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县联考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县联考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以下有关玻璃捧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蘸取试液B.搅拌溶液C.引流液体D.研磨固体
2.对物质进行分类,是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途径。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A.混合物:稀硫酸、 澄清石灰水B.化合物:天然气、 氧化铁
C.氧化物:过氧化氢、二氧化碳D.单质:石墨、铜
3.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磷在氧气中燃烧:P + O2 P2O5
B.铝和稀盐酸反应:Al + 2HCl=AlCl2+H2↑
C.实验室制O2: 2H2O2H2↑+ O2↑
D.证明铜比银活泼:Cu+ 2AgNO3 =Cu(NO3)2 + 2Ag
4.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B.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D.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5.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B.通常状况下,不易溶于水
C.约占空气总质量的五分之一
D.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6.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铜能导电B.银能与稀盐酸反应
C.镁的活动性比铁强D.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7.烧烤食物中高活性致癌物苯并芘(C20H12)的含量比普通食物中高出约10~20倍。有关苯并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并芘含有氢分子
B.苯并芘含有2个元素
C.一个苯并芘分子共含有23个原子
D.苯并芘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8%
8.“毒胶囊”泛指利用由工业皮革废料为原料生产的含重金属铬(Cr)超标的胶囊,其中含有可能引起人体肾伤害的+6价的铬.下列铬的化合物中铬呈+6价的是( )
A.Cr2(SO4)3B.CrCl2C.Cr2O3D.K2CrO4
9.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下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铷原子的原子序数为37
B.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铷元素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不相等
D.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10.原子是由多种微粒构成的,而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A.核外电子数B.最外层电子数
C.质子数D.中子数
11.2015年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并提炼出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其化学式为C15H22O5。)获得诺贝尔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C.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11个氢分子
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3.8%
12.下列物质俗称或主要成分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A.水银—AgB.锰酸钾—KMnO4
C.天然气—CH4D.钙离子:Ca+2
13.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足够多的氧气
C.釜底抽薪﹣﹣撤除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4.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石墨很软,可用于制铅笔芯B.碳纳米管机械强度高,可作电极材料
C.金刚石硬度大,可用来裁玻璃D.干冰易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15.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操作 1 和操作 2 均有错误的是( )
A.AB.BC.CD.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②____________。
(2)选用装置C制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用装置______替代C,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某同学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从上列装置中选用部分装置组装后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并通过排水量来测定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整套实验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该同学观察到G装置中的水变为紫红色,这是因为______进入G装置并溶于水中的缘故;为了防止试验过程中出现上述现象,相应的改进措施是______。
(5)实验室里用加热乙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CH4)。制取甲烷的装置可选用_____。甲烷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可用_____或_____装置收集。
17.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用KClO3与MnO2混合制取和收集纯净O2,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如图是利用CO还原Fe2O3的实验装置图,玻璃管中固体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集气瓶中的溶液用于检验和除去产生的CO2,请把虚框中的图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该实验处理尾气的方法是_________。
18.下表是某同学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报告,请你在空白处填空。
19.如下图是配制80克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1)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__,放好砝码和游码后,向托盘中加入氯化钠过程中,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2)D操作应选用__________的量筒(从10mL、100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量筒凹液面的__________处保持水平。
(3)E操作的作用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8分)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制取11.2t氧化钙,需要含碳酸钙80 %的石灰石质量是多少?同时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21.(8分)现甲、乙两化学小组安装两套如图1相同装置,通过测定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用时间长短来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甲、乙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设计方案。
最终实验得到的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通过甲组实验得出的数据分析,得到的结论是_____;
②由乙组研究的酸、碱对H2O2分解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H2O2在_____(填“酸”或“碱”)性环境下放出气体速率较快。
(3)下列有关H2O2溶液,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H2O2溶液是混合物
b.5.1%的H2O2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3%
c.二氧化锰并不是H2O2分解唯一的催化剂
d.H2O2中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1:1
(4)医学上常用过氧化氢溶液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为了测定一瓶医用过氧化氢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过氧化氢溶液68.0g放入烧杯中然后称量得到108.8g,然后加入2.0g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再称量其质量为110.0g。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生成的氧气为_____g;蒸干烧杯内液体,所得固体物质为_____g。
②试通过计算求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要有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9分)金属用途广泛,其结构和性质等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1)下图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铝原子的质子数为13 B 在化合物中铝通常显+3价
C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 铝可作导线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下图实验,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A中的溶质可能有哪些?
(作出猜想)①只有Zn(NO3)2②Zn(NO3)2、AgNO3③Zn(NO3)2、Cu(NO3)2④Zn(NO3)2、AgNO3、Cu(NO3)2
(交流讨论)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填标号),其理由是_____。
(实验探究)若猜想①成立,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固体B的成分,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3)下图是工业炼铁示意图。其中,焦炭的作用是燃烧提供能量和_____;有铁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49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废铁屑起反应,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_____
23.(10分)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华民族奋力谱写新篇章。
I.12月17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
(1)建造航母时,常用氮气或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保护气,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造航母用到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__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3)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触而锈蚀。
(4)为了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B.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
C.ZnC1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Ⅱ.文化自信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对X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这里“X气体”是指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6)战国时《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蜃”与草木灰、水混合后所得的碱液可用来洗涤帛丝。(“蛎房”即牡蛎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蜃”主要成分是氧化钙。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得到的碱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D
2、B
3、D
4、C
5、C
6、B
7、D
8、D
9、D
10、B
11、C
12、C
13、A
14、B
15、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长颈漏斗 B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大理石和稀盐酸 D 在集气瓶口放一根燃着的木条,如木条熄灭,则集满 f e g 高锰酸钾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A F或G E
17、试管 长颈漏斗 ACDH 2 KClO32KCl +3O2↑ ABEF CaCO3+2HCl=CaCl2+H2O+CO2↑ 由暗(或棕)红色变为黑色 点燃(或气球收集)
18、锌片表面产生气泡,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 蓝色 Zn>Cu>Ag
19、16g 减少氯化钠 100mL 最低处 搅拌,加速溶解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25t;8.8 t
21、2H2O2=2H2O+O2 相同条件下,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的速率越快。 碱 BD 0.8 2 2.5%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C ② Zn应先与AgNO3反应,后与Cu(NO3)2反应,当有AgNO3剩余时,溶质中一定含有Cu(NO3)2; 稀盐酸 Zn+2HCl=ZnCl2+H2↑ 制取CO Fe2O3+3CO 2Fe+3CO2 7.6t
23、不活泼 原子 氧气、水 AB CH4 KOH
选项
鉴别的物质
操作 1
操作 2
A
一氧化碳和氮气
滴加澄清石灰水
观察颜色
B
软水和硬水
滴加肥皂水
观察颜色
C
氧气和二氧化碳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伸入燃着的木条
D
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滴加稀盐酸
灼烧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将锌片、铜片分别投入到盛有稀H2SO4的试管中。
_____
_____
(2)将铜片投入到盛有AgNO3溶液的试管中。
在铜片的表面覆盖了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呈_____色
_____
(3)结论:Zn、Cu、Ag三种金属由强到弱的活动顺序为_____。
实验编号
温度
等质量的催化剂
浓度
甲组实验I
25℃
0.5g二氧化锰
10mL3.49%H2O2
甲组实验Ⅱ
25℃
0.5g二氧化锰
10mL6.8%H2O2
实验编号
温度
等质量的催化剂
浓度
加入等浓度的试剂(各2mL)
乙组实验I
25℃
0.5g二氧化锰
10mL6.8%H2O2
氢氧化钠
乙组实验Ⅱ
25℃
0.5g二氧化锰
10mL68%H2O2
硫酸
实验步骤
现象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固体B,滴加_____
有气泡产生
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株州市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武冈市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漂白粉在生活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已知,武广高速全程都是无缝铁轨,摄入适当剂量的柠檬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澧县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