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卷(三)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213339/0-17051336630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卷(三)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213339/0-170513366308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卷(三)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213339/0-170513366310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卷+期中期末卷(含答案)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 第八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试卷 0 次下载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卷 试卷 1 次下载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卷(一) 试卷 0 次下载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卷(二) 试卷 0 次下载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卷(四) 试卷 0 次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卷(三)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卷(三),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拼音,写词语,选择题,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课外拓展阅读,语言实践,习作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积累与运用(47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lián mián bú duàn( )的青山是天然的píng zhàng( ),阻挡了sì yì( )飞扬的沙尘暴。流淌的河水给这里带来了féi wò( )的土壤,辛勤gēng yún( )的蒙古族同胞骑着jùn mǎ( ),赶着牛羊,在liá kuò( )的草原上fēi chí( ),好一幅美丽的画卷!
二、选择题。(20分)
eq \a\vs4\al\c1(1.) 下列加点多音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燕麦 燕雀 燕窝
B. 提供 供应 供认不讳
C. 湖泊 停泊 淡泊明志
D. 监考 监督 国子监
eq \a\vs4\al\c1(2.) 下列加点的“策”字与“出谋划策”中的“策”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鞭策 B. 策反
C. 策马扬鞭 D. 束手无策
eq \a\vs4\al\c1(3.) 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写在括号里。(填序号)
(1)A. 船舱 B. 牲畜 C. 扭扣 D. 衔接( )
(2)A. 都督 B. 锻炼 C. 付庸 D. 停泊( )
eq \a\vs4\al\c1(4.) 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生活清贫 B. 生活贫困 C. 生活美好 D. 生活活泼
eq \a\vs4\al\c1(5.) 【新材料】亚运会期间,我们参观了设在温州的亚运龙舟赛场馆。下列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夜幕下,场馆仿佛是柔美的巨型孔明灯,游客情不自禁停下脚步观赏。
B. 场馆旁的舟塔似一支直立的划桨龙舟,一针见血地插入云霄。
C. 远看场馆,它像一条龙在碧波中跃跃欲试,即将腾空而起。
D. 场馆内,我们兴致勃勃地体验了全屏幕实景“划龙舟”项目。
eq \a\vs4\al\c1(6.)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B.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C. “打排球”“打乒乓球”,绝不是要把什么球打碎,而是去玩球。
D. 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因此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eq \a\vs4\al\c1(7.) “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下列问句与此句不是同一类型的一项是( )
A. 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B. 一幅画而已,有什么稀罕的呢?
C. 外公,您为什么哭呀?
D. 这难道不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赤子心吗?
eq \a\vs4\al\c1(8.) 给下面这段话加上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 有时站立不动 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牛犊还未长大 却有了端庄的仪态 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 无比威严
A. ,,。,。,。 B. ,,,,,,。
C. :,,,,,。 D. ,;,,;,。
eq \a\vs4\al\c1(9.) 下列课文对应的出处、作者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草船借箭》——《三国演义》 ——施耐庵
B. 《猴王出世》——《西游记》——徐光耀
C. 《景阳冈》——《水浒传》——罗贯中
D. 《两茎灯草》—— 《儒林外史》——吴敬梓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eq \a\vs4\al\c1(1.) 把下面的句子改为转述句。(2分)
孙膑对田忌说:“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q \a\vs4\al\c1(2.) 下面的句子运用衬托的方式,强调了对家乡清泉的喜爱,体会其表达效果,照样子写一写。(2分)
我见过汹涌澎湃的黄河,见过水平如镜的西湖,也见过碧绿澄澈的桂林漓江。但在我心里,它们远比不上家乡这一眼潺潺的清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q \a\vs4\al\c1(3.) 下面的句子写出了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体会其表达效果,照样子写一写。(2分)
平时唱歌,无论多高的音我都能唱上去,可是一站到舞台上,看着下面的观众,我的喉咙眼像堵着一块大石头,竟然一点儿声音都发不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q \a\vs4\al\c1(4.)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错别字1处,错误标点1处,语病2处)(4分)
6月12日,学校组织我们五年级学生前往珠湖小镇开展《研学促成长》为主题的踪合实践活动。在珠湖小镇,我们参加了龙虾垂钓、魔法帽缝制、陶艺制作等活动。研学内容五花八门、丰富多彩,我们受益匪浅。
四、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9分)
eq \a\vs4\al\c1(1.) 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5分)
(1)研究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研究结论”四个部分。( )
(2)“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是说人一百二十岁。( )
(3)“榜文——告示”“货郎——郎中”“客舍——旅馆”这些古今说法对应正确。( )
(4)讲笑话的时候,要注意克服口头禅、重复等不良的口语习惯。( )
(5)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语言、心理等,可以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使人物的形象更鲜活。( )
eq \a\vs4\al\c1(2.)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4分)
(1)青海长云暗雪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
(3)欣赏古诗中的美景:《乡村四月》中,描写初夏时节农事繁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才了蚕桑又插田”。《鸟鸣涧》中,“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宁静幽美的春山之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千仞岳上摩天”展现了雄奇壮丽的河山之美;《凉州词》中,“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________”则勾勒出雄浑苍凉的塞外风光。
(4)“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____________。’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氏之子的聪慧令人赞赏。
阅读与欣赏(20分)
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6分)
小溪参加了“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活动,以下是相关要求。请你仔细阅读,完成练习。
eq \a\vs4\al\c1(1.) 这次综合性学习,小溪不需要上交的材料是( )(2分)
A. 照片 B. 小报
C. 文字记录 D. 短视频
eq \a\vs4\al\c1(2.) 在完成活动1时,小溪发现一个不认识的小篆,他查找资料后发现、分别代表“呈、种”,通过观察字形,他认出这个字是( )(2分)
A. 秋 B. 程 C. 钟 D. 锃
eq \a\vs4\al\c1(3.) 这次综合性学习,小溪可能学不到的是( )(2分)
A. 小溪通过学习知道端午节家家户户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B. 小溪在《汉字里的中国人》栏目中看到“爱”字的演变过程,感受到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
C. 小溪运用会意法猜字谜,“复习”打一字是“羽”。
D. 小溪爸爸是小区里的“篮球狂热爱好者”,可谓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六、课外拓展阅读。(14分)
长衫老者
我幼时,家对门有条胡同,又窄又长,九曲八折,望进去深邃莫测。隔街是店铺集中的闹市,过往行人都以为这胡同通向那边闹市,是条难得的近道,便一头扎进去,弯弯转转,直走到头,再一拐,迎面竟是一堵墙壁,墙内有户人家。原来这是条死胡同!好晦气!凡是走到这儿来的,都恨不得把这面把路堵得死死的墙踹倒!
走进这死胡同的,不仅仅是行人,还有一些小商小贩,为了省脚力,推车挑担闯进来。这就热闹了。本来狭窄的道儿常常拥塞,车轱辘碰伤孩子的事也不时发生。没人打扫它,打扫了也没用,整天土尘蓬蓬。人们气急了就叫:“把胡同顶头那家的房子扒了!”房子扒不了,只好忍耐,忍耐久了,渐渐习惯。就这样,乱乱哄哄,好像它天经地义就该如此。
一天,来了一位老者,个子矮小,干净爽利,一件灰布长衫,红颜白须,目光清朗,胳肢窝夹个小布包包,看样子像教书先生。他走进胡同,一直往里,可过不久就返回来。嘿,又是一个撞上死胡同的!
这位长衫老者却不同常人。他走出来时,面无懊丧,而是目光闪闪,似在思索。他站在胡同口,向左右两边光秃秃的墙壁望了望,跟着蹲下身,打开那布包,包里面有铜墨盒、毛笔、书纸和一个圆圆的带盖的小饭盒。他取笔展纸,写了端端正正、清清楚楚四个大字:此路不通。又从小盆里捏出几颗饭粒,代作糨糊,把这张纸贴在胡同口的墙壁上,看了两眼便飘然而去。
咦,谁料到这张纸一贴出,立刻出现奇迹。过路人若要抄近道扎进胡同,一见纸上的字,就转身走掉,小商贩们即使不识字,见这里进出人少,疑惑是死胡同,自然不敢贸然进去。胡同陡然清静多了。过些日子,这纸条给风吹雨打,残破了,胡同里的住家便想到用一块木板,仍将这四个字仿写在上边,牢牢钉在墙上,这样就长久地保留下来。
胡同自此大变样了。它出现了之前从没见过的情景:有人打扫,有人种花,有孩童玩耍。逢到一夜大雪过后,犹如一条蜿蜒洁白的带子,渐渐才给早起散步的老人们踩上一串深深的雪窝窝。这些饱受市井喧嚣的人家,开始享受起幽居的静谧和安宁来了。
于是,我挺奇怪,本来这么简单的一个举动,为什么许多年来不曾有人想到?我因此愈加敬重那矮小、不知姓名的长衫老者了…… (选自《冯骥才散文精选》,选文有删改)
eq \a\vs4\al\c1(1.) 读短文,完成练习。(7分)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胡同前后不同的样子。(3分)
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4自然段用____________描写、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描写的方法来写长衫老者,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者。(4分)
eq \a\vs4\al\c1(2.) 联系短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刚开始许多人都会走进这条死胡同是因为大家以为它能够通向隔街的闹市。
B. 文中的长衫老者发现胡同走不通后,他的反应与常人不同,并没有生气,而是在胡同口写了一张纸,告诉人们此路不通。
C. 画“ ”的句子将雪后的胡同比作白带子,表现了雪后胡同里的静态美。
D. “本来这么简单的一个举动,为什么许多年来不曾有人想到?”这个问句通过将老者和其他人进行对比,突出了长衫老者比其他人聪明的特点。
eq \a\vs4\al\c1(3.) 读文中画“______”的句子,这句话写出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q \a\vs4\al\c1(4.) “我因此愈加敬重那矮小、不知姓名的长衫老者了……”这篇短文中的长衫老者一言未发,为什么会给作者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与交流(33分)
七、语言实践。(3分)
“买短乘长”(指旅客购买了短途车票,到站后不下车而是继续乘坐)已成为社会“热词”。春节期间,你与表姐想去海南游玩,在购买车票时,表姐也想这么做,请你来劝劝表姐吧!注意用上本学期所学的一句名言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展示。(30分)
能够上天“摘星星”的景海鹏,用全部生命教书育人的“燃灯校长”张桂梅……他们用平凡的身躯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他们身上坚韧、执着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榜样,如不畏严寒酷暑坚守岗位、维持交通秩序的交警叔叔;争分夺秒抗击疫情、挽救人们生命的医护人员;三尺讲台上辛勤教导我们的老师;足球场上挥洒汗水、为班级争光的同学……请你选择一位榜样人物,以“榜样的力量”为题,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选择一两个典型、具体的事例写下来,表现人物的“正能量”。
期末综合素质评价(三)
一、连绵不断 屏障 肆意 肥沃
耕耘 骏马 辽阔 飞驰
二、1. A 2. D
3. (1)C (2)C
4. D 5. B 6. D
7. C 8. A 9. D
三、1. 孙膑对田忌说,按照他的主意办,一定能让田忌赢。
2. 示例:公园里的花再漂亮,在我看来,都比不上家中院子里的花。
3. 示例:妈妈做菜时,一向都是神情专注,可是今天她看上去心不在焉的,甚至忘了在菜里放盐。
4. 6月12日,学校组织我们五年级学生前往珠湖小镇开展研学促成长为主题的合实践活动。在珠湖小镇,我们参加了龙虾垂钓、魔法帽缝制、陶艺制作等活动。研学内容丰富多彩,我们受益匪浅。
四、1. (1)√ (2)× (3)×
(4)√ (5)√
2. (1)孤城遥望玉门关
(2)君子坦荡荡
(3)乡村四月闲人少 夜静春山空 三万里河东入海 一片孤城万仞山
(4)此是君家果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五、1. D
2. B
3. A
六、1. (1)热闹、拥塞、土尘蓬蓬、乱乱哄哄
静谧、安宁、干净、附近住户怡然自乐
(2)外貌 神态 动作 肯思索、肯动手
2. D
3. 这句话写出了胡同前后的变化对周围人家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长衫老者行为的赞扬。
4. 行胜于言,老者虽然一言未发,但他关心他人、关心世事的行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安宁和幸福,因此才会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七、示例:“买短乘长” 是一种恶意逃票的可耻行为,《朱子语类》中曾说过:“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我们应该有羞耻之心,不能做这种事。
八、思路点拨:首先,要明确怎样的人才能成为“榜样”,优秀的、身上有值得他人学习的“闪光点”的人才能成为榜样。“榜样”既可以是离我们很远但对我们影响深远的国家科技工作者,也可以是我们身边的某个人物。写作时,先说说你心中的榜样是谁,再写出他(她)有哪些事迹,通过这些事迹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最后,写出“榜样”对你的影响。 例文略。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
合作人数
3~5人
活动内容
1. 了解汉字来历;
2. 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对联、歇后语;
3. 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
活动成果
照片、小报、相关文字资料
活动时间
2024. 5. 8——2024. 5. 1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卷(四),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新考法】读拼音,写词语,请根据谜底,将字谜补充完整,选择题,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根据课本内容完成练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主题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卷(二),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拼音,写字词,选择题,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根据课本内容填空,阅读古文,完成练习,课外拓展阅读,综合实践,习作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卷(一),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立德树人】读拼音,写词语,用“精”字组词填空,不能重复,选择题,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按所学内容填空选择,阅读材料,完成练习,课外拓展阅读,综合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