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四年级下册2 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名
《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土壤的主要成分之后,继续研究不同类型土壤的特点。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三个主要活动。活动1“比较不同类型的土壤”目的是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特点。活动2“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能力”旨在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类型土壤的渗水能力不同。活动3“观察豆苗在三种不同土壤中的生长状况”目的是通过实验、观察、比较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豆苗、月季等植物适合在哪种类型的土壤中生长。应用与拓展“调查适合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的植物”和“了解黏质土的用途”,目的是通过调查、阅读等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合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及黏质土的用途。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乐于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探究不同类型土壤特点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能以事实为依据,调整自己的观点,能与同学分工合作、进行探究学习的科学态度。本课重点是认识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的不同特点。
学情分析
一般情况下,沙质土颗粒较大,透气性较好,渗水性强,利于作物根系发育,土壤养分释放容易,保水和供水能力较差,容易发生干旱。黏质土性能相反,细粒物质较多,土壤透气性和渗水性较差,供水性好,作物根系不易伸展,土壤养分保持能力强而释放缓慢。壤土颗粒粗细适中,孔隙比例协调,土壤透气性和渗水性良好,保水保肥性较强,适宜作物生长,肥力较强。不同的植物适合生长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中,比如,花生、虞美人等植物适合在沙质土里生长,水稻、荷花等植物适合在黏质土里生长,而大多数植物则适合在壤土里生长。学生在前一课已经认识了土壤的主要成分,这为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核心教学
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1)了解什么是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2)知道这三者的特点、不同点。
(3)能根据特点作出区分。能举例说出不同植物适合在不同土壤中生长。
2.学习分析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土壤的主要成分之后,继续研究不同类型土壤的特点。本课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设计了三个主要活动。活动1“比较不同类型的土壤”目的是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特点。活动2“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能力”旨在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类型土壤的渗水能力不同。活动3“观察豆苗在三种不同土壤中的生长状况”目的是通过实验、观察、比较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豆苗、月季等植物适合在哪种类型的土壤中生长。应用与拓展“调查适合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的植物”和“了解黏质土的用途”,目的是通过调查、阅读等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合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及黏质土的用途。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乐于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探究不同类型土壤特点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能以事实为依据,调整自己的观点,能与同学分工合作、进行探究学习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知道三者的特点、生长环境。
教学难点
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与同学分享。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法、提问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放大镜、剪刀、塑料瓶、棉线、纱布、烧杯、铁架台、水、沙质土、黏质土、壤土、豆苗、月季、花盆、记录表、课件等。
学生准备:科学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生活中,我们常看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壤,比如:陶艺用土是“黏黏的”,沙画用土是“细细的”...
问:那么不同类型的土壤都有什么特征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不同类型的土壤都有些什么特征吧!
二、探究
活动一:比较不同类型的土壤
根据土壤颗粒的大小,科学家将土壤分为沙砾、沙、粉砂和黏土。根据含沙和黏土的多少,又将土壤分类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吧!1、观察方法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用什么方法观察这三种土壤吗?生:用眼睛看,用鼻子闻...
师:除了这些呢?如果遇到很细小的、不容易观察到的,我们应该怎么观察呢?
生:用放大镜观察
师:今天,我们先就来研究一下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通过完成以上的探究工作,我们可以发现:
土壤颗粒最细的是( ),最容易成团的土壤是( )。
活动二: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能力
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都有一定的渗水能力,通过实验进行比较并记录。
1、方法
(1)准备三个同样的塑料瓶,剪下瓶底。
(2)用棉线将纱布固定在瓶口处,确保牢固。
(3)在制作好的容器中放入同样多的土,倒入同样多的水,并将烧杯防止在瓶口下收集渗出的水。注意: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从高到低依次是:( )、( )、()
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在渗水性、肥力和透气性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适合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
活动三:观察豆苗.在三种不同土壤中的生长状况
挑选生长状况一直的豆苗.,将豆苗分别针织在等量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中。(提示:除了土壤不同,要保持其他条件完全一致—-对照.试验)
观察并记录豆苗的生长状况,看看豆苗在那种土壤中长得好。思考:试着将月季分别种在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中,在保持其他条件(如光照时间、环境温度、浇水量等)完全一致的情况下,月季在几种土壤中的生长状况有如何呢?
三、应用于拓展
(一)调查适合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的植物
(1)沙质土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利于根系生长。且沙土地昼夜温差较大,利于西瓜积累糖分。
(2)壤土通气透水,保水保湿性能好,耐旱耐涝,适于大多数植物的生长
(二)了解黏质土的用途
黏质土含沙粒很少,质地黏重,土壤透气性差,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较为缺乏,不利于植物的根向深处生长,因此大多数植物都不适合在这种土壤中生长。但是,黏质土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在工业、模型制造和艺术领域具有较多的应用。
三、训练
1.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中,土壤颗粒最细的是( )
2.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中,最容易成团的土壤是( )
3.根据土壤颗粒的大小,科学家将土壤分为( )、( )、( )和(
4.根据含沙和黏土的多少,又将土壤分为( )、( )和( )
5.土壤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的家。( )
6.有的土壤能生长植物,有的土壤不能生长植物。( )
7.沙质土土壤(),透气性(),利于(.)生长。且沙土地昼夜温差较大,利于西瓜积累()。
8.壤土通气透(),保水保湿性能((),耐()耐(),适于大多数植物的生长。
9.黏质土含沙粒(),质地(),土壤透气性(),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较为(),不利于植物的().向深处生长,因此大多数植物都不适合在这种土壤中生长。
板书设计
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土壤颗粒的大小->沙砾、沙、粉砂和黏土
课后作业
课后习题中选取。
教学反思
亮点: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2.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3.课的结构清晰。准备部分、基本部分与整理部分的衔接科学、过渡自然。4.教学内容丰富,联系实际,拓展恰当。
不足之处:1.课堂细节讲解不够。2.对学生的带动性不够。3.整个课堂的气氛不是很活跃,学生的兴奋度还不高,上课有点放不开。
课堂教学建议:1.用好主题图展开学习活动。2.引导学生对“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进行概括总结。3.以“问题”引导学生整理总结。
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四年级下册2 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四年级下册<a href="/kx/tb_c400966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2 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教案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人版 (2017)2 树与草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冀人版 (2017)<a href="/kx/tb_c400070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2 树与草教案设计</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学习,小结与实践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四年级下册15 生态建筑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四年级下册15 生态建筑优秀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探究与发现,应用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