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惠州市英华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19733/0-170529130283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惠州市英华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19733/0-170529130290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惠州市英华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19733/0-170529130292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惠州市英华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惠州市英华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已知,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下列做法不值得提倡的是
A.近距离出行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方式
B.露天焚烧树叶、秸秆
C.用风能、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燃煤
D.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
2.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所得固体为银和铁B.b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银、硝酸亚铁和硝酸锌
C.c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亚铁和硝酸锌D.d点所得固体为银、铁和锌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称量固体C.滴加液体D.过滤
4.化学在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化学知识分析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钛合金做人造骨
B.服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C.干冰做制冷剂
D.碳酸钡用于钡餐
5.吃钙片可以补钙, 这里的“钙”指的是( )
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
6.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7.已知:Cu2O+H2SO4=CuSO4+Cu+H2O。此变化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是
A.Cu
B.O
C.H
D.S
8.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 ( )
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9.钨是灯丝的常见材料,在元素周期表中,钨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钨原子的中子数是 74 个
B.钨是第六周期的元素
C.钨的最外层电子容易失去,所以熔点高
D.钨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83.8 克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过滤
C.检查气密性D.测定溶液的pH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为减少污染,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无污染的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反应中涉及到_____种氧化物;
(2)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
B 该反应中一氧化碳作还原剂
C 参加反应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
D 加入催化剂可提高产物质量
12.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
(2)图中 D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
(3)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填字母);
(4)图中A和C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13. (1)在下列物质中:
①洁净的空气 ②氧化铜 ③硬水 ④过氧化氢 ⑤液态氧 ⑥蒸馏水 ⑦汞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属于单质的是___。
(2)下列为A、B、C、D四种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四种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___(填序号,下同),请写出其离子符号__;容易得到电子的是___;
②其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其原因为___。
14.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大致_____78%_____21%_____0.94%,_____0.03%,其它气体和杂质的体积分数是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6分)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A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小气球先鼓再变瘪。其中“变鼓”的原因是______。
(2)B实验中,实验前后,烧杯中钠元素的质量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A、B两个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填序号)。
16.(6分)分类、类比和迁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的方法。
(1)化学实验改进或创新的目的主要是使实验变得更加“简化”(减少实验步骤)、“节约药品”或“环保”等。据此可将下列实验中的_____(填字母)归为一类,依据是_____。
(2)下图是氮元素的价态图。氮元素显示F、G点的+5价与氮原子的_____有关。显示不同或相同化合价的含氮元素的物质可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转化,G→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氮、磷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同一纵列,仿照A点氢化物写出磷元素显示此点化合价时形成氢化物的化学式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8分)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既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图甲),又能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图乙)。某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乙装置,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木炭与CuO反应所得的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若木炭与CuO的反应进行得不彻底,产物中还有氧化亚铜(Cu2O)。
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铜不与稀硫酸发生反应。
(做出猜想)红色固体的成分:①全部是Cu;②全部是(Cu2O);③_____。
若猜想①成立,请写出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实验探究)(1)取木炭、CuO两种黑色粉末适量均匀混合,然后将黑色粉末装入长柄V形玻璃管的直管内。
(2)按图乙连好实验装置,然后加热反应物2分钟后,黑色粉末出现红热现象,同时澄清的石灰水_____,此时停止加热。
(3)待玻璃管冷却后,提取里面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表所示的实验验证:
(反思与评价)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_(写一条即可)。
(拓展)由上述探究可知,反应生成了Cu2O。请写出木炭与CuO反应生成固体中只有Cu2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根据上述探究(3)的实验结果可知,2.88g红色固体中Cu2O的质量为_____。
18.(8分)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②仪器的名称:_____。若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A,则选择的依据是什么_____?写出用氯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
(3)CO2还可以用碳酸氢钠(NaHCO3)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下图为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出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
若用如下图装置按箭头所示的流向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请将集气瓶内的导管补画完整_____。
(5)取溶质质量分数为8.5%的过氧化氢溶液20g倒入烧杯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其完全分解,计算理论上共能产生氧气多少克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0分)实验室新进一批块状石灰石,小丽同学为探究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容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她将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放于烧杯中,将100g稀盐酸分2次加入(假设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过程和测定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分析下述实验过程和数据并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
(2)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20.(12分)有一矿山上的石灰石样品,其中只含杂质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且耐高温的固体).小琳和他的同学想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取一块石灰石样品,将其粉碎后,称出6g放入烧杯内(烧杯的质量为20g),然后加入50g足量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反应所需时间(t)和烧杯及其所盛物质的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回答:
(1)实验结束后,共放出 g二氧化碳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B
2、D
3、A
4、D
5、C
6、A
7、A
8、A
9、B
10、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3(三) BC
12、40.08 O2- CD CaO
13、答案:①③ 答案:②④⑥ 答案:②④⑥ 答案:⑤⑦ C Na+ AD AD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14、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0.03%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红磷燃烧,放热,瓶内气体温度升高,瓶内压强变大,大于外界大气压,气球鼓起 不变 A
16、A和C 实验A中减少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实验C减少五氧化二磷对空气的污染 最外层电子数 AgNO3+HCl=NHO3+AgCl↓ PH3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既有Cu也有Cu2O 变浑浊 ① ③ 节约药品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1.44g
18、长颈漏斗 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 BD 节约药品、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 0.8g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6.6(2)75%
20、(1)2.2;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83.3%.
硫在氧气中燃烧
铁锈蚀条件的探究
燃烧条件的探究
二氧化碳的性质
A
B
C
D
步骤
现象
结论
a.取2.88g红色固体装入试管中,滴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红色固体部分减少,溶液变为蓝色。
猜想_____错误。
b.滤出试管中残留的红色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2.08g
猜想_____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英华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高埗英华学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东方明珠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共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