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能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 重约的物体可能是下列的( )
    A. 一张课桌B. 一个鸡蛋
    C. 一本物理教科书D. 一张作业纸
    【答案】B
    【解析】
    【详解】重为0.5N的物体的质量为
    A.一张课桌的质量大约10kg,故A不符合题意;
    B.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50g,故B符合题意;
    C.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大约是250g,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张作业纸的质量大约是1g,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如题图所示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物质的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液态B. 乙是固态
    C. 丙是气态D. 甲、乙、丙均是固态
    【答案】B
    【解析】
    【详解】甲图分子间间距很大,分子间作用力很微弱,所以甲为气态;乙图分子间间距很小,且排列规则,分子间作用力较强,所以乙为固态;丙图分子间距较大,且排布不规则分子间作用力较小,所以丙为液态,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更多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3. 如题图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 蚊子的口器B. 宽大的滑雪板
    C. 啄木鸟的尖喙D. 鳄鱼的牙齿
    【答案】B
    【解析】
    【详解】A.蚊子的口器,是非常尖细,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受力面积很小,压强较大,故A不符合题意;
    B.宽大的滑雪板,雪板与雪地的接触面积较大,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压强较小,故B符合题意;
    C.啄木鸟的尖喙,是非常尖细,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尖喙与树木的接触面积较小,压强较大,故C不符合题意;
    D.鳄鱼的牙齿,是非常尖细,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牙齿与食物的接触面积较小,压强较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如图是小孩玩滑板车的情景,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A. 小孩和车滑行的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B. 滑板车底部安装有轮子,为了增大摩擦
    C. 小孩和车在滑行过程中所受到的力突然消失,将立即停下来
    D. 当小孩的右脚在地上往后蹬时,右脚受到地上对它向前的摩擦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小孩和车滑行的速度越快,动能越大,但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滑板车底部安装有轮子,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小孩和车在滑行过程中,若所受到的力突然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孩和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当小孩的右脚在地上往后蹬时,右脚相对于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所以右脚受到地面对它向前的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 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A. 顶足球B. 小钢球的曲线运动
    C. 汽车匀速直线运动D. 火箭刚起飞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用头顶足球,足球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小钢球受到磁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
    C.汽车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不变。即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故C符合题意;
    D.火箭刚起飞时,受到空气推力的作用作加速运动,所以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如题图所示是小军同学在竖直方向用力抓住一王老吉饮料瓶子并使其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军手对瓶子的压力与瓶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小军手对瓶子的压力与瓶子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 小军手对瓶子的压力与瓶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瓶子受到手对它的摩擦力与瓶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小军手对瓶子的压力,在水平方向,瓶子受到的重力在竖直方向,这两个力的方向不是相反的,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小军手对瓶子的压力,在水平方向,瓶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这两个力的方向不是相反的,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相互作用力,要求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小军手对瓶子的压力,在水平方向,瓶子受到的重力在竖直方向,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瓶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瓶子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7. 如题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
    B.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大小关系为
    C.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D. 三个正方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根据公式可知

    故A错误;
    B.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
    因水的高度和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所乙甲、乙、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等,故B错误;
    C.因正方体分别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即说明容器中正方体的重力等于正方体排开水的重力,可以理解为,容器中正方体的重力补充了它排开水的重力,由此可知,三个容器内总重力相同,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也相同,根据压强定义式可知,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也相同,故C正确;
    D.A、B、C三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受重力与所受浮力大小相等,所以由
    可得
    由可知
    三个物体体积相等,由可得
    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 汤姆生在阴极射线实验中发现了___________,提出原子是可分的;卢瑟福通过___________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查德威克在实验中,发现了___________,提出了原子核是可分的.
    【答案】 ①. 电子 ②. α ③. 中子
    【解析】
    【详解】[1]汤姆生根据放电管中的阴极射线在电磁场和磁场作用下的轨迹确定阴极射线中的粒子带负电,这种粒子就是电子。
    [2]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建立的依据是α粒子的散射实验,从而改进了汤姆逊的西瓜模型。
    [3]查德威克用铍射线先后撞击氢核和氮核,再经过计算发现了中子,从而提出原子核是可分的。
    9. 小华坐在汽车上,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他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开了车窗,车外空气的流速大于车内,而使车内的气压_______车外的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以他看到车内悬挂的窗帘在向________飘动(选填“车内”或“车外”)。
    【答案】 ①. 汽车 ②. 大于 ③. 车外
    【解析】
    【详解】[1]小华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汽车和树木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他是以汽车为参照物。
    [2][3]流速大压强小,车外空气的流速大于车内,则车外空气压强小,车内压强大,会产生一个力,从车内向车外的力,所以他看到车内悬挂的窗帘在向车外飘动。
    10. 小明的质量为54kg,则他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___N,而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小明双脚接触地的面积为300cm2,那么他双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Pa。
    【答案】 ①. 540 ②. 地球 ③. 1.8×104
    【解析】
    【详解】[1]小明受到的重力
    G=mg=54kg×10N/kg=540N
    [2]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3]小明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
    F=G=540N
    他双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强
    11. 甲、乙两辆小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如题图所示,由图比较甲、乙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可判断运动较快的是___________车;甲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乙车在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m.

    【答案】 ①. 甲 ②. 1 ③. 5
    【解析】
    【详解】[1][2][3]根据图象可知,甲车6s内通过的路程为6m;乙车12s内通过的路程为3m,甲车的速度
    乙车的速度
    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运动较快的是甲车;乙车在20秒内通过的路程
    12.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因为生病而需要打针输液,如图为输液装置示意图,药瓶瓶口插有两根管子,其中C管的作用是利用________使药液从A管中顺利流出;针头的表面做得非常光滑,这是为了_____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若要提高输液速度,除了调节调节器外,还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就是________。
    【答案】 ①. 大气压 ②. 减小摩擦 ③. 提高药瓶相对手背的高度
    【解析】
    【分析】根据增大压力来减小摩擦进行分析,知道大气压的作用以及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详解】[1]因为输液时,如果没有C管,外部压强大于瓶内压强时,液体就无法输入到人体中,所以C管是利用大气压使药液从A管顺利流出的;
    [2]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所以针头做得非常光滑,是为了减小摩擦;
    [3]为了使药液顺利流入人体内,可以提高药瓶的高度,即增大液体对人体的压强。
    13. 如图所示,一个滑轮组拉着物体G在一表面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和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其中两个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___________(选填“A”或“B”)。若物体G重20N,匀速运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5N,则F的大小为___________N,水平地面受到物体G的压力为___________N。

    【答案】 ①. B ②. 2.5 ③. 20
    【解析】
    【详解】[1][2]由图知,滑轮B和物体一起移动,为动滑轮,则n=2,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和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则拉力
    [3]水平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即
    F压=G=20N
    14. 用手将一重为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N,放手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___________N,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9 ②. 6 ③. 6×10-4
    【解析】
    【详解】[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此时物体受到浮力
    F浮=G排=9N
    [2][3]物体重G=6N,因为
    F浮>G
    放手后物体将上浮,待物体静止时,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为
    F浮'=G=6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此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三、作图题(共3+2+2=7分)
    15. 如图,一重为G的小球在水中正在加速上浮,请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详解】小球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浮力,加速上浮则说明小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则受力如下图所示:
    16. 如图所示,有一油桶靠在台阶边,为了使它滚上这个台阶,在油桶边缘上哪一点、沿什么方向施力才能施加的力最小? 在图上画出此力的示意图和力臂.
    【答案】
    【解析】
    【详解】解答: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越长所用的动力越小;如图,支点为O,过支点O做直径OA,过A作OA的垂线,可得动力的作用线,按这个方向斜向上用力,动力臂最长,最省力,如图所示:.
    17. 一个站在地面上的工人利用滑轮组提起重物,请画出滑轮组的绕法.
    【答案】
    【解析】
    【详解】解答:由题可知,人站在地上通过滑轮组把重物拉到楼上,所以拉力的方向应向下,则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然后再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向上绕过定滑轮,最后绳端的拉力应向下.如上图所示.
    四、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共6+6+7=19分)
    18. 下面列出了物理课本中其中的三个实验的名称:a.马德堡半球实验:b.帕斯卡裂桶实验;c.托里拆利实验。
    (1)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______,首先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大气压的值的实验是______,能够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的实验是______;(以上填空均选字母)

    (2)题图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压强计上的U型管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实验时把金属盒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型管水面的______就可以反映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的大小,用压强计测出液体内部压强随着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答案】 ①. a ②. c ③. b ④. 不属于 ⑤. 高度差 ⑥. 深度
    【解析】
    【详解】(1)[1][2][3]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故选a;首先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大气压的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故选c;能够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的实验是帕斯卡裂桶实验,故选b。
    (2)[4]连通器是顶端开口,底端连通容器,压强计中的U形管左端是密闭的,所以不属于连通器。
    [5][6]实验时把金属盒放入水中,通过观察两管中水面的高度差就可以反映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的大小,这种方法在物理中叫转换法;用压强计测出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19. 题1图是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下滑并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由运动到静止的过程。
    (1)实验过程中,阻力的效果是改变了小车的___________,且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这种效果越明显。在该实验的基础上可以推论得出: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向左匀速拉动木块,弹簧测力计示数如题2图所示,根据___________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___N。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为时,木块做加速运动,此时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

    【答案】 ①. 运动状态 ②. 大 ③. 运动 ④. 二力平衡 ⑤. 2.8 ⑥. 2.8
    【解析】
    【详解】(1)[1]实验过程中,阻力使小车的速度减慢,则阻力的效果是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
    [2]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小车速度减小越快,阻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由实验可推理出,当小车不受阻力作用时,小车的速度不发生改变,即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4]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向左匀速拉动木块,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是平衡力,由二力平衡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5]由图2得,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示数为2.8N,则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2.8N。
    [6]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为时,木块做加速运动,此时该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为2.8N。
    20. 小明用如题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调节杠杆的平衡时,如果发现杠杆左侧比右侧高,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调节,使其在___________平衡,好处是___________;
    (2)图中的杠杆上的每小格长为,在支点左侧的A点挂弹簧测力计提供动力,在B点挂4个重均为的钩码,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___________N。如果弹簧测力计位置不变,钩码往右移动,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___________;如果保持4个钩码在B点位置不变和弹簧测力计的A点不动,弹簧测力计的方向向左倾斜,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左 ②. 水平位置 ③. 便于测量力臂 ④. 6 ⑤. 大 ⑥. 大 ⑦. 动力臂变小
    【解析】
    【详解】(1)[1][2]调节杠杆的平衡时,如果发现杠杆左侧比右侧高,说明杠杆右端质量偏大,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
    [3]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落在杠杆上,可以便于力臂的测量。
    (2)[4]由杠杆平衡条件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
    [5]如果弹簧测力计位置不变,钩码往右移动,钩码对杠杆的拉力的力臂变大,而钩码对杠杆的拉力为钩码的重力,大小不变,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的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得,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
    [6][7]如果保持4个钩码在B点位置不变和弹簧测力计的A点不动,弹簧测力计的方向向左倾斜,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的力臂变小,而钩码对杠杆的拉力大小与对应的力臂大小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得,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
    五、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6+7=13分)
    21. 如题图所示的小明家里的地面清洁机器人,质量为。
    (1)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
    (2)求该机器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强;
    (3)该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以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后该机器人通过的路程。

    【答案】(1)40N;(2)1000Pa;(3)7.2m
    【解析】
    【详解】解:(1)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为
    F=G=mg=4kg×10N/kg=40N
    (2)该机器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S=400cm2=0.04m2
    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强为
    (3)机器人工作时间为
    t=0.6min=36s
    机器人通过的路程为
    s=vt=0.2m/s×36s=7.2m
    答:(1)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为40N;
    (2)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强为1000Pa;
    (3)机器人通过的路程为7.2m。
    22. 有一个合金球的体积为,这种合金材料的密度是,将这个合金球放入水中浸没后。
    (1)求合金球浸没水中受到的浮力;
    (2)将合金球浸没水中放手后,发现合金球是悬浮的;
    ①求合金球在水中受到的重力;
    ②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这个合金球是否空心。
    【答案】(1)0.16N;(2)①0.16N,②空心的
    【解析】
    【详解】解:(1)合金球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V排=V=16cm3=1.6×10-5m3
    合金球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6×10-5m3=0.16N
    (2)①合金球悬浮时,所受重力等于浮力,合金球在水中受到的重力
    G=F浮=0.16N
    ②合金材料的密度是7.8×103kg/m3,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合金材料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实心的合金球会沉在水底,已知合金球在水中悬浮,故合金球一定是空心的。
    答:(1)合金球浸没水中受到的浮力是0.16N;
    (2)①合金球在水中受到的重力是0.16N;
    ②这个合金球是空心的。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3小题,共7+6+6=19分)
    23. 如图所示装置,装有一定质量水的烧杯放在台秤上,弹簧测力计吊着一个圆柱体在水中缓慢下降的过程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和台秤示数的变化情况,将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台秤的示数F2记录在下表中。

    (1)在实验序号3中,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___________m,圆柱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___________Pa。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7的数据中F1 、F2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圆柱体在没入水的过程中,F1___________,F2___________。(选填字母选项)
    A.一直增大 B.先增大后不变 C.一直减小 D.先减小后不变
    (3)表中实验序号___________这几组数据表明,圆柱体在相应的位置已全部浸没在水中。
    (4)从表格中数据分析,浸没在水中的圆柱体在下降的过程中,它所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烧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___________。(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①. 0.03 ②. 300 ③. D ④. B ⑤. 5、6、7 ⑥. 不变 ⑦. 不变
    【解析】
    【详解】(1)[1]根据表格数据知在实验序号3中,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
    h=3.0cm=0.03m
    [2]圆柱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p=ρgh=1.0×103kg/m3×10N/kg×0.03m=300Pa
    (2)[3][4]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1~7的数据可知,随着圆柱体下降的深度越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越来越小,到完全浸没后示数不变,台秤的示数F2越来越大,到完全浸没后示数不变,因此可得初步结论:圆柱体在浸入水的过程中,F1先减小,后不变,F2先增大后不变,故选D、B。
    (3)[5]由表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在序号5、6、7三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不变、台秤的示数F2也不变,说明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不变,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则说明物体已全部浸没在水中。
    (4)[6][7]浸没在水中的圆柱体在下降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烧杯内液体的深度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所受到的浮力不变,由p=ρgh知烧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
    24. 小东同学利用题图中的弹簧测力计、体积为的实心金属块、细线、大烧杯、小桶、小垫块和水等器材,设计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以下是小东设计的实验步骤,请帮他写出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
    a.把大烧杯用小垫块垫起,使右边的溢水口斜向水下,在大烧杯中装满水,过会儿把小桶放在大烧杯的溢水口下方
    b.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金属块的重力为和
    c.用弹簧测力计吊着金属块使其浸没到大烧杯的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d.待大烧杯中的水不再溢出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溢出的水和小桶的总重力为
    (2)根据以上所测物理量,则小东测出金属块的浮力为___________,排开水的重力为___________,若满足___________等式成立就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以上填空均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3)小东通过,计算出金属块完全浸没到大烧杯的水中时的浮力为___________N,但发现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N,故无法准确测出实验数据。
    【答案】 ①. bacd##abcd ②. G2-F1 ③. F2-G1 ④. G2-F1=F2-G1 ⑤. 0.1 ⑥. 0.2
    【解析】
    【详解】(1)[1]阿基米德原理是

    因此实验中应先测量出空气中物体的重力,再将物体浸入水中,再得到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水的重力,进行比较,实验中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b.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金属块的重力为和
    a.把大烧杯用小垫块垫起,使右边的溢水口斜向水下,在大烧杯中装满水,过会儿把小桶放在大烧杯的溢水口下方
    c.用弹簧测力计吊着金属块使其浸没到大烧杯的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d.待大烧杯中的水不再溢出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溢出的水和小桶的总重力为
    或者a.把大烧杯用小垫块垫起,使右边的溢水口斜向水下,在大烧杯中装满水,过会儿把小桶放在大烧杯的溢水口下方
    b.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金属块的重力为和
    c.用弹簧测力计吊着金属块使其浸没到大烧杯的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d.待大烧杯中的水不再溢出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溢出的水和小桶的总重力为
    即实验的正确顺序是bacd或者abcd。
    (2)[2]由二次称重法得,小东测出金属块的浮力为
    [3]由实验数据得,排开水的重力为
    [4]金属块受到的浮力等于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即
    (3)[5]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为10cm3,则金属块完全浸没到大烧杯的水中时的浮力为
    [6]由图得,弹簧测力计一大格表示1N,一大格中有5小格,一小格表示0.2N,即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故无法准确测出实验数据。
    25.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渗透现象
    星期天,小明来到爷家过周末,发现爷爷家的食品柜里有一瓶醋泡蛋,蛋壳已经泡没了,只剩一层蛋膜包着鸡蛋,爷爷说这是一种保健食品。调皮的小明趁爷爷不注意,将“软蛋”冲洗干净后放在了清水中,奇怪!“软蛋”竟一点点地长“胖”了。这其中的奥妙,你能解释吗?原来,这是因为“软蛋”内液体的浓度比清水大,水分子透过蛋膜向蛋里扩散,所以蛋的体积会逐渐变大,这种单方向的扩散现象叫渗透。
    (1)用浓盐水消毒杀菌也是这个道理。因为当细菌落入浓盐水中时,水从________渗透到________,细菌________,使从而死亡;
    (2)渗透这种现象还经常被应用在工业生产中。例如,工业上广泛应用渗铝法,把铝扩散到钢中去,使钢件具有高度的耐热性在半导体中常常用这种方法渗入各种不同的微量杂质,以达到控制半导体性质的目的。据了解,工业生产中的这种渗透法多在高温下进行,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__,渗透越________。
    【答案】 ①. 细菌 ②. 盐水中 ③. 脱水 ④. 温度 ⑤. 剧烈 ⑥. 快
    【解析】
    【详解】(1)[1][2][3]用浓盐水消毒杀菌也是这个道理。因为当细菌落入浓盐水中时,浓盐水的浓度大于水的浓度,所以水从细菌中渗透到盐水中,使细菌脱水,从而死亡。
    (2)[4][5][6]工业生产中的这种渗透法多在高温下进行,由分子热运动特点得,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越明显,渗透越快。实验序号
    1
    1.0
    7.7
    10.3
    2
    2.0
    7.4
    10.6
    3
    3.0
    7.1
    10.9
    4
    4.0
    6.8
    11.2
    5
    5.0
    6.5
    11.5
    6
    6.0
    65
    11.5
    7
    7.0
    6.5
    11.5

    相关试卷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6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10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23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