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名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名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在氯气(Cl2)、二氧化氯(ClO2)、氯酸钾(KClO3)、盐酸(HCl)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都含有氯元素B.氯酸钾属于碱
C.有单质和氧化物D.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
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B.称固体质量
C.读液体体积D.稀释浓硫酸
3.山西民间文艺涵盖范围广泛,包括山西锣鼓、山西地方戏、山西剪纸等等。历代生活在黄河岸边的山西人民在黄河的熏陶下,创造了灿烂的黄河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风土民情。下列民间文艺明显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民间刺绣B.山西剪纸
C.怀仁旺火D.孝义皮影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
B.硫酸用于除铁锈
C.干冰用作制冷剂
D.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6.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7.每年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是其中的一种,其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尼古丁中含有氮分子
B.尼古丁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
C.一个尼古丁分子中碳、氮、氢原子个数比为5∶1∶7
D.尼古丁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8.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 B.石油 C.太阳能 D.天然气
9.实验室需要500g6%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需用多少30%的过氧化氢溶液来稀释配置?( )
A.50gB.100gC.200gD.300g
10.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C.石墨能导电,可作铅笔芯
D.水墨画可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11.下列露置在空气的溶液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的质量减少的是
A.澄清石灰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浓硫酸
D.浓盐酸
12.下列对于 “干冰升华” 的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不停地运动B.分子体积急剧增大
C.分子间间隔变大D.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
13.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贫血的是
A.铁B.钙C.碘D.锌
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取固体药品B.加热液体药品
C.过滤D.点燃镁条
15.将两根分别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逐渐靠近而不接触,两玻璃棒之间有大量白烟生成。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两玻璃棒之间产生白烟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由示意图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不变
C.该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NH3+ HCl =NH4Cl
D.氯化铵中氮、氢、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实施和评价。
(1)探究稀H2SO4与NaOH溶液的反应。
当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确定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探究上述稀H2SO4与NaOH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
①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H2SO4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BaCl2、紫色石蕊溶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
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方案一、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下列药品或方法也能确定稀H2SO4过量的有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加入碳酸钠 B加入锌粒 C加入氢氧化镁 D测定溶液pH
17.下列4个实验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1)①实验中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_________,80℃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_________。
(2)②实验中烧杯b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____________。
(3)③实验中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__________、______。
(4)④实验既能说明甲烷具有_______性,还能说明甲烷中含有_________元素。
18.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和进行实验,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b的名称:b为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的收集装置是_____。
(3)将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B与图F装置连接,实验过程中F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
19.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装置:
(1)装置B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2)实验室要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的氧气,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姗姗同学选择B装置制二氧化碳,用实验仪器①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温下,氨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是污染空气的气体之一,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第一小组同学连接装置AF来制取和收集氨气,用F装置来收集氨气,气体应从__________( 填“b”或“c”)通人。有同学认为最好在F装置后面再连接一个G装置,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8分)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
(1)一个丙氨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2)丙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21.(8分)如图为某品牌仿生灭蚊灯,它通过三重方式诱蚊:灯管内发出的紫光波;紫光源照射光触媒涂层释放二氧化碳和水,模拟人的呼吸:灯内加入与人体汗液相似的含有乳酸(C3H6O3) 等物质的诱饵。
(1)C3H6O3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
(2)C3H6O3中碳、 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3)C3H6O3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9分)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用D收集氢气时,气体应从导管_____端(填m或n)进入。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最好选用发生装置_____(填序号);将D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并测定气体体积,应在_____端(填m或n)连接上一个量筒。
(3)某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放入装置A的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请回答:
①KMnO4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_____,a=_____、d=_____。
②实验结束是,乙同学发现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量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I,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X分解放出O2;
③[实验验证]
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错误;第二组同学取物质X又加入试管中,控制温度在_____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
④[拓展延伸]
实验发现,KClO3固体加热到400℃时,生成O2的速率还是很慢。如果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问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_____(填“是”或“否”),其理由是_____。
23.(10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
(1)我国“蛟龙”号载人潜入器上使用了钛合金,钛合金放在海水中数年仍光亮如初,这是因为它___。(填字母代号)
a 易加工 b 密度小 c 熔点高 d 耐腐蚀
(2)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很耐腐蚀?________
(3)向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请分析a点时溶液中有哪些溶质?____
②c点时过滤能得到哪些固体?____
③请写出b~d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
(4)钢铁是基本的结构材料,称为“工业的骨骼”,实验室可利用下图装置模拟炼铁反应。
①写出A装置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
②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还需对该装置进行改进,请简述改进措施:______。
(5)2019年12月1日,周口高铁正式开通,极大的提升了周口人民的幸福感。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其原理是在高温下用铝将某些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用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来制取25.2kg铁,理论上需要消耗铝的质量是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B
2、B
3、C
4、C
5、B
6、A
7、C
8、C
9、B
10、C
11、A
12、C
13、A
14、D
15、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红色 2NaOH+H2SO4=Na2SO4 +2H2O 方案二 方案一错误的原因是溶液中有生成的硫酸钠,加入氯化钡溶液同样产生白色沉淀 ABCD
17、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分子在不断运动 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密度大于空气 可燃 碳、氢
18、锥形瓶 C 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19、锥形瓶 AE 控制反应速率 c 吸收氨气,防止环境污染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 (1)89;(2)18:7
21、90 6:1:8 40%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长颈漏斗 n B m 2 1 I 250℃ 控制变量法 否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二氧化锰充当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23、d 铝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Zn(NO3)2 Cu(NO3)2 AgNO3 Ag Cu Zn+Cu(NO3)2=Zn(NO3)2+Cu Fe2O3+3CO2Fe+3CO2 将尾气点燃(或收集) 10.8kg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样,滴入适量的B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稀H2SO4过量
方案二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稀H2SO4过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湖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重庆市渝中区名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水是初中化学中一种常见的物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垃圾分类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资源,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