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提高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科学高频易错期末必刷卷(苏教版)

    (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提高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科学高频易错期末必刷卷(苏教版)第1页
    (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提高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科学高频易错期末必刷卷(苏教版)第2页
    (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提高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科学高频易错期末必刷卷(苏教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提高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科学高频易错期末必刷卷(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提高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科学高频易错期末必刷卷(苏教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在玻璃瓶和碗里面倒入同样多的水,放在同一地方,( )蒸发得快些。
    A.一样快B.瓶子里的水C.碗里的水
    2.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 )。
    A.露B.霜C.雪
    3.冬季的早晨,在树叶、瓦片上会看到一些冰晶,人们叫它为______。
    A.露B.雪C.霜
    4.在通常的地形图或地球仪上,蓝色表示( )。
    A.海洋B.陆地C.盆地
    5.梵净山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中的蘑菇石景点是著名点之一。蘑菇石按岩石生成方式分类属于( )。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
    6.当云中的小冰晶越聚越多、越聚越大,从空中落下来没有融化,就形成了( )。
    A.雪B.雨或雪C.霜
    7.东非大裂谷是两个板块相互( )形成的。
    A.挤压B.碰撞C.拉张
    8.对于火山喷发,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掩埋城市和乡村B.污染空气C.危害较小
    9.下列不属于大脑功能的是( )。
    A.记忆B.思考C.本能D.语言
    二、填空题
    10.霜的形成条件之一是空气温度在 以下。
    11.在一个圆盘上涂红、橙、黄、绿、 、 、紫七种颜色,快速旋转圆盘,可以看到 。
    12.用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为 七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 组成的。
    13.白光是由( )组成的。
    14.根据《岩石的生成方式》,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岩石名称。
    ① 岩;② 岩;③ 岩。
    15.光传播的路线是直线,但可以用( )改变传播路线。
    16.在夏天的烈日下,很多物体摸上去都很烫,这是因为( )的原因。
    17.科学家利用( )原理,测量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18.( )是低级神经中枢,可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应。
    19.光的三原色是 、 、 。
    三、判断题
    20.我们在运动时要注意自身安全,如不要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做下腰动作。( )
    21.光脚站在瓷砖、地板、地毯上的感觉都是一样的。( )
    22.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敏感性不同。( )
    23.太阳向地球传递热量的方式是热对流。( )
    24.露和霜的不同之处是露是液体,霜是固体。( )
    25.烙饼时只发生了热传导。( )
    26.霜冻是一种自然灾害,特别是春季的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大。( )
    27.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0℃以下)形成的。( )
    28.校园里各种运动和游戏,既能锻炼身体又是大脑保健的一种重要方法。( )
    29.一旦脊髓受损,轻则身体麻木,重则瘫痪。所以不要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做下腰动作,在剧烈运动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 )
    四、连线题
    30.将下列地表形态与改变地表的因素进行连线。
    五、排序题
    31.请为小茗同学从书包中摸出一个苹果的神经系统信息传递过程排序(只填序号)。
    ①小茗同学将手伸进书包,发现一个圆圆的东西。
    ②脊髓通过传出神经给手部发布指令,把苹果拿出来。
    ③传入神经将手部捕捉到的信息通过脊髓传递将信息进行上传。
    ④经过大脑综合分析,判断这个圆圆的东西是苹果。
    ⑤大脑做出反应,把这个苹果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接着把这一信息传递给脊髓。
    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 )→( )→( )
    六、实验题
    在探究双层玻璃的保温效果的实验中,
    (1)取两个同样的烧杯,将其中一个放到更大的烧杯中;
    (2)在这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倒入等量热水,在杯口盖上带孔硬纸板,插入温度计;
    (3)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温,比较哪个烧杯中的水冷却得慢。
    实验记录如下表:
    32.在这个实验中,有两个烧杯的装置模拟的是( )中空玻璃,有一个烧杯的装置模拟的是( )玻璃(填“单层”或“双层”);同时这还是一个( )实验,设计实验时,除了两个装置的烧杯个数不同外,其他因素必须保持一致。
    33.我发现( )层玻璃烧杯中的水冷却得更慢,有保温作用,这是因为( )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让热传导和热辐射大大( )(填“减少”或“增多”)。
    34.如果要建一栋冬暖夏凉的绿色建筑,我们可以采用( )玻璃技术来实现隔热保温(填“单层”或“双层”)。
    七、简答题
    35.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每种各举两例)
    地震来临,我们应该怎样做?(写三条)
    什么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的原理?
    38.蓬松的棉被为什么盖起来很暖和?
    39.如果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逃生?(3条)
    地震会造成哪些危害?(写出3点即可)
    在一个烧瓶的底部有一条小鱼,用酒精灯加热烧瓶的上部,等上部的水沸腾的时候,小鱼会被烧死吗?为什么?
    42.大脑很重要,我们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大脑?(至少举出三点说明。)
    43.我们可以怎样用杯子造霜?
    参考答案:
    1.C
    【详解】蒸发是水在平常温度下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加热,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物态表面空气流速都能加快水的蒸发。在玻璃瓶和碗里面倒入同样多的水,放在同一地方,由于碗里的水蒸发面积大,所以蒸发得快些。
    2.B
    【详解】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C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
    3.C
    【详解】水在自然界中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冬天气温较低,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小冰晶附着在物体表面,如在树叶上、瓦片上看到一些冰晶,人们把它叫做霜。C正确,符合题意。
    4.A
    【详解】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沙漠、山地、海洋、平原、丘陵、湿地、高原等。为了方便使用,在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地形地貌,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丘陵,棕色表示高原。
    5.C
    【详解】地质学家按岩石的生成方式给岩石分类。由岩浆冷却形成的岩石是岩浆岩,由泥、砂、岩石碎屑沉积形成的岩石是沉积岩,在高温高压下变化了的岩石是变质岩。梵净山位于我国贵州省境内,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丰富,梵净山的蘑菇岩,主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蘑菇石按岩石生成方式分类属于变质岩。
    6.A
    【详解】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越聚越大,大到上升气流拖不住时,水滴直接落下或冰晶在下落过程中融化,就成了雨。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没有融化,就成了雪。
    7.C
    【详解】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东非大裂谷是由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拉张形成的。
    8.C
    【详解】火山喷发有利也有害。火山喷发危害大,会火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城市和乡村,污染空气,A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9.C
    【详解】人类的大脑是所有器官中最复杂的一部分,并且是所有神经系统的中枢,要明确大脑的功能。大脑有控制人体情绪、感觉、运动、语言、思维和记忆等功能,它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C本能不属于大脑功能。
    10.0℃
    【详解】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在太阳的照射下,地球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C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
    11. 蓝 靛 白色(灰白色)
    【详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当七彩圆盘旋转起来,彩色顿时消失,呈现出一片白色,这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七色光能合成白光。
    12. 红、橙、黄、绿、蓝、靛、紫 多种色光
    【详解】白光是复色光,是由各种不同颜色光组成的,玻璃对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当白光通过棱镜时,各色光以不同角度折射,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用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 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13.色光
    【详解】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如果想得到某种彩色光,可以用这种颜色的玻璃纸把其他颜色的光过滤掉。
    14. 岩浆 变质 沉积
    【详解】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形成方式,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变质岩,三大岩类的一种,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比如板岩、大理岩、片麻岩等。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沉积岩是地壳表层岩石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经过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硬结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或气孔。
    15.镜子
    【详解】光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但可以用镜子改变传播路线。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6.热辐射
    【解析】略
    17.光的反射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科学家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测量出了地球到月球的准确距离是384403千米。
    18.脊髓
    【详解】大脑和脊髓合称为神经中枢。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脊髓是低级的神经中枢,它既是大脑和躯干的联系通道,又可以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应。神经中枢神经分布于人的全身。
    19. 红 绿 蓝
    【详解】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彩色电视机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
    20.√
    【详解】体育锻炼可以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调节心理平衡,降低紧张的心理,通过睡眠,使大脑细胞产生广泛的抑制,从而使已经疲劳的脑细胞恢复机能。我们在运动时要注意自身安全,如不要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做下腰动作。
    21.×
    【详解】根据对材料导热性的认识,不同的材料导热能力不同。一般金属制品都是热的良导体,导热能力强;木头、塑料等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能力差。瓷砖比木头的导热性能好,瓷砖传递热的能力好,能够快速的传递身体热量,所以站在瓷砖地板上感觉比木质地板上凉,站在木质地板上感觉比毛毯上凉。
    22.√
    【详解】人体有许多感受内、外刺激的感受器,有些感受器比较简单,例如皮肤里的感觉神经末梢;有些感受器带有附属结构,叫做感觉器官,例如眼、耳。我们身体上不同部位的皮肤感觉疼痛的能力不同。题目说法正确。
    23.×
    【详解】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热对流是液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热辐射是远距离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太阳的热是通过热辐射方式传播到地面上的,烧开水是通过热对流方式传播热量的。
    24.√
    【详解】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0℃以上)凝结成的小水珠,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0℃以下)凝华成的冰晶。露和霜的不同之处是露是液体,霜是固体。
    25.×
    【详解】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烙饼时不仅发生了热传导,还发生了热对流。
    26.√
    【详解】霜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霜冻通常出现在秋、冬、春三季,特别是春季的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大。
    27.×
    【详解】当空气湿度大、气温降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附着在物体上就形成了露水,如果气温在0℃以下,水会变为固体,变成了霜,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8.√
    【详解】运动是一种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可以有效提高身体免疫能力,同时也可以活动筋骨,对身体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好处。校园里各种运动和游戏,既能锻炼身体又是大脑保健的一种重要方法。题目说法正确。
    29.√
    【详解】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使我们的关节更灵活、更牢固。运动时提前做一些准备活动,避免突然的运动引起关节的损伤,而且运动要注意安全,防止意外造成关节的脱臼。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可以减少运动受伤的可能。题目观点正确。
    30.
    【详解】地球已有45亿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地球表面形态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火山、地震等地球内部运动改变着地表形态,人类的各种运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溶洞是地下水的作用形成的,岩石女王头像是风的作用形成的,亚马孙河是流水的作用形成的。
    31. ① ③ ④ ⑤ ②
    【详解】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小茗同学从书包中摸出一个苹果的神经系统信息传递过程应该是①小茗同学将手伸进书包,发现一个圆圆的东西。③传入神经将手部捕捉到的信息通过脊髓传递将信息进行上传。④经过大脑综合分析,判断这个圆圆的东西是苹果。⑤大脑做出反应,把这个苹果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接着把这一信息传递给脊髓。②脊髓通过传出神经给手部发布指令,把苹果拿出来。
    32. 双层 单层 对比 33. 双 空气 减少 34.双层
    【解析】32.有两个烧杯的装置模拟的是双层中空玻璃,有一个烧杯的装置模拟的是单层玻璃。除了两个装置的烧杯个数不同外,其他因素必须保持一致,属于对比实验。
    33.分析表格,双层玻璃烧杯中的水冷却得更慢,有保温作用,这是因为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让热传导和热辐射大大减少。
    34.如果要建一栋冬暖夏凉的绿色建筑,我们可以采用双层玻璃计时来实现隔热保温。
    35.自然光源:萤火虫、太阳,极光;
    人造光源:手电筒、蜡烛、灯泡,电灯,激光。
    【详解】光源发出的光都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按来源给光源分类,可以将其分为自然光源、人造光源。根据对光源的认识,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闪电等,人造光源有电灯、蜡烛、火把等。
    36.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来不及逃出时,应该选择到重心低、结实坚固的家具下躲避,在没有坚固家具可以藏身时,可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
    【详解】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来不及逃出时,应该选择到重心低、结实坚固的家具下躲避,在没有坚固家具可以藏身时,可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或躲入像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而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
    37.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
    【详解】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古代墨子发现的,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
    38.棉花隔绝空气流动,其棉花和空气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具有保暖作用。
    【详解】不同的材料导热能力不同。一般金属制品都是热的良导体,导热能力强;木头、塑料等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能力差。蓬松的棉被盖起来很暖和,说明棉花隔绝空气流动,其棉花和空气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具有保暖作用。
    39.迅速跑到空旷处,意避开建筑物或危险物,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课桌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
    【详解】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前,可以迅速跑到空旷处,意避开建筑物或危险物,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课桌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
    40.答:地震会使房屋倒塌;
    道路毁坏;
    严重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会引起海啸。
    【详解】地震也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大地震会使房屋倒塌、道路毁坏、铁路变形,严重危及人的生命安全。海底地震还会引发海啸。
    41.小鱼不会被烧死。因为上部的水被加热了只会上升,不会下降,所以底部的水仍然是凉的,对小鱼没有影响。
    【详解】烧杯下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上部比较冷的水会下降,通过热水和冷水的相互对流,使全部的水变热,这种传递热的方式称为对流。酒精灯在上部加热,水受热向上流动,上方的冷水向下流动,不容易形成热对流,大玻璃烧瓶上部的水是热的,底部的水是冷的,这种情况不容易发生热对流。
    42.保持好的用脑习惯(必须保障每天10小时睡眠、多用脑、尽量不要发烧感冒等);保持充足氧气(室内车内开窗通风、不能蒙头睡觉等);防止头部撞击(坐摩托车、玩滑板车、溜冰都要戴好头盔,不要做危险游戏等);保持大脑有充足营养(定时吃饭、不偏食厌食等)。
    【详解】大脑是我们身体的操作中心,控制着我们的思想,大脑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多学一些保护大脑的方法,保护大脑的做法:保持好的用脑习惯(必须保障每天10小时睡眠、多用脑、尽量不要发烧感冒等);保持充足氧气(室内车内开窗通风、不能蒙头睡觉等);防止头部撞击(坐摩托车、玩滑板车、溜冰都要戴好头盔,不要做危险游戏等);保持大脑有充足营养(定时吃饭、不偏食厌食等)。
    43.①找一个没有破损的玻璃杯,把杯子外壁擦干。②在玻璃杯中放入碎冰和冷水,杯下垫一块湿毛巾。③在冰水中加盐,测量冰水的温度。④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杯的外壁上有一层薄薄的小冰晶。
    【详解】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C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用杯子造霜的方法:①找一个没有破损的玻璃杯,把杯子外壁擦干。②在玻璃杯中放入碎冰和冷水,杯下垫一块湿毛巾。③在冰水中加盐,测量冰水的温度。④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杯的外壁上有一层薄薄的小冰晶。
    双层烧杯
    单层烧杯
    1
    74
    70
    2
    73
    68
    3
    72
    66
    4
    71
    65

    相关试卷

    (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提高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科学高频易错期末必刷卷(教科版):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提高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科学高频易错期末必刷卷(教科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提高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苏教版):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提高卷-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苏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提高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苏教版):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提高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苏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