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展开1.读语段,看拼音,写词语。
ㅤㅤ原本觉得màn cháng 的小学时光zhǎ yǎn 便结束了。临别之际,老师想告诉大家,希望你们能一直以shū jí 为友,这样在前进的路上就不会jì mò ,也能有足够的智慧去面对生活中的yán jùn 考验;希望你们善于观察、思考,因为任何时候 ,jī yù 只会留给那些能够jiàn wēi zhī zhù 并时刻作好准备的人。同学们,告别过去,面对未来 ,无需叹息,带着祝福勇敢前行吧!
二、选择题。(18分)
2.下列加点字读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匍匐(pú) 缥缈(miǎ) 僻静 翻厢倒柜
B.单薄(bó) 供应(gòng) 慷慨 斩钉截铁
C.花蕊(ruǐ) 琴弦(xián) 沸腾 威风凛凛
D.踌躇(zhù) 澄澈(chéng) 辨论 出谋划策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运会上来自五湖四海的运动员同台竞技,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
B.如今,广大市民对四色垃圾桶早已司空见惯,践行垃圾分类也已融入日常。
C.这扇屏风上的小猫绣得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已。
D.那些作恶的坏人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真是死得其所。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B.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C.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
D.疫情当前谁是最可爱的人?当然是冲锋在抗疫前线的白衣战士们。
5.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ㅤㅤ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流出了_____,流出了_____更多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①③D.③②①
6.下列诗句中的事物没有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的一项是( )
A.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三门记》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楷书代表作之一。
B.过年时吃鱼寓意“年年有余”;“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C.《骑鹅旅行记》中,尼尔斯在变成小狐仙后离家旅行,之后再也没有回家。
D.《水浒传》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众多梁山好汉的故事,塑造了“豹子头”林冲“行者”武松等众多好汉形象。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
8.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名句中有理。“书到用时方恨少, ”劝诫我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 , ”告诉我遇事不要钻牛角尖,要懂得变通。
(2)诗词中有景。有早春微雨之景,“天街小雨润如酥, ”;有盛夏清幽之景,“ ,清风半夜鸣蝉”;有中秋月明之景,“ ,冷露无声湿桂花”。
(3)诗词中有情。有浓浓思乡之情,“春风又绿江南岸, ”;有依依惜别之情,“才始送春归 , ”;有拳拳爱国之情,“ , ”。
四、阅读理解。(51分)
9.
学弈
ㅤㅤ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通国之善弈者也 能歌善舞
B.思援弓缴而射之 杨氏之子
C.虽与之俱学 声泪俱下
D.弗若之矣 自愧弗如
(2)文中的两个人学下棋时的表现是怎样的?结果又如何?
(3)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10.
外婆的“庄稼话”
ㅤㅤ①小时候的我特别淘气,父母在城里打工,我跟着年迈的外婆生活,还到处闯祸,被老师请家长成了家常便饭
ㅤㅤ②外婆打理着一片菜园,并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教育我,又怕我到处闯祸清爽的晨风轻轻吹动着叶尖挂着的露珠,也轻抚我和外婆的脸庞。外婆的腰不好,于是我俩分工明确,外婆摘高处,踩着外婆的脚印,穿行于高高低低的豆角架里。外婆时常一边推着装满蔬菜的三轮车赶往菜市场,翻地、浇水的时候你对得起地,收获时庄稼地才能对得起你。”可儿时的我哪听得进去这个
ㅤㅤ③儿时最令我兴奋的不是卖完豆角,而是远远就能望到的小卖部冰柜里的雪糕。我总是偷偷地看外婆一眼,趁着外婆收钱找钱的空当悄悄溜走。长长的冰柜,揭开被子,掀开柜门,玻璃柜门上结了一层霜,透过模糊的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花花绿绿的包装。多半这时候我的衣服领子会被提起来,但又嘴馋,外婆总是会说:“田里那些娇弱的幼苗,阳光晒多了不好,水浇多了也不行,叹口气,还是会掏出荷包:“来个小的。”我一边迫不及待地撕开包装纸,摸摸我的头不说话,眼里充满着宠爱。
ㅤㅤ④外婆一天天老去,不能再打理菜园,而我不知何时开始,把每一个知识点当作一粒种子,把对每个难题的钻研比作劳作时的咬牙坚持,不偷奸,不耍滑
ㅤㅤ⑤家乡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毕业后回乡工作时,儿时泥泞的菜园已随着城镇化的脚步变成了一片美丽的花园和广场。这片土地是我儿时的自在天地,孩子们奔跑着,尖叫着,现在它继续滋养着下一代。曾经的田园印象虽然已随城市的变迁渐渐消失,可我的脑海里总浮现出和蔼的外婆站在那一片绿意盎然的菜地中冲我微笑的画面。
(1)文中围绕外婆的“庄稼话”写了哪几件事?照样子,简要概括。
①“我”帮外婆打理菜园。
② 。
③ 。
(2)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 描写,作用是 。
(3)第③段中,外婆“假装愠怒”的原因是什么?
(4)关于外婆的“庄稼话”,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庄稼话”指外婆作为农民的朴实易懂、真诚的语言。
B.外婆的“庄稼话”中饱含着对“我”苦口婆心的教育。
C.外婆的这些“庄稼话”适合种地、打理菜园,但对“我”的教育作用不大。
D.从“庄稼话”中可以看出外婆的勤劳、善良以及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5)读第⑤段画曲线的句子,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外婆“站在那一片绿意盎然的菜地中”呢?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ㅤㅤ材料一:有一种载人飞船叫“神舟”;有一种卫星导航叫“北斗”;有一种探月工程叫“嫦娥”;有一种火星车叫“祝融”;有一种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叫“悟空”
ㅤㅤ材料二: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ㅤㅤ材料三:北斗应用,遍地开花,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国防科技、智能管网、航空航天离不开北斗的保障,同样也离不开北斗的强大支撑。北斗就在你的手中!我们习以为常的用手机导航前往目的地,用定位向朋友发送相聚的地方,都离不开卫星导航系统。
(1)如果你想了解“神舟十四号”发射的相关信息,应该选择阅读
A.材料一
B.材料二
C.材料三
(2)材料一提到了许多航天工程的名字,我发现它们的命名都与 (神话 童话)有关。
(3)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我国的月球车叫“玉兔”,火星车叫“祝融”。
②“神舟十四号”飞船于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③“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的航天员分别是陈冬、刘洋、蔡旭哲。
④大到国防科技,小到订外卖,都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身影。
(4)材料三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结合关键句简要概括。
(5)本题的三则材料都与中国航天有关,看到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你有什么感受?请你写一写。
五、习作。(30分)
12.习作。
ㅤㅤ美丽的大自然是一道风景,助人为乐的身影是一道风景,父母的关爱是一道风景,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浓重的一笔。请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
2022年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小升初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
1.读语段,看拼音,写词语。
ㅤㅤ原本觉得màn cháng 漫长 的小学时光zhǎ yǎn 眨眼 便结束了。临别之际,老师想告诉大家,希望你们能一直以shū jí 书籍 为友,这样在前进的路上就不会jì mò 寂寞 ,也能有足够的智慧去面对生活中的yán jùn 严峻 考验;希望你们善于观察、思考,因为任何时候 领域 ,jī yù 机遇 只会留给那些能够jiàn wēi zhī zhù 见微知著 并时刻作好准备的人。同学们,告别过去,面对未来 徘徊 ,无需叹息,带着祝福勇敢前行吧!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漫长 眨眼 书籍 严峻 领域 机遇 见微知著 徘徊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二、选择题。(18分)
2.下列加点字读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匍匐(pú) 缥缈(miǎ) 僻静 翻厢倒柜
B.单薄(bó) 供应(gòng) 慷慨 斩钉截铁
C.花蕊(ruǐ) 琴弦(xián) 沸腾 威风凛凛
D.踌躇(zhù) 澄澈(chéng) 辨论 出谋划策
【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辨析。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字形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解答】A.有误,“翻厢倒柜”应改为“翻箱倒柜”、柜子都翻倒过来。
B.有误,“供应”的“供”应读“gōng”;提供东西或条件给需要的人应用,指旧时祭祖先或求神拜 佛用的祭品。
C.正确。
D.有误,“踌躇”的“躇”应读“chú”。“辨论”应改为“辩论”,揭露对方的矛盾。
故选:C。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运会上来自五湖四海的运动员同台竞技,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
B.如今,广大市民对四色垃圾桶早已司空见惯,践行垃圾分类也已融入日常。
C.这扇屏风上的小猫绣得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已。
D.那些作恶的坏人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真是死得其所。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成语的理解与辨析,对选项中词语分别进行辨析后,结合题目中的语境和选择即可。
【解答】A.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运用正确。
B.司空见惯:指一些人或事很常见。运用正确。
C.栩栩如生:指形象逼真,好像活得一样。
D.死得其所:指死的有意义,有价值。
故选:D。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B.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C.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
D.疫情当前谁是最可爱的人?当然是冲锋在抗疫前线的白衣战士们。
【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
【解答】A.“露似真珠月似弓”运用比喻的修辞;
B.“喜得快要发疯了”运用夸张的修辞;
C.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D.自问自答,运用设问修辞。
故选:C。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ㅤㅤ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流出了_____,流出了_____
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①③D.③②①
【分析】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解答】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句子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逻辑关系,然后才能流出生生不息的人(炎黄子孙)。因此答案为③①②。
故选:B。
【点评】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及时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6.下列诗句中的事物没有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的一项是( )
A.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情感主旨的理解。分析诗句时要结合诗歌表达的含义,总体把握,将它放在整个诗句中进行揣摩,这样才能把握所句子的意思和思想感情。
【解答】A.“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其实是借马来抒情,快走踏清秋”这一句借物喻人,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
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出自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表现出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表现菊花傲霜的坚毅品格,乐观向上,切不要意志消沉。托物言志。
综上所述,ABD都运用了托物言志,C诗句中的“春雨”没有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故选:C。
【点评】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得到。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三门记》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楷书代表作之一。
B.过年时吃鱼寓意“年年有余”;“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C.《骑鹅旅行记》中,尼尔斯在变成小狐仙后离家旅行,之后再也没有回家。
D.《水浒传》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众多梁山好汉的故事,塑造了“豹子头”林冲“行者”武松等众多好汉形象。
【分析】考查了文学常识、经典名著、节日风俗。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解答】A、B、D正确。
C.有误,小男孩尼尔斯变成了小狐仙后。
故选:C。
【点评】文化与文学常识的考查是常见题型,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
8.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名句中有理。“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劝诫我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 变则通 , 通则久 ”告诉我遇事不要钻牛角尖,要懂得变通。
(2)诗词中有景。有早春微雨之景,“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有盛夏清幽之景,“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有中秋月明之景,“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3)诗词中有情。有浓浓思乡之情,“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有依依惜别之情,“才始送春归 若到江南赶上春 , 千万和春住 ”;有拳拳爱国之情,“ 粉骨碎身浑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
【分析】本题考查了谚语、俗语及惯用语、名言警句、古诗文默写。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解答】(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到了实际要应用的时候,没有亲身经历过就不知事情的艰难,变则通,改变之后就会通达。
(2)分别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分别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北宋词人王观创作的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故答案为:
(1)事非经过不知难 变则通 通则久;
(2)草色遥看近却无 明月别枝惊鹊 中庭地白树栖鸦;
(3)明月何时照我还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四、阅读理解。(51分)
9.
学弈
ㅤㅤ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B
A.通国之善弈者也 能歌善舞
B.思援弓缴而射之 杨氏之子
C.虽与之俱学 声泪俱下
D.弗若之矣 自愧弗如
(2)文中的两个人学下棋时的表现是怎样的?结果又如何?
(3)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只有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才能有所成就。
【分析】考查了多义字词。我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同一个字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这就是“多义字”和“多义词”的现象。
【解答】(1)考查多义字。A选项中两个”善“字都是善于;B选项中,第二个“之”是“的”意思,一起“的意思。
(2)考查内容理解概括。文中”使弈秋诲二人弈,惟弈秋之为听,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其中一人专心致志;”虽与之俱学。“意思是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可以看出两个人学习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3)考查情感主旨概括。阅读短文可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成功。
故答案为:
(1)B;
(2)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弗若之矣。
(3)只有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才能有所成就。
【点评】一字多义、一词多义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建议从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入手,让学生养成查阅字典的习惯,培养能正确选择词义的能力。也可结合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逐步提高对一词多义的认识。
10.
外婆的“庄稼话”
ㅤㅤ①小时候的我特别淘气,父母在城里打工,我跟着年迈的外婆生活,还到处闯祸,被老师请家长成了家常便饭
ㅤㅤ②外婆打理着一片菜园,并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教育我,又怕我到处闯祸清爽的晨风轻轻吹动着叶尖挂着的露珠,也轻抚我和外婆的脸庞。外婆的腰不好,于是我俩分工明确,外婆摘高处,踩着外婆的脚印,穿行于高高低低的豆角架里。外婆时常一边推着装满蔬菜的三轮车赶往菜市场,翻地、浇水的时候你对得起地,收获时庄稼地才能对得起你。”可儿时的我哪听得进去这个
ㅤㅤ③儿时最令我兴奋的不是卖完豆角,而是远远就能望到的小卖部冰柜里的雪糕。我总是偷偷地看外婆一眼,趁着外婆收钱找钱的空当悄悄溜走。长长的冰柜,揭开被子,掀开柜门,玻璃柜门上结了一层霜,透过模糊的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花花绿绿的包装。多半这时候我的衣服领子会被提起来,但又嘴馋,外婆总是会说:“田里那些娇弱的幼苗,阳光晒多了不好,水浇多了也不行,叹口气,还是会掏出荷包:“来个小的。”我一边迫不及待地撕开包装纸,摸摸我的头不说话,眼里充满着宠爱。
ㅤㅤ④外婆一天天老去,不能再打理菜园,而我不知何时开始,把每一个知识点当作一粒种子,把对每个难题的钻研比作劳作时的咬牙坚持,不偷奸,不耍滑
ㅤㅤ⑤家乡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毕业后回乡工作时,儿时泥泞的菜园已随着城镇化的脚步变成了一片美丽的花园和广场。这片土地是我儿时的自在天地,孩子们奔跑着,尖叫着,现在它继续滋养着下一代。曾经的田园印象虽然已随城市的变迁渐渐消失,可我的脑海里总浮现出和蔼的外婆站在那一片绿意盎然的菜地中冲我微笑的画面。
(1)文中围绕外婆的“庄稼话”写了哪几件事?照样子,简要概括。
①“我”帮外婆打理菜园。
② 馋雪糕拗着外婆买 。
③ 努力学习完成学业 。
(2)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 环境 描写,作用是 为了儿时“我”和外婆下田干活时美好的回忆 。
(3)第③段中,外婆“假装愠怒”的原因是什么?
“我”从小肠胃不好却又拗着让外婆给我买雪糕。
(4)关于外婆的“庄稼话”,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A.“庄稼话”指外婆作为农民的朴实易懂、真诚的语言。
B.外婆的“庄稼话”中饱含着对“我”苦口婆心的教育。
C.外婆的这些“庄稼话”适合种地、打理菜园,但对“我”的教育作用不大。
D.从“庄稼话”中可以看出外婆的勤劳、善良以及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5)读第⑤段画曲线的句子,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外婆“站在那一片绿意盎然的菜地中”呢?
因为外婆就是在这片菜园子里养育了“我”,小时候“我”与外婆在这片菜园子里干活,“我”对这片菜园子充满感情。
【分析】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是小学阶段常见的题型,作答时要认真阅读短文,这样才能准确回答问题。
【解答】(1)考查对短文的概括能力。文中围绕外婆的“庄稼话”写了“不爱学习到处闯祸”“帮外婆打理菜园”“馋雪糕拗着外婆买”“努力学习完成学业”。
(2)考查句段的作用。第②段中“清爽的晨风轻轻吹动着叶尖挂着的露珠,作用是为了儿时“我”和外婆下田干活时美好的回忆。
(3)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结合下文“我从小肠胃不好但又嘴馋”可知。
(4)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判断能力;外婆对“我”苦口婆心的教育、打理菜园;从“庄稼话”中可以看出外婆的勤劳。故关于外婆的“庄稼话”说法错误的是C。
(5)考查理解能力。结合第二段跟外婆生活劳动的场景回答问题,小时候“我”与外婆在这片菜园子里干活。
故答案为:
(1)馋雪糕拗着外婆买 努力学习完成学业;
(2)环境 为了儿时“我”和外婆下田干活时美好的回忆。
(3)“我”从小肠胃不好却又拗着让外婆给我买雪糕。
(4)C;
(5)因为外婆就是在这片菜园子里养育了“我”,小时候“我”与外婆在这片菜园子里干活。
【点评】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的题型既考查了对课文原文的熟悉,也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做题的过程也是一次知识梳理的过程。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ㅤㅤ材料一:有一种载人飞船叫“神舟”;有一种卫星导航叫“北斗”;有一种探月工程叫“嫦娥”;有一种火星车叫“祝融”;有一种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叫“悟空”
ㅤㅤ材料二: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ㅤㅤ材料三:北斗应用,遍地开花,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国防科技、智能管网、航空航天离不开北斗的保障,同样也离不开北斗的强大支撑。北斗就在你的手中!我们习以为常的用手机导航前往目的地,用定位向朋友发送相聚的地方,都离不开卫星导航系统。
(1)如果你想了解“神舟十四号”发射的相关信息,应该选择阅读 B
A.材料一
B.材料二
C.材料三
(2)材料一提到了许多航天工程的名字,我发现它们的命名都与 神话 (神话 童话)有关。
(3)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我国的月球车叫“玉兔”,火星车叫“祝融”。 √
②“神舟十四号”飞船于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
③“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的航天员分别是陈冬、刘洋、蔡旭哲。 √
④大到国防科技,小到订外卖,都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身影。 √
(4)材料三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结合关键句简要概括。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
(5)本题的三则材料都与中国航天有关,看到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你有什么感受?请你写一写。
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科技创新让通讯交流更加便捷高效、安全、快捷、智能。航天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同时拓宽了知识获取渠道,丰富了学习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我们为祖国科技进步和航天事业发展感到无比自豪!
【分析】本题包括四则材料,【材料一】介绍了航天工程的名字。【材料二】介绍了“神舟十四号”。【材料三】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学习理解三则材料内容,了解各则材料的主旨,要抓住各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题目中的问题。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结合题干的内容关注神舟十四号发射信息。
(2)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掌握。材料一提到了许多航天工程的名字。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判断。①材料一中,有一种火星车叫“祝融”;②材料二中,约577秒后,进入预定轨道。③将材料二中、刘洋,飞行乘组状态良好;④材料三中,都离不开卫星导航系统。
(4)本题考查材料内容总结概括能力。材料三讲了北斗应用于国防科技、航空航天、天气监测等多方面活动。
(5)本题考查情感表达。本题提供的三则材料都与中国航天有关,属于开放性表达,谈谈你身边的人和事。
故答案为:
(1)B;
(2)神话;
(3)√×√√;
(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
(5)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科技创新让通讯交流更加便捷高效、快捷。航天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丰富了学习内容。我们为祖国科技进步和航天事业发展感到无比自豪!
【点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材料大多来源于生活,要能根据提供的材料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要多锻炼自己的概括能力和思考能力。
五、习作。(30分)
12.习作。
ㅤㅤ美丽的大自然是一道风景,助人为乐的身影是一道风景,父母的关爱是一道风景,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浓重的一笔。请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
【分析】本次习作要求以“风景”为话题,写写我们身边的人、事、景。命题作文,美丽的大自然是一道风景;天真烂漫的童真是一道风景;助人为乐的愉悦是一道风景;辛勤的身影是一道风景;埋头苦干的艰辛是一道风景;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也是一道风景。每一道风景都令我们陶醉,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想想自己身边有什么值得写的风景,叙事要完整、具体,详略得当。注意通过人物的语言、动用、心理活动等描写刻画人物。要用上学生的修辞手法,积累的好词佳句,将文章写生动、具体,让人印象深刻。
【解答】范文:
一道亮丽的风景
星期六下午。
到了工地,他们多像一只只在花丛中辛劳动的金黄色的蜜蜂啊!
妈妈告诉我,原来的花坛两边的侧石太陈旧了,需要换成新的,来做这些工作。
认真观察起来。有位大伯手里拿了个奇怪的工具:瘦瘦长长的,另一头扁扁的铁器。妈妈说那个叫羊镐,使土变松软后再用铁锹把土铲出来,它叫撬杠。只见这些“黄马夹”们有的在用铁锹用力地铲土,有的用撬杠撬着大石头(侧石)
在马路两旁、正在认真扫地的环卫工人,他们也正在往花坛里添种花和树。
这些可敬的“黄马夹”们,把安阳市装扮得更美,也正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点评】小作者通过对“黄马夹”们的观察,说他们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8/18 16:31:04;用户:15290311958;邮箱:15290311958;学号:48861359①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
②灿若明珠的华夏文明
③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人物
表现(用一个成语概括)
结果(用原文作答)
一人
另一人
①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
②灿若明珠的华夏文明
③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人物
表现(用一个成语概括)
结果(用原文作答)
一人
专心致志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另一人
三心二意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4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语段,根据拼音写词语,选择题,按要求完成以下句子,综合运用,综合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连,给水果找名字,拼拼写写我最棒,我会连词成句,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快乐阅读,轻松答题,我会看图写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