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平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平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其主题聚焦“空气污染”,下列物质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
A.可吸入颗粒B.二氧化硫C.二氧化碳D.臭氧
2.下列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A.AB.BC.CD.D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红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白光,产生白雾
B.水通直流电:两个电极附近产生气泡,最终正负两极所得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玻璃管里的)粉末由红棕色逐渐变为银白色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为蓝色
4.201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前举行了盛大的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下列情景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彩球升空B.载歌载舞C.礼炮轰鸣D.国旗飘扬
5.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
B.向一定量CaCO3中加入稀盐酸
C.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D.向盛有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
6.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7.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8.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AB.BC.CD.D
9.如图是有关实验室制取氢气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连接仪器B.加入锌粒
C.倾倒稀硫酸D.氢气验纯
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则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3g
C.发生改变的N、P的质量比为5:4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1.人类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衣:棉布制成衣服B.食:大豆制成豆浆
C.住:石块砌成房屋D.行:燃油驱动汽车
12.如图是硝酸钾固体和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KNO3的溶解度是20g
B.t2℃时,NaCl和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1的溶解度
D.当KNO3中含有少量的NaCl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小彩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是_____。C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_____。
14.某同学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做了如图所示三个实验,请你帮他分析,完成如下空格:
15.下列图示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装置,请结合图示回答:
(1)请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反应中MnO2的作用是______,
(3)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用装置E收集,验满时,燃着木条应放在______,检验二氧化碳选用的试剂是____.
(4)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实验室常用氯化铵晶体和氢氧化钙粉末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选取上述_______(填字母)作为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若已知收集氨气只能用D装置,请推测氨气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NaCl 配制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
(1)需要NaCl的质量为________ g。
(2)溶解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
(3)如果配制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低于0.9%,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序号)。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因缺钙而导致骨质疏松、佝偻病等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钙片。某补钙药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1所示。现将100g稀盐酸分成五等份,逐次加到用40片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得到部分数据与关系图如图2,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a的数值为_____。
(2)完全反应后生成氯化钙的质量是多少?(答题要求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
(3)第五次反应后溶液中氯元素的的质量是_____?
18.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欲测定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假设其它成分可溶于水但不参与反应)。
(1)该实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
(2)计算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0分)你知道吗,当遇到小范围的木材、棉、毛、纸张等火灾时,可以打开一个大瓶可乐的瓶盖,用手指堵住瓶口使劲晃动,接着将瓶口对准火源松开手指,可乐随即喷涌而出,可以把火扑灭。
(1)解释“可乐灭火"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
(2)油锅起火不能使用大瓶可乐灭火,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3)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等物失火时,也不能使用“可乐灭火”;一般使用哪一种灭火器_________?使用时为什么手一定要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离喷射口远一些?________________
20.(12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氯化钠、铁、过氧化氢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是_____(填化学式)。
(2)A、B、C、D表示四种物质中,在高温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①每个A分子是由_____个原子构成的。
②反应后,生成C和D两种粒子的个数比应为_____。
③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B和C属于氧化物
B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C 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D A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B
3、D
4、C
5、C
6、A
7、A
8、A
9、D
10、A
11、D
12、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紫色的石蕊试剂变红色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14、木条燃烧,玻璃棒不燃烧 燃烧需要物质是可燃物 玻璃罩内的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玻璃罩外的蜡烛不熄灭 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木条燃烧,小煤块不燃烧 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15、长颈漏斗 B 催化作用 集气瓶口 澄清石灰水 A 密度比空气小,能(极易)溶于水
16、0.9 烧杯、玻璃棒 ②③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1)25g;
(2)设生成氯化钙的质量是x
x=22.2g
反应完全后,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22.2g;
(3)17.75g
18、6.6g;75%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水蒸发吸热降温,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水蒸气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氧气。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氧气 油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能浮在水面上,随水流动,水不能使油隔绝空气,反而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更旺 二氧化碳灭火器 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吸热降温,容易使手冻伤
20、NaCl 5 1:3 AD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铁粉中的铜粉
加入过量硫酸铜溶液
B
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度
pH试纸
C
鉴别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D
鉴别蔗糖和食盐
取样品尝
A.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铁能在氧气中燃烧
C.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选项
被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铜片和银片
加入稀盐酸
B
二氧化硫和氧气
闻气味
C
软水和硬水
用肥皂水
D
硫酸铜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
观察颜色
事实
微观解释
A
温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
分子的体积变小
B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10mL 酒精与 1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20mL
分子之间有间隙
D
一滴水中含有约 1.67×1021 个水分子
水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实验序号
实验现象
结论(燃烧条件)
(1)实验1
_____
____
(2)实验2
_____
____
(3)实验3
_____
_____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5
a
2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薛城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制造导弹的材料中含有稀土元素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武城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的使用能够达到目的的是,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下列做法正确的是,下列盐的用途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属于化石燃料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