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第1课时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现实问题和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简便运算的过程。
2.能解答有关小数乘法的简单问题,能应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简便运算。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解答有关小数乘法的简单问题,能应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简便运算。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
1.师生谈话导入,由超市购物付钱的特点引出本课要研究的内容。
由学生熟知的超市购物付钱的特点导入本课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师:同学们,我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历,在付款时你遇到过哪些情况?
学生可能会说:
●付给款台整钱,找给我好多零钱。
●找钱时不找分。
●付款时钱不够了。
……
2.让学生读文字并认真观察示意图,了解李阿姨计划买的食品、价格和要解决的问题。
了解、交流图中的数学信息,为下面解决问题做准备。
师:李阿姨也去超市了,她会遇到什么情况,又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多媒体出示文字和图。
师:请大家认真读文字,并观察情境图,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生1:图中有三种食品:面粉、牛肉、鱼。
生2:1袋面粉42元;1千克牛肉46.4元;1千克鱼23.6元。
生3:李阿姨计划买一袋面粉、2千克牛肉、2千克鱼。
生4:李阿姨带了200元钱,让我们帮她算一算,够不够。
二、自主学习
1.提出“买这几样食品带200元钱够不够”的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给学生提供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解决问题的空间,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让学生在尝试、计算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师:李阿姨要买这三种食品,带了200元钱够不够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你们能自己解答吗?试一试吧。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
2.全班交流。要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算法的机会。聪聪的算法如果出现,教师应给予表扬,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计算;如果没有出现,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进行比较、总结。
满足学生表达的愿望,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与灵活性。为了解小数混合运算顺序创造课程资源。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计算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交流不同方法,教师板书。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1)分步计算。先算出买牛肉和鱼各用多少钱,再求一共花多少钱。
46.4×2=92.8(元)
23.6×2=47.2(元)
42+92.8+47.2=182(元)
200元>182元,所以李阿姨带的钱够。
(2)因为牛肉和鱼都是2千克,所以,列一个算式,先算出牛肉和鱼各2千克一共花多少钱。
(46.4+23.6)×2
=70×2
=140(元)
42+140=182(元)
200元>182元,所以李阿姨带的钱够。
(3)直接列一个综合算式。
(46.4+23.6)×2+42
=70×2+42
=182(元)
200元>182元,所以李阿姨带的钱够。
第2种方法如果没有出现,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第(3)种方法如果出现,给予表扬。
3.讨论综合算式的实际意义和运算顺序。然后比较综合算式和分步算式,说一说符合什么运算定律,使学生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运算。
结合学生计算的方法进行问题讨论,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理解并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意义和方法。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李阿姨的问题,都不错。现在,请用第(2)种方法的同学说一说每一步计算求的是什么?
生:括号里46.4+23.6是买1千克牛肉和1千克鱼一共多少钱,再乘2,就是各买2千克一共多少钱。
师:谁来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牛肉和鱼都是买了2千克,先算出1千克牛肉和1千克鱼多少钱,再乘2,计算比较简单。另外,一千克牛肉46.4元,一千克鱼23.6元,加起来正好70元,所以计算就更简单了。
师:很好!根据问题中的具体情况,采取简便的计算方法。那列式时为什么把46.4+23.6括起来?
生:因为要先算出1千克牛肉和1千克鱼多少钱,才能算出2千克多少钱,先算加法,所以要加括号。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式,在计算2千克牛肉和2千克鱼一共多少钱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方法,为了比较起来更直观,我们能不能把第一种方法也写成综合算式?
生:能,46.4×2+23.6×2=140(元)
师:请比较两个综合算式,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 46.4×2+23.6×2=(46.4+23.6)×2
师:谁知道这里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生:乘法分配律。
师:对!在小数计算中,根据题中小数的特点,也可以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运算。谁能说一说,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指名回答。
三、简便运算
1.试一试,鼓励学生自己试着用简便方法计算,并激励“看谁的方法更简便”。
给学生提供自主尝试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简便运算的机会。
师:我们知道了整数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运算。下面来做试一试的题,看谁的方法更简便。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试做,教师巡视,关注学生是否运用了简便方法。
2.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计算方法的机会。
交流自主学习的成果,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进一步熟练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单运算的技能。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学生可能会说。
● 4×0.5×0.25×2
=(4×0.25) ×(0.5×2)
=1×1
=1
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 1.25×25.5×8
=1.25×8×25.5
=10×25.5
=255
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 7.08×2.7+7.08×7.3
=7.08×(2.7+7.3)
=7.08×10
=70.8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 3.5×24+1.5×24
=(3.5+1.5)×24
=5×24
=120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弄清题中的信息和问题,再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说一说计算一年便宜多少钱是怎样算。让学生按一年365天计算一下。
以不同形式出现的生活中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现实问题中的价值。
师:下面看练一练第1题,请同学们认真读题中的文字和情境图,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
生1:整月订奶,每天2袋,一个月55.8元,零买每袋0.95元。
生2:丽丽家每天需要2袋,问题是:整月订奶比零买一个月便宜多少钱?一年便宜多少钱?
生3:一个月按30天算。
学生算完后,全班交流。可让学生算一算,一年按365天算,整月订比零买一年便宜多少钱。答案:
0.95×2×365-55.8×12
=693.5-669.6
=23.9(元)
2.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了解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再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给学生提供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空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观察第2题的情境图,并读题,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
生1: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乘出租车去姥姥家。
生2:3千米以内8元,超过3千米每千米1.5元,小明家到姥姥家是9千米。
生3:问题是,下车时应付费多少元?
师:小明和妈妈下车时应付费多少元呢?请同学们帮他们算一算吧。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算完后全班交流。
3.练一练第3题。先让学生理解“定价24.5元(含4张照片)”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加印50张等,再自己解答问题。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第3题,你知道“定价24.5元(含4张照片)”是什么意思吗?
生:照合影照的24.5元里面已经包括了4张合影照片。
师:为什么要加印50张呢?
生:这个班全班师生需要54张照片,24.5元里面已经包括了4张照片,54-4=50(张)。
师:那这个班拍合影照片一共要付多少钱呢?同学们试着算一算吧!
学生算完后,全班交流。
4.练一练第4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与同伴交流。对第4小题用简便算法的同学给予表扬。
小数混合运算的基本练习,考查学生能否灵活进行混合运算。
师:第4题都是小数混合运算式题,自己试着算一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交流计算结果时,注意检查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以及第4小题是否运用了简便算法。
五、模拟购物游戏
1.让学生读题,先了解问题的背景及表格中的数据,再算一算,对应某一个千克数的价钱对不对。
利用模拟购物的情境进行计算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检查表中的总价,是为了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态度。
师:这节课我们解决了李阿姨购物问题,还学会了小数的简便运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模拟购物活动,看谁能利用给出的数据,很快算出需要的钱数。请同学们认真读题中的文字和统计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1:王丽是一个卖大米的专业户,她制作了一个特殊的价格表,不用计算器,很快就能口算出顾客买米应付的钱数。
生2:每千克大米4.5元。
生3:表格中告诉我们1千克至4千克大米的价钱。
师:请同学们用计算器算一算表格中的总价对不对。
学生检验。
2.提出售货员的问题,让学生认真观察表格,发现其中的妙处。使学生了解:根据表中给出的1千克、2千克、3千克、4千克的价钱,可以口算出买任意千克大米的钱数。
了解售货员的算法,解决教师的问题,为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运算的方法,提高活动的效果。
师:不用计算器,王丽很快就能口算出顾客买米应付的钱数,玄机就在这张表格中,你能看出这张表格的妙处吗?
生1:如果想买5千克大米,只要把4千克和1千克的价钱加起来就可以了。
生2:如果想买10千克大米,就可以用1千克的价钱乘10,就是45元。
……
师:现在,老师想买13千克大米,请同学算一算需要多少钱,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生:10千克大米45元,3千克大米13.5元,45+13.5=58.5(元),所以13千克大米需要58.5元。
3.鼓励学生同桌两人做模拟购买大米的游戏。
在掌握了表格的妙处后,要求同桌做游戏,更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师:很好!下面同桌两人为一组做模拟购买大米的游戏。
小学冀教版列方程解决问题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冀教版列方程解决问题第1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发,尝试,应用,体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学具,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数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五年级上册积的近似数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预习反馈,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拓展提升,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