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二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二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图象与所述操作过程相符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铜片比黄铜片硬度大
B.常温时铝制品在空气中易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
C.铁制品在沙漠地区极易锈蚀
D.常温下所有金属都是固体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
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3. “分类”可以使人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
A.单质:金刚石、液氧、钢B.氧化物:水、二氧化碳、铁锈
C.合金:硬铝、青铜、焊锡D.化合物:天然气、氯化钠、硫酸铜
4.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纯净物)B.高锰酸钾(氧化物)C.C60(单质)D.冰水(混和物)
5.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洗洁精有乳化功能,可用于洗涤油污
C.镁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造照明弹
D.铁制品表面镀锌防生锈,是由于锌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6.如果遇到饮水危机,可用下列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 ②自然沉降 ③用漂白粉消毒杀菌 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的合理顺序是
A.②③①④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D.①②④③
7.有一种物质,农民说它是“植物的粮食”;建筑师称它为“粉刷匠”;消防员赞美它是“灭火先锋”;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它是下列哪种物质呢?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稀有气体
8.下列图象与所述操作过程相符的是( )
A. 红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测空气中氧气含量
B.向室温下一杯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投入少量生石灰
C.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入铁粉
D. 向相同质量的镁条和铝条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同种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大
C.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所以不同化合物的元素组成一定不相同
D.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中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0.腐烂的蔬菜不能吃,主要是因为产生了有毒且致癌的NaNO2。NaNO2中N的化合价为
A.+2B.+3C.+4D.+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下列是镁元素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镁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相对原子质量_____。
(2)在镁和硫生成硫化镁的反应中,得到电子的是_____原子,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填字母)。
(3)如图所示粒子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和_____。(填字母)
12.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下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
(2)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填:“是”或“不是”)__________________催化剂。
13.用化学符号或数字填空。
(1)3个二氧化硫分子 ____ ;
(2)标出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
(5)1个H3+离子中含有____个质子,____ 个电子。
14.化学用语是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回答生活中的下列问题。
(1)新鲜的苹果切开后因亚铁离子被氧化会很快变黄,亚铁离子的符号是_____。
(2)工业盐因含亚硝酸钠(NaNO2)而有毒,写出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
(3)家用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碳酸氢钠粉末来灭火。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在灭火时二氧化碳的作用是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6分)如图所示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_____。
(2)实验室常用_____和_______制取二氧化碳(填化学式)。发生装置可选用图中的________装置(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要使收集到的氧气较为纯净,最好选用图中的________装置进行收集(填字母序号)。
16.(6分)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如下,请回答:
(1)写出编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
(2)上述装置中,可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实验室制用B装置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收集一瓶较纯净的O2可以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
(3)装置B与装置C在实验室中都可以制取二氧化碳,C与B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
(4)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收集二氧化碳(如图G),验满时,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_________(填“a”或“b”)端,如果熄灭,则满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8分)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既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图甲),又能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图乙)。某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乙装置,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木炭与CuO反应所得的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若木炭与CuO的反应进行得不彻底,产物中还有氧化亚铜(Cu2O)。
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铜不与稀硫酸发生反应。
(做出猜想)红色固体的成分:①全部是Cu;②全部是(Cu2O);③_____。
若猜想①成立,请写出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实验探究)(1)取木炭、CuO两种黑色粉末适量均匀混合,然后将黑色粉末装入长柄V形玻璃管的直管内。
(2)按图乙连好实验装置,然后加热反应物2分钟后,黑色粉末出现红热现象,同时澄清的石灰水_____,此时停止加热。
(3)待玻璃管冷却后,提取里面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表所示的实验验证:
(反思与评价)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_(写一条即可)。
(拓展)由上述探究可知,反应生成了Cu2O。请写出木炭与CuO反应生成固体中只有Cu2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根据上述探究(3)的实验结果可知,2.88g红色固体中Cu2O的质量为_____。
18.(8分)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华民族奋力谱写新篇章。
I.12月17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
(1)建造航母时,常用氮气或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保护气,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造航母用到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__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3)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触而锈蚀。
(4)为了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B.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
C.ZnC1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Ⅱ.文化自信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对X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这里“X气体”是指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6)战国时《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蜃”与草木灰、水混合后所得的碱液可用来洗涤帛丝。(“蛎房”即牡蛎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蜃”主要成分是氧化钙。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得到的碱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0分)某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1)反应到第几分钟时,氯酸钾刚好完全分解?
(2)反应完全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
(3)原固体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0.(12分)将10g锌粒加入到盛有100g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锌粒有剩余,称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09.8g试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____。
(2)同时生成氯化锌的质量是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B
2、C
3、C
4、C
5、D
6、C
7、A
8、D
9、D
10、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12 24 硫 C C D
12、1:1 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不是
13、3SO2 Al2O3 H2O 3 2
14、Fe2+ +3 2NaHCO3Na2CO3+H2O+CO2↑ 隔绝氧气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试管 CaCO3 HCl B E
16、长颈漏斗 A F 可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 b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既有Cu也有Cu2O 变浑浊 ① ③ 节约药品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1.44g
18、不活泼 原子 氧气、水 AB CH4 KOH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3;4.8g;12.25g
20、(1)0.2g;(2)13.6g
步骤
现象
结论
a.取2.88g红色固体装入试管中,滴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红色固体部分减少,溶液变为蓝色。
猜想_____错误。
b.滤出试管中残留的红色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2.08g
猜想_____正确。
反应时间(min)
0
1
2
3
4
试管中固体质量(g)
13.25
11.65
10.05
8.45
8.4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第三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方案与结论不相对应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实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藕塘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硝酸钾,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