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33233/0-170547072811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33233/0-170547072814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33233/0-170547072817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
A.在同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2.现代社会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B.煤属于可再生能源
C.提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D.控制燃烧条件,使燃料充分燃烧
3.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火灾现场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C.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D.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4.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下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
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5.臭氧(O3)主要分布在离地面10—15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这里的“臭氧”是指
A.元素B.分子C.原子D.物质
6.厉害了,我的国!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依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C.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将未用完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B.实验后将废液倒入下水道中
C.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体中D.用镊子取用块状固体药品
8.为节约用水,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盆接水洗菜B.用养鱼水浇花草
C.使用节水龙头D.丢弃未喝完的矿泉水
9.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空气液化,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
B.干冰升华,动植物呼吸
C.食物腐烂,铁生锈
D.冰雪融化,矿石粉碎
10.一种焰火火药中所含的Cu(NO3)2在燃放时产生绿色火焰,发生如下反应:2Cu(NO3)22CuO+O2↑+4X↑,其中X是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 应是
A.NO2B.NOC.N2O5D.N2O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能源与环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下图是某太阳能电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物质,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填1种即可)。
(2)太阳能电池中多处使用合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有许多优良性能,如:_____(写出1条即可)。
(3)铜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即生成铜绿[Cu2(OH)2CO3],这是铜与O2、H2O、_____(填化学式)反应的产物。
(4)推广使用太阳能电池的意义是_____(写出1点即可)。
12.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通过实验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一”表示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氢氧化钙溶液呈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酸碱指示剂除外);
(3)丙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酸碱指示剂除外);上层溶液中还可能含有氯化钙,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应如何操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3.燃烧是人类最早有意识利用的化学反应,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
(1)原始人使用木柴燃烧释放的___________能烘烤食物,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现在,人们仍然利用燃料燃烧蒸煮食物,城市多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请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燃烧产生的高温可用于冶炼金属。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铜的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青铜器时代。
14.家里的厨房就是一个小小的实验室,里面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请解释下列问题.
(1)铝锅比铁锅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锅洗干净后要用干布擦去表面的水珠,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菜盘上附着的食用油常用洗洁精洗涤,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6分)氧气在中学化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实验I中仪器集气瓶中留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现象为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_____色固体。
(2)实验II 为电解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气体a在电源的_____(填“正”或“负”)极端产生。
(3)实验三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填序号):_____。
①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将瓶内氧气消耗完;②实验装置漏气;③未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的水减少;④点燃红磷后,慢慢伸入集气瓶中。
16.(6分)以下仪器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仪器: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
(2)以上仪器,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氢气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选择仪器]组装发生与收集装置(要求: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在以上装置中选择_____(填序号)。
[检验气体]写出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收集气体]证明是否集满二氧化碳的方法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8分)下面是小华同学和小组同学的学习过程:
(1)小华同学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图的知识整理,则性质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小组同学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气、氢气、水、铁这六种物质,以CO2为起点进行了击鼓传花游戏,条件是:相互之间能实现一步转化时花束就可以进行传递,使花束能从起点CO2传到E。已知位置A的物质具有毒性,请把上述除CO2以外的其余物质分别安排在A~E的位置上,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位置A和D的化学式A_____D_____。
②写出上图转化中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小组同学查阅资料知道: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上述关系图能反映的化学观点或化学思想有(填序号):_____。
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
②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③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
④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⑤上述循环体系中包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该研究成果将有助于缓解困扰人类的什么难题?_____(写出1个即可)
18.(8分)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
(1)唐初(公元7世纪中期),我国就用石头制成的容器,以胆矾(硫酸铜晶体)为原料制取硫酸。到了公元15世纪,化学家已使用绿矾来制备硫酸,其原理是:绿矾加热会发生下列化学反应:;;。
已知:
实验室可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模拟使用绿矾制备硫酸这一过程。
①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公元18世纪,英国人沃德采用在盛有少量水的玻璃瓶上方燃烧硫磺和硝石的混合物制备硫酸,原理为: ,降低了硫酸的生产成本。在该反应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反应前后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有______________。
(3)现代工业中常用下列反应制硫酸:;;。工业生产时,将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粉碎后与氧气反应,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
(4)现代工业用上述方法生产硫酸的同时,生成的Fe2O3也可以作为工业炼铁的原料,将Fe2O3跟焦炭、石灰石一起从高炉上端加入,从下方通入热空气。
①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上述方法炼铁主要原理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0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铁工业飞速发展,近年来钢铁产量已稳居世界首位。某钢铁厂采用赤铁矿炼铁。若该厂日产含铁 1.4×104t 的生铁,至少需要含 Fe2O380%的赤铁矿的质量是多少?
20.(12分)实验室测定某不纯的FeSO4(只含少量CuSO4杂质)纯度。称取16克固体配成水溶液,再将足量的铁粉加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铁粉只与CuSO4反应)过滤,干燥,测得金属质量增重了0.04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SO4由_____元素组成,其中硫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
(2)CuSO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其中铜元素的质量百分数是_____。
(3)计算原固体中FeSO4的质量百分含量?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C
2、B
3、C
4、B
5、D
6、A
7、D
8、D
9、B
10、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铜(或铝) 抗腐蚀性好(合理即可) CO2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合理即可)
12、碱性 红色变浅至完全消失 氯化钙、氯化氢 氯化钠
13、热 C+2CuO2Cu+CO2 置换反应
14、铝锅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防止铁锅生锈 乳化作用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防止燃烧产生的高温熔融物溅落引起集气瓶炸裂 黑 负 ①②③
16、长颈漏斗 ABC ②③④⑥⑦⑨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满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CO2+Ca(OH)2=CaCO3↓+H2O CO H2O Fe+H2SO4=FeSO4+H2↑(或铁和HCl,或氢气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D 减缓温室效应(解决能源短缺)
18、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造成试管炸裂 将三氧化硫气体冷凝变为液体 三氧化硫 氧元素和氮元素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加充分 提供热量、提供还原剂一氧化碳 Fe2O3+3CO2Fe+3CO2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设需要含Fe2O3 80%的赤铁矿的质量是x,
x=2.5×104t,
答:需要含Fe2O3 80%的赤铁矿的质量是2.5×104t
20、(1)Fe、S、O;1︰4(2)160;40%(3)9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师范大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C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大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宜兴市洑东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