一个窗帘,需要量窗户的尺寸,小洋(身高 1.6m)先步量了一下窗户的宽,正常走了四步大约 ▲ m。要准确测量应选择下列哪个测量工具 ▲ 。
(2)如图甲是小静的自制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 ▲ 的规律来测量温度的,在标准大气压下,他将这个小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当细管中煤油液柱稳定时,在液柱位置标记刻线,表示所测的温度为 ▲ ℃。
(3)到市场买粮、买菜,售货员使用的台秤、案秤都是用来测量货品的 ▲ 。如图乙是实验室常用的托盘天平,游码在标尺上每向右移动一格,就等于在右盘 ▲ 一个更小的砝码。
19.(6分)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应分别在试管中装入 ▲ (填“大块”或“小碎块”)的蜂蜡和海波进行加热。某时刻温度计 B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 ▲℃。
(2)在实验过程中,每隔 1m in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蜂蜡和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 (填“相同”或“不同”)。
(3)乙图是小丽绘制的 ▲ 的熔化图象,图中 ▲ 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BC段物质所处状态为 ▲ 。
20. (6分)如图甲所示,小北用一个凸透镜看自己的指纹是放大的,再用它看窗外的物体却发现是倒立、缩小的。
(1)请你根据小北的操作进行合理的猜想: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倒正、大小可能跟 ▲ 有关。
(2)为了验证猜想,小北将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光源“F”、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向上调整了“F”,光屏中央恰好得到一个像,调整后如图乙所示,那么在小北向上调整“F”前,这个像偏光屏的 ▲ 。
(3)小北首先测出凸透镜的焦距f=9cm,然后测出光源“F”的高为3cm 。物距从 3cm 开始,每增加3cm取一组实验数据,各组数据汇集后列入下表。
①小北判断虚像的依据是 ▲ ;
②分析表中数据:用物距u和焦距f的关系来表示,凸透镜在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用像距v和焦距f的关系来表示,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时像距范围是多少? ▲ 。
③根据表中数据推断,小北用凸透镜观察窗外的景物时,距离景物越远,看到的像越 ▲ 。
21. (6分)测量密度是鉴别翡翠真假的一种重要方法,翡翠的密度在3.30-3.36g/cm³,小明用天平、量筒、烧杯、水、细线和记号笔测量妈妈网上购买的翡翠玉镯的密度。
(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 ▲ 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 调节,使横梁平衡。
(2)小明将玉镯放到了左盘,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玉镯的质量为 ▲ g。
(3)量筒内装一定量的水,液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为 ▲ mL。
(4)小明先将玉镯浸没在盛水的烧杯中,如图丁,用记号笔记下水面的位置A,再将玉镯取出,用量筒中的水向烧杯中倒入至记号处,读出量筒中剩余的水为59mL。则玉镯的密度是 ▲ kg/m³。
(5)玉镯从烧杯中取出时会带出一些水,所测的玉镯密度会偏 ▲ 。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小题,共22分)
22. (8分)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人民人民子弟兵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1华里=0.5km)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若按24h计算,三十万人民人民子弟兵行进504km。求:
(1) 人民人民子弟兵行进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正常行驶的自行车车速按5m/s计算,若24小时不间断行驶的路程是多少km?
(3)人步行速度按1m/s计算,不间断行走 504km需要走多少小时?
23.(8 分)雷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影响了后来一代一代的国人。如图是雷锋石雕像,为制作 2m³的实心英雄雕像,先用同样的材料制作一个质量为3kg的样品,将样品浸没水中(不吸水),溢出水的体积为 1.2L1L=1dm³。 求:玉
(1)制作雕像的石材的密度是多少?
(2)2m³雕像的质量是多少t?
(3) 若用相同石材制作 1kg的样品, 样品体积为m³?
24. (6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水循环
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放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当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以后,与冷空气接触,水蒸气便液化成为小水滴,大量的小水滴悬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 小水滴相互聚集,就会凝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如果在高空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小水滴就会凝固成小冰珠,最后有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到地面;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凝华成微小的冰晶,这些冰晶聚集起来,就变成雪花飘落大地; 这些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为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随着人口的膨胀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水资源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是世界平均值的 25%。人们不仅直接消耗了大量水资源,在生产和生活中还造成了水的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危机,这已经敲响了影响人类生存的警钟。因此,我们不仅需要改进节水技术、优化用水系统的运行,更需要每个人提高节水意识、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共同保卫我们的蓝色家园。
(1) 请找出文中第一段有一处科学性错误的句子。
(2)水的三态联系若用下图表示,请你模仿图中所给的例子在上文中任意找出一个事例填在图中的横线上,并在横线上标出箭头表示状态转化的方向。
(3)文中描述“小水滴相互聚集,就会凝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小水滴聚集成大水滴后质量 ▲ ,密度 ▲ (不考虑温度影响)。
(4)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八年级物理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共18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40°
A
B
O
16. 17.
四、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共24分)
18 (1)2.5—3.5都可以 卷尺 (2)热胀冷缩 0 (3)质量 增加
(1)小碎块 36 (2)不同 (3)海波 BC 固液共存
(1)物距(u) (2)上方
(3) ①眼睛能看到但光屏承接不到 ②u>2f v>2f ③小
21.(1)零刻度线 左 (2)63 (3)80 (4)3×103 (5) 小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小题,共22分)
22.解:(1)v = eq \f(S, t )= eq \f(504km, 24h) = 21km/h ……………3分
(2)5m/s=18km/h ……………1 分
S2 = v2t= 18km/h×24h = 432km ……………2 分
1m/s=3.6km/h
t3= eq \f(S,v3 ) = eq \f(504km, 3.6km/h) =140h ……………2 分
23.解:(1)1.2L=1.2×10-3m3 ……………1分
ρ = eq \f(m,V) =eq \f(3kg,1.2×10-3m3) =2.5×103kg/m3 ……………2分
(2) m=ρV1=2.5×103kg/m3×2m3=5×103kg =5t ……………3分
(3)V2 = eq \f(m2, ρ) = eq \f(1kg, 2.5×103kg/m3) = 4×10-4m3 ……………2分
(其他方法合理亦可) 答:略
(1)海水放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水蒸气凝华成微小的冰晶
固
态
液态
气态
例:水蒸气便液化成为小水滴
小水滴就会凝固成小冰珠
海水蒸发成为水蒸气
雪花飘落大地变为小溪
写出所给答案的一个即可
变大 不变
(4)洗手时将水龙头水流调小一些(合理即可)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波的温度/℃
38
42
46
48
48
48
48
48
48
48
50
52
54
蜂蜡的温度/℃
60
61
62
63
64
66
67
69
71
74
77
81
85
物距 u/cm
像的性质
像距 v/cm
实像或虚像
正立或倒立
实像的长度/cm
3
虚像
正立
6
虚像
正立
9
不成像
12
实像
倒立
9
36
15
实像
倒立
4.5
22.5
18
实像
倒立
3
18
21
实像
倒立
2.3
15.8
24
实像
倒立
1.8
14.4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C
A
B
D
B
C
AD
AC
ABD
10
昔人(黄鹤) 静止
11
振动 响度
12
不变 15
13
光沿直线传播 缩小
14
后 凸
15
加压(压缩体积) 2764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物理模拟试卷(附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10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