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苏省邗江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邗江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第1页
    江苏省邗江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第2页
    江苏省邗江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邗江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邗江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8页。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与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A.15%B.20%C.30%D.14%
    2.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净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气体中,三种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SO2 N2 NO2B.CO2 CO N2
    C.CO CO2 H2D.SO2 CO NO2
    3.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5.25mL的水
    B.用明矾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
    C.用活性炭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D.用紫色石蕊试液区分CO2和N2
    4.科学实验是人类获取科学知识、验证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5.下列反应都能生成二氧化碳,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下列方法,有关原因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碳在空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使制得的气体不纯
    B.不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使制得的气体中混有HCl气体
    C.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速率太慢,收集时间太长
    D.不用稀硫酸是因为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固体表面使反应停止
    6.正确量取13mL液体,应选用的仪器是
    ①50mL量筒②20mL量筒③10mL量筒④胶头滴管
    A.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7.用如图装置,制一氧化碳并还原氧化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资料:①HCOOH(甲酸)H2O + CO↑;②CuO+CO=Cu+CO2。
    A.反应①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②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改变
    C.反应过程中a处黑色固体变红
    D.气球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其污染大气
    8.科学家日前研制出一种名叫“干水”的物质 ( 如图 ) ,每个“干水”粒子是由小水滴、外层包上沙质硅膜组成的。这种糖粉状物质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强力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下列有关“干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干水”属于纯净物B.“干水”的化学式为H2O
    C.“干水”可用于降低温室效应D.“干水”吸收二氧化碳只发生物理变化
    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词语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有着丰富的内涵。下列词语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
    A.云雾缭绕B.粟红贯朽
    C.蜡矩成灰D.烟花绽放
    10.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钢铁生锈
    C.活性炭吸附有毒气体
    D.汽油挥发
    11.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一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
    B.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X的饱和溶液从t2°C降温到t1°C,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Y的饱和溶液从t3°C降温到t2°C,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12.下列对相应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生成物不同是因为反应物的质量不同
    B.过氧化氢溶液能杀菌消毒而水不能,是因为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两种物质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吹胀气球是因为微粒间间隔增大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
    (1)写出编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
    (2)硫化氢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它的水溶液叫氢硫酸。硫化氢能够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H2S气体,制取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写字母序号,下同),收集气体时应由______(填导管口代号)导入集气瓶
    (3)收集气体后,对硫化氢尾气要进行特别处理,以防止污染环境。现有如下装置:
    处理尾气的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不能用点燃的方法处理尾气的原因是______。
    14.现用下面两种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说明:实验二中集气瓶内壁的铁粉除氧剂是用水湿润后均匀涂附上去的,其中的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
    (1)实验一中,红磷燃烧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___。
    (2)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上两个实验都需要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写一点)。
    (3)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一、实验二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对应下面图1、图2,依据图1、图2信息,_________(填“实验一”或“实验二”)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4)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若要寻找红磷或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用实验一或实验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写两点)。
    15.利用下列物质和下图所示装置研究燃烧的条件。
    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一些物质的着火点如下表所示。
    (1)实验1:研究达到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完成该实验可以选取的两种物质是______。
    (2)实验2:将红磷置于薄铜片上,用沙土覆盖,加热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再拨开沙土,红磷燃烧。红磷燃烧的原因是______。
    16.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
    (2)实验室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你认为A装置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选择E装置收集是依据氧气_______的性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和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制取装置_______(填字母),验满CO2的方法_______。
    (4)将二氧化碳依次通过F、G,写出可观察到的现象,F处现象:_______,G处现象:_______,该实验体现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要求至少答出2点)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某小组同学为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称取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于烧杯中,用某浓度的稀盐酸100g分5次加入,每次充分反应后,取出剩余固体经洗涤、干燥后称重,每次加入稀盐酸的用量和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表。结合表格和图象完成下列问题:
    (1)表格中m=_____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该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18.尿素[CO(NH2)2]作为一种中性肥料,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试计算:
    (1)尿素中碳元素、氧元素、氮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
    (2)120kg尿素中的含氮量与多少kg硝酸铵NH4NO3中的含氮量相等?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0分)氢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经由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的过程如图:
    (1)反应I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整个循环过程中涉及的氧化物是______。
    20.(12分)资料:白磷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五氧化二磷能污染空气,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在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课堂上,老师利用图甲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2)小明同学设计了乙、丙2个对比实验,完成了探究过程,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④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事实是___(填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___。
    (3)结合老师与小明设计的实验,小强设计了实验装置丁,小明与小强的实验都比老师的实验有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
    (4)根据以上事实你认为白磷在实验室应如何保存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2、D
    3、D
    4、B
    5、C
    6、C
    7、B
    8、C
    9、A
    10、B
    11、D
    12、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锥形瓶 B b H 硫化氢点燃后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空气
    14、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瓶内的气压降低,小于大气压 实验前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反应物足量等 实验二 实验一集气瓶内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是8.6%,实验2集气瓶内氧气几乎要耗尽 能够且只能氧气反应,生成物不是气体等
    15、木材和无烟煤或无烟煤和红磷或木材和红磷 红磷是可燃物、和氧气接触并达到着火点
    16、长颈漏斗 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不易溶于水 大理石或石灰石 稀盐酸 BC;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1)8.75g;
    (2)由表格数据可知,剩余固体为5.00g不反应的固体,反应前固体总质量为16.25g+3.75g=20g,则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20g-5g=15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解: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6.6g。
    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6.6g。
    18、3:4:7:1;160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2Fe3O4 6FeO+O2↑ H2O、Fe3O4、FeO
    20、 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②④ ③④ 防止污染空气 放在冷水中
    物质
    密胺
    无烟煤
    木材
    红磷
    着火点/℃
    790~810
    700~750
    250~330
    240
    实验次数
    稀盐酸用量/g
    剩余固体质量/g

    20
    16.25

    40
    12.50

    60
    m

    80
    5.00

    100
    5.00

    相关试卷

    江苏省扬州邗江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邗江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下列推理正确的是,蔗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如东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如东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市售脑黄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