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上饶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上饶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称量氯化钠D.闻气味
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B.豆浆C.冰水D.糖水
3.下图所示的仪器中,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
A. 烧杯B. 试管
C. 燃烧匙D. 蒸发皿
4.由氧化镁和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4g,已知该混合物中含有氧元素1.8g,则另一种金属氧化物是( )
A.CuOB.Fe2O3C.Al2O3D.CaO
5.下面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镁在氧气中燃烧
B.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向一定量的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D.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6.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AB.BC.CD.D
7.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B.该物质中一定含C、H,可能含有O
C.反应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之和不一定等于生成物中氧元素质量之和
D.该物质只含C、H,没有O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构成物体的分子体积受热膨胀,遇冷缩小
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Al,非金属元素是氧
C.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火箭发动机
D.合金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属元素
9.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
A.分子的数目
B.原子的数目
C.分子的种类
D.物质的种类
10.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若消耗12g乙,则生成68g丙
C.反应前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D.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1.下列对“化学与生活、环境”的认识,科学的是( )
A.厨房燃气泄漏,迅速打开排气扇
B.加大燃煤发电,保障电力供应
C.催化处理尾气,减轻空气污染
D.防煤气中毒,煤炉上放一盆水
1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2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
B.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O2
C.CO、SO2、CO2均属于空气污染物
D.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 94%
13.大连物化所研究发现,利用催化剂在低温下可将甲烷转化为甲醇,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醇的化学式为 CH4O
B.图中表示的甲烷转化为甲醇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C.参与该反应中各反应物与各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是 1:1:1:1
D.生产一段时间,只需要增加反应物,催化剂不需要更换
14.下列除杂质的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15.根据分子的相关性质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煤油温度计内液面上升—分子体积变大
C.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子种类改变
D.放在太阳光下的水蒸发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二氧化碳对地球生命具有重要意义。某化学小组对二氧化碳展开如下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装置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装置_____(填装置序号)收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
17.请根据下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
(2)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较纯氧气的装置为________(填装置编号)。
(3)用B、C装置组合可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E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装置。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通入干燥氧气约10秒,引燃铁丝下端火柴杆,伸入塑料瓶内,并对准玻璃管口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课本中的实验相比,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操作更方便
②塑料瓶代替集气瓶,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
③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干燥和性质验证于一体,实验更优化
18.如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改进实验,用适量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原实验中集气瓶里的水。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代替原集气瓶里的水,其优点是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实验中可观察到铁丝燃烧的现象是 ___________ ,并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请写出该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19.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
(2)如果要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应选用上图中的哪些仪器来组装实验装置______(填仪器编号)。
(3)如果用(2)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来制取氧气,则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检验一瓶气体是不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
(4)如图H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用该装置不能完成的实验是_____(填序号)。
A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二氧化碳
B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气体从a端通入,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C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气体从a端通入,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
D在a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氧气从b端通入,测量气体的体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8分)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已知混合物的质量是49g,其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80%,加热到完全分解。可制得氧气的质量是____?
21.(8分)实验室有一瓶氢氧化钠固体,由于长时间放置已部分变质。某课外兴趣小组为测定该瓶粉末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他们称取20g固体样品放入锥形瓶,加水溶解配成100g溶液。将烧杯置于电子秤上,加入适量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1)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为_____克。
(2)计算出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要有计算过程)。
(3)经过分析讨论,同学们觉得实验中有些因素可能会对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稀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可能导致最终结果偏大
B 二氧化碳逸出带走部分水蒸气,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C 生成的二氧化碳溶解在反应后的溶液中一部分,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9分)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也有差异性。请回答相关问题:
(1)化石燃料燃烧气体产物中有CO2和SO2等物质,其中SO2是形成_______(填一污染名称)的主要物质。
(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可用于收集CO2的装置是_______(选填下图序号)。
(3)将收集满SO2的试管倒扣在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4)结合已知信息,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化石燃料燃烧的气体产物中有CO2(写出操作、试剂、现象、结论)。________
(5)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转变成燃料甲醇(CH3OH)的化学式。若生产64t甲醇,则可回收二氧化碳多少吨?_____
23.(10分)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用D收集氢气时,气体应从导管_____端(填m或n)进入。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最好选用发生装置_____(填序号);将D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并测定气体体积,应在_____端(填m或n)连接上一个量筒。
(3)某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放入装置A的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请回答:
①KMnO4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_____,a=_____、d=_____。
②实验结束是,乙同学发现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量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I,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X分解放出O2;
③[实验验证]
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错误;第二组同学取物质X又加入试管中,控制温度在_____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
④[拓展延伸]
实验发现,KClO3固体加热到400℃时,生成O2的速率还是很慢。如果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问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_____(填“是”或“否”),其理由是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A
2、D
3、A
4、C
5、B
6、B
7、B
8、B
9、B
10、B
11、C
12、C
13、B
14、D
15、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锥形瓶 酒精灯 A CaCO3+2HCl=CaCl2+H2O+CO2↑ C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17、试管 D H2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了黑色固体 ①②③
18、双氧水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让铁丝燃烧更持久 催化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3Fe + 2O2Fe3O4 2H2O22H2O+O2
19、酒精灯 ACDG 带火星的木条进集气瓶内,如果复燃,则证明为氧气 C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15.36g
21、(1)2.2(2)26.5%(3)AC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酸雨 ②或③ 试管中的气体逐渐减小,水最终充满整支试管 将燃烧后的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把剩余的气体在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化石燃料燃烧后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言之有理即可) 88t
23、长颈漏斗 n B m 2 1 I 250℃ 控制变量法 否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二氧化锰充当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A能量变化
B环境保护
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时吸热反应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工业“三废”处理达标后排放
C数字含义
D资源利用
Fe2+:一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SO3: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直接燃烧煤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混入氧气中的氮气
通过炽热的铜网
B
除去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通入氧气点燃
C
除去木炭粉中的氧化铜
在空气中灼烧
D
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
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反应时间/秒
0
10
20
20
40
总质量/克
310.0
309.6
308.6
307.8
307.8
气体
CO2
SO2
制剂
石灰石与盐酸
Na2SO3与70%硫酸
相似性
溶解性
能溶于水
易溶于水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二者都产生白色浑浊
差异性
与KMnO4溶液
不反应
气体被吸收,溶液逐渐褪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阳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通过对比实验可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达州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荆门市重点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对下图所做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