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广东省茂名市九上化学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茂名市九上化学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发生了化学变化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使温室效应加剧,属于空气污染物
2.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引起贫血的主要原因是缺锌
B.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
C.是电池回收标志
D.用水喷淋燃着的酒精以降低着火点
3.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实验的常用方法之一.如图实验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
A.浓度B.温度
C.催化剂D.固体质量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干冰在空气中会产生大量的白烟
D.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5.新产品磨牙器能有效帮助去除牙齿表面的牙垢,磨牙器磨头采用50%橡胶与50%的金刚砂(主要成分为碳化硅)特制而成。已知碳化硅中碳元素显-4价,硅元素显+4价,则碳化硅的化学式为
A.SiCB.Si2C3C.Si3C2D.SiC2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配平化学方程式可以改变化学式中各组成元素右下角的数字
C.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是不能拆开的
D.化学方程式中的↓表示生成物是固体,所以在只要生成物是固体就必须标↓
7.下列描述与化学方程式表示一致的是( )
A.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C+O2CO
B.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2Fe+3CuSO4=3Cu+Fe2(SO4)3
C.镁带燃烧 Mg+O2MgO2
D.红磷燃烧 4P + 5O2 2P2O5
8.将质量相等,表面积相同的锌片和镁片分别加入到完全相同的两份稀盐酸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后两种金属都有剩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②表示的是锌与稀盐酸反应速率的变化
B.两种金属和稀盐酸反应最终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
C.镁和稀盐酸反应速率快是因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
D.刚开始时反应速率都变快是因为反应放热
9.在地壳所含的元素中,含量最丰富的是( )
A.硅B.氧C.钙D.铁
10.若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碱式碳酸铜,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②取少量碱式碳酸铜放入纸槽,再把纸槽缓慢放入试管;
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
④将试剂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A.②④③①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D.③②①④
11.下列记录的实验现象中,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A.氨水中滴加2滴酚酞试剂,溶液变蓝色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产生黑色固体
D.5mL酒精与5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mL
12.以下是我区在创卫活动中所作的工作,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补栽绿色苗木
B.清运街道垃极
C.喷药消毒杀菌
D.拆除违章建筑
13.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
A.NH4NO3B.KNO3C.K2SO4D.NaNO3
14.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B.镁条在盐酸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壁发热
C.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有大量白色气体生成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
15.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柠檬汁(2.0-3.0)B.番茄汁(4.0-4.4)
C.牛奶(6.3-6.6)D.鸡蛋清(7.6-8.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结合下图仪器,完成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
(2)量取5mL水需要选择的仪器是_____(填序号,下同)。
(3)在过滤时,除用到③④⑤⑦,还需要用到图中的一种仪器是_____。
17.根据下图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不选择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E或__。
(4)主要的实验步骤有:①加热②装药品并固定试管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停止加热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用序号表示)
18.我国是一个钢铁大国,钢铁产量为世界第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铁麦片中含微量铁粉,食用后可与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反应转化成可被人体吸收的亚铁离子,亚铁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图一实验模拟炼铁。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处红棕色固体全部变为黑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检验A处产物是否只有铁
①初步检验:用物理方法证明A处产物有铁,操作及现象为_____________。
②进一步验证:取A处的产物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发现只有部分变红。写出生成红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说明 A处产物只有部分是铁。
(4)工业生产中,若用490万吨含氧化铁60%的赤铁矿炼铁,得到含杂质4%的生铁。计算:
③赤铁矿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万吨。
④得到含杂质4%的生铁质量为_____________万吨(结果精确到0.1)。
(5)改进模拟炼铁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气体及黑色粉末成分(如图二)。当某纯净气体通过C装置发生化学反应时,观察到B、C处现象如下:
⑤若B处石蕊试液不变色,C处无明显实验现象,则C处的黑色粉末是_____________。
⑥若B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C处固体减少,则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6)通过学习知道,铁与_____________同时接触易生锈。请你写出防止车船表面锈蚀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___。
19.为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前需将金属丝打磨,目的是_____。
(2)甲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
(3)通过甲、乙实验探究,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
(4)若采用丙实验方案也可得出相同结论,则金属C是_____,A溶液与B溶液分别是_____和_____。
(5)如果只用两种金属丝和一种溶液,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则所需要的金属和溶液分别是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8分)某校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小组为探究鸡蛋壳的成份中含有多少碳酸钙,称取10g的鸡蛋壳,用足量的稀盐酸与之充分反应后,得到一种无色气体,最后所得气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待反应结束时,共产生什么气体(写化学式)多少克?
(2)试计算10g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1.(8分)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对人体皮肤和牙龈健康有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请阅读信息后回答:
(1)维生素C中氢、氧元素质量比是 ;
(2)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9分)用如图装置在相应条件下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一、探究燃烧条件(B中盛木炭粉)
①由A处通N2一段时间后,加热B,B、C无明显变化。
②待B冷却至室温,由A处通入O2一段时间,B、C无明显变化。
③由A处继续通入O2,加热B,木炭粉燃烧,C中溶液变浑浊。
结论:由①、③可知燃烧需要 ;由②、③可知燃烧需要
结论:由①、③可知燃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②、 ③可知燃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炼铁原理( B中盛氧化铁粉末)
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一-氧化碳反应,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请按要求填空:
(1) B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CO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CO气体作为反应物
②实验开始时,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③停止加热后防止C中的溶液倒吸人B中
(3)为了回收利用一氧化碳,需除去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D处可连接下列装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最为合理。
实验三、探究蔗糖的组成(B中盛蔗糖)
[查找资料]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可产生葡萄糖( C6H12O6),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
[做出猜想]蔗糖的组成可能含有碳、氢元素或碳、氢、氧三种元素,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小组同学将实验一图C装置进行了一些改动, 用来探究蔗糖的组成。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再点燃酒精灯给玻璃管加强热。
(1)观察到干冷的小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蔗糖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观察到硬质玻璃管残留有黑色固体,经证明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拓展交流] (1)实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兴趣小组用定量方法准确测量出17.1g蔗糖与足量氧气反应后生成26.4g-二氧化碳及9.9g水,则蔗糖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据此可推测蔗糖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 C6H5NO2
B C8H18O6
C C12H22O11
23.(10分)铁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
(一)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1如图1为某小儿硫酸亚铁糖浆。适当服用该糖浆可治疗_____(选填序号)。
A佝偻病
B侏儒症
C贫血症
2食品保鲜“双吸剂”含铁粉、食盐等,如图2为其原理探究实验: 滴入食盐水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铁粉上出现红色固体,气球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
(二)铁及其化合物的实验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工业炼铁的原理,并探究CO与Fe2O3反应后的产物。
[查阅资料]:
草酸(H2C2O4) 固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会产生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②Na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浓硫酸是一种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既能吸收二氧化碳也能吸水。于是他设计了如图3的实验装置,结合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装置C作用是______;
2从实验操作程序和实验安全看,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先加热_______(填A或D)处。
3该装置设计有一个明显缺陷,你认为是_______。
4将Fe粉溶于稀H2SO4,用点燃法检验生成的H2前必须_____。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Fe(OH)2沉淀,随后沉淀变为灰绿色。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的原因之一是部分Fe(OH)2接触空气生成Fe(O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生成的Fe(OH)3分解为Fe2O3。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灰绿色固体,其组成为2FeSO4·2Fe(OH)2·Fe2O3[相对分子质量为644]。
(三)灰绿色固体的热分解实验
兴趣小组称取此固体6.44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查阅资料]①Fe(OH)2在150℃~200℃时完全分解为FeO;
②FeSO4在450℃~ 500℃时完全分解为Fe2O3,
1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N2,加热结束后仍通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________。
2控制温度在不同的范围对A中样品加热。测得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B装置中浓硫酸只能吸收SO3和H2O,当加热到t1℃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______。
①图中E点对应的m1=_____。
②图中F点对应物质中Fe2O3的质量为___g。
③科研人员将F点所得剩余固体隔绝空气,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1400℃,已知加热过程中发生反应,且反应前后固体总质量不变,得到纯净的化合物。请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A
2、B
3、B
4、D
5、A
6、A
7、D
8、C
9、B
10、A
11、A
12、C
13、B
14、B
15、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酒精灯 ②⑥ ⑥
17、酒精灯 B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够和水反应 C ③②①④⑥⑤
18、Fe1+ 用磁铁吸引A处产物,能被吸引 194 114.4 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 氧气和水 在车船表面喷涂油漆
19、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 Cu+2AgNO3=2Ag+Cu(NO3)2 铁丝的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Fe>Cu>Ag Cu 硫酸亚铁溶液 硝酸银溶液 铁丝、银丝和硫酸铜溶液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CO2;2.2;50%
21、(1)1:12 (2)40.9%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 ①②③ c 质量守恒定律 内壁有水珠出现 排尽空气,防止对氢元素、氧元素的探究产生影响 72:11 C
23、c 变小 加快铁的生锈 除去水蒸气 A 没有尾气回收装置 验纯 使产生的气体全部排出并吸收 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6.08 3.20 Fe3O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我国古代某些画家、书法家用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下图所示实验的操作中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茂名市名校九上化学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