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地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丽水地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吃钙片可以补钙, 这里的“钙”指的是( )
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
2.下列金属中,熔点最低的是
A.铜B.汞C.铝D.钨
3.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是化合物
B.x等于30
C.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5:4
D.丙一定是催化剂
4.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可增减
B.A由四个元素组成
C.B和D都属于氧化物
D.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1:3
5.家用不锈钢(铁合金)汤勺,常在手柄上端加一木柄或塑料柄,说明铁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A.延展性
B.导电性好
C.导热性好
D.铁易生锈
6. 金属钒被誉为“金属的维生素”,其化合物五氧化二钒是工业制硫酸的催化剂,五氧化二钒(V2O5)中钒元素的化合价是( )
A.﹣3B.+1C.+3D.+5
7.金刚石、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
A.构成它们的原子种类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C.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D.构成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8.了解化学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乘坐公交车时,携带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
C.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D.为防止煤气中毒,室内用煤炉取暖时保证烟囱畅通
9.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浑浊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
D.向石蕊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溶液由紫色变成蓝色
10.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认识正确的是
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燃烧
B.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
D.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弹簧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
A.水和生石灰
B.水和硝酸铵
C.稀盐酸和碳酸钙
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12.茶,是一片树叶的故事。湖北名茶“驹龙园”茶中富含的单宁酸(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3个O2
B.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C.单宁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单宁酸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A、B、C,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试推断A、B、C分别是什么气体?
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气体的性质是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主要依据,下列性质与收集方法的选择无关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颜色 B 密度 C 溶解性 D 与氧气是否反应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
(3)氮气在很多域用途广泛,实验室用加热NaNO2和NH4Cl的浓溶液制取氮气。
①实验室制取氮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②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收集氮气时可用排水法,但不宜用排空气法,除排水集气法外,你还能想到的方法是_________。
15.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请分析并填空。
(1)写出标有字母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实验室中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__(填字母),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3)实验室中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来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导管_____(填“①”或“②”)处通入F装置。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现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NH3,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
16.实验是学习与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1)用如图一装置进行实验,挤出浓氨水。
①实验现象是_____。
②该实验说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_____。
(2)如图二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空气吹散烘干的面粉,瞬间 发生爆炸,硬纸板盖被冲飞,蜡烛熄灭。
①吹散面粉的目的是_____。
②储存面粉、汽油等易燃物或易爆物时,应注意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将2.60 g含有杂质的氢氧化钙样品平分为五等份。将其中一份全部溶于水配成稀溶液,再缓缓通入足量的CO2气体,先有白色沉淀X生成,后白色沉淀X逐渐消失。A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 + CO2 + H2O=Ca(HCO3)2,生成沉淀的质量与通入CO2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杂质可溶于水,但不参加反应)。
(1)氢氧化钙可由_____与水反应得到。
(2)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
18.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6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同时测定试管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请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0分)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在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中主要有哪些应用价值?(至少答两点)_____
(2)不同雪花化学性质是否相同?____为什么?_____(用微粒观点解释)
20.(12分)有人提出工业生产回收利用空气中CO2的构想:把空气吹入浓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可吸收CO2生成碳酸氢钠(NaHCO3);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又分解放出CO2;在合成塔内CO2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简要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流程顺序或步骤,“↓”表示加入原料,“↑”表示生产出得产物,“ ”表示有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资料卡片)碳酸氢钠分解温度是270℃,碳酸钠在856℃熔化,但还未达到分解温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增大的人为原因是____;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是______(填序号)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空洞
(2)吸收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该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B
3、A
4、D
5、C
6、D
7、D
8、B
9、D
10、B
11、B
12、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一氧化碳 甲烷 氢气
14、A 2KMnO4K2MnO4+MnO2+O2↑ C E A 用气囊收集
15、试管 长颈漏斗 D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表示已收集满 ② A E
16、酚酞试液变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增大面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禁止明火、配备消防器材或有明显的安全标志等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1)氧化钙(2)71.2%
18、 (1)1.92g;(2)81.7%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由于化纤工业的发展,人们穿上了各种漂亮的衣服;由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增加了粮食的产量等(合理即可) 相同 不同雪花都是由水分子构成,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20、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森林被砍伐 B Na2CO3+H2O+CO2=2NaHCO3 CO2+3H2CH3OH+H2O 碳酸钠(二氧化碳或水)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0
20
5
16
反应后质量/g
6
x
5
0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推断的结论
(1)点燃气体,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
在B、C火焰上方的烧杯壁上有水滴出现,而A火焰上方的烧杯壁上没有水滴。
结论:
A___、
B___、
C___。
(2)燃烧后,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
A、B杯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杯内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反应时间/min
1.0
2.0
3.0
4.0
5.0
剩余固体质量/g
5.20
4.60
4.20
4.10
4.0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绍兴越城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宁波镇海区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