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邵武市四中学片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邵武市四中学片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灭火措施中不恰当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下列图象反映对应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
A.B.C.D.
2.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③是不同种元素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①④表示的是离子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B.果汁C.碳酸钙D.大理石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质量D.点燃酒精灯
5.如图为某品牌琥珀酸亚铁片的说明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琥珀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72
B.琥珀酸亚铁中碳氢铁氧的原子数比为 4:4:1:4
C.琥珀酸亚铁中碳氢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14:16
D.成人一日最多补铁的质量为:
6.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等量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一份中加入二氧化锰
B.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关系
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氧气的质量变化情况
D.加热高锰酸钾,锰元素的质量的变化情况
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水和空气中都能找到氧气分子,可以供给生物呼吸
B.广告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是因为金刚石硬度大,可以久远保存
C.通过改变钢铁组成,表面覆盖保护层,可以确保港珠澳大桥使用寿命
D.用作新型电池电极材料的石墨烯与制作铅笔芯的石墨组成元素相同
8.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式,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C.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则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则所有的原子核中一定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9.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B.过滤
C.加热液体D.称量固体
10.下列灭火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①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应采取的最佳灭火措施是端下油锅
②桔秆、柴草着火,用水泼灭
③熄灭酒精灯最好用嘴吹灭
④电器着火,最先应当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⑤汽油着火,应该立即用水浇灭
⑥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③⑤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氧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约为21%
②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不能供给呼吸
③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④加入二氧化锰不能使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总量增加
⑤分子大,原子小
⑥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⑥
12.春节是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热闹喜庆。下列活动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打年糕B.剪窗花C.放烟花D.写春联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 a_____。
(2)选用A和D组合的装置制取氧气,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选择B或C装置,用块状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采用排水法也可以收集氧气,请利用集气瓶、导管和水槽等装置在E处方框中补充画出完整的气体收集装置图_____(图中已画出水槽,再画集气瓶、导气管和水)。
14.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1)如图所示的实验目的是_____;
(2)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对下列事件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燃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 电线老化着火,可用水浇灭
C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D 房间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3)如图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广口瓶里,立即盖上瓶塞,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
15.对比实验就是将所要研究的因素设置为变量,同时控制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其它因素完全相同,在“一异多同”中做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1)对比实验A探究的是_____;
(2)实验B中,装热水的烧杯里品红溶解扩散的速率更快,从分子的角度可解释为_____;
(3)通过实验C验证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不同:
①发生的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
②若向呼出的气体样品中滴加8滴澄清石灰水,则应向空气样品中滴加_____滴。
16.以下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仪器。
(1)仪器⑤的名称________:
(2)某同学选用上述仪器制取氧气,己选用了①③⑤⑥,他还需要选择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填编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为_________;若要若要收集4.4g氧气至少需要_________gCaCO3。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产生的CO2质量为 g,若要用浓盐酸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该实验中使用的稀盐酸,其步骤为:计算、 、溶解、装瓶.
②恰好反应后,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01%)
1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的石灰石(该固体的主要成分是CaCO3)中的CaCO3的质量分数,他们做了如下实验:取24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100克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所用稀盐酸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计算:
(1)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_____克。
(2)当稀盐酸加到_____克时,样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3)求稀盐酸的质量分数_____(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0分)(1)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成_____色,pH_____(选填“>、=、<”)7,逐滴向烧杯中滴入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溶液的pH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少”或“不变”);
(2)有一瓶溶液的pH是3.5,如果要使溶液的pH升高,可以通过加_____的方法。
20.(12分)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图中单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2、B
3、C
4、C
5、D
6、D
7、B
8、C
9、C
10、A
11、C
12、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长颈漏斗
14、探究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可燃物 AC 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慢慢熄灭 ①燃烧产生较多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②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15、可燃物的燃烧需要氧气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8
16、铁架台 ⑧⑨ CaCO3 +2HCl = CaCl2 + H2O + CO2↑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或滴加澄清石灰水,振荡 10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①2.2;量取;
②解: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6.38%。
18、(1)20(2)80(3)18.25%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红 >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减少 碱溶液如NaOH(或水、或其它合理答案)
20、O2 4NH3+5O24NO+6H2O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港泉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下列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富硒大米中的“硒”是指,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晋江市潘径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下列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四中学片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玉石常用来作装饰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