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01s的不同位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物理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四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分别为21.25cm、21.28cm、25.27cm和21.27cm,则他应将物理课本的宽度记为( )
A.21.267cmB.21.27cm
C.22.267cmD.22.27cm
2.假期快结束了,外婆送小明乘车回家,当她看着汽车向前开动时,小明望向车窗外,看到外婆向后退去,原因是外婆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汽车B.汽车、地面C.汽车、汽车D.地面、地面
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热运动的是
A.雪花纷扬B.丹桂飘香
C.尘土飞扬D.秋叶飘零
4.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物体下落运动B.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
C.冰化成水D.车在公路上行驶
5.如图(a)(b)是甲、乙两车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若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出发,则3s后,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可能是( )
A.20m或8mB.12m或32mC.8m或32mD.12m或20m
6.在下列有关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可以描述变速运动物体在每一时刻的速度大小更多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物体运动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
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7.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一些新技术应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如图所示为一款可声控的电视,使用时人只要对着遥控器说出调节指令,遥控器即会识别指令并完成相应调节任务。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人说话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人说话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遥控器的
C.遥控器识别指令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
D.遥控器是通过超声波向电视机发出指令的
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宇航员在月球上无需借助其他设备可以直接对话交流信息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C.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用收音机听歌,能分辨歌曲的演唱者,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
二、填空题:20分
9.图中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
10.如图所示的机械停表分度值是 s,读数是 s。
11.冬天,汽车沿盘山公路行驶时,该车驾驶员相对自己的座椅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当汽车向山下行驶时驾驶员的耳膜会有微微的疼痛感觉,这是由于气压会随着海拔的降低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造成的;当汽车进入山脚下服务区停止行驶15分钟后,轮胎表面温度会降低,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
1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 m/s,爱因斯坦指出,这一速度是自然界的极限速度,空气中的光速与之接近.已知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5亿千米,则光从太阳到达地球的时间约为 秒.
13.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01s的不同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
(1) 球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图中描述的运动形式与其相同的有 ;
(2)若MN间距离60cm,则乙球从M运动到N过程中平均速度为 m/s。
14.一列火车向着远处的山崖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列车经过某处时鸣了一声汽笛,2s后听到回声(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从鸣笛到听到回声,列车行驶的路程是 m,而声音传播路程是 m,该列车鸣笛时距山崖大约是 m。
三、实验题:20分
15.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的原理是 (填写公式);实验中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
(2)实验中把斜面的坡度放置的较小,这样做的目的是 .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全程的平均速度v1= m/s;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 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选填“大”或“小”),说明小车是在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 (选填“大”或“小”).
四、计算题36分
16.火车沿直线朝着山崖以30m/s的速度行驶,在距山崖不远处鸣笛,经过4s后便听到了从山崖反射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火车长200m,求:
(1)4s内火车行驶的路程;
(2)鸣笛时火车离山崖的距离;
(3)火车行至山崖后,完全穿过山崖下的隧道用了3min,隧道的长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
1.B
分析四次测量数据可以发现,25.27cm这个数据与其他三个相差太大,应该是一个错误数据;所以其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为
≈21.27cm
故选B。
2.A
外婆以地面为参照物时,看到列车与地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汽车是向前运动的;若以汽车、小明为参照物,外婆与这些物体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外婆是运动的,所以小明看到外婆向后退去;因此外婆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地面和汽车,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之前,必须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
3.B
分子运动,即扩散现象是肉眼看不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比如:丹桂飘香;而机械运动是物体的运动,是看的见的,比如:雪花纷扬、尘土飞扬、秋叶飘零.故选B.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运动,机械运动是宏观上物体的运动.
4.C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A.物体下落是位置发生了改变,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是位置发生了改变,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冰化成水,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不属于机械运动,故C符合题意;
D.车在公路上行驶,是车位置发生了改变,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C
由图像可知,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
根据速度公式可得,甲3s通过的路程
乙3s通过的路程
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如果沿相同方向运动,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是
如果沿相反方向运动,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是
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可能是8m或32m,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D
A.平均速度可以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速度的平均值,变速运动物体在每一时刻的速度大小不同,不能用平均速度来描述,故A错误;
B.在通过的路程不确定的情况下,物体运动时间的长短不能说明速度的大小,故B错误;
C.在运动的时间不确定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的路程长短不能说明速度的大小,故C错误;
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来表示,故D正确。
故选D。
7.D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人说话是声带振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遥控器接收到的声音由空气传来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遥控器识别指令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遥控器是通过红外线向电视机发出指令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8.B
A.月球上是真空,声音不能传播,宇航员在月球上需借助其他设备才能对话交流信息,故A错误;
B.声音的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高,故B正确;
C.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
D.用收音机听歌,能分辨歌曲的演唱者,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
故选D。
9.3.5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刻度尺的示数为3.5cm.
10. 0.1 190.0
[1][2]由图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3min,读作3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即停表的分度值是0.1s;秒针指示的时间为10.0s,即停表的读数为10.0s,故停表的示数为3min+10.0s=190.0s。
11. 静止 增大 热传递
汽车沿盘山公路行驶时,该车驾驶员相对于自己的座椅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汽车向山下行驶时,驾驶员的耳膜会有微微的疼痛感觉,这是由于大气压会随着海拔的降低而增大导致耳膜内外压强不同造成的;汽车进入山脚下服务区停止行驶15分钟后,轮胎表面温度会降低,此过程中轮胎放出热量,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
12.500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s=1.5×1011m,
则由得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时间为:
;
13. 甲 b和d 20
(1)[1]甲图中,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甲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所以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2]对于s﹣t图像:随时间的增大,a路程不变,表示物体静止;b路程均匀增大,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为常数,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对于v﹣t图像:随时间的增大,c速度均匀增大,表示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d速度不变,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丙图中描述的运动形式与其相同的有b和d。
(2)[3]乙球从M运动到N过程中运动的时间
则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为。
14. 40 680 360
[1]列车行驶的路程
[2]声音传播的路程
[3]列车鸣笛时与山崖的距离
15. v= 刻度尺 小 0.16 0.2 大 变速 大
(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为v=;实验中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路程和时间,所以需用到刻度尺和停表;
(2)实验中把斜面的坡度放置的较小,其目的是使小车运动的速度慢一些,方便计时;
(3)读图可知:sAC=80cm=0.8m,tAC=5s,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1===0.16m/s;
下半程的路程sBC=80cm-40cm=40cm=0.4m;tBC=2s,
速度v3===0.2m/s.
(4)从实验中可知,小车的速度是变化的,不是定值,速度越来越大,因此小车做的是加速运动;
(5)如果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时间偏小,由v=可知,会使所测小车由A至C的平均速度偏大.
16.(1)120m;(2)740m;(3)5200m
解:(1)由可得,4s内车行驶的路程
s1=v1t=30m/s×4s=120m
(2)由可得,声音传播的路程
s2=v2t=340m/s×4s=1360m
鸣笛时车离山崖的距离
(3)火车穿过隧道的时间
t′=3min=180s
火车穿过隧道的路程
s′=v1t′=30m/s×180s=5400m
隧道的长度
s隧道=s′-s车长=5400m-200m=5200m
答:(1)4s内车行驶的路程是120m;
(2)鸣笛时火车离山崖740m;
(3)隧道的长度是5200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