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邹平县联考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邹平县联考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 )
A.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2.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在甲骨上刻文字
B.指南针指引航海
C.用泥土烧制陶瓷
D.用石块修筑长城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4/5的结论
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C.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4.除去NaC1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杂质,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
A.H2SO4溶液B.稀盐酸C.Ca(OH)2溶液D.AgNO3溶液
5.1777 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火与空气》一书中将空气中一种可以支持燃烧、维持生命的气体称为“火空气”,现代把“火空气”命名为(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6.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错误的是( )
A.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7.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代表种不同的元素,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
B.的核内质子数为
C.和化学性质相似
D.、处于同一周期
8.学会分析,寻找规律是学好化学的方法之一.分析NaCl、X、HClO、KClO3、KClO4的排列顺序规律,可知X代表的物质是( )
A.HClB.Ca(ClO)2C.Cl2D.ClO2
9.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木柴燃烧B.食物腐烂C.冰雪融化D.铁矿石炼铁
10. “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下列技术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蚕丝织布B.谷物酿酒C.烧制瓷器D.冶炼青铜
11.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 )
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
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D.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12.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作的字画至今仍不褪色,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
A.具有可燃性B.在常温下稳定C.具有氧化性D.具有还原性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问题。
(1)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放有热水,a、b、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a与c对比;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__________,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2可以测定_____________。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时,可达到该实验目的。
(3)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_______________(填“向右偏转”,“向左偏转”,“不偏转”)。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①~⑥序号)
①实验1中的热水只起隔绝空气的作用
②实验2中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③实验2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
④实验3中的气球起到了平衡瓶内外气体压强的作用
⑤实验3中的气球作用是收集产生的气体
⑥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
14.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__________ ;现象①②说明__________ 。
15.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A所示实验的错误是_____。
(2)图B所示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C图中的实验操作会导致的后果是_____。
16.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
(2)继续加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①中___________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试管②中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图中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并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待试管①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任答一点)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小伟同学利用碳酸钠溶液测定除锈剂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实验过程如下:
①向烧杯中加入50g除锈剂;
②向除锈剂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边滴加边搅拌,至不再有气泡放出,共消耗碳酸钠溶液40g;
③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87.8g(除锈剂中其他成分不与碳酸钠反应,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除锈剂中硫酸的质量分数_____。
18.水钢采用烟气脱硫工艺,不仅能消除二氧化硫,防止形成酸雨,还能将其转化为硫酸钙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 O2+ 2SO2 2CaSO4+2CO2,现用2.5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求:
(l)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__________;
(2)可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0分)你知道吗,当遇到小范围的木材、棉、毛、纸张等火灾时,可以打开一个大瓶可乐的瓶盖,用手指堵住瓶口使劲晃动,接着将瓶口对准火源松开手指,可乐随即喷涌而出,可以把火扑灭。
(1)解释“可乐灭火"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
(2)油锅起火不能使用大瓶可乐灭火,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3)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等物失火时,也不能使用“可乐灭火”;一般使用哪一种灭火器_________?使用时为什么手一定要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离喷射口远一些?________________
20.(12分)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A 电解水实验
B 排水法收集气体
C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实验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管与b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
(2)实验B集气瓶内装满水的目的是________。
(3)实验C通过________现象,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结论。
(4)实验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D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2、C
3、A
4、B
5、B
6、A
7、C
8、C
9、C
10、A
11、B
12、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温度达到着火点 4P+5O22P2O5 空气中氧气含量 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 不偏转 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③④⑥
14、氧气(或O2) 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才会燃烧
15、倾倒液体时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或装置漏气) 集气瓶瓶底炸裂
16、刚开始产生的气泡是试管①中的空气 有红色物质产生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防止还原出来的铜被再次氧化(或防止试管①炸裂)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9.8%。
18、(1)2t(2)1.28t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水蒸发吸热降温,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水蒸气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氧气。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氧气 油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能浮在水面上,随水流动,水不能使油隔绝空气,反而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更旺 二氧化碳灭火器 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吸热降温,容易使手冻伤
20、 1:2 排尽空气使收集的气体更纯净 水被倒吸入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 防止灼热的四氧化三铁炸裂集气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下列反应,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邹平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水可以灭火的原理是,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单县联考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图像能正确体现对应关系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