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单元测试题(月考-基础卷)-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阶段练习(人教版)
展开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一只鸡重3( )。
A.千克B.克C.吨
2.厚度最接近1毫米的物体是( )。
A.数学书B.身份证C.《新华字典》
3.小红家距奶奶家50千米,她最好选择( )方式去奶奶家。
A.步行B.骑自行车C.乘汽车
4.1吨600千克比2000千克少( ).
A.120千克B.80千克C.400千克
5.一本新华字典厚3 ( ).
A、米 B、分米 C、厘米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8分)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笑笑身高是143( ),体重是32( )。她每天早晨都要用一根2( )长的牙刷刷牙,吃一个约50( )的鸡蛋,然后去距离1( )的学校上学。
7.在○里填上“>”、“<”或“=”.
2千克( )2000克 5千克( )4900克 2500千克( )3000克
1700千克( )2千克 600千克( )6000克 1000克( )105克.
8.用1、0、9三张数字卡片组成的最大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 ),它们的和是( ),差是( )。
9.算一算,填一填。
2米-8分米=( )分米 46厘米+34厘米=( )分米
5千米-3000米=( )千米 290毫米-90毫米=( )分米
5吨-2000千克=( )吨 4厘米+8毫米=( )毫米
30米÷5=( )厘米 4分米×5=( )米
10.( )是测量长度的工具.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 ) 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 ) 作单位.
11.要求“三(1)班和三(2)班共有学生多少人”,先要知道( )和( )两个条件.
1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千米=( )米 1时=( )分 2厘米=( )毫米
6000千克=( )吨 70厘米=( )分米 4分=( )秒
13.80比32多( ).比80多32的数是( ).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4.没有测量工具或对测量结果要求不十分精确时,也可以用步测或目测。( )
15.960米比1千米少40米。( )
16.手指甲约10天长1米。( )
17.一辆小汽车在正常情况下,每小时大约行驶80米。( )
18.一根跳绳长20分米,大约重1000千克. ( )
四、计算(共16分)
19.口算: (每题1分,共4分)
150-70= 820+350= 580-270= 250-160=
20.先说说十位、百位各怎样减,再计算。(每题2分,共8分)
21.分步计算。(每题2分,共4分)
(1)425-150+175 (2)112+8×9
五、作图题(每题2分,共2分)
22.画一条比25毫米长20毫米的线段。
六、解答题(每题4分,第29-33每题5分,共49分)
23.一辆自重4000千克的货车装有5吨重的货物,要通过一座限重10吨的桥(此时桥上没有其它的车辆),安全吗?
24.配餐以来,所有孩子全部在校就餐。实验小学一年级有243人,二年级有275人,三年级比一二年级的总人数少239人。餐厅至少得给三年级的学生准备多少份餐?
25.同学们要给植物园的500棵小树浇水.
26.水果店原有350筐桔子,又运进670筐,后来有卖出480筐,水果店现有桔子多少筐?
27.小红放寒假去爷爷家,先乘汽车行驶18千米到火车站,再乘6小时的火车,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20千米,下车之后不远就是爷爷家。你能算出从小红家到爷爷家一共有多少千米吗?
28.超市有足够多的大米。第一天卖出450千克大米,第二天卖出380千克大米。再卖出多少千克大米就刚好卖出了1吨?
29.小林去文具店买开学需要的文具,买了一个书包,一个本子,一支笔,书包一个60元,一个本子8元,一支笔3元,店员给他便宜了1元钱,小林需要支付多少钱?
30.小学二年级有学生262人,一年级比二年级多54人,两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31.粮店原有大米248包,卖出179包后又运进132包.这个粮店现有大米多少包?
32.京华小学365人和成才小学487人同时来看电影,电影院有900个座位,两个学校的学生能坐下吗?
33.三(1)班有44名师生去秋游,如果每辆车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车?哪种租车方案最省钱?
参考答案:
1.A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本题计量一只鸡重量应用“千克”作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一只鸡重3千克。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2.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身份证的厚度最接近1毫米;数学书的厚度大约8毫米;计量《新华字典》的厚度用“厘米“作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A.身份证的厚度大约1毫米;
B.数学书的厚度大约8毫米;
C.计量《新华字典》的厚度用“厘米”作单位;
所以,身份证的厚度最接近1毫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3.C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即可。
【详解】小红家距奶奶家50千米,她最好选择乘汽车方式去奶奶家。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4.C
5.C
【详解】一本新华字典厚3厘米,故选C【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可知一本新华字典的厚度大约为3厘米,而不是3分米和3米.
6. 厘米 千克 分米 克 千米
【分析】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详解】笑笑身高是143厘米,体重是32千克。她每天早晨都要用一根2分米长的牙刷刷牙,吃一个约50克的鸡蛋,然后去距离1千米的学校上学。
【点睛】根据情景选择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7.=,>,>,>,>,>
【详解】试题分析:名数的互化,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据此把各题中的数统一单位再比较.
解:2千克=2000千克,所以2千克=2000克;
5千克=5000克,所以5千克>4900克;
3000克=3千克,所以2500千克>3000克;
1700千克>2千克;
6000克=6千克,所以 600千克>6000克;
1000克>105克;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要先统一单位.注意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8. 910 109 1019 801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最大的三位数即将三个数字从大到小排列即可,最小的三位数即将数字从小到大排列,0不能放在第一位,放在第二位;然后再分别求得两个三位数的和和差即可解答。
【详解】最大:910;
最小:109;
910+109=1019;
910-109=801
【点睛】要求最大的几位数,从给出数字中,数字大的在最高位,从左向右以此类推即可;要求最小的几位数,从给出数字中,数字小的在最高位,从左向右以此类推即可,注意最高位上不能是0。
9. 12 8 2 2 3 48 600 2
【分析】米和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厘米和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毫米和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0,毫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是100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米-8分米=20分米-8分米=12分米 46厘米+34厘米=80厘米=8分米
5千米-3000米=5千米-3千米=2千米 290毫米-90毫米=200毫米=2分米
5吨-2000千克=5吨-2吨=3吨 4厘米+8毫米=40毫米+8毫米=48毫米
30米÷5=6米=600厘米 4分米×5=20分米=2米
【点睛】本题考查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换算。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10. 直尺 厘米或毫米 分米或米
【详解】测量长度时常用到直尺;米、分米、厘米、毫米都是常用的长度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作为计量单位.
11. 三(1)班的人数 三(2)班的人数
【详解】试题分析:要求“三(1)班和三(2)班共有学生多少人”,那必须知道三(1)班的人数和三(2)班两个班的人数,然后运用加法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要求“三(1)班和三(2)班共有学生多少人”,先要知道三(1)班的人数和三(2)班的人数两个条件.
故答案为三(1)班的人数,三(2)班的人数.
点评:本题也可以知道一个班的人数,再知道两个班人数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求出两个班的总人数.
12. 3000 60 20 6 7 240
【分析】千米和米的进率是1000;时和分的进率是60;厘米和毫米的进率是10;千克和吨的进率是1000;厘米和分米的进率是10;分和秒的进率是60;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就除以单位间进率,据此解答。
【详解】3千米=3000米;1时=60分;2厘米=20毫米;
6000千克=6吨;70厘米=7分米;4分=240秒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时间单位、质量单位和长度单位的换算,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就除以单位间进率。
13.48;112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就用大数减小数即可;
求比80多32的数是多少,就用80+32算出得数即可.
解:80﹣32=48;
80+32=112.
故答案为48;11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的计算方法的运用.
14.√
【分析】地面上较近距离,可以用卷尺或测绳直接测得。测量较远距离时,先要通过这两点测定一条直线,然后沿着直线分段测量这两点间的距离。当没有测量工具或对测量结果要求不十分精确时,也可用步测或目测。
【详解】没有测量工具或对测量结果要求不十分精确时,也可以用步测或目测;
故答案为:√。
【点睛】考查了估测的两种方法:目测、步测,是基础题型,比较简单。
15.√
【分析】1千米=1000米,用1000米减去960米,即可求出960米比1千米少多少米。
【详解】1千米=1000米
1000米-960米=40米
则960米比1千米少40米。
故答案为:√。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1千米=960米。
16.×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可知计量手指甲约10天长的长度用“毫米”做单位,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手指甲约10天长1毫米;而原题的说法10天长1米,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7.×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和实际数据,以及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可知,计量一辆小汽车每小时大约行驶的路程以“千米”为单位,依此判断。
【详解】一辆小汽车在正常情况下,每小时大约行驶80千米。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选择。
18.×
19.80;1170;310;90;
【详解】计算万以内数的加法时,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计算万以内数的减法时,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个数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作十,与本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20.182;214;881;63
【分析】三位数减三位数时,应将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依此解答。
【详解】计算438-256时,十位上的数应向百位借1,此时为13-5,百位上的4应退1,此时为3-2。
计算392-178时,十位上的9应退1,此时为8-7,百位上直接用3-1。
计算940-59时,十位上的4应退1,并且应向百位借1,此时为13-5,百位上的9应退1,此时百位上的数为8,则差的百位上也为8。
计算105-42时,十位上的0不够减,应向百位借1,此时为10-4,百位上的1应退1,此时百位上为0,不写,即差的最高位上是6。
21.(1)450;(2)184
【分析】(1)425-150+175此题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2)112+8×9此题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详解】(1)425-150+175
=275+175
=450
(2)112+8×9
=112+72
=184
22.见详解
【分析】先利用加法求出比25毫米长20毫米的线段的长度,再画一个端点,让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线段端点,然后沿直尺边缘画直线即可,最后标另一个端点和长度。
【详解】25毫米+20毫米=45毫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的画法,注意画指定长度的线段时,要标出长度。
23.安全
【详解】4000千克=4吨
5+4=9(吨)
9<10
安全
24.279份
【分析】根据题意,三年级学生人数=一年级学生人数+二年级学生人数-239,据此解答。
【详解】243+275-239
=518-239
=279(份)
答:餐厅至少得给三年级的学生准备279份餐。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整数的加、减法意义解决问题,需准确理解题意。
25.还剩下258棵树没有浇
【详解】试题分析:先把男生和女生浇树的棵数相加,就是一共浇了多少棵树;再用总棵数减去一共浇的棵数,就是还有多少棵树没有浇.
解:94+148=242(棵);
500﹣242=258(棵);
答:还剩下258棵树没有浇.
点评:解决本题先求出一共浇的棵数,再用总棵数减去浇的棵数即可求解.
26.540筐
【详解】解:依题意得
350+670-480
= 1020-480
=540(筐)
答:水果店现在有桔子540筐.
27.738千米
【分析】用小红家到火车站的距离加上火车站到爷爷家的距离解答即可。
【详解】18+120×6
=18+720
=738(千米)
答:小红家到爷爷家一共有738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行程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8.170千克
【分析】先计算出两天卖出的大米的总重量,用加法计算,再将1吨化成1000千克,然后用1000千克减去这两天卖出的大米的总重量即可。
【详解】450+380=830(千克)
1吨=1000千克
1000-830=170(千克)
答:再卖出170千克大米就刚好卖出了1吨。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三位数与三位数的加法计算,以及吨与千克的换算,应熟练掌握。
29.60+8+3-1=90元.
由此可求得小林一共需要支付90元
【详解】将已知条件表示为下列算式:60+8+3-1=90元.
由此可求得小林一共需要支付90元.
答:小林一共需要支付90元.【分析】运用了简单的加减法.
30.578人
【分析】一年级人数=二年级人数+54人,两个年级总人数等于两个年级人数相加。
【详解】262+54+262
=316+262
=578(人)
答:两个年级一共有578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连加算式的实际应用。
31.201包
【详解】248﹣179+132,
=69+132,
=201(包);
答:这个粮店现有大米201包.
【点睛】用原来的包数减去卖去的包数,得到的差加上又运进的包数.
32.能
【分析】将京华小学人数与成才小学人数相加,总人数与电影院座位数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365+487=852(个)
852<900
答:两个学校的学生能坐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要熟练掌握。
33.见详解
【分析】根据每辆车都坐满的要求,分别算出租11辆出租车,或租6辆面包车和2辆出租车,或4辆面包车和5辆出租车,或租2辆面包车和8辆出租车的租车费用,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方案一:4×11=44(人)租11辆出租车;
租金:30×11=330(元)
方案二:6×6+4×2
=36+8
=44(人)
租6辆面包车和2辆出租车。
租金:40×6+30×2
=240+60
=300(元)
方案三:6×4+4×5
=24+20
=44(人)
租4辆面包车和5辆出租车。
租金:40×4+30×5
=160+150
=310(元)
方案四:6×2+4×8
=12+32
=44(人)
租2辆面包车和8辆出租车。
租金:40×2+30×8
=80+240
=320(元)
300<310<320<330
答:可以租11辆出租车,或租6辆面包车和2辆出租车,或租4辆面包车和5辆出租车,或租2辆面包车和8辆出租车,其中租6辆面包车和2辆出租车最省钱。
【点睛】此题属于租车最优方案问题,属于近年来热门考题,需要学生按照题目要求,认真写出所有可行性方案进行解答。
第3-4单元测试题(月考-提升卷)-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阶段练习(人教版): 这是一份第3-4单元测试题(月考-提升卷)-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阶段练习(人教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作图题,解答题,整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4单元测试题(月考-拓展卷)-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阶段练习(人教版): 这是一份第3-4单元测试题(月考-拓展卷)-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阶段练习(人教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4单元测试题(月考-基础卷)-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阶段练习(人教版): 这是一份第3-4单元测试题(月考-基础卷)-2023-2024学年一年级数学上册阶段练习(人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