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四十七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四十七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钋广泛用于抗静电刷,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食品塑化剂事件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多种饮料、果冻和方便面等食品中被检测出含有塑化剂,塑化剂有毒,摄入过多可使人致癌。常用塑化剂的化学式为C24H38O4。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由多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B.少喝各种饮料,日常饮水以白开水为主
C.经常吃方便面等速食食品以适应我们快节奏的生活
D.该塑化剂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是
2.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质量很小
3.下列图标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B.C.D.
4.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3S:“3” 表示三个硫元素
B.CaCl2中 Ca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Mg+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D.CO2:“2” 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5.钋广泛用于抗静电刷。钋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B.质子数为84
C.核外电子数为84D.相对原子质量为209g
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玻璃棒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实验时反应前先通人一氧化碳再加热
C.测定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湿润pH试纸上,颜色变化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D.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
7.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
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C.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8.入冬以来首例 H7N9 禽流感病例发生在广东梅州,病情稳定。卫计委表示,高度重视冬春季节H7N9 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其治疗的有效药物达菲可用莽草酸(C7H10O5)制取。有关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莽草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7︰10︰5
B.莽草酸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C.莽草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每个莽草酸分子里含有 5 个氢分子
9.科学家最近研发出用铝镓合金制备氧气的新门艺,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相对原子质量为70,则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31B.39C.70D.101
10.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A.点燃甲烷气体前先检验其纯度B.用明矾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
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D.用磁铁分离Fe3O4和Fe的混合粉末
11.干冰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直接构成的。对于两者中的二氧化碳分子的比对结果,正确的是
A.分子运动速率相同B.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相同
C.化学性质相同D.分子之间的间隔相同
12.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把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一一区别开来的试剂是()
A.石蕊试液
B.硫酸铜溶液
C.二氧化碳
D.碳酸钠溶液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如图是微型实验常用的“W”型玻璃管,在a处体现了CO的_________性,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该微型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14.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写出①的仪器名称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填字母)。
(3)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A装置还可作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则需对A装置的改进是_____。
(5)F装置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瓶中液体是澄清石灰水,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15.请结合A、B、C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装置中任选a或b写出其名称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进行CO2性质实验时,观察到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C中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
16.用如图装置完成以下实验:
(1)探究燃烧条件:若B处盛放木炭。
Ⅰ.先在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B处加热,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Ⅱ.待B处冷却至室温,在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Ⅲ.在A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处变浑浊。
Ⅰ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Ⅱ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2)模拟工业炼铁:若B处盛放氧化铁粉末。在A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处下方用喷灯加热,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C处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尾气处理的方法为___________。若实验完毕后,熄灭酒精喷灯的同时停止通入CO,可能出现的后果是________。《自然》杂志刊载“绿色炼铁”技术:电解熔融的氧化铁得到铁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实验室里用加热氯酸钾(在催化剂MnO2存在下)的方法制取氧气。在大试管里加入4.9克的氯酸钾和0.5克二氧化锰,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试管里的残留固体完全冷却后,称的固体质量为4.44克。试求:
(1)制得的氧气是多少克?
(2)已经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18.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们取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取用12. 0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
请计算: (1) 表中的m的数值应为_____;
(2)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
(3)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多少?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0分)如图,取一根粗铜丝绕成螺旋状,将铁丝绒缠绕在弯曲的粗铜丝上,插入橡皮塞中。在U 形管中缓慢注入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液面距管口有2 ~ 3 cm 的距离。
(1)3-5分钟后可观察到_____,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仔细观察发现U型管的左侧液面高于右测液面,2小时后再观察左右液面恢复初始高度,试推测产生液面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
20.(12分)根据如图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相关问题:
(1)在_____℃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
(2)t2℃时若将7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
(3)将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他条件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_____(填“>”、“<”或“=”)乙。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2、B
3、B
4、D
5、D
6、B
7、C
8、C
9、A
10、A
11、C
12、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还原 CO2 + Ca(OH)2 =CaCO3↓+ H2O 节约药品
14、水槽 BC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a
15、锥形瓶或长颈漏斗 CaCO3+2HCl=CaCl2+H2O+CO2↑ CO2+Ca(OH)2=CaCO3↓+H2O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变红
16、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可燃物要达到着火点 红色固体变黑色 Ca(OH)2+CO2=CaCO3↓+H2O 在C装置后的导管上连接一个干瘪的气球(或在在C装置后的导管处点燃一只酒精灯) 高温的铁会被氧气继续氧化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0.96g;2.45g
18、(1)4.0;(2)83.3%;(3)4.4g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铁丝绒表面生成红色固体,溶液从右向左逐渐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Fe+CuSO4=FeSO4+Cu 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液面左高右低,温度恢复后压强降低液面恢复
20、t1 175g =
序号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剩余固体质量(g)
8.0
m
2.0
2.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第四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过程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化学九上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关于实验方法的归纳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解放大路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汽油是混合物,没有明确的化学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