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同步练习卷--第二单元综合练习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23536/0-170532306853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本单元综合和测试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本单元综合和测试复习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稀有气体B.二氧化硫C.二氧化氮D.细颗粒物
2.在下列变化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B.氢气+氧气水
C.氧化汞汞+氧气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的速率 B.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C.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发生改变
4.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几个主要步骤:①加热;②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⑥将导管移出水槽;⑦集气瓶盛满水倒扣在水槽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⑦①⑤④⑥B.③②⑦①⑤⑥④
C.②③①⑦⑤④⑥D.③②①⑦⑤⑥④
5.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A.硫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6.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方法是
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人入集气瓶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D.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
7.如图所示,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8.如图,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D.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9.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10.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矿泉水、氧气 B.冰水共存物、清新的空气
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剩余物、二氧化碳 D.盐酸、可口可乐
11.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航天员在太空中呼吸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则“人造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A.氮气浓度 B.一氧化碳浓度 C.二氧化氮浓度 D.二氧化硫浓度
13.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容器内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B.蜡烛熄灭后容器内的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氧气
C.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6%时,蜡烛熄灭
D.该方法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三、填空与简答
15.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含有多种气体,其中 常被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以防腐;工业上一般采用 的方法制取氧气。
16.如图是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细铁丝在氧气中能燃烧,而在空气中很难燃烧是因为 ;
(2)此实验有一明显不足,改进方案是 (答一点即可) 。
(3)某生在做此实验时,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底部,没有见到铁丝燃烧,分析他未成功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17.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图1中红磷燃烧前,活塞位于a处,红磷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活塞a约停在刻度 (填数字)处.
(2)图1相对于图2的优点是 (写一点).
(3)上述实验中的红磷不能用硫代替的原因是 .
18.某化学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取氧气。
(1)A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2)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长颈漏斗下端浸没在液面以下的原因是什么?
(3)若用B装置收集氧气,请将B装置中的导管补画完整 。
19.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注明(3)的基本反应类型。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2)白色晶体与黑色粉末混合加热制氧气: 。
(3)实验室用一种无色液体制取氧气: ;反应类型 。
20.分析下列做法对实验产生的影响(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若红磷的用量不足,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 ,用二氧化锰和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所用二氧化锰的量偏少,所制得的氧气的质量 ; 量取30mL水的体积时,若仰视量筒读数,量取的水体积 。
21.用如图1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2和图3分别是红磷和木炭燃烧过程中集气瓶内气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装置气密性良好,P0表示集气瓶内起始压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变大的原因是
。
(2)由图2可知,红磷熄灭后,最终装置内的气压比起始气压小,请说明原因
。
(3)根据图2和图3中压强的变化,分析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 。
2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什么?
(2)写出铁丝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3)如果实验中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燃烧现象,原因可能是什么?(任写一条)
有两个集气瓶,分别充满氧气、二氧化碳,试用最简单的方法加以鉴别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四、实验题
2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用C装置收集完氧气后,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瓶口、瓶底均不复燃。原因可能是(写1条)?
25.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 ;收集氧气时,使用(选填装置序号) 所示的方法收集到的气体比较干燥。此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
。
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时,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其原因是
;收集好气体,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酒精和泉水
通过用闻气味的方法
B
鉴别木炭粉末和铜粉末
使用观察颜色的方法
C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
D
鉴别氮气和空气
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在盛有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C.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
参考答案:
1.A2.B3.D4.B5.B 6.A7.D8.B9.D10.B 11.A12.A13.C14.C
15.氮气/N2 分离液态空气
16.(1)空气中氧气的含氧量低(合理即可)
(2)集气瓶底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3)铁丝生锈(或集气瓶中氧气的纯度太低或氧气受热体积膨胀,逸出瓶外、合理即可)
17.(1)8 (2)更环保(合理即可) (3)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无法形成明显压强差(合理即可)
18.(1)
(2)防止生成的氧气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3)
19.【小题1】 【小题2】 【小题3】 分解反应
20.偏小 不变 偏大
21.(1)红磷燃烧放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2)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反应结束后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气体总量比反应前小,压强减小
(3)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弥补所消耗氧气的体积,使装置内压强变化不明显
22.(1)引燃铁丝 (2) (3)氧气浓度较低(合理即可)
23.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燃烧更旺,则该瓶气体是氧气;如果木条熄灭,则该瓶气体是二氧化碳
24.(1)酒精灯
(2)
(3)集气瓶中未装满水或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
25.(1) 酒精灯 集气瓶
(2) B C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小木条复燃则满
(3) A
(4) 刚开始出来的气体是空气 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本单元综合和测试课后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快乐点击,积累运用,情景分析,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课后作业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下列不属于氮气用途的是,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本单元综合和测试随堂练习题,共11页。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1cc7bb5796f565a51d9ad7201b9a15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