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省郴州市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南省郴州市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和分类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氧化钙、熟石灰、CaO、氧化物
B.氯化氢、盐酸、HCl、酸
C.氢氧化钠、火碱、NaOH、碱
D.碳酸氢钠、苏打、NaHCO3、盐
2.下列关于“化学与生活”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成年人缺铁易造成骨质疏松
B.打开电灯检查天然气是否泄露
C.铝的活泼性比铁强,铝制品没有铁制品经久耐用
D.进入地窖前要做灯火实验
3.分析表中的数据,以下看法不正确的是
A.生理盐水是依据人体血液特点配制的
B.表中三种溶液的含盐质量分数均为0.9%纯属巧合
C.人类祖先可能是从原始海洋逐渐进化到陆地上的
D.人体血液与原始海洋之间可能有某些尚未认识的关系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B.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D.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5.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反应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6.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HCl2B.AlCl3C.CaCO2D.ZnO2
7.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建设美丽中国,让天蓝、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我们的责任。下列有关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乘坐地铁出行,减缓温室效应增强
B.秸秆全面禁烧,减少空气污染
C.使用生物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用水雾喷洒室内种植 的蔬菜,防治水体污染
8.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验满氧气B.点燃酒精灯
C.倾倒试剂D.过滤河水
9.人体缺铁易患缺铁性贫血,“酱油加铁”可以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 )
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
10.对物质进行分类,是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途径。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A.混合物:稀硫酸、 澄清石灰水B.化合物:天然气、 氧化铁
C.氧化物:过氧化氢、二氧化碳D.单质:石墨、铜
11.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相同的球表示同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海水蒸发
C.钢铁生锈
D.粮食酿酒
13.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C2H4B.CH4OC.CH4D.C2H4O
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量如图所示(图中正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增加量,负数表示物质质量的减少量,0表示物质质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B.戊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丙的质量比一定为48∶23
D.该反应中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44∶27
15.为使丹江口的水更清、天更蓝,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
B.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C.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
D.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盐酸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许多科学实验都用到了盐酸。
(1)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瓶口有_____。
(2)下列实验中一定不会用到盐酸的是_____(填序号)。
A 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B 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
C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D 除去铁钉上的锈迹
(3)如图,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的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及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B 另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C 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D 加入金属Cu片,产生气泡
17.为了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氧气,并进行有关碳及氧化物的实验。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加入药品,并已排尽装置管内空气,充满氮气。
实验开始,缓緩通入混合气体。同时点燃A.B.D处酒精灯和C处酒精喷灯。
(1)A中铜粉逐渐变成______________色,A玻璃管中铜粉的作用是除去CO2中的氧气。
(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D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装置F不仅可以检验反应生成的气体,还可以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停止通入混合气体,用弹簧夹夹紧进气口,熄灭所有火焰。此时E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玻璃管___________________。
18.实验室制取Cl2:MnO2+4HCl(浓)MnCl2+Cl2↑+2H2O,已知:盐酸(HCl)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挥发性;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
(1)如果实验室用装置A来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下列有A、B、C三种发生装置和D、E两种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制取Cl2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
②用A装置制取氧气后,从剩余固体中分离出MnO2的实验步骤有溶解、过滤和洗涤。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③下列对实验室制取O2、CO2和Cl2的分析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取CO2和Cl2的发生装置相同 B O2和Cl2都能用排水法收集
C 取Cl2 的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 D E装置收集O2时,O2应从d管导入
19.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
(1)A中现象: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_____。
(2)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
(3)C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_____的性质;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可能存在的原因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8分)实验室加热分解多少克高锰酸钾可得到1.6g氧气?_____
21.(8分)学家侯德榜在1926年生产出纯度为99%的“红三角”牌纯碱(Na2CO3),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突出的贡献。化学小组用氯化钡(BaCl2)溶液测定某纯碱样品纯度,有关化学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原理为Na2CO3 + BaCl2 = BaCO3↓+ 2NaCl 。若该纯碱样品质量2.15 g,充分反应后产生的BaCO3质量为3.94 g。求:
(1)参加反应的Na2CO3的质量;
(2)该纯碱样品的纯度为多少?(结果精确到0.1%)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9分)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它是人类接触得最早、利用得最多的元素之一,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坚硬无比的金刚石,柔软易碎的石墨,还有神秘的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_____。
(2)①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地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下列对环境的影响与化石燃料燃烧无关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温室效应
B 酸雨
C 火山爆发
D 雾霾天气
②十大报告提出:我国将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目前我省推行使用乙醇汽油,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请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③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人类的追求。请举一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_____。
(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碳还原性的性质验证。
①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
②写出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③该同学将木炭和氧化铜的粉末混合物45g,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8.4g,请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_____。
23.(10分)盐酸是重要的化工产。
(1)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片刻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从不同角度反映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的中和反应。图A是实际操作图,图B是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图,图C是微观粒子结合过程的示意图。
①根据图B的曲线变化,该实验是将__________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当滴入的溶液质量为ag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列物质中能证明此时溶液显酸性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酚酞溶液 b.锌粒 c.纯碱 d.氧化铁
②如图C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表示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物质中能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如图C的类似反应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HNO3
b.CuSO4
c.CaCl2
d.AgNO3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C
2、D
3、B
4、A
5、D
6、B
7、D
8、A
9、D
10、B
11、D
12、B
13、B
14、C
15、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白雾 A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
17、黑 检验氧气是否完全除去 CO2+C2CO 3CO+ Fe2O3 2Fe + 3CO2 收集一氧化碳 F中的液体倒流到E中 防止玻璃管由于液体倒流,受热不均而炸裂
18、 C 引流 D
19、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酚酞试液变红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难溶于水 红磷量不足,没有把氧气消耗完(或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15.8g
21、2.12g;98.6%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主要从节能环保、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角度考虑:随手关灯、少开空调、少吹风扇、少看电视、及时关闭电脑……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建造沼气池、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双面使用纸张、倡导垃圾分类回收……(合理即可) 黑色固体中出现红色物质,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4g
23、铁锈逐渐消失,无色溶液变为黄色,有气泡产生 氢氧化钠溶液 NaCl、HCl bcd H+ Cl- a
溶液种类
生理盐水
人体血液
30亿年前原始海水
含盐质最分数
0.9%
0.9%
0.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郴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项,下列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下列关于各物质用途,错误的是,下列有关仪器用途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阴南闸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谚语诗词中蕴含着科学道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