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洋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60分,时间6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题上答卷;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 蚜虫B. 新型冠状病毒C. 电脑病毒D. 小麦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物体的共有特征是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
【详解】A.蚜虫属于昆虫,能进行呼吸,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够生长繁殖等,具备一切生物的基本特征,属于生物,A不符合题意。
B.新型冠状病毒,虽不具有细胞结构,但也能完成生命的延续及种族的繁衍,属于生物,B不符合题意。
C.电脑病毒,虽能在电脑之间传播,但不具备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C符合题意。
D.小麦属于植物,能够从小长到大,需要营养,能够排除体内废物等,属于生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下列生命现象中,体现“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这一特征的是( )
A. 杏树结果B. 鲫鱼游泳C. 飞蛾扑火D. 棕熊捕鱼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杏树结果,体现了生物能繁殖,A错误。
B.鲫鱼游泳,能在水中呼吸,体现了生物能进行呼吸,B错误。
C.飞蛾扑火,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错误。更多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D.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从外界获取。可见,棕熊捕鱼,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正确。
故选D。
3. 在寒冷的冬季,青蛙、蛇等动物进入洞穴冬眠。导致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 )
A. 阳光B. 温度C. 水分D. 空气
【答案】B
【解析】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详解】冬眠是休眠现象的一种,是动物对冬季不利的外界环境条件(如寒冷和食物不足)的一种适应。主要表现为不活动,心跳缓慢,体温下降和陷入昏睡状态。常见于温带和寒带地区的无脊椎动物、两栖类、爬行类和许多哺乳类(如蝙蝠、刺猬旱獭、黄鼠、跳鼠)等。所以在寒冷的冬季,青蛙、蛇等动物进入洞穴冬眠。这种现象中起主要作用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 根瘤菌生长在豆科植物的根部,能将固氮作用产生的多余有机氮分泌到土壤中,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 环境影响生物B. 环境适应生物
C. 生物适应环境D. 生物影响环境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
【详解】在豆科植物的根部着生着大量的根瘤菌,它们能够通过固氮作用把空气中的氮气固定下来供给植物生长发育所利用,多余的可以保留在土壤中,从而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这是生物影响环境,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 丰富的生物学知识,有助于我们科学理解( )
A. 手机锂电池的原理B. 北斗导航的秘密
C. 保护濒危动物的措施D. 水蒸发的条件
【答案】C
【解析】
【分析】熟知生物技术的应用和实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解答时可以从各种生物技术特点方面来切入。
【详解】A.手机鲤电池的原理主要与物理学知识有关,与生物学知识无关,A错误。
B.北斗导航的秘密主要与物理学知识有关,与生物学知识无关,B错误。
C.丰富的生物学知识,有助于我们科学理解保护濒危动物的措施,其中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除建立自然保护区外,人们还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等,C正确。
D.水蒸发的条件主要与物理学知识有关,与生物学知识无关,D错误。
故选C。
6. 一组生物实验器材,它们都可以用于
A. 解剖
B. 加热
C. 染色
D. 盛放液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有:坩埚、燃烧匙、试管、蒸发皿,知道不同生物仪器的用途。
【详解】A.解剖要用到解剖刀等刀类工具,A不符合题意。
B.烧杯可以在酒精灯上加热,但需要垫石棉网,培养皿不能用于加热,试管可以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B符合题意。
C.染色的正确方法是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稀碘液就会从盖玻片下被吸过来,使稀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不用吸水纸吸,稀碘液不会自己过去;直接滴在材料上可能会染色过浓,影响观察,C不符合题意。
D.石棉网适于加热需要,但不能装液体材料,烧杯可以装液体材料,酒精灯可以装酒精,加热时需要,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用于加热的仪器,属于基础知识。
7. 在科学探究中,若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认真分析原因B. 继续查找资料
C. 重新进行实验D. 修改实验数据
【答案】D
【解析】
【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详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但是在进行科学实验时,若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期不相符则应该重新提出假设后再进行实验,再进一步进行探究,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不能修改实验数据,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8. 在“探究含氮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某小组发现施加含氮无机盐的番茄幼苗长得粗壮高大,颜色鲜绿;而另一只浇自来水的番茄幼苗长得细弱矮小,颜色发黄。这一步骤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一环节( )
A. 制订计划B. 提出问题C. 实施计划D. 得出结论
【答案】C
【解析】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详解】A.制定计划 : 根据科学探究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同时包括选择仪器、试剂等等,A不符合题意。
B.提出问题: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提出供探究的问题,或者直接给出所要探究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B不符合题意。
C.实施计划:按实验计划的步骤,细心规范地进行具体的操作。在“探究含氮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某小组发现施加含氮无机盐的番茄幼苗长得粗壮高大,颜色鲜绿;而另一只浇自来水的番茄幼苗长得细弱矮小,颜色发黄。属于科学探究的实施计划环节,C符合题意。
D.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得出事实证据与猜想假设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到最后的结论,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保持细胞正常形态,应在载玻片中央滴加( )
A. 碘液B. 清水C. 酒精D. 生理盐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是:擦、滴、刮、涂、盖、染。(2)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内细胞液的浓度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水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
【详解】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由于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故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皱缩。由此可见,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 人的受精卵中有46条染色体,一个受精卵进行2次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数量以及每个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 4个、23条B. 2个、46条C. 4个、92条D. 4个、46条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细胞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都相同。
【详解】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细胞膜向内凹陷,于是一个细胞就横缢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时,其中变化最大的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复制加倍,使分裂形成的新细胞和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保证遗传的稳定性。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所以一个受精卵进行2次细胞分裂,新细胞的数量的是2²个=4(个);新细胞中染色体数是46条。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1. 与人的血液所属的结构层次相同的是( )
A. 人的肝脏B. 人的胃壁细胞
C. 人的消化系统D. 人的上皮组织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动物体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详解】人体的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属于组织这结构层次。
A.人的肝脏属于器官结构层次,A不符合题意。
B.人的胃壁细胞属于细胞结构层次,B不符合题意。
C.人的消化系统属于系统结构层次,C不符合题意。
D.人的上皮组织属于组织结构层次,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识别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2.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 )
A. 细胞B. 组织C. 系统D. 个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熟记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的基础上,明确生物体是按照由小到大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构成的。
【详解】A.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不符合题意。
B.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不符合题意。
C.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符合题意。
D.人体共有八大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这八大系统构成一个完整的个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下列单细胞生物中,可以应用于酿酒工业的是( )
A. 草履虫B. 蓝藻C. 酵母菌D. 变形虫
【答案】C
【解析】
【分析】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可以分为有利和有害两个方面,有利:鱼类饵料、净化污水、酿酒等,有害:危害健康,造成赤潮等。
【详解】A.草履虫可以吞噬细菌,所以草履虫还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A不符合题意。
B.蓝藻,又名蓝绿藻,是一种藻类植物,也是所有藻类中最原始、最简单的藻类,蓝藻能在淡水及海洋环境中大量繁殖,形成致密而有毒的水华,B不符合题意。
C.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会把葡萄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由此可知,可以应用于酿酒工业的是酵母菌,C符合题意。
D.变形虫是最低等的原始生物之一,结构简单、培植容易,是生命科学实验的主要材料之一,也可以用来作为判定水质污染程度的指标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我们平时吃的大豆油主要来自下图种子的( )
A. 1B. 2C. 3D. 4
【答案】D
【解析】
【分析】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种皮和胚,有的有胚乳。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构成,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图中1胚轴、2胚芽、3胚根、4子叶。
【详解】A.1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A不符合题意。
B.2胚芽:生有幼叶部分,将来发育成茎和叶,B不符合题意。
C.3胚根:在与胚芽相对的一端,将来发育成根,C不符合题意。
D.4子叶: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大豆是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因此我们平时吃的大豆油主要来自下图种子的4,D符合题意。
故选D。
15. 菜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发育成新个体的结构是( )
A. 胚B. 胚芽C. 子叶D. 胚根
【答案】A
【解析】
【分析】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单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详解】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单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在种子萌发初期,胚根生长最快,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胚芽突破种皮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可见能发育新植物体的是胚。
故选A。
【点睛】种子中的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结构。
16. 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煮熟的菜豆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
A. 胚不完整B. 处在休眠期
C. 胚已死亡D. 发育不完全
【答案】C
【解析】
【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有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环境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完整而有活力的胚,且种子已度过休眠期。
【详解】种子萌发的条件有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自身条件是完整而有活力的胚,且种子已度过休眠期,煮熟的菜豆种子胚已死亡,没有生命,种到土壤中不会萌发。
故选:C。
【点睛】掌握种子萌发必须同时具备适宜的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
17. 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刺,其根可深入地下20米。根能够不断生长的原因是( )
A. 根冠细胞伸长和分生区细胞分裂B. 伸长区细胞不断分裂
C. 成熟区细胞不断伸长D. 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详解】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因此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的缘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8. 下列不属于根的功能的是( )
A. 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B. 散失水分
C.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D. 运输和储藏营养
【答案】B
【解析】
【分析】虽然植物的根通常会因为种类不同而有不同的形态,但是植物的根一般都具有固着、支持、吸收、输导、贮藏等功能。
【详解】A.根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提供植物在土壤中的支撑,以确保植物能够稳定地生长,A正确。
B.根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吸收水分,而不是散失水分。植物体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B错误。
C.根通过根毛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将它们通过导管输送到植物的其他部分,C正确。
D.根还能运输和储藏营养,将吸收到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输送到植物的其他部位,D正确。
故选B。
19.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植树时,为了提高成活率,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 去掉部分叶片B. 根部带着土团移栽
C. 在炎热的正午移栽D. 通过“打针输液”给树木输送无机盐
【答案】C
【解析】
【分析】1.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光照、温度、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
2.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详解】A.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剪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A正确。
B.移栽植物时,总是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B正确。
C.一般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因为此时光照不强,会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蒸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而炎热的正午移栽植物,会导致植物水分散失过快,缺水死亡,C错误。
D.给移栽的植物“打针输液”,输的液体中有水分和无机盐,水和无机盐能促进植物体的生长和成活,D正确。
故选C。
20.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 )
A. 树皮、形成层、韧皮部、髓B. 树皮、形成层、木质部、髓
C. 树皮、木质部、形成层、髓D. 树皮、韧皮部、木质部、髓
【答案】B
【解析】
【分析】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详解】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其中维管束由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组成,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形成层细胞能不断地侧向分裂增生,其中,大部分细胞向内形成木质部,少量细胞向外形成韧皮部,从而使树干不断地生长加粗。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1.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叶是由叶芽的下列哪一结构发育成的( )
A. 分生组织B. 芽原基C. 芽轴D. 幼叶
【答案】D
【解析】
【分析】叶芽的基本结构包括生长点、幼叶、芽轴、芽原基。叶芽的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
【详解】由叶芽的结构可知:生长点属于分身组织;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芽轴将来发育成茎;幼叶将来发育成叶。所以柳叶是由幼叶发育而来的,可见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2. 下列属于花的雄蕊组成部分的是( )
A. 花瓣B. 子房C. 花药D. 萼片
【答案】C
【解析】
【分析】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
【详解】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一个或多个胚珠。花蕊(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3. 桃、杏都是我们喜爱的水果,我们食用的主要是桃、杏的( )
A. 果皮B. 子房C. 种皮D. 胚
【答案】A
【解析】
【分析】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发育情况如下图所示:
【详解】由分析可知,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桃、杏都是果实,我们食用的主要是桃、杏的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4. 某生物小组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时,设计了下图甲、乙两个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乙是一组对照实验B. 甲放黑暗处,乙放阳光下
C. 该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D. 该实验装置需要密封处理
【答案】B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AC.乙中氢氧化钠能够吸收二氧化碳,乙无二氧化碳;甲中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甲有二氧化碳,所以甲、乙是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AC正确。
B.该生物兴趣小组是想以二氧化碳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其他条件要相同,所以甲与乙均放在阳光下,B错误。
D.该实验装置需要密封处理,避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干扰实验,D正确。
故选B。
25. 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应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
A. 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
B. 播种玉米时,要保持适当的间距
C. 早春播种后,使用塑料薄膜覆盖
D. 农田淹水时要及时排水
【答案】B
【解析】
【分析】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
【详解】A.适当降低夜间大棚内的温度 ,能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增加产量,A不符合题意。
B.播种玉米时,要保持适当的间距,合理密植。因为合理密植是让最多的叶面接受光的照射,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使用光能合成能量,也能减少因为过度密植使得一些叶片无法接受光照而浪费能量, B符合题意。
C.早春温度还较低,使用透光塑料薄膜覆盖地表,可以保持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使种子能够正常萌发, C不符台题意。
D.为农田淹水时要及时排水,有利于保证根的正常呼吸,防止烂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6. 下列对光合作用实质或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B. 把无机物转变成了有机物
C. 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 是地球上生命所需要水的主要来源
【答案】D
【解析】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释放出氧气并储存能量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详解】A.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源泉,A正确。
B.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把无机物转变成了有机物,B正确。
C.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是地球上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C正确。
D.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因此光合作用不是地球上生命所需要水的主要来源,D错误。
故选D。
27. 某同学为了探究呼吸作用的产物,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将它们放在温暖的环境中,24小时后将袋中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请推测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程度最大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详解】A.植物在光下会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而光合作用的进行需要光;黑色塑料袋不透光,这样就避免了塑料袋内的植物因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甲袋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石灰水变浑浊,A正确。
B.植物在光下会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乙装置释放的二氧化碳会被光合作用吸收利用,石灰水不变浑浊,B错误。
CD.丙和丁都是被烫过的蔬菜,细胞被杀死,无生命活动,不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石灰水不变浑浊,CD错误。
故选A。
28. 在温暖的环境中,苹果、梨放久了会逐渐变成空心,重量明显减轻。其主要原因是( )
A. 苹果、梨蒸腾作用散失了较多的水分
B. 苹果、梨的中央被细菌、真菌分解掉了
C. 苹果、梨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其中的有机物
D. 苹果、梨细胞分裂和生长停止
【答案】C
【解析】
【分析】呼吸作用是指植物体吸收氧气,将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详解】A.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了较多的水分,这样将会导致苹果大量失水,出现果皮皱缩现象,不会出现变空心的现象,A不符合题意。
B.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苹果,会出现腐烂现象,不会出现变空心现象,B不符合题意。
C.生物体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所以苹果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有机物减少,苹果在温暖的环境中放久了会逐渐空心,重量减轻,C符合题意。
D.苹果长成后,高度分化的细胞的却会停止分裂和生长,不会出现空心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9. 农民总是把刚收获的种子先晒干,再放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下储存,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 )
A. 蒸腾作用B. 呼吸作用C. 光合作用D. 吸收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种子是幼小的植物体,具有生命力,在贮藏过程中要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要消耗种子内储存的有机物,因此在种子的贮藏过程中要设法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延长种子寿命。
【详解】刚收获的种子含有较多的水分,而潮湿的种子的呼吸作用比较旺盛,消耗的有机物较多,同时还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容易使种子发热发霉影响种子的寿命。低温干燥能够减弱种子的呼吸作用。因此,“农民总是把刚收获的种子先晒干,再放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下储存”,是为了减少种子的水分以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0. “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对环境具有的作用是( )
A. 净化空气B. 维持碳—氧平衡
C. 降低噪音D. 涵养水源
【答案】D
【解析】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等,根据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体现了森林对环境的影响,据此解答。
【详解】森林是大自然的保护神。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在下雨时节,森林可以通过林冠和地面的残枝落叶等物截住雨滴,减轻雨滴对地面的冲击,增加雨水渗入土地的速度和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减小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林木盘根错节的根系又能保护土壤,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森林涵养水源,降雨量的70%要渗流到地下,由于森林蒸腾作用巨大,散失的水分特多,森林地区空气湿度大,降水多,体现了无雨它能“吐”。故“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体现了森林能涵养水源和增加降水的作用,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计30分)
31. 下图为显微镜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对光时需要眼睛注视目镜,双手转动[⑦]_____调节视野亮度,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为止。
(2)在观察过程中,当调节[⑤]_______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②,以免其碰到玻片标本。
(3)在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的物像不够清晰,此时应该调节[⑥]_____使物像变清晰。
(4)要想将视野右方的物像移至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_____移动。
(5)在进行观察时,显微镜上的目镜是10×,物镜分别有10×和25×两个,经过调节后看到了更加放大的物像,推测使用的物镜是_____。
【答案】(1)反光镜 (2)粗准焦螺旋
(3)细准焦螺旋 (4)右
(5)25×
【解析】
【分析】观图可知:①转换器,②物镜,③遮光器,④目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⑦反光镜。
【小问1详解】
对光时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睛睁开。双手转动⑦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小问2详解】
粗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因此在观察过程中,当调节⑤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②物镜,以免其碰到玻片标本。
【小问3详解】
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因此在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的物像不够清晰,此时应该调节⑥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清晰。
【小问4详解】
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载玻片的移动方向正好相反,所以要把视野中偏的物像移动到中央,只要把载玻片往物像偏的方向移动就可以了。故要想将视野右方的物像移至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右移动。
【小问5详解】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在进行观察时,显微镜上的目镜是10×,物镜分别有10×和25×两个,经过调节后看到了更加放大的物像,推测使用的物镜是25×。
32. 观察下列植物(甲)、动物(乙)细胞结构模式图,并回答问题:
(1)某细胞内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的含量,这是由于[①]_____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细胞中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的结构是[②]_____。
(3)在[④]______中进行的呼吸作用能够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多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_____过程形成功能不同的细胞。
(5)与甲细胞相比,乙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____(填结构名称)。
【答案】(1)细胞膜 (2)细胞核
(3)线粒体 (4)分化
(5)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少写、多写、错写均不得分)
【解析】
【分析】观图可知:①是细胞膜、②是细胞核、③是细胞质、④是线粒体,解答即可。
【小问1详解】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因此某细胞内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的含量,这是由于①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小问2详解】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因此细胞中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的结构是②细胞核。
小问3详解】
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因此在④线粒体中进行的呼吸作用能够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小问4详解】
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因此多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分化过程形成功能不同的细胞。
【小问5详解】
甲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乙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植物细胞内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内没有。
33. 橘子是我们冬日常吃的水果,请回答下列有关橘子的问题:
(1)橘子果实中有许多“籽”,它们属于植物的_____(填“生殖器官”或“营养器官”)。
(2)将橘子皮剥开,会看到橘子瓣之间有一条条筋络,这些筋络就是输导组织,其主要功能是____。
(3)在制作橘子汁时,流出的汁液是果肉细胞的细胞液,这些细胞液主要存在于果肉细胞的____中。
(4)构成橘子植株的结构层次是:细胞→____→植物体。橘子植株的结构层次与猫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
【答案】(1)生殖器官
(2)运输物质 (3)液泡
(4) ①. 组织→器官 ②. 没有系统
【解析】
【分析】(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小问1详解】
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由茎运到叶等地方供植物体利用,在叶里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可见植物的根、茎、叶与营养物质有关,所以属于营养器官。花开放之后,经过传粉和受精结出果实和种子,再用种子繁殖后代,因此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因此,橘子果实中有许多“籽”,它们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
【小问2详解】
输导组织包括在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和筛管,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如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因此,将橘子皮剥开,会看到橘子瓣之间有一条条筋络,这些筋络就是输导组织,其主要功能是运输物质。
【小问3详解】
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因此,在制作橘子汁时,流出的汁液是果肉细胞的细胞液,这些细胞液主要存在于果肉细胞的液泡中。
【小问4详解】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橘子属于植物,猫属于动物。因此,构成橘子植株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橘子植株的结构层次与猫的不同之处是没有系统。
34. 下图是花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植物开花时,花粉粒散出并落到③上的过程就是________。
(2)花逐渐凋零,花瓣、雄蕊等干枯脱落后,图中[⑦]____开始逐渐膨大,最终发育成果实。
(3)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施肥以补充无机盐,但不能施肥过多,否则会因为土壤溶液浓度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使植物萎蔫甚至死亡。
(4)果农常将枝条进行部分环割来增加果实产量,这是因为割断了茎的部分____(填“木质部”或“韧皮部”),使更多的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运至果实,有利于果实的生长。
【答案】(1)传粉 (2)子房
(3)大于 (4) ①. 韧皮部 ②. 有机物
【解析】
【分析】图中①花药、②花丝、③柱头、④花柱、⑤子房壁,⑥胚珠、⑦子房。
【小问1详解】
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因此植物开花时,花粉粒散出并落到③柱头上的过程就是传粉。
【小问2详解】
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花逐渐凋零,花瓣、雄蕊等干枯脱落后,图中⑦子房开始逐渐膨大,最终发育成果实。
【小问3详解】
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导致根不但不能吸水反而会失水,使植物萎蔫甚至死亡。
【小问4详解】
植物体有两种输导管道——导管与筛管。导管位于植物体茎内的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向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果农常将枝条进行部分环割来增加果实产量,这是因为割断了部分筛管,阻止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树皮韧皮部内的筛管向外运输,使有机物尽量多地贮存在果实中,有利于果实的生长。
35. 叶片是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下图1是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2为用银边天竺葵叶片进行的光合作用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植物蒸腾作用是通过保卫细胞形成的[⑤]____来散失水分的。
(2)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图1中的[②]______,组成该结构的细胞中的______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3)图2中的叶片经过黑暗处理一昼夜后,再用黑纸将叶片的B处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光照3~4小时,取该叶片进行脱色、漂洗并滴加碘液,发现变蓝的部位是_____(填“A”、“B”或“C”),说明叶片该部位产生了_____。
【答案】(1)气孔 (2) ①. 叶肉 ②. 叶绿体
(3) ①. C ②. 淀粉
【解析】
【分析】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图1中,①上表皮、②叶肉、③下表皮、④叶脉、⑤气孔。
【小问1详解】
在叶片的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植物蒸腾作用是通过保卫细胞形成的⑤气孔来散失水分的。
【小问2详解】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图1中的②叶肉,组成该结构的细胞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小问3详解】
叶片A部分为白色没有叶绿体,B部分遮光处理,没有光,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如淀粉),C部分没有处理作为对照组,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如淀粉),因此取该叶片进行脱色、漂洗并滴加碘液,发现变蓝的部位是C,说明叶片该部位产生了淀粉。
36. 某小组为了“探究绿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及一段时间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
(1)若将①号和②号进行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其中①号的种子发芽率为________。
(2)①号和④号作对照,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
(3)②号和③号_____(选填“能”或“不能”)形成对照实验,因为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水分 ②. 90%
(2)绿豆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无关
(3) ①. 不能 ②. 变量不唯一(或不单一变量、存在两个变量等)
【解析】
【分析】1.种子在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够的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
【小问1详解】
若将①号(潮湿)和②号(干燥)进行对照,实验的唯一变量是水分。其中①号的种子发芽率为:27÷30×100%=90%。
【小问2详解】
①号(黑暗中)和④号(日光下)作对照,变量是光照,由实验结果“①萌发27粒,④萌发28粒”,两组种子的萌发率相差不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绿豆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无关。
【小问3详解】
科学探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控制其它条件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变量唯一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能正确地找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别,从而证明实验变量的作用。而②号和③号不能形成对照实验,因为变量不唯一(或不是单一变量、存在水和温度两个变量等)。培养皿
种子数
棉布干湿状态
温度(℃)
光照条件
发芽数
①
30粒
潮湿
23
黑暗中
27粒
②
30粒
干燥
23
黑暗中
0粒
③
30粒
潮湿
0
黑暗中
0粒
④
30粒
潮湿
23
日光下
28粒
陕西省汉中市勉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陕西省汉中市勉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汉中市洋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陕西省汉中市洋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陕西省汉中市洋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