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案
展开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豁然开朗、争斗、恋恋不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4.培养孩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品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传统玩具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及玩法,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
1.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培养孩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品质。
2.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及有关竹节人的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及玩法。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竹子可以做什么吗?(竹篮、竹席、竹棍、竹叶等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和竹子有关的,一起来看看竹子做成的玩具吧!(课件出示竹节人)认识吗?是什么?(板书课题:竹节人)指名读,注意“节”是翘舌音。齐读课题。
2.“竹节人”是怎样制成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了解一下这个有趣的玩具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和语调。
3.交流初步感知:通过读课文,你了解了竹节人哪些知识?解决预习中的问题。教师随即引导学生结合竹节人的图片或实物,了解竹节人是用竹子做成的,并适当板书“锯”、“截”、“穿”、“削”等制作方法和“玩”的动词。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回答补充板书。
4.过渡:同学们对竹节人很感兴趣,再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介绍竹节人制作的,要注意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
5.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再和小组同学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文章按照“名称—材料—制作方法—玩法—感受”的顺序介绍了竹节人。(板书:制作过程)
6.指导朗读:在了解了竹节人是如何制作的之后,请同学们找一找描写制作过程的句子,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朗读指导。课件出示句子:我们用毛笔杆制作竹节人,锯得腿有棱有角、身筒有骨有节。我们还在线嵌入两个黑眼睛,一个长鼻子,像一个生得可爱的小人。我们也爱美,便用红线把那一对并排的小脚丫拴在一起。学生齐读这些句子,教师随即指导。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竹节人制作的有趣和可爱之处,体会作者的情感。(板书:有趣)并通过语调的抑扬顿挫指导学生的朗读。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进行个性化朗读,提高朗读水平。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
1.自主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对竹节人的玩法进行了怎样的介绍?圈画相关语句。
2.小组交流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发现,并解决各自的问题。教师巡视并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竹节人玩法的介绍。
3.集体交流讨论:通过学生的朗读和教师的引导,进一步理解竹节人玩法的有趣之处。教师随即板书:乐趣无穷。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谈谈对竹节人这种传统玩具的看法和感受。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5.课堂小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竹节人是如何制作的,以及它的玩法和乐趣。这节课中,我们不仅学习了知识,还体会到了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和美好。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这些传统玩具,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传统玩具,写一篇短文,介绍它的制作方法、玩法以及你的感受。
3.阅读与竹子相关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进一步了解竹子的特点和竹文化的内涵。
七、教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朗读和思考,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和玩法,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我还注重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我还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直接导入,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细读文本,感受乐趣,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竹节人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竹节人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谈话,映入主题,明确任务,联系课文,紧扣主题,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竹节人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明目标,找法解内容,品读养人文,寻点搭支架,迁移练语言,拓展提思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