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贵州省兴仁市真武山街道办事处黔龙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贵州省兴仁市真武山街道办事处黔龙学校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氦气、二氧化碳B.空气、蒸馏水
C.冰水共存物、红磷D.五氧化二磷、加碘食盐
2.用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加热粗铜丝- -段时间后,白磷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该实验过程只发生一个化学变化
C.玻璃管中液面从实验开始持续上升至约“刻度1”处
D.氮气不与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
3.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中,所选的鉴别试剂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4.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铁冶炼的化学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加热Fe2O3,后通入CO
B.此反应在常温下也能发生
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已发生
D.固体变为黑色且能被磁铁吸引,说明生成了铁
5.下列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B.氢气做燃料
C.用铜做导线D.铁常用来制作炊具
6.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物理性质的是( )
A.“铜块”:我能导电B.“蜡烛”:我能燃烧
C.“氮气”:我具有稳定性D.“铁钉”:我容易生锈
7.2019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A.绿色出行B.工业废气达标排放C.街道洒水除尘D.燃放烟花爆竹
8.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液化石油气泄露,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増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D.实验室酒精着火,用湿布覆盖在上面,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A.M和N是反应物,P可能是催化剂
B.Q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等于M和N中元素种类
C.反应后M的质量为4.64g
D.若M与N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M与N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10.目前,太原市阳曲县已在多个地区开工建设了如图所示的新能源发电机组,该新能源为( )
A.地热能B.风能C.核能D.太阳能
11.下列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进行解释的是( )
A.H2和CO都能跟灼热的CuO反应 B.实验室收集CO2和O2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碳酸饮料和白醋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用汽油和洗涤剂都能去除衣物上的油污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B.倾倒液体
C.气体验满D.液体过滤
13.下列叙述属于CO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B.无味C.难溶于水D.能燃烧
14.水是重要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活性炭能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B.长期饮用蒸馏水有利于人体健康
C.明矾可除去溶解在水中的钙、镁化合物
D.可用电解水的实验得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结论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分子的结构不同
B.二氧化碳有毒性,含量过高能使人呼吸停止,以致死亡
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甲、乙、丙、丁四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做了A 、B 、C、D四个实验,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A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_____。
(2)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守恒的原因 _____。
(3)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结论是: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了B、D两个实验。你认为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_____,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实验D中理论上镁条燃烧后的质量应该比反应前增重,原因是 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得到的启示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该在 _____装置中进行实验。
17.根据下列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B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写化学式),由此实验得出水是由_____组成的。
(3)C实验中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再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继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8.下面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先燃着,酒精灯加热薄铜片中间部位的目的是__________。该实验探究的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能够证明镁的活动性大于铜的活动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后验证燃烧产物时,为什么要等集气瓶温度冷却到室温后再向其中倒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2)某同学欲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填装置字母序号),验证该气体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将澄清石灰水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摇晃几下,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如果用装置F收集氧气,则气体应由________(填“①”或“②”)口进入:某同学选用装置C收集氧气,实验后发现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8分)为测定某Cu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取CuSO4溶液100g,向其中滴加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可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至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共用去NaOH溶液80g,过滤,得到滤液175.1g。请计算:
(1)该反应生成Cu(OH)2沉淀_____g;
(2)该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
温馨提示:CuSO4+2NaOH=Cu(OH)2↓+Na2SO4
21.(8分)某实验小组将63.2g高锰酸钾固体加热分解,并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变化和加热 时间关系如下图所示:请认真分析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到t1分钟 时,高锰酸钾是否完全分解:_____(填"是"或"否")。
(2)加热到t1分钟 时,产生氧气的质量是_____g。
(3)加热到t2分钟时,剩余固体中有哪些物质?质量分别是?(写出必要计算过程)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9分)工业炼铁
(1)焦炭(主要成分是碳)是高炉炼铁的重要原料。高炉内主要化学反应如图。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②体现了焦炭的_____性,该反应_____热(填“放”或“吸”)。
(2)为测定产物生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先后进行了四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假设每次反应充分)。
根据实验数据,试分析并计算:
①生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下同)_____。
②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
23.(10分)种学家发出警钟称,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温度可能比工业革命之前上升4℃以上,要防止这个局面的出现,必须降低未来几十年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2015年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也达成了这一全球性协议,旨在实现碳中和——让地球排放的温室气体与其吸纳能力相当。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大量增加,以下建议中行之有效的措施是______(填序号)。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c.大量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禁止乱砍乱伐
(2)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输送到水冷的深海中贮藏可以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但科学家担心这样做会增加海水的酸度,导致海洋生物死亡。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现取含碳酸钙的石灰石25g于烧杯中缓慢加入稀盐酸(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加入稀盐酸的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于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______(一条即可)
②当加入稀盐酸240g时,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写化学式)
③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g)。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D
2、D
3、D
4、C
5、B
6、A
7、D
8、D
9、C
10、B
11、D
12、D
13、D
14、D
15、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先膨胀后缩小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反应生成的氧气逸出 氧气参加了反应 密封
17、蜡烛由下到上逐渐熄灭 O2 氢元素和氧元素 2Mg+CO22MgO+C
18、乒乓球碎片 使乒乓碎片就和碎纸片的受热温度相同 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左边试管有气泡产生,右边没有气泡 Mg+H2SO4=MgSO4+H2↑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若温度没有冷却到室温,会因为温度较高氢氧化钙从溶液中析出,影响产物的检验
19、试管 集气瓶 BD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已经集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未等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就开始收集;集气瓶内没有装满水或装水时未排尽瓶中空气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1)4.9(2)8%
21、(1)否;(2)4.0g;(3)剩余固体中有K2MnO4,MnO2;剩余固体中有K2MnO4,MnO2,质量分别是39.4g,17.4g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 还原 吸 98% 19.6%
23、(1)AC(2)CO2+H2O=H2CO3(3)产生大量的气泡或固体减少;CaCl2和HCl;200g
选项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试剂
A
氧气和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
B
硝酸铵固体和生石灰
蒸馏水
C
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酚酞试液
D
稀盐酸和氯化镁溶液
硝酸银溶液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6.4
3.2
4.0
0.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56
7.2
0.5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所取生铁的质量/g
10
10
10
10
所加稀硫酸的质量/g
25
50
75
100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10
0.20
0.30
0.3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兴仁市回龙镇回龙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粗盐提纯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贵州省兴仁市第九中学九上化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科学探究中常用到推理的方法,下列方法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贵州省兴仁县黔龙学校化学九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发生如下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