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变化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下列实验能用下图表示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用X来生成该阻燃剂的化学方程式为:X+2H2O2=Sb2O5+2H2O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
A.Sb2O3B.SbO2C.HSbO3D.H3SbO4
2.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
B.门捷列夫研究了质量守恒定律
C.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D.张青莲教授为测定相对原子质量做出了杰出贡献
3.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属于
A.混合物B.纯净物C.氧化物D.单质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固体B.倾倒液体
C.熄灭酒精灯D.取用固体粉末
5.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生成B与C的质量比为21:10
B.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6.为建设“美丽中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动汽车代替燃油汽车可减少大气污染
B.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可节约用水
C.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以保护金属资源
7.下列变化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
A.增城果农用荔枝酿成美酒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水果榨成果汁D.水沸腾
8.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把烧碱固体放在天平左盘的玻璃器皿中称量
B.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慢慢倒入浓硫酸中
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9.下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低于t2℃时,物质Y的溶解度小于X
B.X、Y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a点表示t1℃时X、Y的溶液都、不饱和
D.Y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0.下列实验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A.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
B.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C.向一杯接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D.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11.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碱
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C.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12.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①④属于同种元素B.②③电子层数相同
C.①②属于原子D.③④属于阳离子
13.下列各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催化剂就是加快其它物质反应速率的物质
C.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缓慢氧化而放热
D.Ca(H2PO4)2是常用的一种复合肥
14.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AB.BC.CD.D
15.某同学在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做了如下实验:①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表面无明显现象;②将Y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下列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Z>Y>XB.X>Z>YC.X>Y>ZD.Y>Z>X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分类、类比、模仿都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不规范的实验操作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下列是一些实验中常见的错误操作:
按照这些错误操作对“氧气的体积分数、溶液的pH、溶液的浓度、精盐的产率”四个实验结果的影响,可以将_____(填字母)归为一类,理由是这些操作都会使实验结果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很活泼的金属投入CuSO4溶液中会发生如下反应:
以钠为例:
最后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写为:
请你判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填“是”或“不是" )置换反应。请你模仿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写出金属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7.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烧杯______(填“A”或“B”)中的水先变红。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
(2)实验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_______(填序号,下同)中的铁钉有明显的锈蚀。对比试管_______中现象,可以得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3)实验3:利用该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天平平衡;将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天平指针___________(填“ 向左偏转”、“指向中间”或“向右偏转”)。该反应 __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4)实验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18.实验室有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装置时,需根据导管的高度调节_____处的高度,再确定_____处的高度。(填“甲”或“乙”)
(2)结束实验的操作作是:先_____再_____。
(3)澄清石灰水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19.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
(1)气体a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可分析出水是由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3)根据精确的实验测定,每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8分)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称取了24.5g氯酸钾和5.1g的二氧化锰混合均匀后共热,加热至完全反应。求: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
(2)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小数点后面一位小数)。
21.(8分)工业用焦炭与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Fe2O3)反应生产铁。请计算:与 80t Fe2O3 完全反应,所需碳的质量至少是多少?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9分)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
(1)唐初(公元7世纪中期),我国就用石头制成的容器,以胆矾(硫酸铜晶体)为原料制取硫酸。到了公元15世纪,化学家已使用绿矾来制备硫酸,其原理是:绿矾加热会发生下列化学反应:;;。
已知:
实验室可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模拟使用绿矾制备硫酸这一过程。
①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公元18世纪,英国人沃德采用在盛有少量水的玻璃瓶上方燃烧硫磺和硝石的混合物制备硫酸,原理为: ,降低了硫酸的生产成本。在该反应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反应前后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有______________。
(3)现代工业中常用下列反应制硫酸:;;。工业生产时,将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粉碎后与氧气反应,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
(4)现代工业用上述方法生产硫酸的同时,生成的Fe2O3也可以作为工业炼铁的原料,将Fe2O3跟焦炭、石灰石一起从高炉上端加入,从下方通入热空气。
①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上述方法炼铁主要原理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3.(10分)学校化学兴趣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标号②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__________(填序号)
①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②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
(3)某同学选用A发生装置完成实验室制取氧气,该装置中仪器①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时,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用A和该装置制氧气实验结束时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D装置不能用于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C6H12O6)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CO2和H2O,同时放出能量(已知每克葡萄糖放出约16kJ的能量)。请回答:
①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葡萄糖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写最简整数比);
③一般人每行走lkm,大约需消耗170kJ的能量。假设这些能量全部来自葡萄糖,请问:小明同学步行5km,大约需消耗多少克葡萄糖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取整数)。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A
2、B
3、D
4、D
5、C
6、B
7、A
8、C
9、D
10、D
11、B
12、D
13、C
14、B
15、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AB(或CD) 变小(或变大) 不是
17、B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① ①② 向右偏转 遵守 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环境
18、乙 甲 移出导管 熄灭酒精灯 Ca(OH)2+CO2═CaCO3↓+H2O
19、氢气或H2 氢元素和氧元素 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1)9.6g;(2)25.5%
21、9t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造成试管炸裂 将三氧化硫气体冷凝变为液体 三氧化硫 氧元素和氮元素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加充分 提供热量、提供还原剂一氧化碳 Fe2O3+3CO2Fe+3CO2
23、集气瓶 ② 防止试管壁上的冷凝水倒流,造成热的试管炸裂 E 先将导气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说明瓶内气体是氧气。否则,不是 180 6:1:8 53g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4
10
1
25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21
10
9
A能量变化
B环境保护
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时吸热反应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工业“三废”处理达标后排放
C数字含义
D资源利用
Fe2+:一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SO3: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直接燃烧煤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实验内容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B.测NaOH溶液的pH
C.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D.蒸发食盐水
错误操作
红磷的量不足
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
有一 部分溶剂酒到烧杯外
未等完全 蒸干就将产品转移到天平上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88,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u-65 H-1, 成语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 化学知识可以指导生活实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1页。
这是一份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等2地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