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那龙镇那龙学校化学九上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19852/0-170529154118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广东省那龙镇那龙学校化学九上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19852/0-17052915412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广东省那龙镇那龙学校化学九上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19852/0-170529154127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广东省那龙镇那龙学校化学九上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那龙镇那龙学校化学九上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氢气是理想能源的依据之一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除油污B.高粱酿成酒C.海水晒成盐D.木材制桌椅
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阳离子一定带正电荷,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3.腐烂的蔬菜不能吃,主要是因为产生了有毒且致癌的NaNO2。NaNO2中N的化合价为
A.+2B.+3C.+4D.+5
4.厨房里的调味品食盐的化学式是NaCl,该化合物中含有Na+微粒。已知Na为1l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a+是一种单质
B.1个Na+,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
C.1个Na+中含有11个质子
D.1个Na+,中含有11个电子
5.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下列对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是()
A.曾青得铁化为铜(古代湿法炼铜原理)B.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用铝合金制作高层建筑的门窗框架D.古代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
6.以下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从示意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发生改变
C.反应前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
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7.学好化学,必须要熟悉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下图中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则下列各图示表示化合物的是
A.B.C.D.
8.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
A.加大对核能的利用B.在田野里焚烧秸秆
C.用水后,随手关闭水龙头D.推广使用以电池提供动力的客车
9.氢气是理想能源的依据之一是( )
A.氢气便于贮存和运输B.氢气资源丰富
C.氢气燃烧产物不污染空气D.获得氢气成本低
10.为防止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某些场所常贴有下列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
A.B.C.D.
11.有X、Y、Z三种金属,只有Y在加热情况下也不与氧气反应,把X放入ZCl3溶液中,X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生成,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YXZB.XZYC.YZXD.ZXY
1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甲烷、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均发出淡蓝色火焰
C.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D.将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的纸花烘干后放入盛有干燥CO2的集气瓶中,纸花变红
13.逻辑推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B.酸在水溶液里一定电离出氢离子,则电离出氢离子的一定是酸
C.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14.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点燃气体,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则气体中一定含H2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都不改变,则分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改变
C.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15.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烤炭火时,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CO中毒
B.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的化学性质活泼
C.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CO2、SO2和NO排放所致
D.木炭与石墨都能与CuO反应,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相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利用下图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 为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 式为___________,若用 D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检验气 体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
(3)实验室用 KMnO4粉末制取 O2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 装置中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放棉花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选择的发 生装置为___________填字母)。用装置 F 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_____________ 的 物理性质;用装置 E 而不用装置 D 收集甲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1)实验1中,推入H2O2溶液前,燃烧匙和水中的白磷均不燃烧,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其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________;打开弹簧夹,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其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
18.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1)装置l中,将Y形导管平放于桌面上,通入CO2后,观察到a管中试纸_____。通过a、b两管中的实验现象说明CO2的性质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装置II中,将Y形管固定在铁架台上,a管在上方,b管在下方,缓缓通入CO2后,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可说明CO2具有①所验证的性质外,还说明CO2的_____。
19.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实施和评价。
(1)探究稀H2SO4与NaOH溶液的反应。
当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确定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探究上述稀H2SO4与NaOH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
①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H2SO4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BaCl2、紫色石蕊溶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
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方案一、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下列药品或方法也能确定稀H2SO4过量的有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加入碳酸钠 B加入锌粒 C加入氢氧化镁 D测定溶液pH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8分)碳酸氢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化学式是NH4HCO3,计算:
(1)氮、氢、碳、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
(2)200g 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 (精确到0.1g)。
21.(8分)已知:Fe2O3+3CO2Fe+3CO2。工业上用含氧化铁48吨的赤铁矿为原料炼铁,得到含杂质4%的生铁,据此填写下列以下关系链中有关物质的质量,并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纯铁质量和生铁的质量___________。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9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某同学利用如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1)挤压胶头滴管后,单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点燃系在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立即将细铁丝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管中,并塞紧塞子,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气体的制取及性质的验证实验。
①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当产生的氧气通入到D中时,D中的白磷始终没有燃烧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
②在方框中画出F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的收集装置图。(画出集气瓶和导管)________。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密度最小的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③F装置中石灰石样品质量为12.5克,经测定,进入到F瓶中的稀盐酸质量(足量)为100克。充分反应后(杂质不参加反应)称量,剩余固液混合物总质量为108.1g。请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
23.(10分)水是生命之源,
(1)某兴趣小姐在实验室模拟水厂将浑浊的东江水净化,其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②操作2是活性炭吸附,此操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③取少量的液体D于试管中,滴入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的浮渣产生,说明此液体为_____________(填“软水”或“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软化硬水。
(2)水分解可获得氢气和氧气。
①下图中,试管1产生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组成的。
②我国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 实现了在光照下分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B
2、B
3、B
4、C
5、C
6、D
7、A
8、B
9、C
10、D
11、B
12、B
13、C
14、D
15、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长颈漏斗 A 或 C CaCO3+2HCl=CaCl2+H2O+CO2↑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固体粉末也对) B 难溶于水 甲烷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17、温度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白磷未与氧气接触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 支持燃烧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8、变红 密度比空气大
19、红色 2NaOH+H2SO4=Na2SO4 +2H2O 方案二 方案一错误的原因是溶液中有生成的硫酸钠,加入氯化钡溶液同样产生白色沉淀 ABCD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14:5:12:48;35.4g
21、纯铁:33.6吨 生铁:35吨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2H2O22H2O+O2↑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Fe+2O2Fe3O4 B 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Zn+H2SO4=ZnSO4+H2↑ 80%
23、吸附水中的小颗粒,加速沉降 过滤 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硬水 煮沸 H2 氢元素和氧元素 2H2O 2H2↑+ O2 ↑
内容
(实验1)研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2)研究氧气性质
Ⅰ
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分别在燃烧匙和烧杯中导管口放置一小块白磷,塞紧瓶塞。
烧杯中盛有澄清石灰水,燃烧匙中放入木炭,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Ⅱ
推入适量H2O2溶液
推入适量H2O2溶液
实验一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样,滴入适量的B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稀H2SO4过量
方案二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稀H2SO4过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贵州省兴仁市回龙镇回龙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粗盐提纯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19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