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列 专题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大题型】(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列  专题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大题型】(原卷版+解析)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列  专题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大题型】(原卷版+解析)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列  专题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大题型】(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列 专题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大题型】(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举一反三系列 专题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大题型】(原卷版+解析),共23页。
    专题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大题型】【人教版】TOC \o "1-3" \t "正文,1" \h HYPERLINK \l "_Toc1161" 【题型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HYPERLINK \l "_Toc25206" 【题型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操作应用】  HYPERLINK \l "_Toc9103" 【题型3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HYPERLINK \l "_Toc9103" 【题型4 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HYPERLINK \l "_Toc1161"    【知识点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题型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例1】(2022·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凸透镜位于P处(图中未画出)位置不变,移动蜡烛,光屏先后在P同侧的甲、乙两处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且甲处的像比乙处大,则(  )A.甲处可能成的是虚像 B.乙处像可能是放大的C.P点位置在甲的左侧 D.蜡烛的移动方向向左【变式1-1】(2022·山东威海·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依次摆放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为B.当蜡烛因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向上移动C.若遮挡凸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将得不到完整的像D.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远视镜,为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变式1-2】(2022·湖北鄂州·中考真题)实验操作考试临近,同学们上实验室动手实验,通过训练提高操作技能。如图,小明正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透镜与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B.该透镜的焦距是30cmC.此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D.如果将蜡烛向左移,光屏需要适当右移才能再次形成清晰的像【变式1-3】(2022·山东枣庄·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能成等大清晰的像。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把蜡烛移至刻度尺10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C.把蜡烛移至刻度尺32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D.把蜡烛移至刻度尺45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知识点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操作应用】一、重点把握三线两点:二、三线1、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2、过光心的入射光线3、过交点的入射光线。三、两点:一倍焦距点、二倍焦距点判断像的位置和大小时,可以主要判断过光心的光线如何变化,比如物体远离凸透镜时,过光心的光线相当于以圆心为轴,逆时针旋转,此时两条特殊光线的交点必然靠近透镜,且像会变小。总结起来,规律可以记为:四、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实像都是倒立的。2、【题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操作应用】【例2】(2022·四川巴中·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聪用凸透镜先看到了某物体正立放大的像,则此像为_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若他想看到这个物体倒立放大的像,应将此凸透镜与物体的距离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变式2-1】(2022·山东威海·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小明透过水滴状的鱼肝油胶囊观察积木,发现上面的数字“9”变成了“6”,与该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____;若想让“6”变大一些,可将积木与胶囊的距离___________。【变式2-2】(2022·山东烟台·中考真题)为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学校门口安装了测温摄像仪,当同学们经过它时,会自动利用______(选填“紫外线”或“红外线”)检测人体温度是否正常。测温摄像仪的成像原理与我们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成像原理相同,当人靠近镜头时,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变式2-3】(2022·江苏徐州·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实验室应保持较______________的环境(填“亮”或“暗”),为了判断光屏上的像是否最清晰,需要______________移动光屏,观察像是否变模糊。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像的大小比烛焰______________。3、【题型3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例3】(2022·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小滨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如图甲所示,小滨让凸透镜正对平行光,调整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光屏上会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2)小滨在组装器材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让烛焰的像成在_________;(3)如图乙所示,小滨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此时,若在凸透镜与光屏之间放置一远视镜片,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选“左”、“右” )移动;(4)小滨在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突然,一只飞虫落到了凸透镜表面上,则光屏上出现________。A.飞虫的像  B.飞虫的影子  C.仍是烛焰的像【变式3-1】(2022·辽宁丹东·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已知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实验时,要将___________(选填“蜡烛”或“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到同一___________;(2)如图所示,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实像,像距为___________cm,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成像原理制成的;(3)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向右移动10cm,光屏移动到___________cm的刻度线处,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4)实验中,由于蜡烛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位于光屏的___________选填(“上半部”或“下半部”)。【变式3-2】(2022·甘肃金昌·中考真题)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1)他调节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等大的像,像应该是 ___________(选填“倒立”、“正立”)的;(2)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将光屏向 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到合适位置,就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___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生活中的 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3)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A.由图甲可知透镜焦距为20cmB.在图甲中,若将透镜的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则光屏上仍有完整的像C.在图乙中,移动光屏成清晰像后,若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不能得到清晰的像D.若将蜡烛放在光具座上40cm~50cm之间,调整光屏位置,就能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变式3-3】(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小明用蜡烛、凸透镜(焦距10cm)、光屏在光具座上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1)实验在___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下进行,现象更明显;(2)蜡烛、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甲所示,光屏上会出现烛焰清晰__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此现象和生活中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相同;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增大物距后,将光屏移动到适当位置,光屏上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该像与移动前的像相比会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移动蜡烛至图乙所示位置,在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观察到烛焰_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4)将图甲中的透镜换成焦距f=5cm的凸透镜,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将蜡烛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若不移动蜡烛,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度数适当的__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光屏上也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4、【题型4 像距与物距的关系】【例4】(2022·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让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分别射向凸透镜A与B,情况如图甲所示,则A与B中对光的会聚作用较强的是________ 。如图乙所示,烛焰通过凸透镜A恰好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果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A换成凸透镜B,还想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应该向_______移动光屏。【变式4-1】(2022·湖南永州·中考真题)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以天地互动的形式圆满完成,航天员叶光富进行了太空水球光学实验。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水滴收缩成一个接近完美球体的水球,这个水球可以被看成一个凸透镜。将一个物体放在这个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一位置,可以看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__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变式4-2】(2022·广东·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电子蜡烛的“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___________立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仅将凸透镜更换成另一个焦距相同、尺寸更大的凸透镜,此时光屏上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对比应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变式4-3】(2022·云南·中考真题)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该成像特点是___________的成像原理(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专题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大题型】【人教版】TOC \o "1-3" \t "正文,1" \h HYPERLINK \l "_Toc1161" 【题型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HYPERLINK \l "_Toc25206" 【题型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操作应用】  HYPERLINK \l "_Toc9103" 【题型3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HYPERLINK \l "_Toc9103" 【题型4 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HYPERLINK \l "_Toc1161"    【知识点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题型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例1】(2022·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凸透镜位于P处(图中未画出)位置不变,移动蜡烛,光屏先后在P同侧的甲、乙两处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且甲处的像比乙处大,则(  )A.甲处可能成的是虚像 B.乙处像可能是放大的C.P点位置在甲的左侧 D.蜡烛的移动方向向左【答案】B【详解】ACD.由题意可知,光屏先后在P同侧的甲、乙两处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且甲处的像比乙处大,根据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可知,像在不断的靠近凸透镜,因此凸透镜在乙的右侧,蜡烛在凸透镜的右侧,此时蜡烛在远离凸透镜,因此蜡烛向右移动;由于甲处的像成在光屏上,因此甲处只能成实像,故ACD不符合题意;B.由于题干未提供物距和凸透镜的焦距,若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乙处成放大的实像;若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缩小的实像;若物距等于2倍焦距,成等大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故选B。【变式1-1】(2022·山东威海·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依次摆放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为B.当蜡烛因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向上移动C.若遮挡凸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将得不到完整的像D.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远视镜,为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答案】B【详解】A.如图,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等于物距等于二倍焦距解得故A错误;B.由于过光心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所以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故B正确;C.若遮挡凸透镜的一部分,烛焰的光线会从凸透镜的其他位置透过,在光屏上会聚,光屏上仍能得到完整的像,像比原来变暗,故C错误;D.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远视镜,远视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可以使光线提前会聚,为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即左移,故D错误。故选B。【变式1-2】(2022·湖北鄂州·中考真题)实验操作考试临近,同学们上实验室动手实验,通过训练提高操作技能。如图,小明正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透镜与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B.该透镜的焦距是30cmC.此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D.如果将蜡烛向左移,光屏需要适当右移才能再次形成清晰的像【答案】C【详解】A.实验中的透镜是凸透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所以不是同种透镜,故A错误;BC.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40cm-10cm=30cm,像距为:70cm-40cm=30cm,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则u=2f,故f=15cm,故B错误,C正确;D.凸透镜成实像时,具有物远像近像变小,将蜡烛向左移,光屏需要适当左移才能再次形成清晰的像,故D错误。故选C。【变式1-3】(2022·山东枣庄·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能成等大清晰的像。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把蜡烛移至刻度尺10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C.把蜡烛移至刻度尺32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D.把蜡烛移至刻度尺45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答案】B【详解】A.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等大像时,由图可知u=20cm=2f解得f=10cm,故A错误;B.把蜡烛移至刻度尺10cm处,凸透镜不动,此时物距40cm,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C.把蜡烛移至刻度尺32cm处,凸透镜不动,此时物距为18cm,等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这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故C错误;D.把蜡烛移至刻度尺45cm处,凸透镜不动,此时物距为5cm,小于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的是虚像,不能在光屏上不成像,故D错误。故选B。【知识点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操作应用】一、重点把握三线两点:二、三线1、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2、过光心的入射光线3、过交点的入射光线。三、两点:一倍焦距点、二倍焦距点判断像的位置和大小时,可以主要判断过光心的光线如何变化,比如物体远离凸透镜时,过光心的光线相当于以圆心为轴,逆时针旋转,此时两条特殊光线的交点必然靠近透镜,且像会变小。总结起来,规律可以记为:四、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实像都是倒立的。2、【题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操作应用】【例2】(2022·四川巴中·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聪用凸透镜先看到了某物体正立放大的像,则此像为_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若他想看到这个物体倒立放大的像,应将此凸透镜与物体的距离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答案】     虚     增大【详解】[1]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是放大镜的工作原理。[2]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若他想看到这个物体倒立放大的像,应将此凸透镜与物体的距离增大。【变式2-1】(2022·山东威海·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小明透过水滴状的鱼肝油胶囊观察积木,发现上面的数字“9”变成了“6”,与该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____;若想让“6”变大一些,可将积木与胶囊的距离___________。【答案】     照相机     减小【详解】[1]水滴状的鱼肝油胶囊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透过水滴状的鱼肝油胶囊观察积木,发现上面的数字“9”变成了“6”,说明数字“9”通过胶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积木放在了胶囊的二倍焦距以外,像成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与该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有照相机。[2]若想让“6”变大一些,即像变大一些,则像距必须变大,根据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可将积木与胶囊的距离减小。【变式2-2】(2022·山东烟台·中考真题)为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学校门口安装了测温摄像仪,当同学们经过它时,会自动利用______(选填“紫外线”或“红外线”)检测人体温度是否正常。测温摄像仪的成像原理与我们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成像原理相同,当人靠近镜头时,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     红外线     照相机     变大【详解】[1]当有人靠近测温系统时,人体会辐射红外线,该系统通过对人体自身辐射的红外线的测量,便能准确地测定其表面温度。[2]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制成的。[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故选填变大。【变式2-3】(2022·江苏徐州·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实验室应保持较______________的环境(填“亮”或“暗”),为了判断光屏上的像是否最清晰,需要______________移动光屏,观察像是否变模糊。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像的大小比烛焰______________。【答案】     暗     左右小范围     大【详解】[1]实验时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最好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行,便于观察成像。[2]为了判断光屏上的像是否最清晰,需要将光屏左右小范围内移动,以改变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进行观察像是否变模糊。[3]图示位置,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像的大小比烛焰大。3、【题型3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例3】(2022·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小滨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如图甲所示,小滨让凸透镜正对平行光,调整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光屏上会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2)小滨在组装器材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让烛焰的像成在_________;(3)如图乙所示,小滨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此时,若在凸透镜与光屏之间放置一远视镜片,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选“左”、“右” )移动;(4)小滨在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突然,一只飞虫落到了凸透镜表面上,则光屏上出现________。A.飞虫的像  B.飞虫的影子  C.仍是烛焰的像【答案】     10.0     光屏正中央     放大     投影仪     左     C【详解】(1)[1]平行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这个光班称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故焦距为30.0cm-20.0cm=10.0cm(2)[2]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烛焰的中心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的光心传播方向不变,故当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像成在光屏的正中央。(3)[3][4]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的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5]远视眼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变弱,需要佩戴凸透镜,故远视镜片是凸透镜,当在凸透镜与光屏之间放置一远视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需要将光屏向左移动。(4)[6] A.飞虫在1倍焦距以内,成的是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故A不符合题意;B.影子是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形成区域,而凸透镜成像原理是烛焰发出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形成的像,经光屏反射后进入人眼,人就可以看到像,光屏上比较亮,不会形成影子,故B不符合题意;C.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小虫落在透镜上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小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仍是烛焰的像,大小不变;由于透镜的一小部分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像将完好,但亮度会变暗。故C符合题意。故选C。【变式3-1】(2022·辽宁丹东·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已知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实验时,要将___________(选填“蜡烛”或“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到同一___________;(2)如图所示,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实像,像距为___________cm,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成像原理制成的;(3)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向右移动10cm,光屏移动到___________cm的刻度线处,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4)实验中,由于蜡烛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位于光屏的___________选填(“上半部”或“下半部”)。【答案】     烛焰     高度     15.0     照相机     80.0     上半部【详解】(1)[1][2]在实验中,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便于观察,所以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根据光通过光心的方向不变,此时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3]由图丙可知,光具座上的刻度分度值为1cm,光屏所在的位置为75.0cm,凸透镜所在的位置为60.0cm,所以像距为75.0cm-60.0cm=15.0cm[4]此时物距为30.0cm,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个成像原理制成的。[5]将蜡烛向右移动10cm,移至4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为物体在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物距和像距相等,因此像距为即光屏需要移到80.0cm的刻度线处。(4)[6]凸透镜成实像是倒立的,蜡烛燃烧变短时,烛焰向下移动,根据光通过光心的方向不变,那么光屏上的像要向上移动,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位于光屏的上半部。【变式3-2】(2022·甘肃金昌·中考真题)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1)他调节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等大的像,像应该是 ___________(选填“倒立”、“正立”)的;(2)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将光屏向 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到合适位置,就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___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生活中的 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3)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A.由图甲可知透镜焦距为20cmB.在图甲中,若将透镜的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则光屏上仍有完整的像C.在图乙中,移动光屏成清晰像后,若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不能得到清晰的像D.若将蜡烛放在光具座上40cm~50cm之间,调整光屏位置,就能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答案】     倒立     左     缩小     照相机     B【详解】(1)[1]由图甲可知,此时物距与像距相等,由于能够成清晰的像,所以此时物体一定在2倍焦距上,像一定也在另一侧的2倍焦距上,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特点可知,此时成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2)[2][3][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由图可知,相对于甲图来说,蜡烛向左移动,所以若想要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需要将光屏向左移动,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特点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3)[5]A.由图甲可知,此时物距与像距相等,由于能够成清晰的像,所以此时物体一定在2倍焦距上,像一定也在另一侧的2倍焦距上,根据光具座的读数可得,2倍焦距是20cm,所以焦距是10cm,故A错误;B.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但透镜的下半部分仍能折射光线成像,所以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完整的,不过由于折射光线变少,所以像的亮度会变暗,故B正确;C.凸透镜成实像时,透镜不动,若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因为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所以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故C错误;D.若将蜡烛放在光具座上40cm~50cm之间,此时物距小于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此时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而光屏无法承接虚像,所以无论怎么调整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都得不到烛焰清晰的像,故D错误。故选B。【变式3-3】(2022·辽宁营口·中考真题)小明用蜡烛、凸透镜(焦距10cm)、光屏在光具座上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1)实验在___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下进行,现象更明显;(2)蜡烛、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甲所示,光屏上会出现烛焰清晰__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此现象和生活中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相同;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增大物距后,将光屏移动到适当位置,光屏上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该像与移动前的像相比会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移动蜡烛至图乙所示位置,在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观察到烛焰_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4)将图甲中的透镜换成焦距f=5cm的凸透镜,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将蜡烛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若不移动蜡烛,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度数适当的__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光屏上也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答案】     较暗     缩小     照相机     变小     正立     右     近视【详解】(1)[1]实验应在较暗环境下进行,这样可以使光路更加清晰,使实验现象更明显。(2)[2][3]由甲图可知,物距为30cm大于二倍焦距(20cm),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实像,生活中照相机就是根据该原理制成的。[4]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增大物距后,将光屏移动到适当位置,光屏上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可知,与移动前的像相比会变小。(3)[5]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移动蜡烛至图乙所示位置,此时物距为7cm,小于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在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观察到烛焰正立的像。(4)[6][7]将图甲中的透镜换成焦距f=5cm的凸透镜,此时物距等于六倍的焦距,相当于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变远,所以应将蜡烛向右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若不移动蜡烛,像会提前会聚,所以要使光屏上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而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制成的,所以应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度数适当的近视镜片。4、【题型4 像距与物距的关系】【例4】(2022·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让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分别射向凸透镜A与B,情况如图甲所示,则A与B中对光的会聚作用较强的是________ 。如图乙所示,烛焰通过凸透镜A恰好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果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A换成凸透镜B,还想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应该向_______移动光屏。【答案】     B     左【详解】[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光经过透镜后会聚一点,该点就是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焦距越小,说明会聚作用越强,故B对光的会聚作用较强。[2]如图乙所示,烛焰通过凸透镜A恰好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果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A换成凸透镜B,因为凸透镜B对光的会聚作用更强,所以光线会提前会聚,即成像在光屏左侧,所以应该向左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变式4-1】(2022·湖南永州·中考真题)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以天地互动的形式圆满完成,航天员叶光富进行了太空水球光学实验。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水滴收缩成一个接近完美球体的水球,这个水球可以被看成一个凸透镜。将一个物体放在这个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某一位置,可以看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__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答案】     缩小     实【详解】[1][2]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则成的像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变式4-2】(2022·广东·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电子蜡烛的“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___________立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仅将凸透镜更换成另一个焦距相同、尺寸更大的凸透镜,此时光屏上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对比应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     倒     照相机     不变【详解】[1][2]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即电子蜡烛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与之相同。[3]凸透镜成像性质是由物距所决定的,实验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仅更换焦距相同、尺寸更大的凸透镜,相当于物距大小不变,此时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不变。【变式4-3】(2022·云南·中考真题)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该成像特点是___________的成像原理(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答案】     缩小     照相机【详解】[1][2]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物距,像距,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该成像特点是照相机的原理。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