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重点)
2.能够通过品味词句,想象画面,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词人身在征途却心系故园的思想情感。(难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了解词人
1.再读一读张继的《枫桥夜泊》。读这首《枫桥夜泊》,我们遇见了愁眠的张继。
2.时空穿越将近千年,在清代康熙年间,也有一个愁眠的人。他的名字很特别,叫做——纳兰性德。出示资料简介:纳兰性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他出身显贵,自幼修文习武,深受康熙皇帝赏识,被授一等侍卫衔,多次随康熙皇帝出巡。
3.康熙二十一年,云南叛乱平定,康熙皇帝出京城,前往山海关外祭拜祖陵,词人纳兰性德作为康熙皇帝的近身侍卫,护驾前行。征途漫漫,词人有感而发,写下了著名的《长相思》。
二、初读感知,理解词意
1.指名朗读,相机识字:畔、更、聒
2.师生接读,教师读前句,学生接后句,以教师的朗读带节奏,然后再调换过来朗读,要求学生带节奏。
3.交流读词的初步感受:
(1)作者的“身”在哪里?“心”又在哪里?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身在征途,从词的上片“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千帐灯”等词句都可以看出来。
心系故园,从词的下片“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可以看出来。
(2)词人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你感受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呢?(矛盾、痛苦、忧愁、煎熬……)带着这样的初步感受,齐读这首词。
三、品味词句,体悟词情
1.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1)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指名交流,预设如下:
看到了将士们翻山越岭的画面
看到了将士们跋山涉水的画面
看到了将士们艰难行走的画面
看到了将士们辗转反侧的画面
……
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象,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2)交流,预设:
看到了风雪交加的画面
听见了寒风呼啸的声音
看到了将士们转辗反侧,难以入睡的画面。
……
(3)小练笔:故园无此声,那么故园到底有什么呢?如果没有风雪聒噪,如果能够成眠,词人可能会梦见故园怎样的画面或情景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用手中的笔,描写一个具体的画面或场景。
那可能是在一个快乐的场景,鸟儿在枝头啼叫,词人……
那可能是在一个悠闲的场景,词人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书房……
那可能是在一个热闹的场景,一家人围聚在大大的餐桌前……
(4)交流分享写话片段
指名交流分享所写的片段。
(5)交流之后追问:可是,刚才你们所想象的这些美好的、温馨的、快乐的画面和情景,现在有吗?有的只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6)难怪词人在词句中会写下这样的一个字,猜猜看,老师说的是哪个字?(碎)
词人的什么碎了?一个“碎”字,写出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7)带着这样的理解和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四、以词窥人,感悟词心
1.设疑。纳兰性德作为皇帝的近身侍卫,护驾出行,应该倍感自豪,意气风发,心无旁骛才对呀。可是他却身在征途心系故园,这样的反常,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你觉得纳兰性德是个怎样的人?
2.读一读纳兰性德非常著名的两句词句: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才华横溢,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但是他也多愁善感,性格内向。
3.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7月1日),也就是写下这首《长相思》之后仅仅三年,纳兰性德就英年早逝,年仅三十岁……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教案,共3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长相思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简介作者,导入新课,理解题目,认识词牌名,初步学习全词,做到读准确,展开想象,回望故园,资料引入,深化理解,拓展阅读,体悟思乡,学习一首词,结识一个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