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八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八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B.加入二氧化锰能使双氧水分解产生的氧气的质量增加
C.要使双氧水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反应不能发生
D.加入二氧化锰,能加快双氧水的分解速率
2.动物肝脏和坚果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和“锌”是指
A.分子B.元素C.原子D.单质
3.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凉开水不能养鱼是因为水中没有氧原子
B.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C.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者分子构成不同
D.汞可做温度计的填充物是因为汞原子的体积受热变大,遇冷变小
4.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A.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5.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Fe3+:两个亚铁离子
B.:一个铜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C.2H:两个氢元素
D.O2:一个氧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6.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
D.红磷量不足会导致进入水的体积大于集气瓶体积的1/5
7.把少量生活中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得不到溶液的是
A.冰B.酒精C.蔗糖D.食盐
8.现有一定量Mg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加入2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上述过程中发生的都是中和反应
B.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19.6g
C.所加稀硫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0.4g
D.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3.2g
9.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固体碘(I2)和碘蒸气(I2)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10.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3
B.属于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g
D.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锂离子
11.氯酸钾的化学式为KClO3,其中氯元素化合价为( )
A.+4价B.+5价C.+6价D.+7价
12.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氧气
B.氢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13.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B.洗涤剂可以除油污—乳化作用
C.真金不怕火炼—体现金化学性质稳定
D.打开汽水瓶盖冒出大量气泡—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14.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B.该物质中一定含C、H,可能含有O
C.反应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之和不一定等于生成物中氧元素质量之和
D.该物质只含C、H,没有O
15.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水蒸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请根据下列图示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
(2)B装置可以作为很多气体的发生装置,写出能用B装置来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写1个);
(3)若用E装置收集气体,收集满的现象是_____;选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理由是_____。
(4)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如果用图F收集氨气,气体从_____(填“a”或“b”)端进入,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可用_____(填写物质名称)吸收。
17.(1)以下是小明在实验室里做“氧气的制取、收集和验满”实验时准备的仪器和药品。
①标号为H的仪器名称是_____;
②小明发现其中缺少了一种药品和一种实验仪器。他缺少的药品和仪器是_____;
③请写出一种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方程式_____。
(2)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在改变物质和装置的情况下,能否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Ⅰ.设想用其他物质代替红磷,装置如图甲所示,则下列因素不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是_____;
A替代物能否和氧气反应
B替代物的用量
C.替代物能否溶于水
Ⅱ.用蜡烛代替红磷,装置如图乙所示。探究实验完成后,发现烧杯内的水没有达到容器的1/5处,同学们针对“烧杯内液面未上升到1/5处”的现象,分析其原因可能是:①氧气没有完全消耗掉②_____。
交流与反思:通过以上探究,同学们认识到,要使实验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替代红磷的物质应符合的要求有①只能与氧气反应②替代物要过量,使氧气完全反应③_____。
18. “化学多米诺”是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强,使各化学反应依次发生。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F中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注: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
(2)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__________;
(3)D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E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F中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
(6)用G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_____。
19.现有下列实验装置图,结合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选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能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用F装置来收集,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填“a”或“b”)端管口;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不易溶于水的乙炔(C2H2)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要制取较纯净的乙炔气体,你认为图中最适合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填序号)乙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8分)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蔗糖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 (填最简整数比)。
(3)蔗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1.(8分)小文同学取瑞金市石灰石样品20g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表所示。
试求:
(1)m的值为_______;
(2)第______次为恰好完全反应;
(3)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9分)工业炼铁
(1)焦炭(主要成分是碳)是高炉炼铁的重要原料。高炉内主要化学反应如图。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②体现了焦炭的_____性,该反应_____热(填“放”或“吸”)。
(2)为测定产物生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先后进行了四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假设每次反应充分)。
根据实验数据,试分析并计算:
①生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下同)_____。
②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
23.(10分)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里用A装置来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氧气,请将A图方框中气体的发生装置补画完整。利用补画完整后的装置完成后面的实验________。
(2)写出在实验室用A装置在试管口塞团棉花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过氧化钠(Na2O2)固体可在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来源,因为它能与CO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其中C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请简述使C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_______。
(5)若用D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O2,请简述操作步骤______。
(6)实验室可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加热制取甲烷气体,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标号),欲用装置的D采用排空气法收集甲烷气体,进气口应为_____端(填a或b)。
(7)实验室要制取8.8g二氧化碳,至少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多少克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D
2、B
3、C
4、C
5、D
6、A
7、A
8、A
9、B
10、C
11、B
12、B
13、A
14、B
15、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长颈漏斗 2H2O22H2O+O2↑ 集气瓶口有气泡向外冒出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A b 水
17、水槽 过氧化氢溶液和药匙 或或 C 蜡烛燃烧生成了CO2气体占据一定的体积 生成物中不能有气体
18、分液漏斗 集气瓶 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D中有液体进入且产生气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
19、酒精灯 水槽 2KMnO4K2MnO4+MnO2+O2↑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b CO2+Ca(OH)2=CaCO3↓+H2O C、E 检验纯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1)342(2)12:22:11(3)42.1%
21、(1)3.3(2)4(3)50%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 还原 吸 98% 19.6%
23、 2KMnO4K2MnO4+MnO2+O2↑ 2Na2O2+2CO2=2Na2CO3+O2 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 在集气瓶中装满水,氧气通过b导管通入集气瓶中 A b 25g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1.1
2.2
m
4.4
4.4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所取生铁的质量/g
10
10
10
10
所加稀硫酸的质量/g
25
50
75
100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10
0.20
0.30
0.3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汝州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郑州枫杨外国语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