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金龙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金龙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的是,下列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
A.AB.BC.CD.D
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物质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之比为9:16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3.1个铅(Pb)原子质量是34.419×10-26Kg,一个碳-12原子质量是1.993×10-26Kg,则铅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68.6B.207.2C.413.0D.823.2
4.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B.花生油C.蔗糖D.泥土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B.灯泡发光C.燃放烟火D.蜡烛融化
6.下列装置都可用于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a、b两物质的选择正确的是
A.a是铜、b是红磷B.a是铜、b是木炭C.a是汞、b是红磷D.a是汞、b是木炭
7.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的是( )
A.灭火B.供给呼吸C.生产碳酸饮料D.用作制冷剂
8.为了“验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一根铁丝穿4片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按图示将稀硫酸和水滴加到相应的试纸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1、2、3变为红色,4不变色
B.该实验可以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C.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石蕊发生反应生成红色物质
D.该实验的优点是将四个实验改成一个实验,对比性强
9.下列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
A.赤铁矿B.水银C.四氧化三铁D.不锈钢
10.利用过滤的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自来水中的悬浮物
B.除去粗盐中所含的泥沙
C.除去氯酸钾中的氯化钾
D.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硝酸钾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和浓盐酸都有挥发性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高炉炼铁中焦炭不仅提供高温,还能产生还原剂CO
D.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12.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氧气B.氮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纯净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若用过滤的方法从反应后所得物质中回收MnO2(MnO2是难溶于水的固体粉末),在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和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最佳发生装置是C,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填 “a” 或“b”)通入。
(4)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可用下列反应制取氨气: 。根据信息,实验室制取氨气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从A~F中选,填字母)。
14.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几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时。应选用的装置(从装置A~D中选择)是_____,(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将E装置和F装置连接。可以测量氧气的体积,氧气应从_____(填“a”或“b”)口通人。.
(4)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从装置A~D中选择)是_____;实验前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实验结束时要先_____,再_____,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
(5)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气气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6)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而检验氧气的方法是_____。
(7)若利用E装置来干燥氧气,则应将E装置中的水换成_____,气体从_____(填 “a”或“b”)端通入。
15.实验室中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验证CO、CO2的化学性质。
(1)a处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b处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的尾气必须进行处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如果在“W”型管的末端点燃尾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名称)。
16.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要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 为确保安全,最好选用装置 _____ (填字母序号)所示方法收集氢气。
(3)小涵通过观察发现纯锌粒与硫酸的反应明显比粗锌粒慢。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粗锌中含有一些不活泼金属,她猜想可能是粗锌中不活泼金属促进了锌与硫酸的反应。为了验证小涵的猜想,你认为应该在盛有纯锌粒和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 _____溶液。
A 盐酸 B 氯化铜 C 氯化钠 D 氯化钙
(4)小川同学想通过用一定质量粗锌与足量的硫酸反应,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来计算粗锌的纯度,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在实线框中应接入如图中的_____,广口瓶上方残留的空气_____(填“会”或“不会”)对氢气体积的测量造成影响。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叶绿素的化学式为:C55H72MgN4O5,完成下列各题:
(1)叶绿素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它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一个该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个。
(3)叶绿素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18.某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0.74g,要使该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钙沉淀,至少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0分)低碳生活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如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倡导低碳生活的目的是控制温室效应的加剧,而近几十年来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能吸收CO2的森林不断减少和_____________。
(2)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利用叶绿体和光照的条件能把CO2和水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减少CO2排放的措施__________。
(4)有科学家设想采用“封存技术”将二氧化碳“封存”在深海中.大量二氧化碳能被封存在深海中的理由是________;
(5)但又有人担心,CO2会使海水酸度增加,破坏生态,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6)新鲜的空气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小冲想通过实验证明教室里空气和操场上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所差别,请你帮助设计实验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方案(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
20.(12分)水和水溶液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
(1)水的净化过程中,利用活性炭的_____性,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下表是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①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
②60℃时,将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固体各50g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硝酸钾”或“氯化钠”),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列计算式即可)。
(3)①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于适量的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放置一会儿,观察到有无色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经检验,该无色晶体为氢氧化钠。请简述导致氢氧化钠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主要原因:_____
②用54g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水的电解实验,当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3%时停止电解,电解过程中氢氧化钠质量始终不变,则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_____g。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A
3、B
4、C
5、C
6、C
7、B
8、D
9、D
10、B
11、C
12、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集气瓶 D 2H2O22H2O+ O2↑ 漏斗 能控制反应发生与停止 a AE
14、分液漏斗 BD b AC或AD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取出导管 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倒流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不变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表明瓶内氧气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浓硫酸 a
15、黑色粉末变红 CO+CuOCO2+Cu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防止污染空气 2CO+ O22CO2 一氧化碳
16、A 2KMnO4K2MnO4+MnO2+O2↑ C Zn+H2SO4=ZnSO4+H2↑ D B ② 不会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1)5;有机物;(2)137;(3)33:4
18、0.44g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CO2排放的不断增加 随手关灯 深海压强大,温度低,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溶解 操作:①塑料瓶装满水,到操场上将水倒掉,后拧紧瓶盖带回教室;②同样的办法获取教室中的空气样品;③往两个塑料瓶倒约5ml澄清石灰水,拧紧瓶盖振荡。现象:操场上的空气样本不变浑浊而教室的空气样本变浑浊。结论:教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操场上的高。
20、吸附 冷却热饱和溶液(或其他合理答案) 氯化钠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配成热饱和溶液,放置后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变小,故晶体析出 36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硬水和软水
加入明矾观察溶液
加肥皂水搅拌
B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观察颜色
加入澄清石灰水
C
木炭和白磷
观察颜色
在氧气中点燃后观察现象
D
紫铜(铜单质)和黄金
分别滴加硫酸锌溶液
加热后观察颜色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温度/℃
20
40
60
80
100
硝酸钾溶解度/g
31.6
63.9
110
169
246
氯化钠溶解度/g
36.0
36.6
37.3
38.4
39.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科学探究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自贡市名校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营山县联考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