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厢片五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厢片五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B.碳酸受热分解: C.铁与稀硫酸反应: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室内着火时可以打开门窗,以减小火势B.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C.利用氢能和太阳能可以减少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理念D.火灾逃生时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行,找到安全出口3.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4.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B.a=15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D.Z为化合物5.2019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为了让兰州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下列建议不合理的是( )A.低碳环保,绿色出行 B.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保护水体C.建筑工地安装降尘装置 D.家庭生活中,提倡垃圾分类回收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7.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SiO2 C.MgCl2 D.KClO38.某溶液由NaOH、HCl、H2SO4和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Cl和H2SO4一定存在B.NaOH、H2SO4和MgCl2一定不存在C.HCl和MgCl2一定存在D.HCl一定存在,NaOH、H2SO4一定不存在,MgCl2可能存在9.在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金属的硬度 B.金属的耐腐蚀性C.金属的导热性 D.金属价格10.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就是对我省杜康酒的赞美。“酒越陈越香醇”是指酒在存放过程中可生成有香味的乙酸乙酯(C4H8O2),下列有关乙酸乙酯的说法错误的是A.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B.乙酸乙酯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C.生成乙酸乙酯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未发生改变D.乙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54.5%11.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A.A B.B C.C D.D1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的三种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C.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D.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13.如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B.燃烧匙中盛放过量的红磷C.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5∶1D.氮气不与红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14.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加入明矾使悬浮细小颗粒凝聚沉降 B.通入氯气杀菌消毒C.通过过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 D.通过活性炭吸附颜色和异味等物质15.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6.如图所示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_____。(2)实验室常用_____和_______制取二氧化碳(填化学式)。发生装置可选用图中的________装置(填字母序号)。(3)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要使收集到的氧气较为纯净,最好选用图中的________装置进行收集(填字母序号)。17.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实验是借助U型玻璃管探究微粒的性质,打开玻璃旋塞,观察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从左到右先后变蓝,该实验说明分子___________,湿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2)图2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明显现象的是试管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可根据观察到____________的现象对比,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3)甲同学用图3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他向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倒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50mL,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乙同学利用图3所示装置,补做一个对比实验:将甲同学实验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______________,实验步骤与甲同学完全相同,对比两个实验的现象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18.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2)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可选用____________(填字母)的组合作为气体的制取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①试管②铁架台③酒精灯三种仪器组装A时,组装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A ①②③B ②③①C ③②①(3)实验室里用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某气体X,为了得到平稳的气流,最好选取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收集X气体并处理尾气,由此推测X气体具有的性质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19.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上图中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是____(填序号),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一点改进的是_______ 。(3)小王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了一瓶氧气,测得氧气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A 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B 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C 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 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4)利用装置B证明CO2能溶于水,锥形瓶内装满CO2,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内注水至如图位置,关闭活塞K,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5)若用装置E装置收集CO2,验满的方法是______。图G是某同学利用底部有破洞的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__,请从下图选项中找出与其有相同优点的装置______(填序号)。(6)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F铁丝燃烧的实验,写出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20.(8分)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6g石灰石样品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使之与样品充分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时,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90g,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05g。请计算:(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0.1%)______ 。21.(8分)为了测定金属镁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含镁元素,不溶于水,也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用一稀盐酸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2)C中固液混合物的质量是____________;(3)计算镁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22.(9分)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在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反应过程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要得到此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_____(填序号)。A 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B 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23.(10分)(1)小明取串场河的河水,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滤液中有难闻的异味,可添加__________除去,②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_来比较所取水样与制得的蒸馏水的硬度。③经过净化后的水,在生活中通过_________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杀菌;④消毒剂为高铁酸钾(K2FeO4)。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①在t2℃时,将30gA物质充分溶解在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g;若将烧杯内物质降温至t1℃(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 溶剂的质量 b 溶液的质量 c 溶质的质量分数②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C两种物质时,采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提纯A.③将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3)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为1.04g/cm3)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①经计算,所需 6%的氯化钠的体积为________mL;加水_______克②若量取水时,采取仰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配制得到的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3% (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