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4.1
学校______班级______姓名______教育ID号______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圆满闭幕,亚运会中有关非遗文化的精彩瞬间至今仍令人回味。在综合实践课程中,你所在的小组完成了相关展板的文字介绍。现在你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修改。
1.在展览文字介绍的封面,用正楷字书写“亚运让非遗熠熠生辉”九个字作为标题。
前言 将“你”“我”汇成“我们”
①亚运会通过体育竞技的方式,将亚洲各国和地区紧密联系到了一起,让翘首以盼的“亚洲命运共同体”更加真切可感。也正是通过这项盛事,亚洲多姿多彩的文化得以章显。
②从风雅颂歌到梅兰竹菊,满满的东方文化元素向八方宾朋展现一场体育盛会如何牵手“中国式浪漫”,一个现代之城如何在守正创新中再现马可·波罗笔下记载的“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杭州及其协办城市努力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欣欣向荣的中国,让世界与之联结。
2.有同学认为画横线的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翘”应读为“qiá”B.“章显”应写为“彰显”
C.“载”应读为“zǎi”D.“联结”应写为“联节”
第一部分 亚运刮起“非遗风”
走进亚运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陈列区前的宾客总是摩肩接踵。一条长达60米的“中华龙”风筝精妙绝伦,象征着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典雅的瓷器、精美的扇子、精致的丝绸……设计者自出心裁,呈现出中华文化的深沉与繁华。很多宾客对其中一把巨大的西湖绸伞印象尤为深刻。它顶天立地,设计奇巧,制作精细,既实用,又有艺术欣赏价值,将伞与丝绸有机结合起来。乘着这阵“非遗风”,各方来宾感悟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3.你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后发现,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摩肩接踵B.精妙绝伦C.自出心裁D.顶天立地
第二部分 跟着亚运去“采风”
①就在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径山茶宴正是其中一项。为了让更多中外记者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东道主带领媒体记者来到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亲身体验了径山茶制作技艺。在老师的指导下,记者们通过调膏、击拂等步骤依次体验了点茶的整个过程,也尝试了用茶膏作画的“茶百戏”。一位记者在接受采访时说,感谢中国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采风机会。
②中华文明绵延至今,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发展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儿女的责任。
4.你想知道文段中“采风”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采风”的解释为“①搜集民歌;②指演员、作家等到基层体验生活,了解民情民风”。根据词典解释,下列对文段中“采风”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搜集径山镇传统民歌B.了解径山镇百姓生活
C.调查当地非遗的现状D.体验当地非遗的魅力
5.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你做出修改。
结语 是竞技,也是文化
秋分开幕,寒露闭幕。在节令的交替中,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中国式浪漫”。亚运会诠释着亚洲体育、亚洲文化多元之美。亚运会如同一座桥,让不同参赛选手交流沟通;亚运会______。从杭州亚运会看向未来,我们将以梦想为帆、以奋斗作桨,共创亚洲更美好的明天。
6.综合实践课程即将结束,同学们纷纷留言。下面的留言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非遗文化展厅中的宋代山水画穿过曲折的廊桥,灵动、婀娜地向宾朋款步而来,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B.“丝、茶、瓷、印、伞、扇”这些传统文化的名片,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底蕴。
C.跟着缙云剪纸非遗传承人学剪牡丹花,竟然轻轻松松就能剪出一朵朵立体的牡丹,简直是太神奇了!
D.这场亚洲体育文化交流盛会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勃勃生机,是推动文明互鉴的一把“金钥匙”。
7.根据小组建议,你在文段中的横线处写一句话,补全结语的内容。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一)(共8分)
8.默写。
(1)每一棵树都是一道风景。《黄鹤楼》中,树与日光构成“ ,芳草萋萋鹦鹉洲”的明丽画面;《与朱元思书》中,树带来“ ,有时见日”的光影变化;《野望》中,树与山渲染出“ ,山山唯落晖”的落寞孤寂;《三峡》中,“ ”展现出险峰之上树的坚韧与顽强。请再写出一句含有“树”字的古诗文名句“ ”。(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
(2)《使至塞上》用“ , ”勾勒出浩瀚壮美的边塞风光,《雁门太守行》用“角声满天秋色里, ”描绘出苍凉悲壮的边塞战争场面,使人身临其境。
(二)(共5分)
阅读《春望》和《钱塘湖春行》,完成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9.对上面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两首诗中杜诗第二、四、六、八句“深”“心”“金”“簪(古音zēn)”押韵,白诗则“低”“泥”“蹄”“堤”押韵。
B.两首诗颈联的上下句均为对仗句,如杜诗中的“三月”对“万金”,白诗中的“乱花”对“浅草”。
C.两首诗中杜诗通过由远及近写景,把宏大的情感逐渐渗透到自身;白诗则从游踪开始,描绘一路所见。
D.两首诗均描写国都春景,杜诗写春天残破的长安乱草丛生,白诗写早春的西湖风光明媚。
10.两首诗同写春天:《钱塘湖春行》借极富动态的 、 等意象,展现早春时节的生机,表达作者赏春的愉悦;《春望》中“溅泪之花”“惊心之鸟”通晓情意,表现作者 的情感。
(三)(共7分)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各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斯是陋室 一身是胆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几何时 曾益其所不能
C.国恒亡 名存实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D.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百发百中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甲】所以动心忍性
翻译:用来使他的心受到惊吓,使他的性格隐忍起来。
理解:孟子认为“苦”“劳”“饿”“空乏”“行拂乱”可以激发人的忍耐力。
【乙】人恒过,然后能改
翻译: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之后才能改正。
理解:孟子劝勉人们只要大方、坦然地面对错误,就能有所作为。
【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这之后就会明白忧愁祸患使人生存、安逸快乐使人死亡的道理。
理解:孟子强调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要保持忧患意识,进而获得成功和发展。
13.根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链接材料,简要说明两篇文章中人物经历的相同点。
【链接材料】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①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②有《国语》;孙子膑③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取材于《史记·太史公自序》)
注:①厄:受困。②厥:乃,才。③膑:古代的一种酷刑。
三、名著阅读(共6分)
14.学校图书馆开展“我是荐书官”活动,请你从《昆虫记》《红星照耀中国》中任选一本,围绕“不一样的生活,一样的精彩”主题谈谈你推荐这本书的原因。(要求:结合书中具体内容和你的生活实际,100字左右)
四、现代文阅读(共21分)
(一)(共1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②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③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材料二
①北京有八百多年建都史,建城伊始就重视市政道桥的建设。劳动人民在几百年时间中修建了无数奇巧、壮丽的桥。这些桥便利了交通,点缀了风光,和北京城融为一体。
②以卢沟桥为例,北京的桥在材质上以石桥居多,构造上以券拱桥洞为主,桥墩呈船形并以腰铁牢固,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尖端加装三角铁柱,称“斩凌剑”,以确保大桥久经洪水冲击安然无恙。这座构造巧妙的石拱桥,至今方便着附近居民出行。
③造桥艺术根据不同环境、不同功能创造了多种桥的形状。比如,卢沟桥、十七孔桥望柱上几百个大小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就是同时在桥的栏板透空雕刻,极其精美,可谓石雕艺术的顶峰之作。
④桥,尤其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桥梁,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艺术品。古典园林注重水景艺术的设计,“有水的地方就有桥,有桥的地方就有景。”______,为古典园林艺术增色。北京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颐和园的十七孔桥、玉带桥,北海的永安桥、三折玉带桥,等等。
材料三
①贵州六盘水,随着牂牁(zāng kē)江大桥和乌蒙山特大桥这两个控制性桥梁工程的快速推进,纳晴高速有望在明年全线通车。
②悠悠牂牁江畔,雄伟的牂牁江大桥横卧于江上,桥面距江面最高距离380米,在世界百座高桥中排名第十一位。登上相当于88层楼高的晴隆岸主塔,两座高塔之间的“猫道”悬挂空中,______,好不壮观。作为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的重要高空作业通道,“猫道”架设完成并顺利通过验收,为大桥早日建成按下加速键。
③40公里外,乌蒙山与阿志河之间,主桥跨径270米的乌蒙山特大桥正在陡峭的峡谷地带______。据贵州公路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底乌蒙山特大桥将完成主拱圈吊装,2024年7月竣工后将成为世界第一座大跨径钢桁—混凝土组合拱桥。
④今年以来,全国多项桥梁工程加快施工建设。跨江河,越湖海,穿峡谷,连群山……一座座桥梁在大江南北拔节生长,不断续写新的壮美篇章。
15.下面哪一幅素描勾勒的是卢沟桥?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做出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甲】 【乙】
16.根据你对材料二最后一段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17.在材料三横线处依次选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光彩夺目 崭露头角B.引人瞩目 初显模样
C.引人瞩目 崭露头角D.光彩夺目 初显模样
18.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国桥梁既有结构 的卢沟桥、外观 的十七孔桥,又有设计 的跨海穿山大桥,不断在创新中发展,向世界展示中国人的智慧与才能。(每空限2个字)
(二)(共11分)
阅读《菜厂胡同7号:我的80年代》,完成各题
菜厂胡同7号:我的80年代
①我于1979年夏由北京南池子的普庆前巷搬家到菜厂胡同7号,直到1990年4月搬离,整整住了11年。我的80年代是在那里度过的。如今我离开菜厂胡同已30年,就目前的居住条件而言,应该说,比当年好多了。但我还是很怀念在菜厂胡同的那些日子,那是很紧张、很窘困,但也很出活的时光。
②菜厂胡同7号是个超级大杂院,当时院内住了21户人家。我住的是西南角的一间西房,大约13平方米。放上一张双人床,一个大衣柜,一个写字桌,两个书架,两个书柜,两个简易沙发,就已经是满满当当了。吃饭时只能打开一个活动的方圆桌,吃完饭就折起来。没有暖气,用蜂窝煤炉取暖,冬天最冷时,室温只有8度,我坐在靠北窗的书桌前写作,手上常常要戴手套。我菜厂胡同这个家,虽然狭小、简陋,但偏处一隅,关上房门自成一统,倒也可以闹中取静了。
③这里还有个便利之处,就是紧邻王府井大街,胡同口对面就是东安市场。东安市场内原有好几家旧书店,后合并为中国书店,离我住的菜厂胡同7号不过几十米。这为我选书、购书提供了极大方便。有时我在写作中突然发现要查一下引文或工具书,手头又没有,就放下笔到中国书店去找,通常都能解决。
④菜厂胡同所在的王府井地区,不光是北京的商业中心,同时也是文化中心。这里有《人民日报》社,有中央美术学院,有协和医科大学,有工艺美术服务部,有全市最大的新华书店、外文书店,还有新华书店的内部发行部。许多朋友来王府井买书,顺便来我家坐坐,聊聊,也是很自然的。我们喝茶、聊天、交流诗歌……有时忘乎所以,甚至在我这屋里举行即兴的朗诵会。我妻子回忆,有一次她下班回来,推着自行车刚一进院,就听到我房间里传出的高声朗诵声,她心想这是谁呀,进门发现是任洪渊在朗读他的新作。反正我这小屋偏处大院的一隅,即使说笑、朗诵的声音闹翻了天,也没人干预。对我来说,这些学者、诗人来做客,“与君一席语,胜读十年书”,使我拓展了眼界,温暖了心灵。
⑤1984年春夏之交,我应约为“全国职工文学创作函授讲座”撰写一部诗歌教材。接受约稿后,才知道压力太大了。因为这个讲座要像期刊那样固定出刊,每月一期,不能拖延。我住的菜厂胡同7号来的朋友多,干不成活,于是我每周日就骑车到文津街北京图书馆或国子监首都图书馆去写。晚上点灯熬夜更是常事。经过十个月的艰苦拼搏,终于把这部教材完成了。
⑥1984年10月13日我在日记中写道:“今天到首图去改稿,终于在闭馆前改完,可无论如何还要再看一遍。但首图是不能呆了,我就骑车到了安定门立交桥,发现桥西地铁新车站的西边,新修了一个小广场,便在那里看稿子。不到半小时,天黑了下来,只好又搬家,这回搬到了28路终点的一个路灯下,在一个长着草的沙石堆上,垫着报纸看完了。”当时写作的紧张与窘困的情况,可见一斑。诗歌教材刊登后,反映良好。读到很多来自基层的诗歌作者的评语,我深感欣慰,因为我的付出、我的劳动毕竟还是有价值的。
⑦1990年4月,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了菜厂胡同7号。直到今天,我依然十分怀念在菜厂胡同7号陋室中的点点滴滴。
⑧随着王府井地区的建设,如今菜厂胡同7号院已不复存在。但在我看来,菜厂胡同7号没有消失,它和20世纪80年代那段喧闹的、热烈的生活,永远鲜活地保存在我的心底。
(取材于吴思敬的文章)
19.作者用平淡却饱蘸深情的笔触回忆了80年代在菜厂胡同7号生活与工作的片段。菜厂胡同7号虽为陋室,但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为作者提供了 、 这样的便利;在此与友人 ,作者尽享“谈笑有鸿儒”之乐;在此取得的工作成果,令作者感到④ 至极。
20.文章第④段宕开一笔写妻子的回忆,有何妙处?
21.文章第⑧段中既说菜厂胡同7号已“不复存在”,又说它“没有消失”。解释这两种说法各自的含义,分析它们对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
五、写作(4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22.一件珍藏多年的物品可以打开美好记忆的闸门,一个温暖的举动可以融化心灵的坚冰,一句温暖的话可以慰藉孤独的灵魂……请以“这,温暖着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600字左右,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3.旅途中,你可能会看到独特的风光,产生独特的体验。走过江南的园林,或走过西北的戈壁,抑或走过北方的原野……你有过怎样的体验?请讲述你的一次旅途。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600字左右,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与解析
1.亚运让非遗熠熠生辉 2.D 3.D 4.D 5.传承好、发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6.C 7.(亚运会)如同一个舞台,让不同文化交相辉映。
【分析】1.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将“亚运让非遗熠熠生辉”用正楷字工整、正确地书写在田字格内。注意“遗、熠、辉”等字书写正确。
2.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D.判断错误。联结:把两个以上事物结合在一起。“结”不能写为“节”。
故选D。
3.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A.摩肩接踵:形容来往的人很多,很拥挤。此处形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陈列区前的宾客总是很多,很拥挤,使用正确;
B.精妙绝伦:精巧美妙到了极点。此处形容“中华龙”风筝非常精巧、美妙,使用正确;
C.自出心裁: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此处形容典雅的瓷器、精美的扇子、精致的丝绸等均是中国人的创造,使用正确;
D.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此处形容一把伞,大词小用,使用不当;
故选D。
4.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采风:①搜集民歌;②指演员、作家等到基层体验生活,了解民情民风。根据“一位记者在接受采访时说,感谢中国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采风机会”语境可知,这里是指记者在现场体验到了当地非遗的魅力。
故选D。
5.本题考查语病辨识与修改。
画线句“发展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儿女的责任”语病是语序不当,将“发展好”与“传承好”调换位置。
6.本题考查修辞方法。
A.该句中将宋代山水画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该句将“丝、茶、瓷、印、伞、扇”比作名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该句将亚洲体育文化交流盛会比作金钥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选C。
7.本题考查仿写。形式上,使用“如同……,让不同……”的句式;内容上,用比喻的方式,写出亚运会的意义。
示例:如同一个展板,让不同文明各显风采。
8. 晴川历历汉阳树 疏条交映 树树皆秋色 绝?多生怪柏 示例:碧玉妆成一树高(或绿树村边合等)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塞上燕脂凝夜紫
【解答】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①②③④⑥⑦⑧中注意“历、疏、?、漠、圆、燕、凝”等字的正确书写。
⑤示例:枯藤老树昏鸦。注意“藤”字书写正确。
9.D 10. 早莺(争暖树的早莺) 新燕(啄春泥的新燕) 悲痛
【分析】9.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和赏析。
D.杜诗:选取安史之乱后长安春天中的“草木”“花”“鸟”等景物,抒发了诗人面对国破时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复杂感情。白诗:选取具有早春特色的典型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春光的喜爱和游玩的愉悦。但不是写国都的春景;本项表达有误;
故选D。
10.本题考查赏析诗句。
《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写仰视所见禽鸟的活动,争暖树的早莺,啄春泥的新燕,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表现出诗人喜爱春天之情。
《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此处诗人触景生情,移情于物的手法,凝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之情。
11.B 12.丙 13.都遭遇困难、挫折、坎坷,承受住磨难考验(或:突破困境),最终有所作为。
【分析】1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A.是:是/是/这;
B.曾:竟然/曾经/同“增”,增加;
C.亡:灭亡、消亡/灭亡、消亡/同“无”,没有;
D.发:发射/发射/显现,显露;
故选B。
1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和理解。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甲】翻译不正确。重点词语:所以:用来。动:使动用法,使……震动。忍:使动用法,使……坚韧。翻译为: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动,使他的性格隐忍起来。“动”不能翻译为“使……惊吓”。
【乙】理解错误。结合“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可知,“人恒过,然后能改”的意思是客观环境的困难,和自身判断的失误,造成人在改造客观的过程中,常常犯错误, 正是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人们积累了经验教训,从而达到“能改”的境界。作者意在告诉人们:人就在这一切与忧患的斗争中,一方面求得了物质的生存可能,另一方面更求得了精神的生存,表现了他的活力、意志、情感、创造能力。进而证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而非“劝勉人们只要大方、坦然地面对错误,就能有所作为。”
故选丙。
13.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根据选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可知,孟子认为只有遭遇困难、挫折、坎坷,承受住磨难考验,最终有才能所作为;而链接材料“昔西伯拘羑里……《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也通过列举历史上名人的事例,说明了遭受艰难困苦最终有所作为的道理。
【点拨】参考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选拔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链接材料:
从前文王被囚禁在羑里,就推演了《周易》;孔子在陈国和蔡国受到困厄,就写作《春秋》;屈原被怀王放逐,就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这才有了《国语》;孙膑遭受膑刑之苦,于是研究兵法;吕不韦谪迁蜀地,后世却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子被囚禁在秦国,《说难》《孤愤》才产生;《诗经》三百零五篇,大多是古代的圣贤之人为抒发胸中的愤懑之情而创作的。
14.答案示例一:我推荐《昆虫记》。书中描写幼蝉在地下生活大概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生活五个多星期,用漫长的忍耐换得极致的幸福。我们的人生之路漫漫,有充裕的时间放飞梦想,成就自我。虽然与人类相比,昆虫生命短暂,但我们都在不知疲倦地努力奋斗,成就一样精彩的生命。
答案示例二:我推荐《红星照耀中国》。书中回忆朱德年少时在四川马鞍场村,一边挑水、放牛,一边坚持读书的经历。今天的我们身处和平年代,物质生活变得丰富,可以安心读书。前辈领袖和我们都在坚持梦想,向阳生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拼搏。
【解答】本题考查推荐词。要求围绕“不一样的生活,一样的精彩”为主题,结合书中具体内容和生活实际来谈,注意字数要求。
示例一:我推荐《昆虫记》:生活中,我们常常与昆虫擦肩而过,然而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些微小生命的奥秘?《昆虫记》为我们揭示了昆虫世界的种种奥秘,它不仅仅是对昆虫的研究记录,更是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悟。书中的每一篇都像是一次探索,引领我们进入那些平时被忽略的世界。读这本书,我仿佛亲身遇见蝉如何制作音符,蚂蚁如何协同工作,蝴蝶如何蜕变。这些小生命的生活与我们的截然不同,但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展现出生命的精彩。
示例二:我推荐《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红军的记录,更是一部展现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史诗。斯诺深入到中国革命的最前线,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红军战士们的生活。他们面对着重重困难,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但仍然保持着对革命的热情和信念。例如,红军在长征途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展现出了人类在困境中的坚韧和毅力。这样的精神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截然不同,但同样的精彩。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但他们依然勇往直前,为了理想而战。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如何变化,那种为了理想不懈追求的精神永远是生活中最闪耀的星辰。
15.答案示例:甲,甲中石拱为半圆形,与材料一中“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一致;甲中桥面接近直线,与材料一中“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一致。 16.答案示例:桥往往是水景的形胜之处(或:桥往往就是美景的所在) 17.B 18. 坚固 精美 领先
【解析】15.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甲图,是一个由十一个桥洞组成的平面直桥,桥洞呈半圆形,桥上护栏有雕刻装饰。
乙图,是一个由十一个桥洞组成的曲面桥,桥洞圆锥形,桥上护栏有雕刻装饰。
根据材料一段①“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分析可知,甲图与之吻合。
故选甲。
16.本题考查补写。
根据材料二④段“古典园林注重水景艺术的设计,‘有水的地方就有桥,有桥的地方就有景。’______,为古典园林艺术增色”语境分析,此处是说桥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可补写为:桥往往就是园林的的眼睛。
17.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
光彩夺目:形容光泽颜色耀眼好看。
引人瞩目:引起人注意自己。
空一,根据材料三②段“两座高塔之间的‘猫道’悬挂空中,______,好不壮观”语境可知,此处指“猫道”特别吸引人,应使用“引人注目”;
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
初显模样:刚刚显露出样子。
空二,根据材料三③段“40公里外,乌蒙山与阿志河之间,主桥跨径270米的乌蒙山特大桥正在陡峭的峡谷地带______。据贵州公路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底乌蒙山特大桥将完成主拱圈吊装,2024年7月竣工后将成为世界第一座大跨径钢桁—混凝土组合拱桥”语境可知,此处指主桥刚刚显露出样子,应使用“初显模样”;
故选B。
18.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概括。
(1)根据题干“中国桥梁既有结构 的卢沟桥”的提示,找到材料一①段“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可概括为“坚固”;
(2)根据题干“外观 的十七孔桥”的提示,找到材料二③段“在桥的栏板透空雕刻,极其精美,可谓石雕艺术的顶峰之作”可概括为“精美”;
(3)根据题干“又有设计 的跨海穿山大桥”的提示,找到材料三③段“2024年7月竣工后将成为世界第一座大跨径钢桁——混凝土组合拱桥”和④段“跨江河,越湖海,穿峡谷,连群山……一座座桥梁在大江南北拔节生长,不断续写新的壮美篇章”可概括为“领先”。
19. 自成一统(或:闹中取静) 选书购书 交流诗歌(或:即兴朗诵) 欣慰 20.答案示例:妻子的回忆,从侧面烘托出作者与友人在陋室中朗读诗歌、讨论诗歌的喧闹而热烈的场景,也感染了像妻子一样的其他亲历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发读者共鸣作者情感。 21.答案示例:“不复存在”指菜厂胡同7号已经拆除的事实。“没有消失”指它留给作者深刻的印象,“永远鲜活地保存在我的心底”。这种看似矛盾的说法更能凸显作者对那段时光的怀念、珍视。
【解析】19.本题考查情节梳理与概括。
(1)根据题干“但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为作者提供了 、 这样的便利”的提示,找到②段“我菜厂胡同这个家,虽然狭小、简陋,但偏处一隅,关上房门自成一统,倒也可以闹中取静了”可概括为:自成一统(或:闹中取静);
(2)根据题干“但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为作者提供了 、 这样的便利”的提示,找到③段“这里还有个便利之处,就是紧邻王府井大街,……这为我选书、购书提供了极大方便”可概括为:选书购书;
(3)根据题干“在此与友人 ,作者尽享‘谈笑有鸿儒’之乐”的提示,找到④段“许多朋友来王府井买书,顺便来我家坐坐,聊聊,也是很自然的。我们喝茶、聊天、交流诗歌……有时忘乎所以,甚至在我这屋里举行即兴的朗诵会”可概括为:交流诗歌(或:即兴朗诵);
(4)根据题干“在此取得的工作成果,令作者感到 至极”的提示,找到⑥段“读到很多来自基层的诗歌作者的评语,我深感欣慰,因为我的付出、我的劳动毕竟还是有价值的”可概括为:欣慰。
20.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④段“我妻子回忆,有一次她下班回来,推着自行车刚一进院,就听到我房间里传出的高声朗诵声,她心想这是谁呀,进门发现是任洪渊在朗读他的新作”写的是妻子的回忆,结合上文“有时忘乎所以,甚至在我这屋里举行即兴的朗诵会”可知,从侧面烘托出作者与友人在陋室中朗读诗歌、讨论诗歌的喧闹而热烈的场景;结合下文“对我来说,这些学者、诗人来做客,‘与君一席语,胜读十年书’,使我拓展了眼界,温暖了心灵”可知,朗读诗歌、讨论诗歌的喧闹而热烈的场景,也感染了像妻子一样的其他亲历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发读者共鸣作者情感。
2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不复存在”本义是不会再次出现或拥有。根据⑧段“随着王府井地区的建设,如今菜厂胡同7号院已不复存在”可知,这里是指菜厂胡同7号已经被拆除了。“没有消失”意思是仍然存在,结合①段“但我还是很怀念在菜厂胡同的那些日子,那是很紧张、很窘困,但也很出活的时光”和⑦段“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了菜厂胡同7号。直到今天,我依然十分怀念在菜厂胡同7号陋室中的点点滴滴”可知,是指作者在记忆深处深深地记住了菜厂胡同7号;这种看似矛盾的说法更能凸显作者对那段时光的怀念、珍视。
22.例文:
这,温暖着我
岁月的涟漪在时间的河面上荡漾,雾霾从土壤中升起,有一种淡淡的清香……
天,灰蒙蒙的,浅灰色的云笼罩在了头顶,给人以沉闷、压抑、乃至窒息之感。我呆呆的独坐窗前,暗自垂泪,悲凉,愤懑,时时袭击者我那一不再坚强的心。
想想那次考试时的失利,喉间又涌上几丝痛楚的哽咽,那刺眼的分数,击穿了我心脏的最后一道防线。门,“吱呀”一声,开了,妈妈走了进来,“怎么样,女儿,考了多少分?”望着妈妈那急切又带着期待的脸庞,我无言以对。泪,无声息的泻下,看着我那飘渺无神的眼睛,妈妈也就明白了几分,默默地转身,走出屋去,只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泪,不受控制的喷涌而出,此时,感觉心头猛地紧了,就像有无数的针尖毫不留情的一次有一次的刺向那已是千疮百孔的心……
晚餐时,妈妈突然说:“孩子,没事,妈妈相信你,这只是一次失误,我相信你,加油!”吃着碗里那索然无味的饭,那句“我相信你”却久久的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
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心头心有那片乌云已悄悄散去。门,又开了,我知道,是妈妈,身后感觉到多了一丝温暖,熟悉的味道在鼻间回绕“别慌,看清楚再写,我相信你一定行!加油!”我用心的点点头,回应了妈妈。
窗外的阴霾,不知何时已经喊换散去,望着那布满繁星的深邃的苍穹,我笑了,很甜很甜。
那句温暖如春的话语啊,一直在我耳畔回荡,它带走了我的彷徨与绝望,在天空中羽化为那双最为绚丽的翅膀。在天空中永不消失!
【解答】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1)审题立意。“温暖”暖和。“温暖着”使我正在感受着暖和。“我”是指现实中的自己,不是虚拟的自己,也不是未来的自己,更不是他人。“这”近指代词,指代广泛,人事物景均可。根据材料“一件珍藏多年的物品可以打开美好记忆的闸门,一个温暖的举动可以融化心灵的坚冰,一句温暖的话可以慰藉孤独的灵魂……”的提示,应选择一个具体的物件或人物的细微动作、具体话语等展开写作。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易写成记叙文。
(2)选材构思。应先根据对题意的理解,明确“这”的具体所指,如一只保温杯、妈妈温暖的手、老师鼓励的话语、同桌诚实的眼神等等,然后叙写有关的故事。要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行文时,应从自己感受不到温暖(或处境艰难、心里委屈等)写起,通过前后对比,突出“温暖”,如考试失败,心里沮丧,老师一句“哪里跌倒就在那里爬起来”让我备受鼓舞,感受到了温暖。要用心理描写出自己的感受,用议论抒情语句点明“温暖”对自己成长的意义或作用。
23.例文
旅行让生活更美好
人之所以爱旅行,不是为了抵达目的地,而是为了享受旅途中的种种乐趣。”正如诗人歌德所说,旅行的目的并不重要,整个旅行中的过程才真正让人享受。
在旅途中,你可能去体验当地生活,可能会结交好友,有可能会看到沿途中与你的想象不大一样的'风景。当你背起自己的行李,把那一些行李放在飞机上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烦恼被丢到了九霄云外的时候,你就会发自内心的觉得旅行是多么的美好。
有一次,我做好了暑假作业,爸爸和妈妈就答应我去云南旅行。
过了两天,我到了云南,当时想要爬一座十分高的山,海拔有1000多米,我们当天就带上了我们的水和食物,一下子走到了那一座山的山脚下。开始的时候我十分有干劲,一下子不停的爬了三十九分钟,顺路还拍了一些照片。直到我看见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加油,还剩下850米。”我看完了牌子,马上像泄气的皮球一样,顿时没有了斗志,脚像放了铅块一样,一步也挪不动了。妈妈和爸爸看看说:“加油呀!最后的一段路了呀,要不我们还是向下走吧!山顶上的美景也不要看了。”我说:“不行,我们一定要爬到山顶上。”
于是,我一点一点的向上爬,爸爸和妈妈看见了,也跟着我一起爬,爬了一会儿,我咬紧了牙,小手攥紧拳头,向前跑,终于到了山顶,我差一点就像烂泥一样,倒了下去。这时,妈妈说:“儿子,快来看呀!”我跑到了扶手那一边,向下一看,啊!好美呀!我心里赞叹起来。顿时,全身的疲倦感一下子就消失了,不见了。看完了美景,该下山了,我活力满满精力也满满,一口气下了山。
通过这一件事,我开始发觉旅行十分美好,不仅让我看到了祖国秀美的山河,还让我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解答】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通过题干可知,题干要求讲述一次自己的旅途,即游记。根据“你可能会看到独特的风光,产生独特的体验。”可知,写作时要突出旅途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独特体验。旅途所经过的地点很多,要精选游览过程中的“亮点”,即游览地的特色景点,选自己感受最深的、心灵触动最大的方面去写,捕捉那些刹那间产生的思想的火花。如果是自然风光,就要描写出它的自然美;若是人文景观,就要写出它的历史文化因素。
第二,选材构思。本题适合写记叙性散文。写作时,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景物,传达自己的某种思想情感或某种人生哲理。表达方式上,在记叙或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突出对景观的独特感受,融情于景。另外叙述时要有一个合理的顺序。可以是时间的推移,可以是地点的转移,也可以是自己的某种思想情感的变化,还可以是多者合一。例如以某个景观为题,在开头可以综述这个景观的美丽和神秘,吸引自己前往游览的原因。在文章的中间部分详写,按照地点转移的顺序,详细描述自己在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包括这个景观的美景和周围环境的体验。结合个人感受,描述在游览过程中产生的感悟和思考。最后在结尾部分,表达自己对这个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教育ID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请将考试材料一并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2页。
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运用,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