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明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倾倒液体C.氧气的验满D.检查气密性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化合物,后者为混合物的是( )
A.铁、钢B.白磷、冰水混合物C.水银、液氧D.水、空气
3.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纯净物顺序排列的是( )
A.海水、纯净的空气B.冰水共存物、二氧化碳
C.空气中0.94%的稀有气体、液氮D.食醋、人体呼出的气体
4.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B.C.D.
5.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熔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镓的熔点较高
B.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值为8
C.镓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1
D.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6.小明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①两个氮分子:2N2;②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3O;③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Mg;④两个亚铁离子:2Fe3+;⑤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Ag;⑥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Mg2+.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④⑤B.①④⑤C.①③⑤D.①⑤⑥
7.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作用:
B.铁罐不能装稀盐酸:
C.用石灰石浆处理二氧化硫:
D.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8.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探究水的组成B.探究化学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分子运动D.探究二氧化锰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9.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读出液体的体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工具,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你用适当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气分子______;
(2)+5价的磷元素形成的氧化物______;
(3)硫酸铜中的阴离子______;
(4)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5)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是______。
12.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1)钠原子_____;
(2)五氧化二磷_____。
13.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图a中将粗铜丝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火焰很快熄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如果预先将铜丝圈加热,再罩到蜡烛火焰上,火焰不会熄灭。
(2)图b中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会更剧烈,原因是__________。
(3)二氧化碳不仅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还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可见,同样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14.向含有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虑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滤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 ,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6分)化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1)上述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与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关的是:______(填序号);
(2)图A所示实验中,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最终会变红,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3)图C所示实验中,经振荡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______(填序号).
①软塑料瓶变瘪 ②瓶内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
③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瓶内溶液变红.
16.(6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还需补充的仪器是_____。
(2)实验室用B制取二氧化碳,装置中要改正的是_____。
(3)将上述实验收集的一瓶气体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如图C所示),观察到蜡烛火焰更加明亮,一段时间后逐渐熄灭,则集气瓶中原有的气体是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8分)化学无处不在,时时刻刻存在于生产生活以及趣味实验中。
(1)某兴趣小组想用pH试纸粗略测定工厂废水的酸碱度,测定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
(2)医药上常用氢氧化铝作治疗胃酸(含有盐酸)过多的药物,其原因(用方程式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一枚生锈(主要成份是Fe2O3)的铁钉放入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发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为黄色,过一会儿又有大量气体产生,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金属镁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和国防工业。从海水或卤水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如图:
在上述转化过程,步骤①得到氢氧化镁固体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上述三步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填“①”或“②”或“③”),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为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操作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
②配制溶液后,测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5%,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写一条即可):____________。
18.(8分) “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的思维方法。
(1)铜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金属
①铜可用以制作导线,体现了金属铜的_____性。
(2)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①请写出干冰的一种用途_______;
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一种黑色粉末,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③通过这个反应,谈谈你对物质燃烧的新认识________。
(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①金刚石硬度很大、石墨硬度很小,两者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_____。
②下列关于足球烯(C60)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
b 相对分子质量是720
c 它是一种化合物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0分)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测定黄铜中铜的含量时,取黄铜样品40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239.6g。请计算:
(1)产生氢气的质量_____;
(2)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20.(12分)瑞金市石灰石资源丰富,某课外小组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某地石灰石样品9.0g于烧杯中,将50g稀盐酸分5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
请计算:
(1)x的值为_____。
(2)完全反应后生产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C
2、D
3、C
4、B
5、C
6、D
7、C
8、B
9、C
10、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2N2 P2O5 SO42- CH4 CO
12、Na P2O5
13、铜丝吸热使蜡烛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反应条件不同
14、Fe、Cu、Ag 、 、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B H2O+CO2=H2CO3 ①③
16、2KMnO4K2MnO4+MnO2+O2↑ 酒精灯 将集气瓶口向上 O2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片pH试纸,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到试纸上,立即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pH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值 、 过滤 ③ 5g 称量的氯化钠有杂质(其它正确答案也可)
18、延展性和导电性 人工降雨 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在特殊情况下,也能参加燃烧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ab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0.4g;(2)67.5%
20、(1)1.5(2)3.3g
次数
1
2
3
4
5
加入稀盐酸质量/g
10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质量/g
7.0
5.0
3.0
1.5
x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甘肃张掖甘州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归纳整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一氧化氮,下列叙述错误的有几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溪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