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金属世界机器人任务”计划于2023年10月5日发射,它将探索的是距离地球3.7亿千米的目前已知最大的金属小行星—普赛克,呈现为一个被压扁的球形。据估计,该小行星金属含量高达95%,主要为铁和镍。下图分别示意普赛克小行星和太阳系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普赛克小行星在宇宙中的位置位于( )
A.乙、丙之间B.丙、甲之间C.甲、丁之间D.丁、戊之间
2.普赛克小行星表面凹凸不平,最可能是因为( )
A.表面缺少大气层的保护B.距离太阳较近
C.自东向西围绕太阳运转D.体积质量较大
3.该小行星具有较高的探索价值,主要体现在( )
A.距离太阳远近与地球相似B.成分与地球地核相似
C.具有凹凸不平的固体表面D.与地球间的距离较近
图为江苏省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单位:兆焦耳/平方米)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城市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最大的是( )
A.苏州B.南京C.徐州D.淮安
5.江苏省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特点的成因最可能是( )
A.北部地区降水更多B.南部地区日照时数较短
C.南部地区海拔更高D.北部地区距离海洋更近
6.太阳辐射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大兴安岭树木郁郁葱葱B.庐山瀑布一泻千里
C.冬日温泉池内热气腾腾D.洞庭湖边凉爽的风
笔石动物生存于海洋中,有两种生活方式:一种是固着在海底,这类笔石一般生活在浅水环境里,水太深则无法生存;另一种是浮游在海水中,这部分笔石动物可以生活在更加开阔的海水里面,也可以在深水环境中生存。距今约三亿年前,笔石动物灭绝了,下图示意笔石动物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笔石动物繁盛的地质年代是( )
A.奥陶纪B.二叠纪C.侏罗纪D.第四纪
8.地质学家在笔石化石地层中可能还会发现( )
A.猛犸象化石B.三叶虫化石C.裸子植物化石D.被子植物化石
9.通过对笔石化石的研究,可以( )
A.了解火山喷发对动物的影响B.了解爬行动物间捕食关系
C.准确判断地壳运动的时间D.判断当地的古地理环境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9日18时58分,澳大利亚东部瓦努阿图群岛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500千米。下图为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图中的( )
A.H圈层底部B.G圈层C.F圈层上部D.E圈层
11.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表示的是莫霍界面B.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H圈层
C.F圈层物质状态为固态D.岩石圈的范围包括G圈层上部
12.此次地震发生时,地震波在向上经过莫霍界面时传播速度发生的变化是( )
A.A波波速加快,B波波速下降B.A波完全消失,B波波速突然下降
C.A波、B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D.B波完全消失,A波波速突然下降
珍珠滩瀑布海拔2443米,瀑布高21米,宽162米,是九寨沟内一个典型的组合景观,是电视剧《西游记》片头中唐僧师徒牵马涉水的地方。下图为珍珠滩瀑布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景观图中涉及的地球圈层有( )
A.水圈、生物圈B.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C.大气圈、水圈、岩石圈D.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14.景观图中( )
A.涉及的各圈层间存在着物质迁移B.植被所属圈层是连续且规则的圈层
C.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地球内部D.水流所属圈层是非常活跃的圈层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2023年8月7日,美国华盛顿地区出现雷暴天气,部分地区出现风速超过每小时12.7千米的强风,并下起比高尔夫球还大的冰雹,导致多地航班暂停起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关于低层大气中水汽说法正确的是( )
①海洋上空含量低于陆地上空
②城市中心含量高于周围郊区
③裸地上空含量低于森林上空
④存在固、液、气三态的转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6.材料中涉及的自然现象所在的大气层厚度,下列各地中最大的是( )
A.上海B.江苏C.广东D.北京
17.飞机正常航行时所处的大气层( )
A.存在能反射无线电波的电离层B.存在对生物具有保护意义的臭氧层
C.主要组成成分是氮气、氧气和水汽D.大气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为确保完成2021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河北省沧州市2021年深入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十条措施指出:要严控煤炭消费总量,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碳达峰、碳中和部署安排,完成省定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目标。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序号含义对应正确的是( )
A.②大气削弱B.①地面反射C.⑤太阳辐射D.③大气散射
19.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④B.③C.⑥D.①
20.沧州市完成省定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目标,对大气受热环节的主要影响是( )
A.①增强B.②减弱C.⑤减弱D.⑥增强
下图为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的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图示时刻乙、丁两地的气压差状况是( )
①最小值小于12hPa
②最大值大于20hPa
③最大值小于20hPa
④最小值大于12hPa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2.图示时刻丙地的风向是( )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下面图1为我国某地海陆间热力环流模式简图,图2为该地此时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下列关于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
A.高空气流由①流向②B.该地区此时处于白天
C.近地面气流由③流向④D.④处以下沉气流为主
24.此时a地的风向是( )
A.西北风B.东南风C.东北风D.西南风
二、综合读图题
25.下面左图示意某天文台卫星捕捉到的一张太阳的照片,照片中太阳看起来像一张歪着脑袋的“笑脸”,右图示意某时段内自然灾害发生频次与太阳活动强弱变化关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图中白色“眼睛”和黑色“鼻子”代表的太阳活动及各自发生在太阳大气层中的位置。
(2)根据右图说出自然灾害发生频次与太阳活动强弱的关系。
(3)除了对自然灾害的发生产生影响,指出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其他表现。
26.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当地茶农多将茶树种植在山坡上,一方面山谷风引起的云雾能够减少日照,提升茶叶品质,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山谷风引起的低温对茶树造成冻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山谷风引起山坡处产生云雾的过程。
(2)山谷风引起低温冻害时,近地面气压状况与下图_________(填字母)相符,说明理由。
(3)生活中对热力环流原理的利用有很多,试解释挂式制冷空调安装在屋内上方的墙上,而暖气片安装在屋内窗户下面的墙上的原因。
三、材料分析题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亚长牛尊青铜器(下图),是河南省安阳殷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的原型是圣水牛,现已灭绝,在安阳殷墟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圣水牛骨骼。圣水牛是一种曾生活在黄河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水牛,同时期该地还生活着像亚洲象、犀牛等这些在今天只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动物。
(1)说出圣水牛生存的地质年代及该时期繁盛的植被类型。
(2)推测圣水牛生存时期黄河流域气候特点,并说出依据。
(3)推测圣水牛灭绝的原因。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北京时间2023年2月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中星26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
(1)指出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自发射行至80km高空时,途经大气层的温度变化情况。
(2)夜晚看到的流星现象多发生在_________(填序号及名称),描述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行至该处时周围大气的特征。
(3)大气与地表生物生存息息相关,例举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普赛克小行星位于小行星带内,其在宇宙中的位置位于丁所示的火星和戊所示的木星轨道之间。故选D。
2.答案:A
解析:普赛克小行星表面凹凸不平,主要是因为其表面缺乏大气层保护,遭受宇宙中陨石砸击较多而成,A正确;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距离太阳较远,B错误;小行星自西向东围绕太阳运转,C错误;小行星体积质量较小,D错误。故选A。
3.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该小行星主要组成成分为铁和镍,与地球地核组成成分高度相似,因此对于人类研究地球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B正确;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与地球相比,距离太阳较远,A错误;“凹凸不平的固体表面”与“小行星具有较高的探索价值”关系不大,C错误;由材料可知,普赛克距离地球3.7亿千米,与地球间的距离较远,D错误。故选B。
4.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苏州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大约为4500兆焦耳/平方米;南京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大约为4500-4700兆焦耳/平方米;徐州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大约为4700-4900兆焦耳/平方米;淮安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大约为4500-4700兆焦耳/平方米。故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最大的是徐州。故选C。
5.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江苏省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大致自南向北递增,主要是因为江苏南部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地区则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故北部地区降水相对较少,日照时数较南部地区长,故B正确,A错误;南部和北部地区都以平原地形为主,各城市距离海洋远近差别不大,CD错误。故选B。
6.答案:C
解析: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庐山瀑布为水体运动的一种形式、大兴安岭树木的郁郁葱葱属于生命活动、洞庭湖边凉爽的风属于大气运动,都与太阳辐射有关;而冬日温泉池内热气腾腾是地热能,与太阳辐射无关。故选C。
7.答案:A
解析:结合材料以及所学可知,笔石属于海洋无脊椎动物,笔石动物在距今约三亿年前的石炭纪灭绝;根据所学可知,海洋无脊椎动物在早古生代空前繁盛,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结合选项可知,其繁盛的地质年代为奥陶纪,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答案:B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笔石主要生存于早古生代,同一地层中最可能同时存在同时期的动植物化石,选项中三叶虫兴盛于早古生代,猛犸象、被子植物兴盛于新生代,裸子植物兴盛于中生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不同的笔石生存的环境不同,因此可以通过笔石动物的类型判断出当地古环境是深水或是浅水,D正确;对了解火山喷发对动物影响的作用不大,A错误;也无法准确判断地壳运动的时间,C错误;爬行动物主要繁盛于中生代,对其捕食关系的了解作用不大,B错误。故选D。
10.答案:B
解析:地壳的平均厚度是17千米,陆地地壳厚度平均39-41千米,震源深度500千米说明震源位置已经不在地壳部分,应在古登堡面之上的地幔部分G,B正确;H是地壳,F是外核,E是内核,此次地震的震源不在这些圈层,ACD错误。故选B。
11.答案:D
解析:D表示的是古登堡面,A错误;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G圈层的软流层,B错误;F圈层是外核,物质状态为液态或熔融态,C错误;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上地幔底部属于G圈层上部,D正确。故选D。
12.答案:C
解析:地震波在向上经过莫霍界面时无论是横波A还是纵波B传播速度都会突然减慢,出现明显下降,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答案:D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瀑布属于水圈、森林属于生物圈、河谷底部或图中露出水面的地表属于岩石圈,蓝天属于大气圈。因此景观图中涉及的地球圈层有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答案:A
解析:涉及的各圈层间通过大气运动、水循环、生物活动、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进行着物质和能量迁移,A正确;植被所属圈层是生物圈,不是连续且规则的圈层,B错误;物质运动的能量既有来自地球内部的,也有来自地球外部的能量,如在地球重力能影响下形成的瀑布,C错误;水流所属圈层是水圈,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D错误。故选A。
15.答案:C
解析:海洋上空蒸发多,水汽较陆地上空含量高,①错误;城市中心植被覆盖率较低,蒸腾较弱,水汽含量不一定高于周围郊区,②错误;森林上空由于蒸腾较强,水汽的含量较裸地上空的高,③正确;低层大气中的水汽存在着固、液、气三态的转化,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答案:C
解析:材料中涉及的自然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自低纬度向高纬度,随着热量的减少,对流层的高度通常也随之降低。选项四地中,广东省纬度最低,地表热量多,对流旺盛,对流层厚度最大。故选C。
17.答案:B
解析:飞机正常航行时位于平流层。电离层主要位于高层大气,A错误;平流层内具有能够吸收紫外线的臭氧层,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对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B正确;平流层海拔高,大气稀薄,主要组成有氮气、氧气、臭氧等,水汽不是平流层的主要组成成分,C错误;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不断上升,D错误。故选B。
18.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②表示地面反射太阳辐射,A错误;①表示大气反射太阳辐射,B错误;⑤表示大气逆辐射,C错误;③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D正确。故选D。
19.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④表示地面辐射(长波辐射),③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⑥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①表示云层反射太阳辐射。近地面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很少,绝大多数的太阳辐射都到达了地面,地面吸收了太阳辐射增温后,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热量,对流层大气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因此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答案:C
解析: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对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⑥)无影响,D错误:二氧化碳减少对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①)影响也不大,A错误:二氧化碳能吸收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但对地面反射太阳辐射②影响不大,B错误: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少,大气温度降低,大气逆辐射⑤减弱,C正确。故选C。
21.答案:C
解析:据图可知,乙地气压值为1016—1020hpa,丁地气压值为1000—1004hpa,两地的气压差为12—20hpa,最小值大于12hpa,最大值小于20hpa,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2.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丙地两侧的等压线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西侧的等压线数值为1004hpa,东侧的等压线数值为1000hpa,水平气压梯度力由西向东,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左偏,即向北偏转,且风向微风吹来的方向,故图示时刻丙地的风向为西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3.答案:C
解析:读图2可知,西侧陆地垂直气压差异大,东侧海洋垂直气压差异小,则图1中陆地近地面(③)为高气压,高空(①)为低气压,海洋近海面(④)为低气压,高空(②)为高气压,因此高空气流由②流向①,近地面气流由③流向④,A错误、C正确;此时陆地近地面为高气压,盛行下沉气流,表明陆地此时比海洋气温低,应是夜晚,B错误;此时近海面(④)为低气压,盛行上升气流,D错误。故选C。
24.答案:A
解析:根据前题分析可知,a地处于高气压③与低气压④之间,水平气压梯度力由西指向东,材料信息表明,图1所示地区位于我国某地,即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指向右,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a地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基础上向右偏转一个锐角,形成西北风,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25.答案:(1)太阳活动:太阳耀斑、太阳黑子;位置:色球层、光球层。
(2)太阳活动强烈时,自然灾害发生频次较高,太阳活动较弱时,自然灾害发生频次较低,二者总体呈正相关性。
(3)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两极地区出现极光;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无法使用,信鸽迷航;可能导致气候异常等。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耀斑是太阳大气层大而亮的斑块,黑子是太阳大气层中偏暗的部分,因此白色“眼睛”代表的是耀斑,出现在色球层;黑色“鼻子”代表的太阳活动是黑子,出现在光球层。
(2)由图可知,太阳活动强烈时,自然灾害发生频次较高,太阳活动较弱时,自然灾害发生频次较低,因此二者总体呈正相关性。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①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②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④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
26.答案:(1)日出后山坡受热,空气增温快,受热上升,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增温较慢;山坡上层空气不断流向谷地上空,谷地上空空气下沉,致使空气自谷底沿山坡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水汽易凝结形成云雾。
(2)C。理由:低温冻害主要发生在夜晚,夜晚时,山坡上降温快,气温较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谷底上方同高度的大气降温慢,气温较高,因此山谷等温面向上凸,等压面向下凹。
(3)夏天,空调排放出冷空气,屋里空气遇冷收缩下沉,而热空气膨胀上升,补充下沉的冷空气,形成屋内的热力环流,达到制冷效果;冬天,暖气片放出热量,会使靠近窗户的空气受热上升,而冷空气下沉补充受热上升的空气,同样在屋内形成热力环流,达到制热效果。
解析:(1)根据热力环流原理,白天坡地升温快,气温高,气流受热上升,在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增温较慢,气流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山坡上层空气不断流向谷地上空,近地面,空气自谷底沿山坡上升,气流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形成云雾。
(2)山谷风所引起的低温冻害一般发生在夜晚,AD错误;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夜晚时,山坡降温较快,气温较低,近地面形成高压,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谷底上方同高度的大气降温慢,气温较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夜晚时吹山风,等压面向下凹陷,B错误;C正确。故选C。
(3)在炎热的夏天,空调排放出冷空气,屋里空气遇冷收缩下沉,而热空气膨胀上升,补充下沉的冷空气,形成屋内的空气环流,最终使屋内空气变凉,如果安装在屋里下面的墙上,则冷空气密度大,不能上升,降低上面的温度,,起不到很好制冷的作用。在寒冷的冬天,暖气片放出热量,靠近窗户的冷空气受热上升,而冷空气下沉补充受热上升的空气,同样在屋内形成空气的环流,使屋内空气变热,如果暖气片安装在屋里靠近窗户上面的地面上,则屋内上部气温高,下部气温低,空气无法上下对流,导致下部气温低,起不到制热作用。
27.答案:(1)地质年代:新生代。植被类型:被子植物。
(2)气候特点:温暖湿润。依据:圣水牛生存时期的黄河流域,同时期生存着在当今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动物,可知气候环境温暖;水牛喜水,黄河流域应湖沼广布,气候湿润。
(3)圣水牛生存时期,已经有人类出现,作为食物来源,人类对其过度捕猎;气候转冷,生存环境改变,导致圣水牛灭绝。
解析:(1)由材料可知,圣水牛是一种曾生活在黄河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水牛,同时期该地还生活着像亚洲象、犀牛等这些在今天只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动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位于新生代第四纪,此时被子植物繁盛。
(2)由材料圣水牛生存的区域即可判读气候特征,圣水牛生存时期的黄河流域,水牛喜水,黄河流域应湖沼广布,水源充足,故气候湿润,黄流流域现在属于温带区域,圣水牛同时期生存着在当今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动物,可知当时气候环境温暖。
(3)圣水牛灭绝的原因可从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为因素考虑,圣水牛生存的新生代时期,已经有人类出现,圣水牛作为人类的食物来源,人类对其过度捕猎,导致数量减少;伴随着气候转冷,气温降低,生存环境改变,导致圣水牛灭绝。
28.答案:(1)先不断降低,后不断升高,随后又不断降低。
(2)④高层大气。特征:大气密度较小;气压较小;大气的温度总体随高度增加逐渐升高等。
(3)汽车尾气排放,增加大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含量;大量使用氯氟烃、甲烷等物质,臭氧含量降低,破坏臭氧层;工程建筑施工等活动,增加了大气中杂质含量;植树造林,减少大气中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空气中污染物减少等。
解析:(1)由图可见,在0至18千米左右,大气温度不断降低,之后温度不断升高,到50千米左右后,温度又开始降低,一直持续到80千米左右。故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自发射行至80km高空时,途经大气层的温度先不断降低,后不断升高,随后又不断降低。
(2)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通常包括宇宙尘粒和固体块等空间物质)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摄动而被地球吸引,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流星体的质量一般很小,进入地球后相对速度足够快,就足以与大气分子、原子碰撞、使得大气发生电离,在电离复合的过程发光,形成流星而为我们看到。流星一般发生在距地面高度为80~120千米的高空中。由图可见该层应为④层,属于高层大气。高层大气空气密度很小,气压很低,由图可见④层大气温度随海拔增加而逐渐升高。
(3)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各种气体和一部分杂质会排向对流层大气中,例如汽车尾气排放,增加大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含量;大量使用氯氟烃、甲烷等物质,臭氧含量降低,破坏臭氧层;工程建筑施工等活动,增加了大气中杂质含量;另一方面,人类植树造林等行为,可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植物还有净化空气,吸附颗粒物的作用,能减少空气污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大庆铁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