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新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211807/0-170511907188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延安市新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211807/0-170511907191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延安市新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211807/0-170511907192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延安市新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延安市新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生物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
为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需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班级及考场号;
3.所有答案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作答;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一种被称为“灯塔水母”的微型海洋生物,很可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不会死亡的生物。“灯塔水母”属于( )
A. 腔肠动物B. 软体动物C. 扁形动物D. 鱼类
【答案】A
【解析】
【分析】水母并不是一种动物,而是一大类动物的统称。它们的形态千变万化,大小悬殊,但这类动物有一些共同特点:身体结构简单,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在演化上属于较早出现的类群。
【详解】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水母属于腔肠动物,A正确。
B.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代表动物有:章鱼、枪乌贼、扇贝、蛾螺、河蚌、蜗牛、田螺、文蛤、缢蛏、石鳖、牡蛎、鲍等,B错误。
C.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等,C错误。
D.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更多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大多数鱼类的体表覆盖着鳞片,D错误。
故选A。
2. 涡虫和水螅都生活在水中,二者的体型分别是( )
A. 两侧对称 两侧对称
B. 两侧对称 辐射对称
C. 辐射对称 两侧对称
D. 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
【答案】B
【解析】
【分析】涡虫是扁形动物的典型代表,体呈灰色褐色或黄色,腹部生有许多纤毛,当肌肉收缩,纤毛摆动时,就能在水中运动。涡虫运动很有趣,使水出现涡旋状,因此人们给它起涡虫这个名。
水螅在淡水中生活,长约1厘米,一端有口,口周围有许多触手,身体辐射对称,便于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身体有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外胚层有刺细胞。体内有消化腔,没有肛门。
【详解】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 下列关于蛔虫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表有角质层B. 生殖器官发达
C. 身体细长D. 消化道结构复杂
【答案】D
【解析】
【分析】蛔虫营寄生生活,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有一层细胞构成,无专门的运动器官。生殖器官发达,生殖力强。
【详解】A.蛔虫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A正确。
B.蛔虫生殖器官发达,生殖力强,B正确。
C.蛔虫身体细长,呈圆柱形,C正确。
D.蛔虫消化道结构简单,D错误。
故选D。
4. 通常情况下,区分蚯蚓前后端的依据主要是( )
A. 肛门的位置B. 疣足的位置C. 口的位置D. 环带的位置
【答案】D
【解析】
【分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在土壤中生活,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环形体节构成,靠前端有环带,靠体壁发达的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蠕动,依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
【详解】蚯蚓前端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口与肛门没有明显的区分。故要区分蚯蚓的前端与后端,要看环带的位置,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下列与按蚊属于同一动物类群的是( )
A. 蜗牛B. 石鳖C. 家蚕D. 花蛤
【答案】C
【解析】
【分析】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代表动物有:各种昆虫、甲壳动物、蜘蛛、蜈蚣等。按蚊属于节肢动物。
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代表动物有:章鱼、枪乌贼、扇贝、蛾螺、河蚌、蜗牛、田螺、文蛤、缢蛏、石鳖、牡蛎、鲍等。
【详解】A.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A错误。
B.石鳖属于软体动物,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B错误。
C.家蚕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C正确。
D.花蛤属于软体动物,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D错误。
故选C。
6. 蝗虫适应陆地生活形态结构特点包括( )
①用气门呼吸 ②胸部有足和翅 ③身体有外骨骼 ④有一对单眼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蝗虫属于昆虫,体表有外骨骼,有保护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有蜕皮现象。头部为感觉中心,胸部为运动中心。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陆生动物一般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等一系列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
【详解】蝗虫适应陆地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有:①蝗虫是通过气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气门是气体进出的一个门户,适于陆地生活。②蝗虫有三对足,前足和中足爬行,后足跳跃;还有两对翅,前翅革质、狭长,有保护作用,后翅柔软宽大,适于飞行。③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这是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④有一对复眼,对昆虫的取食、生长、繁殖等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蝗虫有三个单眼,能够感光。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7. 下列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 鲫鱼 壁虎B. 蝮蛇 水蛭C. 蝴蝶 蜘蛛D. 企鹅 河蚌
【答案】A
【解析】
【分析】脊椎动物: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哺乳动物、两栖动物、鱼类、鸟类和爬行类动物都属于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包括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详解】A.鲫鱼属于鱼类,壁虎属于爬行动物,体内都有脊柱,故A符合题意。
B.蝮蛇属于爬行动物,体内有脊柱,水蛭属于环节动物蛭纲类,体内无脊柱,故B不符合题意。
C.蝴蝶和蜘蛛都属于节肢动物,其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故C不符合题意。
D.企鹅属于鸟类,体内有脊柱,是脊椎动物;河蚌属于软体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 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成体生活在水中
B. 幼体用鳃呼吸
C. 成体用肺和皮肤呼吸
D. 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
【答案】A
【解析】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水陆两栖。
【详解】A.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例如青蛙等,成体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也能在水中生活。少数种类生活在水中,故A错误。
B.两栖动物是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故B正确。
C.两栖动物成体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少数种类生活在水中,一般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依赖于湿润的的环境,有辅助呼吸的作用,故C正确。
D.两栖动物的背部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群,故D正确。
故选A。
9. 海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下列关于海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属于爬行动物
B. 身体覆盖角质的甲
C. 生殖发育不能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D. 完全用肺呼吸
【答案】C
【解析】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海龟属于爬行动物。
【详解】A.海龟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属于爬行动物,A正确。
B.海龟体表覆盖角质的甲,B正确。
C.海龟是卵生,卵有卵壳能保护卵,防止水分的蒸发,受精卵不需在水中发育,C错误。
D.海龟是爬行动物,用肺呼吸,D正确。
故选C。
10. 如图是三种动物特征比较的示意图,交叉部分为共同特征。表示恒温动物的是( )字母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1)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2)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3)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
【详解】A.A表示金鱼、家鸽、白鲸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不符合题意。
B.B表示金鱼、家鸽都是卵生,不符合题意。
C.C表示金鱼、白鲸都在水中生活,不符合题意。
D.D表示白鲸和家鸽都是恒温动物,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主要特征。
11. 狼是一种肉食性动物,能够撕裂食物的牙齿是( )
A. 臼齿B. 犬齿C. 门齿D. 臼齿和门齿
【答案】B
【解析】
【分析】狼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犬齿锋利,适于撕裂食物之用,多见于食肉动物,草食动物有,但少;臼齿有宽大的咀嚼面,适于咀嚼食物作用。
【详解】A.臼齿有宽大的咀嚼面,适于咀嚼食物而不是撕裂食物,A错误。
B.犬齿锋利,适于撕裂食物,B正确。
C.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而不是撕裂食物,C错误。
D.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臼齿适于咀嚼食物,D错误。
故选B。
12. 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我国的四大家鱼是指青鱼、草鱼、鲫鱼、鳙鱼
B. 蜜蜂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C. 珍珠蚌所产的珍珠是很好的装饰品
D. 蝉蜕、鳖甲等可作为中药材
【答案】A
【解析】
【分析】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从进化的历史看,各类动物都比人类出现得早,人类是动物进化的最高级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动物就不可能有人类。同时,由古代类人猿进化成人类以后,人类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动物有关,离开了动物,人类就无法很好地生存。
【详解】A.我国有优良的淡水鱼养殖品种,主要有鳙鱼、鲢鱼、草鱼、青鱼、鲫鱼和鲤鱼,其中鳙鱼、鲢鱼、草鱼和青鱼通常称为“四大家鱼”,A符合题意。
B.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的过程中可以帮助植物传粉,不符合题意。
C.蛤、蚌类的贝壳的结构分三层,外层为角质层,中层为棱柱层,这两层是外套膜边缘分泌而成的,最里面一层,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最里面的与珍珠光泽类似的一层,叫做珍珠层,可以形成珍珠。如珍珠蚌所产的珍珠圆润漂亮,是很好的装饰品,C不符合题意。
D.我国的中医药历史源远流长,广泛使用的动物药材很多,如蝉蜕、鳖甲等可作为中药材,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句歌词反应的是燕子的哪种行为( )
A. 攻击行为B. 繁殖行为C. 觅食行为D. 迁徙行为
【答案】D
【解析】
【分析】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按获得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按行为的功能、不同表现可分为觅食行为、贮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领域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会行为、定向行为、通讯行为等。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描述的是燕子每年春天会飞到温暖的地方。
【详解】A.动物的攻击行为是指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或战斗。但不会造成致命伤害,只要一方认输,胜者则立刻停止攻击。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抢占巢区、领域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A错误。
B.繁殖行为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繁殖行为包括识别、占有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对后代的哺育等一系列的复杂行为,B错误。
C.觅食行为是通过自身独特的方式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与之密切相连的是贮食行为,各种动物都有贮食行为,鲸鱼吞吃小鱼;蟒追青蛙,C错误。
D.随着季节的变化,生物定期的沿相对稳定的路线,在繁殖地和越冬地(或新的觅食地)之间作远距离移动的过程是迁徙行为,D正确。
故选D。
14. 红腹灰雀(如图)是一种常见的鸟,学者研究红腹灰雀取食时发现,城里的鸟比乡村的鸟能更快地打开抽屉取食。造成这种学习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 两地鸟体内遗传物质明显不同
B. 城市的环境因素有利于形成这种学习行为
C. 城市的鸟比乡村的鸟学习能力更强
D. 城市比乡村的人口数量多
【答案】B
【解析】
【分析】动物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详解】鸟开抽屉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城里的鸟比乡村的鸟能更快地打开抽屉,说明城市的环境因素有利于形成这种学习行为。
故选B。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15. 许多动物具有一系列的社群行为。下列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是( )
A. 花盆下躲藏一群鼠妇B. 丛林中摘果子的狒狒群
C. 水中生活的同种鱼群D. 啃食桑叶的一群家蚕
【答案】B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行为,解答时可以从社会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分析解答。
【详解】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社群生活对动物有利,可以有效地猎食和有效地防御捕食者的攻击,使动物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对维持个体与种族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丛林中摘果子的狒狒群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因此属于社会行为;花盆下的一群鼠妇、水中生活的同种鱼群、啃食桑叶的一群家蚕,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形成一定的组织,也没有等级,因此不属于社会行为。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社会行为的特点。
16. 如图所示是探究“蚂蚁的通讯”的实验装置,在此实验中,交换B与C、B与A之间的木条后,蚂蚁并没有爬向放有食物的C石头,而是沿着原来的木条爬向空置的A石头,其原因是蚂蚁在走过的木条上留有 ( )
A. 标记B. 气味C. 声音D. 食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进行信息交流。
【详解】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进行信息交流。如图所示是探究“蚂蚁的通讯”的实验装置,在此实验中,交换B与C、B与A之间的木条后,蚂蚁并没有爬向放有食物的C石头,而是沿着原来的木条爬向空置的A石头,其原因是蚂蚁在走过的木条上留有气味,蚂蚁是依靠气味进行通讯的。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蚂蚁通讯行为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探究“蚂蚁的通讯”的实验过程。
17. 受潮的粮食和衣物常常发霉长毛,而干燥的粮食和衣物不易发霉。从这个生活现象可以推测,霉菌的生活需要( )
A. 适宜的温度B. 充足的氧气
C. 一定的水分D. 丰富的有机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等。
【详解】A.霉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但题意中是受潮和干燥的粮食,主要区别是水分,故A不符合题意。
B.霉菌的生活需要氧气,由A选项可知,题意中的现象原因是水分,故B不符合题意。
C.受潮的粮食和衣物常常发霉长毛,而干燥的粮食和衣物不易发霉,其根本原因是含有的水分不同,说明霉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水分,故C符合题意。
D.霉菌需要有机物作为营养源,但题意现象是水分的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 据报道,科学家正在打造可适应火星环境的“地狱细菌”,“地狱细菌”一定不具有的结构是( )
A. 细胞核B. 细胞膜C. 细胞壁D. 细胞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菌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详解】“地狱细菌”属于细菌。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都是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菌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细胞核是“地狱细菌”一定不具有的结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 下图是大肠杆菌的结构图,能协助细菌运动的结构是( )
A. AB. CC. ED. F
【答案】D
【解析】
【分析】A DNA,B 细胞膜,C 细胞壁,D 荚膜,E 细胞质,F 鞭毛
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另外,有些细菌除具有这些基本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如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生有鞭毛。
【详解】A.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A错误。
B.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细胞,B错误。
C.细胞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C错误。
D.大肠杆菌有鞭毛,鞭毛是细胞的一部分,能帮助大肠杆菌运动,D正确。
故选D。
20. 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下列生物中,与该细菌繁殖方式最相似的是( )
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牛肝菌C. 噬菌体D. 银杏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分裂时,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详解】A.幽门螺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属于细菌,其繁殖方式都是通过分裂,故A正确。
B.牛肝菌属于可食用真菌,通过孢子繁殖后代,故B错误。
C.噬菌体属于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其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故C错误。
D.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其繁殖方式主要是通过种子繁殖,也可以通过嫁接、扦插等方式,故D错误。
故选A。
21. 下列四种生物中,不属于可食用真菌的是( )
A. 灵芝B. 木耳C. 银耳D. 海蜇
【答案】D
【解析】
【分析】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蘑菇、灵芝、霉菌、酵母菌、木耳、银耳都是真菌。
【详解】A.灵芝是一种可食用真菌,A正确。
B.木耳是一种可食用真菌,B正确。
C.银耳是一种可食用真菌,C正确。
D.海蜇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D错误。
故选D。
22. 我国科学家发现塔宾曲霉菌对塑料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这一研究成果给塑料的生物降解提供了新的思路。下列对于塔宾曲霉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由菌丝构成B. 没有叶绿体
C. 属于原核生物D. 属于分解者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菌为单细胞生物,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霉菌、酵母菌、蘑菇等真菌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详解】A.塔宾曲霉菌是多细胞真菌,由菌丝构成,A正确。
BD.塔宾曲霉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但没有叶绿体,因此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腐生生活,属于异养型,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BD正确。
C.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塔宾曲霉菌是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C错误。
故选C。
23. 蘑菇营养丰富,但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蘑菇繁殖后代利用的是( )
A. 种子B. 花C. 果实D. 孢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真菌的特征: ① 有单细胞,有多细胞,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② 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③ 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
【详解】蘑菇属于真菌,它们分别通过孢子来繁殖后代,种子植物通过种子进行繁殖,花和果实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的繁殖器官,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4. 真菌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
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吸收作用D. 蒸腾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表达式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腐生的细菌和真菌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遗体内的有机物,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归还的大自然中,被绿色植利用,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有机物,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碳循环。
故选B
【考点定位】呼吸作用的概念。
【名师点睛】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进行分析解答。
25. 下列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是( )
A. 肺结核B. 手癣C. 禽流感D. 艾滋病
【答案】A
【解析】
【分析】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
【详解】A.肺结核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结核杆菌属于细菌,A正确。
B.手癣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真菌感染引起,B错误。
C.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禽流行性感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C错误。
D.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D错误。
故选A。
26. 在做面包时需要用到的微生物是________,该生物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包松软多孔( )
A. 酵母菌B. 乳酸菌C. 甲烷菌D. 链球菌
【答案】A
【解析】
【分析】做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
【详解】A.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能使面包松软多孔,A正确。
B.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或牛奶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B错误。
C.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同时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C错误。
D.链球菌是一类常见的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及动物粪便和健康人鼻咽部,大多数不致病,D错误。
故选A。
27. 为延长食品保存时间,人们研究了许多贮藏方法.从健康角度考虑,你认为不宜采用的是( )
A. 冷藏冷冻B. 脱水处理C. 真空包装D. 添加防腐剂
【答案】D
【解析】
【分析】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详解】冷藏冷冻、脱水处理、真空包装,都是有利于健康是保存方法;有些防腐剂对人有害如亚硝酸盐,因此添加防腐剂是不宜采用是保存方法。因此,从健康角度考虑,不宜采用的是添加防腐剂。
故选D。
【点睛】掌握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8. 小明从《植物志》检索到白菜属于被子植物的十字花科植物,其分类依据主要是( )
A. 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B. 有根、茎、叶的分化
C. 能进行光合作用
D. 营养方式为自养
【答案】A
【解析】
【分析】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
【详解】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就是常说的绿色开花植物,它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判断植物为被子植物的依据主要是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9. 下表是几种动物在分类中的位置,其中亲缘关系最远的两种动物是( )
A. 马和斑马B. 马和驴C. 驴和斑马D. 马和犀牛
【答案】D
【解析】
【分析】为了弄清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详解】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所以亲缘关系最远的两种动物是马和犀牛。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0. 热带雨林是各种鸟类的天堂,生长着上万种植物,这体现了( )
A. 基因的多样性
B.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D.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详解】A.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A错误。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B正确。
C.生物多样性并不包括生物数量的多样性,C错误。
D.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D错误。
故选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计30分)
31. 动物都有适应生存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鸟类善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________________,身体被覆羽毛,胸肌发达,呼吸作用旺盛,有________________辅助肺呼吸。
(2)鱼终生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用________________呼吸,靠____________________的摆动及鳍的作用协调游泳。
(3)蚯蚓生活在土壤中,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靠肌肉和__________________的配合完成运动。
【答案】(1) ①. 翼 ②. 气囊
(2) ①. 鳃 ②. 尾部和躯干部
(3)刚毛
【解析】
【分析】鸟类: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鱼类的特征有: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三个部分;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在土壤中生活,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环形体节构成,靠前端有环带,靠体壁发达的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蠕动,依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
【小问1详解】
鸟类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鸟类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气囊本身并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气囊的功能是贮存空气,可以辅助肺呼吸。
【小问2详解】
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鱼类用鳃呼吸,鳃是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的,主要的结构是鳃丝,鳃丝呈鲜红色,因为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这样鱼的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转化为鲜红色的动脉血。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鳍是鱼的运动器官,有尾鳍、臀鳍、腹鳍、胸鳍和背鳍,其中胸鳍和腹鳍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尾鳍可以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能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鳍起到协调作用。
【小问3详解】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在土壤中生活,依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靠体壁发达的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蠕动。
32. 请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海兔不是兔,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种可生成叶绿素的动物,海兔身体柔软,贝壳已经退化为一层薄而透明、无螺旋的角质壳,被埋在背部外套膜下。海兔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反射活动———缩鳃反射,当身体受到刺激时,会将柔嫩的外鳃缩回体内,以此来免遭伤害。
(1)海兔属于________________动物,其运动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海兔的缩鳃反射属于________________行为,由体内的______________决定。
(3)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其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答案】(1) ①. 软体 ②. 足
(2) ①. 先天性 ②. 遗传物质
(3)胎生哺乳
【解析】
【分析】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数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小问1详解】
结合分析,由材料中“海兔身体柔软,贝壳已经退化为一层薄而透明、无螺旋的角质壳,被埋在背部外套膜下”的描述可知,海兔属于软体动物,运动器官是足。
【小问2详解】
根据获得途径的不同,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维持动物最基本生存的需要;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由材料分析可知,海兔的缩鳃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属于先天性行为,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小问3详解】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家兔属于哺乳动物,故其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胎生哺乳,可以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33. 篮球已成为中考体育考查的重要项目之一,中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篮球技能。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在完成图1所示从左到右的投篮动作时,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是由______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_____,投篮动作受________________系统的协调和控制。
(2)图2为关节的结构示意图,投篮动作中,肘关节起________________(填“支点”或“动力”)作用。若患关节炎,患者的[③]________________内可能会有大量积液,影响投篮的灵活性。
【答案】(1) ①. 舒张 ②. 收缩 ③. 神经
(2) ①. 支点 ②. 关节腔
【解析】
【分析】图二: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
【小问1详解】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图1完成投篮动作先屈肘再伸肘,所以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是由舒张变为收缩;运动并不是仅仅依靠晕的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提供能量。
【小问2详解】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主要是关节)和肌肉(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起支持作用,骨连接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疾病,患者因关节囊发生病变,导致关节腔内存在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
34. 今年,全国猪肉价格猛增,不少人表示“吃不起”猪肉,更有人表示“不敢吃”猪肉,而造成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就是———非洲猪瘟。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岀血性传染病。虽然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传染人,但对猪来说是非常致命的。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按寄主细胞的不同,非洲猪瘟病毒与下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属于同一类生物。
(2)非洲猪瘟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________组成。
(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把抗生素当成“灵丹妙药”,但一般不使用抗生素治疗瘟猪,这是因为抗生素是某些真菌产生的可以杀死或抑制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
(4)针对现下流传的“猪肉不能吃,当心传染非洲猪瘟”的说法,你认为科学吗?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2)遗传物质
(3)细菌 (4) ①. 不科学 ②. 猪是非洲猪瘟病毒的唯一寄主
【解析】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失去生命活动。非洲猪瘟是一种动物病毒。
【小问1详解】
病毒分为三类:侵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动物和人体细胞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腺病毒;侵染细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动物病毒与B腺病毒属于一类生物。
【小问2详解】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
【小问3详解】
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物质,是当前治疗人和动物细菌感染的常用药。使用抗生素时,致病菌和包括有益菌在内的多种细菌被一起杀死,但抗生素对病毒引起的疾病不起作用。
【小问4详解】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发热传染性很高的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猪病,其特征是发病过程短,但死亡率高达100%,病猪临床表现为发热,皮肤发绀,淋巴结,肾,胃肠黏膜明显出血,但非洲猪瘟病毒只能寄生在猪的体内引起猪发病,并不会使人感染非洲猪瘟,“猪肉不能吃,当心传染非洲猪瘟”的说法不科学。
35.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2020年10月24日,国际淡水豚日暨“第二届长江江豚保护日”宣传活动在南京举行,这次活动对提高社会对长江旗舰物种———长江江豚认知及对长江生境的关注度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破坏了江豚的栖息环境,使其濒临灭绝。由于江豚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最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如人为渔业活动、有毒物质的排放、航运等都可能导致江豚死亡。
(1)造成长江江豚濒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保护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保护________________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_____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3)人类不能随意捕杀任何一种动物,是因为动物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答案】(1)栖息环境被破坏,人类的生产活动
(2) ①. 栖息环境 ②. 生态系统 ③. 建立自然保护区
(3)维持生态平衡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法制和教育管理。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小问1详解】
分析资料可知,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破坏了江豚的栖息环境,使其濒临灭绝。
【小问2详解】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形式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小问3详解】
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在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多种多样的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6. 某同学做“检测硬币上是否有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两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编号为①、②。
步骤二:取一枚硬币在①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②号培养皿不做处理。
步骤三:把①、②号培养皿盖好封严,放在温暖环境下培养,其他实验条件都一样。
步骤四: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
(1)该同学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设置的①号和②号培养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二相当于培养细菌和真菌实验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4)推测该同学在实验中,能在________________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观察到菌落。
(5)为了使实验更加科学合理,还应该进行________________实验。
【答案】(1)硬币上有(或没有)细菌和真菌
(2)形成对照 (3)接种
(4)① (5)多次重复
【解析】
【分析】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 培养。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小问1详解】
某同学做“检测硬币上是否有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根据所探究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假设,硬币上有(或没有)细菌和真菌。
【小问2详解】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所以设置的①号和②号培养皿的目的是形成对照。
【小问3详解】
取一枚硬币在①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是为了使硬币上的细菌附着到培养基上,相当于培养细菌和真菌实验过程中的接种步骤。
【小问4详解】
①号培养基上接种了细菌,所以能在①号培养基上观察到菌落。
【小问5详解】
只做一次实验会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从而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分类单位
动物名称
马种
马
马属
马、斑马、驴
奇蹄目
马、斑马、驴、犀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汉中市勉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 如图为光学显微镜结构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