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滨江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滨江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原子易失去电子
B.铝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
C.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丰富
D.镁、铝、硅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2.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铁水B.石油C.可燃冰D.四氧化三铁
3.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0B.34C.44D.78
4.日前,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品炭雕(如图所示,主要成分是木炭)成为了家装的新宠.炭雕之所以能用于空气净化是源于它具有( )
A.稳定性B.吸附性C.可燃性D.还原性
5.分类、归纳等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B、Br
B.氧化物:S、
C.化合物:水、水银
D.合金:不锈钢和金刚石
6.如图形象地表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M、N、P三种不同的分子。反应中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
A.2:2:3B.3:1:2
C.2:1:2D.1:1:1
7.下列实验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A.AB.BC.CD.D
8.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把烧碱固体放在天平左盘的玻璃器皿中称量
B.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慢慢倒入浓硫酸中
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9.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均正确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0.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中,正确的是( )
A.AB.BC.CD.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我国“页岩气”总储量居世界第一。“页岩气”是存在于片层状岩石缝隙中的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还含有少量的乙烷等。
(1)“页岩气”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加压后,25m3的“页岩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用微粒的观点解释:_____
(3)下图为乙烷分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乙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质量比为_____。
②乙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4)“页岩气”作为燃料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___。
12.M、N、L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2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2)图I中a点可表示M在30℃时的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若N物质中混有少量的M物质,可采用_____的方法提纯N。
(4)T℃时,将等质量的M、N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g水的甲、乙试管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Ⅱ所示的现象,则T_____10(填“〉”或“=”)。
(5)使L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和_____。
13.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1)在野外遇到雷电天气,要远离铁塔以防雷击,是因为铁具有_____性。
(2)在铝、铜、银三种金属中,最容易被氧化的是_____。探究铝、铜、银的活动性顺序,除铝、铜、银外,还需用的一种试剂是_____溶液(填化学式)。
14.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选用下列物质序号填空并完成相应问题:
①稀盐酸 ②甲烷 ③浓硫酸 ④熟石灰 ⑤金刚石 ⑥活性炭 ⑦空气 ⑧钢 ⑨氮气
(1)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_。
(2)可用作冰箱中除异味的是_____________,利用了其_____________性。
(3)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
(4)炒菜时锅内油着火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_____________。
(5)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6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探究分子的性质,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图一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二实验中B烧杯中液体变成红色,说明分子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
(2)进一步探究分子性质与分子质量的关系。实验设计如图三:
③图三实验过程中,A处白烟较多较浓。请回答:氨气、氯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分子性质与分子质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3)请从微观的角度回答:
④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⑤由图四可知,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⑥由图五可知,水分解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
16.(6分)如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鈣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装置A也可用于实验室制取_____________气体。
(2)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_________。
(3)若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________(填“c端”或“d端”)通入。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将_________放在另外一端。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8分)(1)用符号表示或说出符号的意义:
①2个氮原子_______
②2个氢分子_______
③3H+_______
④2H2O_______
(2)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①人们很早就意识到物质都是由几种亘古不变的基本成分一“元素”组成的。古人曾认为水是组成物质的元素之一,在你学过的知识中能说明“水不是元素”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____
②根据化学元素周期表我们无法得知的是某元素(______)
A 一个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B 一个原子的质量
C 一个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 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元素
③中国科学家姜雪峰当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大使”。右图是硫原子结构示意图。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______硫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_,硫离子与硫原子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将对应的字母序号填入空格内。
a 分子结构不同
b 微粒间隔变大
c 微粒在不断运动
d 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①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温度计示数变大的原因是______。
②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别很大的原因是______。
(4)根据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相关知识进行回答:
①原子个数相等的铁、镁、铝三块金属,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②等质量的铁、镁、铝中,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____________。
18.(8分)硫酸发现于公元8世纪,在古代中国,稀硫酸被称为“绿矾油”。它是一种无色油状粘稠液体,难挥发,易溶于水,10.36℃时结晶,通常使用的是它的各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硫酸是一种最活泼的二元无机强酸,能和许多金属发生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可用作脱水剂和磺化剂,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常用塔式法和接触法制取。高浓度硫酸有强烈吸水性,与水混合时,会放出大量热,它还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氧化性,故须谨慎使用!此外,部分地区的酸雨和金星的上层大气中,均含有硫酸。
(1)下列关于硫酸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浓硫酸可作氧气的干燥剂
②稀硫酸可用于中和碱性废水
③浓硫酸主要用于生产化肥
④浓硫酸可用于冶金、制药、石油化工行业等领域
a. ①②
b.③④
c. ①③④
d.以上全部都是
(2)如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_______溶液,以防灼伤皮肤。
(3)在化学实验室中,我们往往要根据实际需要,稀释浓硫酸来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稀释浓硫酸的安全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瑾同学想测定稀释后所得某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她取了10g样品溶液,向其中滴加了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所加氯化钡溶液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滴入氯化钡溶液ag时(即图中A点),此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写化学式)。
②试计算该稀硫酸样品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结果精确至0.1%)_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0分)某校九年级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化学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g共热做氧气的制取实验,待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如图所示。
请你根据图示,试求:
(1)生成氧气的量为________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20.(12分)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丙氨酸(C3H7O2N)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氨酸分子中C、H、O、N各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
(3)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C
2、A
3、B
4、B
5、A
6、C
7、D
8、C
9、B
10、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1、混合物 气体在加压条件下,微粒间的间隙变小 4︰1 温室效应
12、M=L>N 不饱和 蒸发溶剂 〈 增加溶剂 降低温度
13、导电 铝(或Al) CuSO4
14、④ ⑥ 吸附 ⑧ ⑦ ②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5、分子之间有空隙,不同物质分子间的空隙大小不同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7 36.5 分子的质量越小,运动速率越快 阳光下,温度升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变快,很快运动到空气中了 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不同 H、O
16、长颈漏斗 溶液变红色 氧气或氢气 燃着的蜡烛由下往上依次熄灭 灭火 c 燃着的木条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7、2N 2H2 3个氢离子 2个水分子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B 6 S2- 不同 b d 铁 镁
18、D 碳酸氢钠 将浓硫酸沿杯壁慢慢倒入盛有水的烧杯,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烧杯中的液体,防止液体飞溅 HCl 9.8%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分)
19、(1)9.6;(2)24.5g
20、 (1)3︰7︰2︰1;(2)89;(3)15.7%
选项
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打开盛有浓盐酸瓶塞
观察瓶口有大量白烟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
向灼热的Fe2O3中通入CO
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CO具有还原性
C
将硝酸铵固体加入水中
溶液温度降低
硝酸铵溶解过程只发生扩散吸热
D
分别向Cu(NO3)2 溶液和CuSO4溶液加人NaOH溶液
都有蓝色沉淀产生
两种溶液中都含有Cu2+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加入试剂及用量
除杂操作方法
①
KCl 溶液
CaCl2
适量的Na2CO3溶液
过滤,除去滤渣
②
Cu
Fe
足量的稀硫酸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③
NaOH溶液
Ca(OH)2
活性炭
吸附、过滤
④
CO
CO2
足量的氧化铜
加热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试剂
A
铁粉
铜粉
稀盐酸
B
CO
CO2
浓H2SO4
C
CO2
CO
灼热的CuO
D
FeCl2
CuCl2
溶解后过滤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长沙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关于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长沙长郡芙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关于氧气的描述错误的是,如表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化学实验有着严格的程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