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精练
展开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知识梳理】
1.透镜
①透镜的种类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会聚透镜)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发散透镜)
②透镜相关的几个概念
[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4]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③透镜三条特殊光线
凸透镜: 凹透镜:
2.凸透镜成像规律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是:带刻度的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和火柴,实验时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间,首先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实验时先在带刻度的光具座上固定凸透镜,然后调整蜡烛的位置,最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为止,并观察像的性质,同时在光具座刻度上读出此时的物距和像距,并和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作比较得出结论。
【易错点】
1.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
蜡烛在焦点以内;烛焰在焦点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过程中,蜡烛变短,像会成在光屏上方。此时可采取的方法有:将蜡烛上移;将光屏上移;将凸透镜和光屏同时下移。
【规律总结】(1)二倍焦距处为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2)焦点处是成实像与成虚像的分界点,但焦点处是不成像点;
(3)物在焦点外,物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像距也越大(即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4)物在焦点内,物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小,像距也越小(即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典例分析】
(2022·山东枣庄·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能成等大清晰的像。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把蜡烛移至刻度尺10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C.把蜡烛移至刻度尺32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D.把蜡烛移至刻度尺45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思路小结】据图可知物距和相距大小,从而分析得出此时应用的成像规律,判断出焦距的大小范围。根据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判断出凸透镜动态变化特点。
【夺冠训练】
一、单选题
1.(2022·广西桂林·中考真题)在如图所示的光学元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
A. B. C. D.
2.(2022·湖南长沙·中考真题)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关于“水晶饼”利用太阳光生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B.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C.“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D.“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
3.(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爱护眼睛,你我同行”。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其成像原理与凸透镜类似,要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可位于图中的( )
4.(2022·上海·中考真题)已知在某物体透过凸透镜在距离透镜25厘米的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若将物体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0厘米处,则此时成( )
A.放大的虚像B.正立的虚像C.放大的实像D.缩小的实像
5.(2022·山东·曲阜八年级期末)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 )
A.B.
C.D.
6.(2022·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关于图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为焦距)
B.图中凸透镜成像规律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C.图中光路图说明光在不同介质间传播的方向一定改变
D.从不同方向能看清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
7.(2022·安徽·中考真题)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 在距凸透镜1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30cm处, 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 可得到烛焰清晰的( )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8.(2022·河北邯郸·八年级期末)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笔。如果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你将不可能观察到的像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等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
9.(2022·河北邢台·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有清晰的放大的像,现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那么在光屏上将看到( )
A.缩小的,倒立的实像B.等大的,倒立的实像
C.放大的,倒立的实像D.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10.(2022·湖北武汉·八年级期末)小红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下表中做了如下记录,由此可推知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 满足( )
A.10cm<f<12cmB.10cm<f<20cm
C.4cm<f<24cmD.4cm<f<20cm
二、填空题
11.(2022·辽宁锦州·八年级期中)口径和边缘厚度都相等的凸透镜,中间越厚,焦距越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对光线的_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越___________(选填“强”或“弱”)。
12.(2022·江苏扬州·八年级期末)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时,小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如图所示,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小华推断,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大于L。
(1)你认为小华的推断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2)为了检验小华的推断是否正确,你下一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13.(2022·辽宁大连·八年级期末)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像,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若物距为3.5cm,则光屏上能得到________(填“缩小”、“放大”或“不变”)的像。
14.(2022·重庆綦江·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原理图。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高度,若在凸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图中光屏未画出)分别得到清晰缩小和放大的实像,则蜡烛可能对应置于凸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_______点与________点处。
15.(2022·山东泰安·八年级期末)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组装调整实验器材时,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______;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为了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合理的操作是___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16.(2022·辽宁沈阳·八年级期末)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分别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接收到了一个与凸透镜等大的光斑,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若将一个焦距为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透镜,仍放在25cm刻线位置,蜡烛位置不变,则光屏向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
三、作图题
17.(2022·吉林·大安市乐胜乡中学校八年级期末)画出图中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题
18.(2022·山西临汾·八年级期末)大梦从家里找到一副眼镜,她想知道该眼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帮助她进行判断。(不能用手摸的方法进行鉴别)
(1)实验器材:________;
(2)简述操作方法、现象: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
19.(2022·江苏盐城·八年级期末)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小明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随意固定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
(2)重新调整后,将蜡烛、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甲所示,移动光屏后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发生了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3)接下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向蜡烛方向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了一个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清晰实像,与这种成像原理一致的光学仪器是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当光屏上出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屏上看到______;
A.蜡烛像的下半部分 B.蜡烛像的上半部分
C.蜡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蜡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5)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变短了,可将凸透镜的高度调______(“高”或“低”)些,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6)小明利用上述器材测量该凸透镜的焦距。将凸透镜固定于光具座某刻度处,再将蜡烛、光屏分别自透镜两侧较远处缓慢靠近凸透镜,直至光屏上出现等大的清晰像,此时蜡烛与光屏的距离为40.4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7)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带有“F”形的LED灯光屏贴上方格纸,如图乙所示,请写出改进后其中一个优点:______。
沪科版八年级上
第四章《多彩的光》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知识梳理】
1.透镜
①透镜的种类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会聚透镜)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发散透镜)
②透镜相关的几个概念
[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4]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③透镜三条特殊光线
凸透镜: 凹透镜:
2.凸透镜成像规律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是:带刻度的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和火柴,实验时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间,首先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实验时先在带刻度的光具座上固定凸透镜,然后调整蜡烛的位置,最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为止,并观察像的性质,同时在光具座刻度上读出此时的物距和像距,并和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作比较得出结论。
【易错点】
1.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
蜡烛在焦点以内;烛焰在焦点上;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过程中,蜡烛变短,像会成在光屏上方。此时可采取的方法有:将蜡烛上移;将光屏上移;将凸透镜和光屏同时下移。
【规律总结】
(1)二倍焦距处为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2)焦点处是成实像与成虚像的分界点,但焦点处是不成像点;
(3)物在焦点外,物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像距也越大(即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4)物在焦点内,物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小,像距也越小(即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典例分析】
(2022·山东枣庄·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能成等大清晰的像。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把蜡烛移至刻度尺10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C.把蜡烛移至刻度尺32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D.把蜡烛移至刻度尺45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B
【解析】A.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等大像时,由图可知
u=20cm=2f
解得f=10cm,故A错误;
B.把蜡烛移至刻度尺10cm处,凸透镜不动,此时物距40cm,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
C.把蜡烛移至刻度尺32cm处,凸透镜不动,此时物距为18cm,等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这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故C错误;
D.把蜡烛移至刻度尺45cm处,凸透镜不动,此时物距为5cm,小于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的是虚像,不能在光屏上不成像,故D错误。
故选B。
【思路小结】
据图可知物距和相距大小,从而分析得出此时应用的成像规律,判断出焦距的大小范围。根据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判断出凸透镜动态变化特点。
【夺冠训练】
一、单选题
1.(2022·广西桂林·中考真题)在如图所示的光学元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B.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故AB不符合题意;
C.该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故C符合题意;
D.该元件厚度相同,不是凹透镜,也不是凸透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2·湖南长沙·中考真题)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关于“水晶饼”利用太阳光生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B.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C.“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D.“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
【答案】C
【解析】A.“水晶饼”相当于凸透镜,发生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B.光的色散现象是指太阳光(白光)透过三棱镜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现象,故B错误;
CD.“水晶饼”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把一束太阳光的能量会聚到焦点上,从而点燃了焦点处的艾草,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爱护眼睛,你我同行”。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其成像原理与凸透镜类似,要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可位于图中的( )
A.A点B.B点C.C点D.D点
【答案】D
【解析】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时,物体要放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则物体要放在D点,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2·上海·中考真题)已知在某物体透过凸透镜在距离透镜25厘米的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若将物体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0厘米处,则此时成( )
A.放大的虚像B.正立的虚像C.放大的实像D.缩小的实像
【答案】D
【解析】在距离透镜25厘米的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即
25cm>2f
可得
f<12.5cm
将物体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0厘米处,此时物距30cm,则
u=30cm>2f
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D。
5.(2022·山东·曲阜八年级期末)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 )
A.B.
C.D.
【答案】D
【解析】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在蜡烛的同侧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且像距大于物距,只有选项D中所示的情况符合这个规律。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6.(2022·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关于图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为焦距)
B.图中凸透镜成像规律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C.图中光路图说明光在不同介质间传播的方向一定改变
D.从不同方向能看清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
【答案】D
【解析】A.如图物距大于像距,则物距在两倍焦距开外,故A错误;
B.物距在两倍焦距开外,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故B错误;
C.图中光路图说明光在不同介质间传播的方向不一定改变,因为通过光心的传播方向不变,故C错误;
D.从不同方向能看清光屏上的像,光屏比较粗糙,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故D正确。
故选D。
7.(2022·安徽·中考真题)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 在距凸透镜1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30cm处, 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 可得到烛焰清晰的( )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A
【解析】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太阳光是平行光,且平行于主光轴,在距凸透镜1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就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f=10cm。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30cm处,此时物距u>2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可以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2022·河北邯郸·八年级期末)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笔。如果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你将不可能观察到的像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等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
【答案】B
【解析】盛水的玻璃瓶可以看成凸透镜,把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的移动时,实际是物体逐渐远离凸透镜。
AB.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当铅笔在一倍焦距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成等大的虚像,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当铅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不符合题意;
D.当铅笔在二倍焦距位置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2022·河北邢台·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有清晰的放大的像,现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那么在光屏上将看到( )
A.缩小的,倒立的实像B.等大的,倒立的实像
C.放大的,倒立的实像D.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答案】A
【解析】原来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像距大于2f,像距大于物距,根据光路可逆,对调光屏和蜡烛的位置,光屏上仍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物距大于2f,像距处于f和2f之间,会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2022·湖北武汉·八年级期末)小红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下表中做了如下记录,由此可推知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 满足( )
A.10cm<f<12cmB.10cm<f<20cm
C.4cm<f<24cmD.4cm<f<20cm
【答案】A
【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
①
当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
②
当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
③
联立①②③可得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
11.(2022·辽宁锦州·八年级期中)口径和边缘厚度都相等的凸透镜,中间越厚,焦距越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对光线的_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越___________(选填“强”或“弱”)。
【答案】 小 会聚 强
【解析】[1][2][3]凸透镜的焦距是透镜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不同厚度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是不同的,中间越厚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光线会聚后的焦点距离光心越近,因此焦距越小。
12.(2022·江苏扬州·八年级期末)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时,小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如图所示,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小华推断,凸透镜的焦距一定大于L。
(1)你认为小华的推断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2)为了检验小华的推断是否正确,你下一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答案】 不正确 见解析
【解析】(1)[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光线到达焦点并且继续向前射出,这个非最小的光斑可能在焦点之前,也可能在焦点之后,如下图所示,所以小华猜测不正确。
(2)[2]如果向下移动凸透镜,此时光斑变大,说明光斑在焦点之前,焦距大于L,说明小华推断正确;如果向下移动凸透镜,此时光斑变小,说明光斑在焦点之后,焦距小于L,说明小华推断错误。
13.(2022·辽宁大连·八年级期末)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像,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若物距为3.5cm,则光屏上能得到________(填“缩小”、“放大”或“不变”)的像。
【答案】 2 放大
【解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时
由图可知此时
故焦距为
[2]当时
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4.(2022·重庆綦江·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原理图。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高度,若在凸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图中光屏未画出)分别得到清晰缩小和放大的实像,则蜡烛可能对应置于凸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_______点与________点处。
【答案】 同一 a c
【解析】[1]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2][3]满足条件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所以蜡烛应在a点上;满足 条件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所以蜡烛应在c点上。
15.(2022·山东泰安·八年级期末)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组装调整实验器材时,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______;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为了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合理的操作是___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答案】 同一高度 光屏向上移动
【解析】[1][2]组装调整实验器材时,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同一高度;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根据穿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可知所成的像会向上移动,为了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可将光屏向上移动。
16.(2022·辽宁沈阳·八年级期末)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分别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接收到了一个与凸透镜等大的光斑,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若将一个焦距为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透镜,仍放在25cm刻线位置,蜡烛位置不变,则光屏向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
【答案】 15.0 靠近
【解析】[1]因为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射出,光屏始终得到一个与凸透镜等大的光斑,可知蜡烛正好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了,则该凸透镜焦距为15.0cm。
[2]当改用焦距为5cm的透镜进行实验,不改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则相当于增大了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将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小,即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三、作图题
17.(2022·吉林·大安市乐胜乡中学校八年级期末)画出图中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答案】
【解析】上面光线不属于特殊光线,因为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物体位于2倍焦距时,像也位于2倍焦距;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如下图所示:
四、实验题
18.(2022·山西临汾·八年级期末)大梦从家里找到一副眼镜,她想知道该眼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帮助她进行判断。(不能用手摸的方法进行鉴别)
(1)实验器材:________;
(2)简述操作方法、现象: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
【答案】 见解析 见解析 见解析
【解析】(1)[1]根据题意知道,实验器材:该眼镜、太阳光。
(2)[2]操作方法、现象:将透镜放在太阳底下,观察在地面上能否出现一个明亮的小光斑。
(3)[3]实验结论:若能出现明亮的小光斑,则是凸透镜;否则,是凹透镜。
19.(2022·江苏盐城·八年级期末)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小明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随意固定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
(2)重新调整后,将蜡烛、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甲所示,移动光屏后得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发生了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3)接下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向蜡烛方向移动,光屏上再次出现了一个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清晰实像,与这种成像原理一致的光学仪器是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4)当光屏上出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屏上看到______;
A.蜡烛像的下半部分 B.蜡烛像的上半部分
C.蜡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蜡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
(5)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变短了,可将凸透镜的高度调______(“高”或“低”)些,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6)小明利用上述器材测量该凸透镜的焦距。将凸透镜固定于光具座某刻度处,再将蜡烛、光屏分别自透镜两侧较远处缓慢靠近凸透镜,直至光屏上出现等大的清晰像,此时蜡烛与光屏的距离为40.4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7)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带有“F”形的LED灯光屏贴上方格纸,如图乙所示,请写出改进后其中一个优点:______。
【答案】 蜡烛在一倍焦距内 缩小 漫反射 放大 投影仪 C 低
10.1 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大小
【解析】(1)[1]小豪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随意固定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
(2)[2]由图甲可知,,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光在粗糙的光屏上反射的光线射向四周,发生了漫反射。
(3)[4][5]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向蜡烛方向移动,使此时的像距与之前的物距相等,物距与之前的像距相等,故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这种成像原理一致的光学仪器是投影仪。
(4)[6]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光仍可以透过透镜下半部分成像,只是透过光线减少,像变暗,会在光屏上看到蜡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5)[7]蜡烛变短了,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根据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凸透镜向下移动。
(6)[8]光屏上出现等大的清晰像时
此时蜡烛与光屏的距离为
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f=10.1cm。
(7)[9]将蜡烛换成带有“F”形的LED灯、光屏贴上方格纸,如图乙所示,这样发光体比较稳定,更容易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并且LED灯无污染。物距u
像距v
成像性质
u>2f
f
u=2f
v=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fv >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u=f
不成像
u
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验次数
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像的性质
1
24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0
倒立放大的实像
3
4
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距u
像距v
成像性质
u>2f
f
u=2f
v=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fv >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u=f
不成像
u
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验次数
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像的性质
1
24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0
倒立放大的实像
3
4
正立放大的虚像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五节 科学探究:摩擦力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五节 科学探究:摩擦力综合训练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科学探究,定义,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滑动摩擦力的方向,8N、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达标测试,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回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第三节 快与慢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第三节 快与慢课后测评,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快与慢,平均速度,常见的速度值估测,5m/sB.1,2km/h,4 大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