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19633/0-170529110278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山西省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19633/0-170529110281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山西省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19633/0-170529110284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山西省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西省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浸没在水中比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
B.凡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催化剂都用于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
A.①单质、③氧化物B.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C.①单质、③化合物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3.晚会上有同学表演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将普通的手帕放在酒精与水的混合物中,浸透后取出点燃,手帕上火光熊熊,火灭后手帕完好无损,此手帕烧不着的直接原因是()
A.手帕的温度未达到它的着火点
B.酒精燃烧时会吸收热量
C.酒精浸过的手帕不是可燃物
D.酒精燃烧生成的CO2隔绝了空气
4.2019年10月1日,我国举行了盛大的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在仪式上7万只气球腾空而起,在上升过程中气球体积不断变大,原因是分子( )
A.间隔变大
B.不断运动
C.体积变大
D.数目增多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干冰
B.磁铁矿
C.矿泉水
D.大理石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过滤C.称量固体D.滴加液体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B.连接仪器
C.点燃酒精灯D.取用固体粉末
8.下列关于能源、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石油炼制可得到汽油、柴油、煤焦油等
B.氢气还不能作为燃料被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是其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
C.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元素
D.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也是丰富的
9.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如图所示的曲线错误的
A.B.C.D.
10.下列知识的归纳中,有错误的选项是
A.AB.BC.CD.D
11.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足量的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酒精B.蔗糖
C.食盐D.香油
12.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是
A.AB.BC.CD.D
13.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铁水B.石油C.可燃冰D.四氧化三铁
14.老师演示过滤实验时,过滤后所得水仍然浑浊,下列不属于出现该现象的原因的是 ( )
A.滤纸破损B.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D.装过滤后的水的烧杯不干净
15.要使某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一定可行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加溶质D.增大压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用此方法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有:①在试管中加入药品并固定好装置;②把导管移出水面;③点燃酒精灯加热,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④熄灭酒精灯;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下列排序正确的是_____。A.①⑤③②④ B.⑤①③②④ C.①⑤③④② D.⑤①③④②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_____。图F是某同学利用塑料瓶和其它用品设计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与B装置比较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_____。
17.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l)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4)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晾干了的小花,将小花的一半用水喷湿,全部放入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此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
(5)将(4)操作喷湿后有变化的纸花放在酒精灯上烘烤,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6)小明在查阅货料时发现镁条能在CO2中燃烧,他在装置D中进行实验,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这个实验使你对物质燃烧条件产生新的认识是_____。
18.下图为某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两组实验。
①实验I中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够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实验II中C试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③实验II中要验证Cu、Fe、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_____ (填字母序号)。
19.课本第152页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其中设计了如下实验:
你看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______;
如果不做实验(1),在实验(2)中也只放乒乓球小片或滤纸小片,“能”或“不能”得出你的结论?(在选项上打“√”)______
能( )不能(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8分)实验室新进一批块状大理石,某化学小组成员称取12.5 g该大理石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测定碳酸钙的含量,完全反应后,称得固体剩余物的质量为2.5 g,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__。
(2)计算12.5g该样品最多可以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__________。
21.(8分)茅岩莓茶是张家界市的名优土特产,含有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14种微量元素和含量较高的功能性成份黄酮。长期饮用莓茶能提高人体免疫能力。二氢杨梅素是莓茶中较为特殊的一种黄酮,其化学式为C15H12O8,试计算。
(1)二氢杨梅素中氢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160g二氢杨梅素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9分)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初中化学中许多实验也都用到了硫酸。
(1)下列实验中一般不会用到硫酸的是______(填序号)。
A制铅酸蓄电池 B鉴别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C实验室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D除去铁钉上的锈迹
(2)5%的稀硫酸pH比10%的稀硫酸pH _____(填大或小)。
(3)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两个实验:
实验一:证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是放热反应
甲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根据实验,甲同学认为:NaOH与硫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操作不正确且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不科学,操作不正确可能导致的后果是______,结论的依据不科学,应该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理由是:_______。乙同学改用稀硫酸溶液后,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到稀硫酸的过程中,若除了温度升高外还有________产生,则说明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若要除去变质的NaOH溶液中的杂质,除杂所用试剂是________。
实验二:通过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测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丙同学设计实验如下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稀硫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共用去了稀硫酸9.8g,则所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
(4)丁同学认为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中酚酞试液变成无色也可能是硫酸过量了,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其中验证硫酸是否过量的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滴加氯化钡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
B测定溶液pH,看pH是否小于7
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看溶液是否变色
D加入金属铁片,看是否产生气泡
23.(10分)镁铝合金强度大、密度小,合金表面易上色,常用作笔记本电脑的外壳。
Ⅰ.(1)形状大小相同的铝和镁,分别放入同样的盐酸溶液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两者都发生反应 B 镁比铝反应剧烈 C 铝不与盐酸溶液反应
(2)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而金属铝能与氢氧化钠、水共同作用生成易溶于水的钠盐(用化学式NaAlO2表示)和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Ⅱ.三位同学通过进行如下途径探究,来推算某铝镁合金(假设不含其它杂质)中铝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镁铝合金与氧气反应,测定参与反应的氧气体积。如图所示,称量一定量镁铝合金粉末,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参与反应的氧气体积与____相等。
方案二:铝镁合金与盐酸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装置如图所示。
(1)通过排水法测定所收集到的氢气体积,装置导管口a、b、c、d的连接顺序是:a→_____→_____→_____
(2)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烧瓶内还留有气体,对实验结果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方案三:铝镁合金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称取8g镁铝合金样品,把60g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三份依次加入样品中,反应过程如下图:
(1)实验中所加的氢氧化钠溶液应过量,其目的是______。
(2)从上图数据可知,该合金中镁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反思与拓展)利用铝镁合金中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和方案二装置,通过测定_____体积,也可得出合金中铝的质量。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C
2、B
3、A
4、A
5、A
6、A
7、D
8、B
9、C
10、B
11、D
12、D
13、A
14、C
15、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锥形瓶 AE(或AC) 2KMnO4KMnO4+MnO2+O2↑ B 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17、长颈漏斗 2KMnO4K2MnO4+MnO2+O2↑ 木条熄灭 喷湿的部分变红色,没有喷湿的部分不变色 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红色的部分变成紫色 H2O+CO2H2CO3 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18、酸的种类不同 Cu+2AgNO3=2Ag+Cu(NO3)2 CD
19、实验现象: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燃烧起来;实验结论: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是可燃物 不能( √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10 g 4.4g
21、(1)1:15;(2)64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C 大 液滴飞溅 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 气泡 氢氧化钙溶液 1.6% BD
23、C 2Al+2NaOH+2H2O=2NaAlO2+3H2↑ 量筒内水减少的体积 c b d 无 使镁铝合金中的铝完全反应 1:3 氢气
A
影响环境的物质
B
化学之最
①造成煤气中毒的气体―CO
②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SO2、NO2
③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CO2
①最清洁的燃料―天然气
②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金刚石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铁元素
C
物质的检验或鉴别
D
构成物质的粒子
①检验O2──用带火星的木条
②验满CO2──用燃着的木条
③鉴别CO、CO2──用澄清的石灰水
①铁—由原子构成
②二氧化碳—由分子构成
③氯化钠—由离子构成
A
B
C
D
测定空气中氧气
含量
比较MnO2和Fe2O3
的催化效果
收集氧气并测量
氧气的体积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
条件
实验I
实验II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西合浦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属于金属氧化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高平市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左玉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家装污染是多种疾病的致病源,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