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说明:
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9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每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几处早莺争暖树, 。乱花渐欲迷人眼, 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
(4)富贵不能淫, 。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
(5)请将崔颢《黄鹤楼》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我辈复登临, ;大江犹奔流,此心常逐烟波来。
(6)消弭战争、永久和平是人类共同的理想。经历战乱的杜甫,鸟语花香在他的诗句中
不过是“ , ”(《春望》)的哀情;身处沙场的李贺,耳之所闻,目之所及,是“ , ”(《雁门太守行》)的惨烈。
2.默写古诗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蓬”常被误写成“篷”。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片解释为什么要写作“蓬”。(2分)
知识卡片
《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有言:“嗟飞蓬之日永,恨流梗之无还。”“蓬”指随风飘荡的蓬草,后常用以比喻散乱、飘摇不定的事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7分)
杭州亚运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举办的我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体育赛事,也是中国体育 备战巴黎奥运会成果极为重要的“模拟考试”。这是亚运会第三次来到中国,杭州又为开幕式的历史长卷juān kè下 的一笔-——这是一场qiǎ mià jué lún、意蕴悠长的文化盛宴,无数观众qiá shǒu 以待。采集于良渚古城遗址的火种,历经一路传递,最终点燃主火炬,恰似中华五千年文明薪火相传、 ;文艺演出上篇《国风雅韵》,尽展钱塘繁华、江南风韵,又巧妙地与“亚运”谐音,透出中国语言文字的精妙;开幕式上播放的短片《相约杭州》诗情画意纵贯古今,勾勒出古都杭州的隽美、活力与现代。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juān kè (2)qiǎ mià jué lún (3)qiá shǒu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考验浓墨重彩生生不息B.检验惟妙惟肖连绵不断
C.考验惟妙惟肖连绵不断D.检验浓墨重彩生生不息
5.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杭州亚运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我国举办的国际综合体育赛事。
B.杭州亚运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体育赛事。
C.杭州亚运会是我国举办的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体育赛事。
D.杭州亚运会是我国举办的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综合体育赛事。
班级拟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6-7题。(4分)
11月4日晚,用鲤鱼、走马灯等元素点缀的彩车队伍从佛山祖庙牌坊广场出发,标志着2023年“品味佛山·秋醉岭南”佛山秋色巡游活动盛大重启。这是该项活动时隔三年再次启动,带来了一场“传统+现代”创新融合的盛宴。
11辆彩车依次从祖庙出发向南巡游至佛山中心城区地标,51个表演节目轮番上演。据悉,今年佛山秋色巡游活动涵盖“食·非遗”美食展、祖庙秋祭、乡饮酒礼、秋色赛会、秋色巡游、“听见·非遗”音乐会、新疆伽师县艺术团专场演出七大板块,充满巧思,亮点纷呈。佛山秋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是佛山乡土艺术、风俗艺术的绝佳展现,同时搭建了泛珠三角区域、佛山对口帮扶和国内外友好合作城市文化交流平台,已成为佛山文化名片之一。
6.材料一是某报刊发的一段新闻,请为其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7.小华准备为我国“文化遗产日”拟写一则公益宣传标语,请你帮他补写完整。(要求:凸显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句式工整)(2分)
标语:保护文化遗产, 。
根据名著内容完成8-9题。(6分)
8.在《昆虫记》中,小小的昆虫无一不是身怀技艺的行家里手。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选出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正确的一项。(2分)
昆虫行业榜
歌唱家:蟋蟀 麻醉师:① 清道夫:②
舞蹈家:欧洲粉蝶 心理专家:③ 裁剪工:④
A.螳螂豌豆象 蝉 大孔雀蝶B.萤火虫 圣甲虫 螳螂切叶蜂
C.螳螂圣甲虫 蟹蛛切叶蜂 D.萤火虫 豌豆象 蟋蟀大孔雀蝶
9、有人说,读《红星照耀中国》就像从平面镜中看客观世界,读《昆虫记》就像从显微镜中看微观世界,读《儒林外史》就像从哈哈镜中看变形的世界。请参考示例,从《红星照耀中国》或《昆虫记》中任选一本,结合作品内容,说说你对这个评价的认识。(4分)
示例:读《儒林外史》就像从哈哈镜中看变形的世界,因为作者用夸张手法表现出一个畸形科举制度下的社会。例如作者在叙述范进中举后的表现时,不厌其烦地描写他发疯的样子,让读者看到了他扭曲的灵魂,看到了变质的科举制度。
二、阅读(41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17分)
[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节选自《愚公移山》)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1)毕力平险 (2)杂然相许 (3)始一反焉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乙]
农夫耕于田,数息而后一锄。行者见而哂之,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终月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
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田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谬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退。
(节选自明代张翀《浑然子》,有删改)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数息而后一锄/望峰息心 B.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春冬之时
C.未及移时/至霸上及棘门军D.喘喘焉不能作声/而后作
13.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3分)
非耕难乃子之术谬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
14.【甲]【乙】两文都能给我们智慧的启迪,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从愚公和农夫身上,分别获得了什么启示。(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0分)
【材料一】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700多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①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②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各种形式的公路桥与铁路桥,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③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④在传统的石拱桥的基础上,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其中“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仅有的。⑤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⑥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节选自《中国石拱桥》,有删改)
【材料二】
永和桥始建于明成化元年(1465),坐落于龙泉市安仁镇。永和桥连接起瓯江支流安仁溪的两岸,也连接起了通途大道。相传永和桥原名“永安桥”,初建时涉及毗连的三个村,村民对桥址的意见不一,积下了难以化解的矛盾。多年后,龙泉知县出面调解,一衣带水的三个村应该以和为贵。三个村的村民一致答应捐弃前嫌,重归于好,于是共同筹资复建了永安桥,将复建后的廊桥改名为“永和桥”。从桥头的碑刻上看,桥长125.7米,宽7.5米,高13米,桥墩间最大跨距达到18.4米。五座巨大的桥墩傲立在激流中,又被称为“分水金刚墙”,形状似舟,尖端逆流,以利避水,减轻了水流对桥墩的冲击力。桥上有多副对联,其中一副写道“东山月上凭栏听石鼓,西溪雨后垂钓看金涛”。
(选自鲁晓敏《廊桥笔记》,有删改)
[材料三]
长虹大桥:单孔跨径112.542米,高30米,桥面宽9米,两侧石护栏高1.5米,桥面中部隆起,两头为4%的纵坡;桥而为混凝土路面,全桥长171.2米,南端设桥头堡,是当时单孔跨径最大的空腹式(主拱两侧各设小拱,如两肩之敞开)石拱桥。壮观如长虹,形如江上临空飞架的彩虹,故名“长虹大桥”,展现出我国建造石拱桥的高超技艺,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文段来自网络,有删改)
15.根据三则材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第1段以“首先”“其次”“再其次”的次序连词,构成由主到次的逻辑关系。
B.材料一第2段②③句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石拱桥的建设情况,是“举例分说—总体概说”的分总结构。
C.材料二划线句子介绍了改名“永和桥”的缘由,表达了人们“以和为贵”的生活理念。
D.材料三划线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长虹大桥”的命名原因,突出了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技艺高超。
16.材料一划线句子中的“新”字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3分)
17.请结合材料二、三,概括并分析中国石拱桥的特点。(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共14分)
老玉米
曹洪蔚
①围着村子的,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玉米地。
②父亲正忙着给玉米施肥除草。麦前套种的玉米,眼下已长到了齐腰深。看到家栋,父亲有些意外:家栋是个大忙人,是单位的顶梁柱,在工作上要强得很,从不甘于人后。这么多年,他节假日都没怎么休息过。父亲问他:“这不逢年不过节的,咋就回来啦?”
③“回来看您啊。”
④回到家,父亲去村头的小酒店买了几样菜,开了一瓶酒,对家栋说:“来,陪爹喝点儿。”家栋平时不怎么喝酒,总担心喝酒会误事。完美、一流,是他给自己定的工作标准。
⑤几杯酒下肚,父亲说:“孩儿,你有心事,瞒不过爹的眼。”家栋猛地饮下一杯酒,脸上立马就泛起了红晕。
⑥他想告诉父亲,这次单位要补缺一名副局长,按学历、资历、能力,或是按工作政绩、岗位需要、群众基础,他都有竞争优势。他很想努力去竞争一把,甚至有了一些以往从未有过的、不太好的念头,这让一向光明磊落的他矛盾而痛苦。于是,他想到了回乡下,听听父亲的意见。父亲已经80岁了,早已不再为“一箪食,一瓢饮”忧心,却依然像一头老黄牛劳作于田间。
⑦看着家栋欲言又止,父亲没再继续追问下去,对他说:“吃罢饭回屋歇一会儿,然后咱爷儿俩一块儿去玉米地薅草追肥。”
⑧这一觉睡得好沉好香。等到日头已经偏西,家栋才醒来,脑瓜子好像也清醒了许多。父亲说:“洗把脸,咱俩下地去,这会儿没了毒日头,趁着凉快,能干俩钟头的活儿。”
⑨玉米地,远看绿油油一片。走近,却又看到下面长着各样杂草。
⑩锄完一趟,父亲和家栋并肩坐在锄把子上小憩。父亲说:“这原本是一块撂荒地,杂草和野棵子有一人多深,看着叫人心疼。那年,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用了一个冬天的时间,开了这片荒地。当年,你爷爷对我说过,怎样才能不让地里长草呀?种上庄稼。只要地里有了庄稼,就不会容许杂草生长了,杂草一露头,就会被锄薅掉。等庄稼铺满了田间,就没了杂草的生存之地。”
⑪这晚临睡前,父亲从矮柜里( )出一个深红色的木匣子,对他说:“有件事你可能还不知道,我也是刚刚搞明白。你爷爷,你那个种了一辈子庄稼的爷爷,是个了不起的大英雄、大功臣啊。解放战争的时候,你爷爷立过一个特等功,两个一等功。战争结束后,你爷爷转业到市里的化肥厂工作。后来上级动员职工离城返乡,你爷爷就回到了村里,当了一辈子农民。要不是前不久上面开展军人普查登记,谁都不知道他这辈子还当过兵、打过仗、立过功。”
⑫木匣子里,军功章泛着深沉的微光,整齐折叠着的退伍证和立功证书也已发黄。家栋看着,鬓角处不知不觉凝出了汗,顺着脸颊慢慢向下流。
⑬躺在床上,家栋又想起爷爷说过的关于杂草和庄稼的道理。他觉得,这些日子,他心里头的那块儿地生了杂草,且横生逞威,若任其野蛮生长,他立志“种好庄稼”的使命和初心,就一定会化为乌有。
⑭第二天,天刚麻麻亮,家栋就起来了。他告诉父亲,他想早点儿赶回单位上班,手头还有一大堆活儿要干呢。
⑮路过父亲的玉米地,家栋停下了脚步。他听父亲说过,这个时节,正是玉米的快速生长期,若是没有杂草,地肥水足,蹲到地头,就能听见玉米吱吱的拔节声。
⑯家栋轻轻地蹲下来,侧耳细听,隐隐地,他似乎真的听到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2年22期,有删改)
从下面两个词选一个填写在“这晚临睡前,父亲从矮柜里( )出一个深红色的木匣子”空白处,并从表达效果角度说说理由。(2分)
拿/捧
19.请结合全文内容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他觉得,这些日子,他心里头的那块儿地生了杂草,且横生逞威,若任其野蛮生长,他立志“种好庄稼”的使命和初心,就一定会化为乌有。
(1)杂草:
(2)庄稼:
20.文章后半部分为什么要介绍爷爷的光荣事迹?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21.文章结尾处写“他似乎真的听到了”,小文说:我认为“似乎”和“真的”自相矛盾。小光说:我认为这不矛盾,而且还是一个巧妙的结尾。你同意谁的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及主旨谈谈你的理解。(4分)
作文(50分)
22.请按以下要求作文。
在成长路上,总有些东西一直陪伴着你,支撑着你,给你启迪,给你鼓励:也许是一个理解的眼神,也许是一缕灿烂的阳光,一株无名的小草……这些都是我们成长路上的美好风景。
请以“这一路,风景真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任务一,任务二,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请根据提示,把表格补充完整,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语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吉利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吉利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