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特训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 学习效果检测(原卷版+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229997/0-170545771674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特训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 学习效果检测(原卷版+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229997/0-1705457716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特训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 学习效果检测(原卷版+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229997/0-170545771678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第一节 质量课后作业题
展开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20分)
1.(2022·贵州毕节·中考真题)小李在做“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时,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物体的体积,用这种方法较准确测量以下物体密度,合理的是( )
A.一枚大头针B.一粒大米C.比赛用铅球D.小石块
2.(2022·浙江杭州·中考真题)下列物体质量最接近20kg的是( )
A.一个鸡蛋B.一本科学书C.一辆自行车D.一辆汽车
3.(2022·北京市八一中学八年级期中)下列有关质量和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是指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则它的质量变大
B.根据 m=ρV 可知,同种物质制成的实心物体,质量越大,则体积越大
C.根据可知,同种物质制成的实心物体,质量越大,则密度越大
D.根据密度公式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m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4.(2022·全国·八年级期末)中华成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从物理学角度解读,也别有生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磨杵成针”,此过程中铁杵的质量减小
B.“秉烛达旦”,蜡烛燃烧时体积减小
C.“金石可镂”,雕刻后金石的密度减小
D.“滴水成冰”,水结冰的过程中密度减小
5.(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题)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B.甲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D.质量相同时,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8倍
6.(2022·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小明想用天平称出20g水,先用正确的方法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1所示。然后在右盘中增加20g砝码,接着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向左移动游码
C.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D.用滴管从烧杯中取水
7.(2022·湖北恩施·八年级期中)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是2.0×103 kg/m3
B.b物质的密度是2.0×103 kg/m3
C.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
D.a物质的密度是b的2倍
8.(2022·北京·清华附中八年级期中)物理知识是从实际中来的,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下面是小芳同学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对身边的一些物理现象进行的分析和计算,已知,,则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那么初中生身体的体积约为0.5m3
B.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300kg
C.体积为100c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体积仍为100cm3
D.一个塑料瓶,用它装水最多能够装2.5kg,用它也能装下2.5kg的酒精
9.(2022·北京市八一中学八年级期中)下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请阅读后判断下面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B.一定质量的水凝固成冰,体积比原来减小了
C.相同体积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质量比铅块的质量小
D.同种物质不同物态下,密度一定不变
10.(2022·山东泰安·八年级期末)小明同学测量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与液体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 )
①空瓶的容积是
②空瓶的质量是
③液体的密度是
④液体的密度是
A.只有①③正确B.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②④正确D.只有②③正确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1.(2022·甘肃·凉州区中佳育才学校八年级期末)“玉兔”月球车的质量为140kg,合 t。从地球到月球上,月球车的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2022·湖北恩施·八年级期中)某同学在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前,他首先应将游码拨到_____,然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此时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若他称量时,把物体放到了右盘,砝码放到了左盘,并且调节游码至标尺的中间某一位置使天平平衡,他测量的质量和真实质量相比_____。(偏大/一样/偏小)
13.(2022·山西临汾·八年级期末)小明发现铜制的水壶比铝制的水壶重,于是他认为“铜比铝重”。你______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他的观点,依据是___________。
14.(2022·上海静安·九年级期中)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其单位读作_________,体积为1米3的冰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为_________千克,水的体积为_________米3。
15.(2022·河北衡水·八年级期末)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256g、120g,体积分别为、,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______是实心球,该材料的密度是______,另一个金属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______。
16.(2022·四川·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八年级期末)小双同学把一定质量的气体密封在易拉罐内,把此罐从成都带到海拔较高的塔公草原,发现橡皮膜向外凸出且密封完好,如图所示。则罐内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罐内气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均选填“=”、“>”或“<”)
17.(2022·河北省吴桥县教师进修学校八年级期末)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的质量之比是3∶4,乙的体积是甲的3倍,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______,若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的质量之比改变,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
三、实验题(18小题4分,19小题6分,20小题3分,分,21小题5分,22小题4分,共22分)
18.(2022·北京·北理工附中八年级期中)一位学生在实验室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1)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先用镊子把游码轻轻拨至标尺左侧零位,发现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甲所示,这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_____侧调节,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上。
(2)将金属块放在天平左盘并向右盘添加砝码及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_____g。然后,他将金属块A放入盛有38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丙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_____cm3;由此可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 _____kg/m3。
19.(2022·湖北武汉·八年级期末)小红和小枫同学在实验室里,自己用食盐和水配制了盐水,测出了盐水的密度,以下是他们实验的过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______拨动游码归零后,指针位于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应向______(选填“左”、“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将质量为32g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取适量的食盐倒入烧杯中,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如图乙所示,则食盐的质量是______g;
(3)用量筒量出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然后将烧杯中的食盐倒入量筒中,待食盐完全溶解后,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丁所示,盐水的体积是______cm3,配制的盐水的密度是______kg/m3;
(4)小枫同学还提出,用实验室里的器材还可以“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他于是研究了a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完成了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分析比较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20.(2022·北京·人大附中八年级期中)小华同学想测量某盐水(盐水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的密度,但实验室里只有天平,没有量筒,于是他找来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瓶子和适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一个空的小瓶子的质量为m0;
②将一个小瓶子中装满盐水,用天平测出小瓶子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1;
③将另一个相同的小瓶子中______,用天平测出小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为m2;
④则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 =______(用测量出的数据和ρ水表示)。
若法码盒中有一个标识为10g的砝码磨损了(其余器材正常),在步骤①中没有用到这个砝码,但是在步骤②和步骤③中均用到了这个砝码,则根据上述步骤测量出盐水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1.(2022·上海宝山·九年级期中)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_____和 _____。某同学利用量筒、烧杯和电子天平等器材测量盐水和鸭蛋的密度。
①测量盐水的密度时,有以下四个步骤:
Ⅰ、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Ⅱ、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烧杯内有残留),测出盐水的体积;
Ⅲ、……;
Ⅳ、算出盐水的密度。
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步骤Ⅲ的操作是 _____(填“直接”或“擦干残留盐水后”)测量烧杯的质量。
②使用烧杯测量鸭蛋密度的步骤如图甲、乙、丙、丁所示:
图中电子秤显示的四个数据,若没有“131.0g”这个数据,能否求出鸭蛋的密度?请在下方横线作答。要求:①若能,请写出鸭蛋的密度值;
②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_____(填“能”或“不能”)。
理由:_____。
22.(2022·四川·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八年级期末)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有重大历史发现,黄金面具、鸟型金饰片等重要出土文物“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如图甲所示是黄金面具残片,文物爱好者小胡和小曾同学制作了一个黄金面具的钢片模型,进行了一些光学与密度实验的探究,忽略其它次要因素。
(1)①小胡利用模型上的一个小孔来“取景”,当小孔离人眼越近,“取景”范围将___________;
②如图乙所示,小胡把模型竖放在盛水的圆柱形烧杯右侧,透过烧杯,他看到模型成正立的像,将模型水平向右缓慢远离烧杯的过程中,对所成像的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盛水的烧杯成像类似凹透镜成像
B.先成实像后成虚像
C.当成倒立的像时,其像会随模型一起水平向右移动
D.先成缩小的像后成放大的像
(2)两位同学利用水采用了不同方案对铜片模型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如图丙所示,其实验步骤如下: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B.把模型浸没在水中,并在水面位置处做上标记,测得模型、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
C.取出铜片模型;
D.往烧杯中再加水;小胡的方案是采用装有水的体积为V1的量筒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量筒中剩下水的体积为V2;小曾的方案是直接用纸杯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杯中水的总质量为m3。
①按小胡方案测得模型的密度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②实验结束后对测量误差进行了评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小胡的测量值偏大
B.小曾的测量值偏小
C.两人的测量值都偏小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四、计算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23.(2022·上海黄浦·九年级期中)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它们的质量均为0.2千克。如图(a)所示,在其中一个瓶子里装满水,此时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为1.2千克。如图(b)所示,在另一个瓶子里装入密度为800千克/米3的酒精。现在酒精中浸没一块质量为0.4千克、体积为2×10-4米3的石块,此时酒精的液面恰好与瓶口相平。求:
(1)石块的密度ρ石;
(2)瓶子的容积V容;
(3)酒精的质量m酒。
24.(2022·湖南永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的是我国自行研制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设计师将飞机的某些钢制零件改为铝锂合金等新材料,这类材料具有耐腐蚀、密度小等优点。假如某钢制零件的质量为31.6kg,求:(钢的密度ρ钢=7.9×103kg/m3,铝锂合金的密度ρ合金=2.4×103kg/m3)
(1)钢制零件的体积;
(2)当改成铝锂合金材料后(零件的形状、大小未发生变化),该零件的质量;
(3)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态材料,已知某块“全碳气凝胶”体积为20cm3,质量为3.2×10﹣6kg,求该材料的密度ρ为多少kg/m3。
沪科版八年级上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学习效果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60min)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20分)
1.(2022·贵州毕节·中考真题)小李在做“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时,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物体的体积,用这种方法较准确测量以下物体密度,合理的是( )
A.一枚大头针B.一粒大米C.比赛用铅球D.小石块
【答案】D
【解析】AB.因一枚大头针和一粒大米的质量较小,单独测量一枚大头针和一粒大米的质量误差较大,同时一枚大头针和一粒大米的体积也较小,无法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准确测出其体积,用这种方法不能准确测量其密度,故AB不符合题意;
C.比赛用的铅球体积和质量比较大,用量筒和天平无法测量出它的体积和质量,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天平可以准确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同时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也能准确测出其体积,用这种方法可以较准确测量其密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2·浙江杭州·中考真题)下列物体质量最接近20kg的是( )
A.一个鸡蛋B.一本科学书C.一辆自行车D.一辆汽车
【答案】C
【解析】A.一个鸡蛋60g=0.06kg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一本科学书的质量在300g=0.3kg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一辆自行车的质量在20kg左右。故C符合题意;
D.一辆汽车的质量在1500kg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2·北京市八一中学八年级期中)下列有关质量和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是指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则它的质量变大
B.根据 m=ρV 可知,同种物质制成的实心物体,质量越大,则体积越大
C.根据可知,同种物质制成的实心物体,质量越大,则密度越大
D.根据密度公式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m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答案】B
【解析】A.质量是指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质量不变,故A错误;
B.根据 m=ρV 可知,同种物质制成的实心物体,密度相同,质量变大,体积变大,故B正确;
CD.密度是物质一种的特性,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温度及状态有关,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相同,与质量m、体积V无关,故CD错误。
故选B。
4.(2022·全国·八年级期末)中华成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从物理学角度解读,也别有生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磨杵成针”,此过程中铁杵的质量减小
B.“秉烛达旦”,蜡烛燃烧时体积减小
C.“金石可镂”,雕刻后金石的密度减小
D.“滴水成冰”,水结冰的过程中密度减小
【答案】C
【解析】A.“铁杵磨成针”,铁杵在磨成针的过程中,有一部分铁被磨掉了,因而铁杵中所含铁物质比原来减少了,所以其质量减小,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秉烛达旦”,蜡烛燃烧时剩余蜡烛所占空间在减小,所以体积减小,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金石可镂”,镂后金石这种物质没有改变,所以它的密度不变,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滴水成冰”,凝固前后质量不变,而冰的密度比水小,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题)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B.甲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D.质量相同时,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8倍
【答案】A
【分析】由图像可得,甲乙两种物质,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大于乙,由 可得。
【解析】A.由图像可得,甲物质质量和体积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直线,即成正比关系,故A正确;
B.由图像可得,甲物质质量和体积之比是定值,密度不随质量变化而变化,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无关,故B错误;
C.由图可知,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大于乙,,,故C错误;
D.质量相同时,体积比是密度之比的反比,由图可得甲的密度为
乙的密度为
质量相同时,甲乙体积之比为
即质量相同时甲的体积是乙体积的,故D错误。
故选A。
6.(2022·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小明想用天平称出20g水,先用正确的方法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1所示。然后在右盘中增加20g砝码,接着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向左移动游码
C.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D.用滴管从烧杯中取水
【答案】C
【解析】A.在测量物质的质量过程中,不能移动平衡螺母,故A不符合题意;
B.先通过增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再增加20g的砝码,是为了称量20g水的质量,此时不能够移动游码,故B不符合题意;
CD.如图2,指针右偏,砝码盘偏重,说明左边水的质量不够20g,故需要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故C符合题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2022·湖北恩施·八年级期中)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是2.0×103 kg/m3
B.b物质的密度是2.0×103 kg/m3
C.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
D.a物质的密度是b的2倍
【答案】B
【解析】由图像可知,a的密度为
由图像可知,b的密度为
所以b物质的密度是a的4倍,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2022·北京·清华附中八年级期中)物理知识是从实际中来的,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下面是小芳同学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对身边的一些物理现象进行的分析和计算,已知,,则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那么初中生身体的体积约为0.5m3
B.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300kg
C.体积为100c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体积仍为100cm3
D.一个塑料瓶,用它装水最多能够装2.5kg,用它也能装下2.5kg的酒精
【答案】B
【解析】A.初中生的质量约为
m人=50kg
人的密度约为
ρ人=1.0×103kg/m3
由密度公式可得初中生的体积约为
故A错误;
B.教室的长约为10m,宽约为6m,高约为4m,则教室的容积
V=10m×6m×4m=240m3
由密度公式,教室里空气的质量为
m′=ρ′V′=1.29kg/m3×240m3=309.6kg
与300kg相差不大,故B正确;
C.由密度公式得冰的质量为
m冰=ρ冰V冰=0.9g/cm3×100cm3=90g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所以全部熔化成水的质量为
m水=m冰=90g
根据密度公式,则水的体积
故C错误;
D.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由密度公式有,可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相比,酒精的体积大,故一个塑料瓶,用它装水最多能够装2.5kg,一定不能装下2.5kg的酒精,故D错误。
故选B。
9.(2022·北京市八一中学八年级期中)下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请阅读后判断下面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B.一定质量的水凝固成冰,体积比原来减小了
C.相同体积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质量比铅块的质量小
D.同种物质不同物态下,密度一定不变
【答案】C
【解析】A.由表中数据知,铅的密度小于水银的密度,故固体的密度不一定都比液体的大,故A错误;
B.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一定质量的水凝固成冰,质量不变;由上表中数据知,因冰的密度变小,根据可知水凝固成冰,体积比原来增大了,故B错误;
C.由上表中数据知,铜的密度小于铅的密度,根据,相同体积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质量比铅块的质量小,故C正确;
D.水和冰是同种物质,在不同物态下,密度发生了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10.(2022·山东泰安·八年级期末)小明同学测量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与液体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 )
①空瓶的容积是
②空瓶的质量是
③液体的密度是
④液体的密度是
A.只有①③正确B.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②④正确D.只有②③正确
【答案】D
【解析】设空瓶子的质量为,液体的密度为,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
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为
由可得
……①
当液体体积为 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
由可得
……②
联立①②可得,液体的密度
瓶子的质量为
故②③正确,④错误;由于不确定液体的体积为多少时瓶内装满液体,所以无法求出瓶子的容积,故①错误。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11.(2022·甘肃·凉州区中佳育才学校八年级期末)“玉兔”月球车的质量为140kg,合 t。从地球到月球上,月球车的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0.14 不变
【解析】[1]因为1t=1000kg,所以
140kg=140×10-3t=0.14t
[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会随位置、形状、状态以及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从地球到月球上,位置改变了,物体的质量不变,故月球车的质量不改变。
12.(2022·湖北恩施·八年级期中)某同学在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前,他首先应将游码拨到_____,然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此时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若他称量时,把物体放到了右盘,砝码放到了左盘,并且调节游码至标尺的中间某一位置使天平平衡,他测量的质量和真实质量相比_____。(偏大/一样/偏小)
【答案】 左侧零刻线 把平衡螺母向右调 偏大
【解析】[1]托盘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使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前,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先将游码放在零刻度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2]由图知道,指针偏向刻度标尺的左侧,则可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右调,当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时,表示天平平衡了。
[3]如果砝码放到了左盘,物体放到了右盘。则
砝码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所以,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他测量的质量和真实质量相比偏大。
13.(2022·山西临汾·八年级期末)小明发现铜制的水壶比铝制的水壶重,于是他认为“铜比铝重”。你______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他的观点,依据是___________。
【答案】 同意 见解析
【解析】[1][2]“铜制的水壶比铝制的水壶重”是在体积相等的情况下比较的,“重”是比较铜和铝两种不同物质密度不同的特点,并不是指重力或质量,所以有:在体积相等的前提下,铜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即铜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简称为“铜比铝重”。故同意他的观点。
14.(2022·上海静安·九年级期中)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其单位读作_________,体积为1米3的冰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为_________千克,水的体积为_________米3。
【答案】 千克每立方米 900 0.9
【解析】[1]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2]冰的质量
m冰=ρ冰V=0.9×103kg/m3×1m3=900kg
因为冰化水质量不变,所以水的质量为
m水=m冰=900kg
[3]水的体积
15.(2022·河北衡水·八年级期末)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256g、120g,体积分别为、,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______是实心球,该材料的密度是______,另一个金属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______。
【答案】 a
【解析】[1][2]两个金属球的密度分别为
因为
所以a金属球是实心的、b金属球是空心的,该材料的密度是。
[3]由密度公式可得,金属球这种材料的体积为
所以小球空心部分体积为
V空=24cm3-15cm3=9cm3
16.(2022·四川·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八年级期末)小双同学把一定质量的气体密封在易拉罐内,把此罐从成都带到海拔较高的塔公草原,发现橡皮膜向外凸出且密封完好,如图所示。则罐内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罐内气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均选填“=”、“>”或“<”)
【答案】 = >
【解析】[1][2]一定质量的气体被密封在易拉罐内,罐的位置、环境温度、气压可能发生变化,但罐内气体所含物质多少不变,所以质量不变,即;罐内气体质量不变,橡皮膜向外凸出且密封完好,则气体体积增大,由知:罐内气体密度变小,所以。
17.(2022·河北省吴桥县教师进修学校八年级期末)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的质量之比是3∶4,乙的体积是甲的3倍,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______,若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的质量之比改变,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
【答案】 9∶4 不变
【解析】[1]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的质量之比是3∶4,乙的体积是甲的3倍,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
[2]密度是物体的属性,不会改变,所以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的质量之比改变,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也不变。
三、实验题(18小题4分,19小题6分,20小题3分,分,21小题5分,22小题4分,共22分)
18.(2022·北京·北理工附中八年级期中)一位学生在实验室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1)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先用镊子把游码轻轻拨至标尺左侧零位,发现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甲所示,这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_____侧调节,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上。
(2)将金属块放在天平左盘并向右盘添加砝码及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_____g。然后,他将金属块A放入盛有38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丙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_____cm3;由此可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 _____kg/m3。
【答案】 右 27 2 13.5×103
【解析】(1)[1]在调节天平时,应向指针偏转的对侧调节平衡螺母;图甲中指针偏左,说明左侧质量偏大,所以,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
(2)[2]由图乙知道,金属块的质量为
m=20g+5g+2g=27g
[3]根据题意,由图乙知道,金属块的体积为
V=40mL﹣38mL=2mL=2cm3
[4]由知道,金属块的密度为
19.(2022·湖北武汉·八年级期末)小红和小枫同学在实验室里,自己用食盐和水配制了盐水,测出了盐水的密度,以下是他们实验的过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______拨动游码归零后,指针位于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应向______(选填“左”、“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将质量为32g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取适量的食盐倒入烧杯中,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如图乙所示,则食盐的质量是______g;
(3)用量筒量出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然后将烧杯中的食盐倒入量筒中,待食盐完全溶解后,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丁所示,盐水的体积是______cm3,配制的盐水的密度是______kg/m3;
(4)小枫同学还提出,用实验室里的器材还可以“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他于是研究了a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完成了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分析比较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答案】 镊子 左 17 50 1.14×103 a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解析】(1)[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为了防止游码生锈,用镊子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2]由图甲知指针右偏,说明右盘下沉,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3]已知烧杯质量m1=32g,如图乙所示,天平的分度值为0.2g,食盐和烧杯的总质量
食盐的质量为
(3)[4]量筒中水的体积
水的质量
量筒内盐水的总质量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5]盐水的密度
(4)[6]根据表中的数据质量与体积之比
即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为定值,故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a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20.(2022·北京·人大附中八年级期中)小华同学想测量某盐水(盐水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的密度,但实验室里只有天平,没有量筒,于是他找来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瓶子和适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一个空的小瓶子的质量为m0;
②将一个小瓶子中装满盐水,用天平测出小瓶子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1;
③将另一个相同的小瓶子中______,用天平测出小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为m2;
④则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 =______(用测量出的数据和ρ水表示)。
若法码盒中有一个标识为10g的砝码磨损了(其余器材正常),在步骤①中没有用到这个砝码,但是在步骤②和步骤③中均用到了这个砝码,则根据上述步骤测量出盐水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答案】 装满水 偏小
【解析】[1]将另一个相同的小瓶子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小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为m2,此时可以求出瓶子的容积为
[2]盐水的质量为
m=m1-m0
则盐水的密度为
[3]若法码盒中有一个标识为10g的砝码磨损了,在步骤①中没有用到这个砝码,但是在步骤②和步骤③中均用到了这个砝码,则称量的液体质量偏大,代入密度公式,分子和分母同时增加相同的量,但分母小,增加的倍数多,因而密度偏小。
21.(2022·上海宝山·九年级期中)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_____和 _____。某同学利用量筒、烧杯和电子天平等器材测量盐水和鸭蛋的密度。
①测量盐水的密度时,有以下四个步骤:
Ⅰ、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Ⅱ、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烧杯内有残留),测出盐水的体积;
Ⅲ、……;
Ⅳ、算出盐水的密度。
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步骤Ⅲ的操作是 _____(填“直接”或“擦干残留盐水后”)测量烧杯的质量。
②使用烧杯测量鸭蛋密度的步骤如图甲、乙、丙、丁所示:
图中电子秤显示的四个数据,若没有“131.0g”这个数据,能否求出鸭蛋的密度?请在下方横线作答。要求:①若能,请写出鸭蛋的密度值;
②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_____(填“能”或“不能”)。
理由:_____。
【答案】 质量 体积 直接 能 见解析
【解析】[1][2]“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目的是:测量物体的密度;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密度。
[3]由公式可知,为了减小液体残留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应测量出残留盐水与烧杯的总质量,算出倒入量筒的盐水质量及其体积,使所测密度更为准确,若擦干残留盐水测量烧杯质量,则所测盐水质量会偏大,使所测密度偏大。
[4][5]鸭蛋的质量m蛋=80.5g,再用排水法来测量鸭蛋的体积,鸭蛋浸没在水中时,V蛋=V排;在乙、丙两图中,由于取出鸭蛋时带出一些水,在丁中补入水的体积略大于鸭蛋排开水的体积,按丙、丁数据计算鸭蛋的体积会使所测体积偏大,由可知,所测鸭蛋的密度会偏小;若没有丙中数据,由甲、乙、丁三个数据计算排开水的体积可以不受带出水对实验的影响,此时,排开水的质量为
鸭蛋的体积为
鸭蛋的密度为
22.(2022·四川·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八年级期末)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有重大历史发现,黄金面具、鸟型金饰片等重要出土文物“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如图甲所示是黄金面具残片,文物爱好者小胡和小曾同学制作了一个黄金面具的钢片模型,进行了一些光学与密度实验的探究,忽略其它次要因素。
(1)①小胡利用模型上的一个小孔来“取景”,当小孔离人眼越近,“取景”范围将___________;
②如图乙所示,小胡把模型竖放在盛水的圆柱形烧杯右侧,透过烧杯,他看到模型成正立的像,将模型水平向右缓慢远离烧杯的过程中,对所成像的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盛水的烧杯成像类似凹透镜成像
B.先成实像后成虚像
C.当成倒立的像时,其像会随模型一起水平向右移动
D.先成缩小的像后成放大的像
(2)两位同学利用水采用了不同方案对铜片模型的密度进行了测量。如图丙所示,其实验步骤如下: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B.把模型浸没在水中,并在水面位置处做上标记,测得模型、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
C.取出铜片模型;
D.往烧杯中再加水;小胡的方案是采用装有水的体积为V1的量筒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量筒中剩下水的体积为V2;小曾的方案是直接用纸杯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杯中水的总质量为m3。
①按小胡方案测得模型的密度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②实验结束后对测量误差进行了评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小胡的测量值偏大
B.小曾的测量值偏小
C.两人的测量值都偏小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 越大 C D
【解析】(1)①[1]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小孔离人眼越近,看到的范围越大,“取景”范围也越大。
②[2]A.圆柱形的烧杯内装上水,类似一个凸透镜,故A错误;
B.模型距离烧杯较近时,相当于模型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当模型在一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的实像,所以模型经盛水的烧杯先成虚像,后成实像,故B错误;
C.当物体成倒立实像的过程中,先是放大的,后是等大的,最后是缩小的,随着物距的增大,像距缩小,所以其像随模型一起向右移动,故C正确;
D.物体成倒立实像的过程中,先是放大的,后是等大的,最后是缩小的,故D错误。
故选C。
(2)①[3]由A、B两步可知,模型的质量
m=m2-m1
由D可知,按照小胡的方案:从烧杯中倒出水的体积等于模型的体积,即
V=V1-V2
则模型的密度
[4]分析实验过程可知,模型的质量测量是准确的,将模型取出要带走一部分水,使小胡的体积测量偏大,所以小胡的测量值偏小。模型带走一部分水,小曾再加水到标记处时又把带走的水补上了,这样测量对实验无影响,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四、计算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23.(2022·上海黄浦·九年级期中)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它们的质量均为0.2千克。如图(a)所示,在其中一个瓶子里装满水,此时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为1.2千克。如图(b)所示,在另一个瓶子里装入密度为800千克/米3的酒精。现在酒精中浸没一块质量为0.4千克、体积为2×10-4米3的石块,此时酒精的液面恰好与瓶口相平。求:
(1)石块的密度ρ石;
(2)瓶子的容积V容;
(3)酒精的质量m酒。
【答案】(1)2000kg/m3;(2);(3)0.64kg
【解析】解:(1)石块的密度
(2)瓶中水的质量
m水=m总-m瓶=1.2kg-0.2kg=1kg
瓶子的容积
(3)瓶中酒精的体积
V酒=V容-V石=10-3m3-2×10-4m3=0.8×10-3m3
酒精的质量
m酒=ρ酒V酒=0.8×103kg/m3×0.8×10-3m3=0.64kg
24.(2022·湖南永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的是我国自行研制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设计师将飞机的某些钢制零件改为铝锂合金等新材料,这类材料具有耐腐蚀、密度小等优点。假如某钢制零件的质量为31.6kg,求:(钢的密度ρ钢=7.9×103kg/m3,铝锂合金的密度ρ合金=2.4×103kg/m3)
(1)钢制零件的体积;
(2)当改成铝锂合金材料后(零件的形状、大小未发生变化),该零件的质量;
(3)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态材料,已知某块“全碳气凝胶”体积为20cm3,质量为3.2×10﹣6kg,求该材料的密度ρ为多少kg/m3。
【答案】(1)4×10﹣3m3;(2)9.6kg;(3)0.16kg/m3
【解析】解:(1)已知钢制零件的质量为:m钢=31.6kg,钢的密度为:ρ钢=7.9×103kg/m3,根据可知该零件的体积为
(2)铝锂合金的密度ρ合金=2.4×103kg/m3,改用等体积的铝锂合金替换,则
则用铝锂合金制成的新零件质量为
(3)该材料的体积
材料的密度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水
1.0×103
冰
0.9×103
煤油
0.8×103
铜
8.9×103
水银
13.6×103
铅
11.3×103
表A物质
实验序号
质量(克)
体积(厘米3)
1
8
10
2
16
20
3
24
30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水
1.0×103
冰
0.9×103
煤油
0.8×103
铜
8.9×103
水银
13.6×103
铅
11.3×103
表A物质
实验序号
质量(克)
体积(厘米3)
1
8
10
2
16
20
3
24
30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光的反射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光的反射巩固练习,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光的反射,光源,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光线,光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第三节 快与慢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第三节 快与慢课后测评,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快与慢,平均速度,常见的速度值估测,5m/sB.1,2km/h,4 大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第一节 动与静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第一节 动与静课时作业,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动与静,定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