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面是亮亮写的一篇登山日记, 绕 溢 5, 孙悟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情境创设:生活处处皆语文,处处留心皆学问。让我们带着本学期满满的学习收获,在本次期末测试中继续探索,继续提升吧!
第一部分 识字写字
活动一:整体书写有讲究
1. 认真书写,注意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字距均匀,整体才美观。
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__________
【答案】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汉字书写能力。
抄写汉字,要做到:准确,即不要抄错字;规范,即笔画要清楚;书写端正,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间架结构合理,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横格中的位置要正确;整洁,即不要涂改。书写时要注意“塘、都、亮”的正确写法。
活动二:音形义中有秘密
2. 下面是亮亮写的一篇登山日记。请你阅读并按要求或提示,完成下面小题。
已久的登山之旅终于来啦!一大早,爸爸着汽车带着我和弟弟奔向凤凰山。在山脚下抬头仰望,蒙蒙的薄(bá bó)雾缠(绕 饶)在山间,似仙境一般。我们了一条陡峭的山路向上爬。没多久,我和弟弟就,是爸爸的鼓舞让我们了信心。登上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真有腾云驾雾的感觉。弟弟的脸上洋(益溢)着兴奋的光芒,我俩(liǎ liǎng)高兴地。更多课件教案等低价滋源(一定远低于各大平台价格)请 家 威杏 MXSJ663 (1)根据拼音,在文中的方格中写词语,注意把字写美观。
(2)用“√”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3)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
(4)文中最后一句话中有一组近义词,它们是( )——( )
(5)下列加点的“鼓”与“鼓舞”中的“鼓”意思相同的是( )
A. 打鼓B. 鼓励
(6)由“腾云驾雾”一词你联想到了______。(神话人物)
【答案】2. 3. bó liǎ
4. 绕 溢 5. ①. 兴奋 ②. 高兴 6. B
7. 孙悟空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期、驶、疲、竭、坚、舞”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多音字。
薄,读音:bá,厚度小的(跟“厚”相对);贫瘠;不肥沃。bó,微;少;苛刻;轻佻;减轻;轻视。
薄雾,拼音:bó wù,意思是淡薄的雾气,多用于写海景,林景时的雾的描写。
俩,读音:liǎ,“两”“个”的合音词;指不多的几个。liǎng,[伎俩]手段;花招。
我俩,拼音:wǒ liǎ,是我们两个人的意思。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形近字。
绕:缠绕;围着中心转动;通过弯曲、迂回的路过去。
饶:多;富足;额外加添;恕免。
缠绕:用带状或条状物盘绕其他物体,如青藤缠绕在大树上。故选:绕。
益:增加;增长;副词。表示程度加深,相当于“更加”。
溢:流出;流露;过度;过分;超出;超过;满;充满。
洋溢:指情绪、气氛等饱满而充分流露。故选:溢。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
结合选段最后一句话“弟弟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芒,我俩高兴地手舞足蹈”可知文中近义词是:兴奋——高兴。
高兴:通常用来表达人的情绪,令人感到快乐的,愉快的,意思是指内心的一种表达。
兴奋:因高兴或受某种刺激而精神激奋。
【小问5详解】
本题考查字义。
鼓舞: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兴奋、振作。鼓:发动;振奋。
A.打鼓:击鼓;形容心里忐忑不安;特指敲打小鼓收买废杂旧货的小贩。打击乐器。鼓: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
B.鼓励:激发;勉励;也指振作精神。鼓:发动;振奋。
故选B。
【小问6详解】
本题考查神话人物积累。
腾云驾雾:乘着云,驾着雾。古代神话小说中形容神仙的法术。也形容在空中飞腾或奔驰迅速。还形容头脑不清,感到迷迷糊糊。
据此可以联想到孙悟空、二郎神等神话人物。
第二部分 积累运用
活动三:灵活运用有门道
亮亮所在的班级正在为参加校园故事会做准备呢!请你根据要求或提示完成下面小题。
3. 班级为故事会准备了《西门豹治邺》的课本剧。为了获得上台的机会,同学们( ),纷纷展现自己的风采。
A. 各显神通B. 神机妙算
4. 亮亮想要扮演西门豹,又担心自己演不好。组长鼓励他说:“( ),现在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
A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B.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5. 经过精心准备,亮亮终于获得了上台的机会,组长提醒他:“你可是课本剧里( )的,一定要带好口罩,勤洗手,小心流感。”
A. 敲边鼓B. 挑大梁
6. 故事会临近,亮亮感到喉咙疼、头晕,怀疑自己得了流感,同学们纷纷安慰他。下列哪位同学的安慰不合适。( )
A. 亮亮,如果你真的得了流感,就白白准备了那么久,真可惜。
B. 亮亮,别担心,也许你是太紧张了;即使得了流感,也会很快恢复的。
7. 故事会开始了,西门豹把巫婆投进漳河。此时,站在旁边的官绅们害怕极了。请你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官绅们害怕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亮亮扮演的西门豹惟妙惟肖,故事会还没结束,有同学已经按捺不住,开始窃窃私语了。请你想象并描写同学们“窃窃私语”的情景。(句中不出现这个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下面是明明整理“科学家的故事”中的一句话。请你用“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的句式帮他改写句子,增强故事的表达效果。
那时,没有资金、技术、设备、参考资料,条件很艰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明明讲科学家故事时,有的同学嬉笑打闹。面对这样的场景,适合用(反问陈述)语气告诫他们。你会对他们说:____________
11. 讲传统文化故事时,同学们引用了大量的古诗句。这些诗句你会背吗?填填看。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______。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______。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______。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______。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______。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______。
【答案】3. A 4. B 5. B 6. B
7. 官员们面如土色,一个个跪下来磕头求饶。
8. 同学们在座位上交头接耳,小声地谈论着,对亮亮的表现竖起大拇指。
9. 那时,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设备,也没有参考资料,条件很艰苦。
10. 你们难道不知道在听课时应该保持安静吗?
11. ①. 半江红 ②. 各不同 ③. 人未还 ④. 几人回 ⑤. 夜夜心 ⑥. 不识君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运用。
A.各显神通:比喻在各自工作中显身手。
B.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形势发展,决定策略。
根据题干中的“纷纷展现自己的风采”可知,这里应该选“各显神通”。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运用。
A.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形容话已说出口,没法再收回。
B.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不可错过。
根据题干中的“现在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可知,这里应填“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词语运用。
A.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助势或撺掇。
B.挑大梁:比喻承担主要工作或起主要作用。
根据题干中的“亮亮终于获得了上台的机会”可知,这里应填“挑大梁”。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口语交际。
安慰他人时,首先要真心实意,其次说话要委婉动情。选项A的语气不够委婉。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写句子。
注意题干要求,要使用动作描写,表现害怕的样子。
官员们害怕极了,眼睛不时地看向西门豹,手也不由自主地抖动着。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写句子。
窃窃私语的意思是背着人小声交谈。因此,在写句子时,要根据词义写出合适的语境,表现这个词语的意思。
只见他们两个头凑在一起,发出小声嘀咕的声音,也听不清楚他们在说什么。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改写句子。
例句中“资金”“技术”“设备”和“参考资料”是并列成分,可以分别把它们放在“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的后面,组成一个排比句,使气势更强烈。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口语交际。
反问语气是通过使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或否定含义的一种方式。这种语气通常用于加强语气或表达强烈的情感。陈述语气则是用于表达事实、观点或意见的一种方式。这种语气通常用于传达信息、陈述事实或提出观点,而不是表达情感或强烈的个人意见。因此,明明应该使用反问语气告诫同学。告诫的目的是让同学们在听故事时保持安静,因此使用反问的语气表达对同学行为的不赞成。如:难道在听故事时保持安静不是一种美德吗?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诗句默写。
书写时注意“红、同、未、夜、君”的正确写法。
第三部分 阅读鉴赏
活动四:解读文本有方法
阅读文本,用心品味,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实用性阅读。
种子的“旅行”
①植物的繁衍主要靠种子。如果种子成熟后,完全落在植物的脚下,势必使很多种子失去生存的机会。所以植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神奇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那就是让种子“旅行”。
②有的植物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来“旅行”。像大豆、绿豆、油菜、芝麻等植物的种子,练就了一种“弹射”的本领,果实成熟后包藏种子的果壳会突然扭曲、炸裂,将种子弹射到几十厘米甚至几米之外。
③许多植物的种子借风的力量来“旅行”。这一类植物,最典型的当属有“伞兵”之称的蒲公英。蒲公英的种子顶端有细毛构成的“小伞”,种子成熟后,风一吹来,“小伞”便带着种子到远方安家落户。种子会乘风“旅行”的还有柳树、杨树、合欢树等。
④还有不少植物的种子是借水“旅行”的。生长在海边的椰子,就是靠水路来传播种子的。椰子的果实虽然很大,但外面包裹着一层纤维组织,它们像毛发一般,中间充满了空气。椰子落到海里,便会随着水流漂动。它既不会腐烂,也不会破裂,有的竟“旅行”上千公里,才找到安身的地方。
12. 阅读短文,根据文中信息,回答问题。
文中介绍植物种子“旅行”的方式主要有:依靠自身的力量、______、
13. 下面是一个小组读了短文后列出的问题清单:
请你根据提问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整理,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写。并选一个角度,提出一个你认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A.联系生活经验提问 B.针对文章内容提问 C.针对文章写法提问
14. 读第③段画“______”的语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 借风的力量 借水的力量
13. ①. B ②. C ③. A ④. 第④段列举了哪些植物的种子是借水“旅行”的?
14. 蒲公英的种子来到一座美丽的花园,五颜六色的花儿像天边的彩霞。它开心地说:“这里真美丽!我要在这儿安家落户。”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第②段“有的植物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来‘旅行’”;第③段“许多植物的种子借风的力量来‘旅行’”;第④段“还有不少植物的种子是借水‘旅行’的”。可知文章介绍植物种子“旅行”的方式主要有:依靠自身的力量、借风的力量和借水的力量。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方法和策略
①文章第①自然段内容可以解答“种子为什么要‘旅行’”这一问题,所以这一问题主要写针对文章内容提问,故选B。
②由“按照什么顺序”可知是针对文章写法提问。故选C。
③由“生活中”可知联系生活经验提问。故选A。
④提问题时,可以针对文章写法提问,也可以针对文章内容提问,还可以联系生活经验提问。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针对文章内容提问: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开放性答题。
结合第③段“蒲公英的种子顶端有细毛构成的‘小伞’,种子成熟后,风一吹来,‘小伞’便带着种子到远方安家落户”可以想象蒲公英可能会随风去到哪些地方,在哪些地方安家,会碰到什么,它又会说什么。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如:蒲公英的种子来到一座美丽的大山,那里长满了高高的树。它开心地说:“这里真美丽!我要在这儿安家落户。”
文学性阅读。
鲧(gǔn)窃息壤
①鲧带领人们治理洪水,可奔忙了九年,洪水仍没有平息,这让他很发愁。
②有一天,鲧正在愁闷时,从水里浮上一只灵龟,对他说:“大神,不要发愁,您可以用息壤来治住洪水呀!”鲧想起来了,息壤是天帝的宝物,只要撒在地上,它就生出很多泥土,能治住洪水。他很高兴地对灵龟说:“谢谢你的指点,我马上去昆仑山取息壤。”
③他化身玄鱼,渡过连鹅毛都浮不起的弱水;又化成长有双翅的白马,飞过烈焰腾腾的火山⋯⋯历尽千辛万苦,他终于偷到了息壤。这时,飞来一只鸟,叫道:“大神,你竟敢偷天帝的息壤!天帝会惩罚你的!”鲧坦然笑道:“只要能把人类从洪水中救出来,就算千刀万剐也值得!”说罢,他就向人间走去。
④鲧抓一把息壤向洪水撤去。息壤一落水立刻生出很多泥土,积成堤,堆成山,逼得洪水向后退去。鲧不停地撒,边撒边向前走,洪水也一步步地退了下去。在他身后,出现了一片又一片土地。人们在新生的土地上种庄稼,盖新房,又重新过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看到这一切,繇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⑤可不幸的是,天帝还是知道了息壤被盗走的事情。他大发雷霆,马上派火神祝融下到凡间,在羽山将鲧杀死,夺回了剩余的息壤。
15. 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怎样的?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起因:鲧治理洪水没成功。
经过:______
结果:______
16. 第②至④段中,鲧的心情一直在变化:愁闷→高兴→( )→( ),从中,我们看到一个______的鳔。
17. 在中外神话故事中,同样具有鲧这种精神的人物有很多。请你再写出两个具有这种精神的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用“﹏”画出文中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并写一写你的感受。
【答案】15. ①. 盗取息壤,止住洪水。 ②. 天帝震怒,鲧被杀害。
16. ①. 坦然 ②. 欣慰 ③. 肯牺牲个人利益、为百姓谋福利
17. 普罗米修斯、大禹
18. 他化身玄鱼,渡过连鹅毛都浮不起的弱水;又化成长有双翅的白马,飞过烈焰腾腾的火山⋯⋯历尽千辛万苦,他终于偷到了息壤。
具有审题特点的溺水、具有神奇变化能力的鲧,都体现了神话大胆而丰富的想象力。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概括。
本文第①段讲鲧治理洪水历经九年却没成功。第②段讲灵龟指点鲧去昆仑山倒去息壤。第③段讲鲧历尽千辛万苦偷到息壤。第④段讲鲧不畏惧飞鸟的警告走向人间。第⑤段讲鲧用息壤治水。第⑥段讲天帝知道后,派祝融杀了鲧。
由此可知,第①段是故事的起因,第②段到第⑤段是故事的经过,第⑥段是故事的结果。按照以上分析,把握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概括出经过和结果。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分析。
根据第③段“鲧坦然笑道:‘只要能把人类从洪水中救出来,就算千刀万剐也值得!’”和第④段“看到这一切,繇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可知,鲧的心情由愁闷到高兴再到坦然最后变得欣慰。从第③段“鲧坦然笑道:‘只要能把人类从洪水中救出来,就算千刀万剐也值得!’”可知,鲧是一个肯牺牲、肯奉献的人物。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综合实践能力。
联系文章第③段“鲧坦然笑道:‘只要能把人类从洪水中救出来,就算千刀万剐也值得!’”可知,鲧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人。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神话故事中同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物即可。如阏伯、夸父等人。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找关键句子和语言表达能力
完成本题,一是要反复阅读文章;二是要发挥想象力,三十与显示进行对比,体会深化想象的神奇。这篇神话的神奇想象重点体现在第②到第⑤段。如第③段“这时,飞来一只鸟,叫道:‘大神,你竟敢偷天帝的息壤!天帝会惩罚你的!’”与现实相比,鸟也会说话。这体现了神话的神奇。
第四部分 表达交流
活动五:书面表达有技巧
19. 通过本学期的语文学习和实践,细心的同学们一定注意到了,要想把一件事情写清楚,除了要交代明白时间、地点和人物外,更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本次习作,就请你用上学到的这些方法,将此刻你最想分享给大家的一件事情写出来,可以是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听说或看到的。写之前,别忘了给习作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如:“教室里的掌声”“照片里的温暖”……
要求:①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
②把句子写通顺,恰当运用标点符号。
【答案】例文:
一件有趣的事
暑假的一天夜晚,皓月当空,“嚯嚯”,蟋蟀欢快地唱起歌来。
叫得我心跳,叫得我手痒。夏夜捉蟋蟀,是多么诱人的开心事!我和爸爸带着手电筒,“潜伏”在墙角下、花坛边,侧耳聆听,细心辨别着蟋蟀的藏身之地。突然,不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叫声,我乐得连连捅爸爸的腰:“听!准是个猛将!”
我们刚蹑手蹑脚地走过去,那蟋蟀似乎知道我们来了,忽然不叫了,我不由得暗暗着急。爸爸拉着我蹲下来,继续静静地等待。足足过了五六分钟,它还是一声不吭。真狡猾!我正无计可施时,那蟋蟀听到四周同伴们你唱我和,终于忍不住了,亮开嗓门叫了起来。“哈哈!原来你在这里!”爸爸打开手电照着一道墙缝,里面果真有只大蟋蟀!我高兴得差点儿跳起来。爸爸掏出一根事先准备好的小棍,小心翼翼地伸进了蟋蟀的老巢,轻轻拨动了几下,然后把小棍突然往外一抽,一只肥壮的蟋蟀猛地蹦了出来。说时迟,那时快,爸爸把手电筒一转,一道亮光当头照在蟋蟀的眼睛上。那蟋蟀头昏眼花,吓得直打转转儿。我赶紧扑上去,双手一捂:“哈!捉住了!”我高兴得又笑又跳,将蟋蟀放进玻璃瓶里,又开始寻找新的目标。
静静的夏夜,瓶里的蟋蟀和四周的昆虫此起彼伏地叫着,真是一支快乐的昆虫交响曲。夏夜,一点儿也不寂寞,有星星,有月亮,有鸣虫……而抓蟋蟀的过程是最有趣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题目要求写你此刻最想分享给大家一件事情。在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一定有许多事让我们印象深刻,难以忘怀,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去写。这件事可以是亲身经历的:第一次尝试、人生中遇到的一个困难、与好朋友间的一次争吵与和好、一次有意义的生日……这件事也可以是在某个地方看到的好人好事或者从某个媒体了解到的事,也可以是从别人那里听到的感人事迹。选取一件印象最深刻的事,表达真情实感。
开头:开门见山,交代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
中间:简单介绍事情发生的原因,并详细具体地写出事情的经过,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注意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刻画人物,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将文章写具体生动。
结尾:简单写出事情的结果,并点题,总结这件事给你带来的感受和变化。小组问题清单
①种子为什么要“旅行”?
( )
②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 )
③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植物种子会“旅行”?
( )
④我的问题: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1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1页。
这是一份40,2023-2024学年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主持稿中画线部分可以用来代替, 欧阳询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 欧阳询晚年生活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