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高邑县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24612/0-170536721642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高邑县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24612/0-170536721643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高邑县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24612/0-170536721646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高邑县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高邑县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与化学符号完全符合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将过量铁粉放入盛有硫酸铜和硫酸锌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A.ZnB.CuC.Zn和CuD.Cu和Fe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氧气供给呼吸B.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异味D.用二氧化碳灭火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称量氯化钠D.闻气味
4.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事实的推理,结论不合理的是( )
A.AB.BC.CD.D
5.下列各组物质中没有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
A.水银 干冰 可燃冰B.氢气 甲烷 石油液化气
C.铁 钢 合金D.金刚石 熟石灰 石灰石
6.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因此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置换反应中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碳的氧化物,所以两者的性质相同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7.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蜡烛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8.下列物质与化学符号完全符合的是
A.KClO3氯酸钾 WO3三氧化钨 O3氧气
B.KMnO4锰酸钾 H2O 水 S 硫
C.CuSO4硫酸铜 Al2O3氧化铝 He 氦气
D.CaNO3硝酸钙 FeO 氧化亚铁 H2氢气
9.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为了隔绝空气
B.家中天燃气泄漏着火,应先关闭天燃气阀门再实施灭火
C.房屋失火,用水浇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10.下列物质的水溶液pH依次减小的是()
A.H2O,H2SO4,NaOH
B.Ca(OH)2,H2O,HCl
C.H2SO4,H2O,NaOH
D.HCl,CaO,H2O
11.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铜片在空气中加热其表面会变红色
D.点燃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12.如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分子很小
B.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
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D.分子不停地运动
13.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氯分子的是( )
A.ClB.2Cl2C.2C1D.2C1-
14.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作为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下列表示反应开始以后产生氧气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a表示加二氧化锰;b表示不加二氧化锰),其中正确的是( )
A.B.
C.D.
15.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高温煅烧石灰石
B.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C.等质量的Al、Zn与足量的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D.向稀硫酸、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A实验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B实验中将温度升高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由现象②③,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_,④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C实验是向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注入约1/3瓶滴有石蕊溶液的蒸馏水,立即旋紧瓶盖,充分振荡。实验中能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现象是________,该实验还能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
17.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如图1),请回答:
(1)根据图2的实验,探究得出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2)实验时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上着火燃烧,最好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____,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校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塑料瓶(质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分析并推测振荡后塑料瓶将发生什么变化?____
(2)发生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____
(3)由此实验你可得出什么结论?_____。
19.下图是实验室一些常见的仪器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
(3)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NH4C1)和熟石灰(Ca(OH)2)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则制取氨气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NH4C1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8分)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时,常常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小军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g,加热制取氧气,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2)计算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21.(8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同学们做了如下的实验。将鸡蛋壳洗净、晾干、研成粉末,称取该鸡蛋壳10g,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90g,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物质为97.8g,(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2)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9分)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方案一:如图1所示
(1)请写出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该实验能获得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其原因是______;
方案二:根据如图2装置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提示: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HCl气体,部分夹持装置及导管已略去)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CO气体应由______(填a“或“b)通入,在C中混合后,由另一导管导出.
(3)装置C中浓硫酸的两点主要作用:①干燥气体,减少实验误差;②________
方案三:测定某钙片(主要成分CaCO3)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用如图3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研碎后的钙片4克,倒入气密性良好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装置总质量.
②打开活塞,滴入足量稀盐酸后关闭活塞,待气泡不再冒出时,测出反应后装置总质量.
③整理相关数据如下表
(1)小明结合表中数据.计算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______
(2)该实验中,如果装置中不加固态干燥剂(干燥剂的作用:吸水但不吸二氧化碳),则最终所算得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将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23.(10分)用如图装置在相应条件下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一、探究燃烧条件(B中盛木炭粉)
①由A处通N2一段时间后,加热B,B、C无明显变化。
②待B冷却至室温,由A处通入O2一段时间,B、C无明显变化。
③由A处继续通入O2,加热B,木炭粉燃烧,C中溶液变浑浊。
结论:由①、③可知燃烧需要 ;由②、③可知燃烧需要
结论:由①、③可知燃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②、 ③可知燃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炼铁原理( B中盛氧化铁粉末)
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一-氧化碳反应,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请按要求填空:
(1) B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CO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CO气体作为反应物
②实验开始时,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③停止加热后防止C中的溶液倒吸人B中
(3)为了回收利用一氧化碳,需除去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D处可连接下列装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最为合理。
实验三、探究蔗糖的组成(B中盛蔗糖)
[查找资料]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可产生葡萄糖( C6H12O6),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
[做出猜想]蔗糖的组成可能含有碳、氢元素或碳、氢、氧三种元素,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小组同学将实验一图C装置进行了一些改动, 用来探究蔗糖的组成。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再点燃酒精灯给玻璃管加强热。
(1)观察到干冷的小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蔗糖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观察到硬质玻璃管残留有黑色固体,经证明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拓展交流] (1)实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兴趣小组用定量方法准确测量出17.1g蔗糖与足量氧气反应后生成26.4g-二氧化碳及9.9g水,则蔗糖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据此可推测蔗糖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 C6H5NO2
B C8H18O6
C C12H22O11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D
2、C
3、A
4、C
5、C
6、A
7、C
8、C
9、C
10、B
11、D
12、C
13、B
14、D
15、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防止高温融化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可燃物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温度没有达到无烟煤的着火点 软塑料瓶变瘪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17、③ 用湿抹布盖灭 隔绝空气
18、塑料瓶变瘪 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瓶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作用把塑料瓶压瘪 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19、铁架台 A C或E AD -3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1)0.48g
(2)解:设参与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x。
x=1.225g
则反应后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5g-1.225g=0.275g
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275g。
21、(1)2.2g;
(2)解:设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x=50%
答: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0%。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 一氧化碳没有完全反应,同时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 通过观察两种气体的气泡数量可以判断两种气体的体积比 37.5% 偏大
23、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 ①②③ c 质量守恒定律 内壁有水珠出现 排尽空气,防止对氢元素、氧元素的探究产生影响 72:11 C
事实
结论
A
钛合金放在海水中数年仍然光亮如初
合金具有耐腐蚀性
B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约1/5
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
D
Al制品的耐腐蚀性比Cu制品强
Al的表面会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反应前总质量(克)
275.58
反应后总质量(克)
274.9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高邑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下列溶液中,导电性最弱的是,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以铜锌合金,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新乐县联考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香草醛,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